建安七年九月初三。

  邺城城南门。

  一群人簇拥着,有说有笑。

  为首一人,赫然是张遂。

  在张遂身边,站着一个身姿曼妙的妇人。

  赫然是蔡琰。

  蔡琰的左手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孩。

  她的身边站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大的孩子八九岁,穿着一身劲装短衣,腰间挂着一把佩剑,眉眼里能够清晰地看到张遂的影子。

  这便是张遂和蔡琰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蔡齐。

  在蔡齐旁边的六七岁的小女孩,是张遂和蔡琰的第二个后代,叫做张莹。

  张莹一身软甲,腰间缠着一把软鞭,一双有些像是宝石的眼睛四处瞄着。

  时不时的,张莹就一拳砸在蔡齐的屁股上。

  蔡齐瞪大着眼睛,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张莹见状,得意地挑了挑眉。

  下一刻,她一把抓住蔡齐的手,砸在张遂的屁股上。

  张遂狐疑地看向身后,只见蔡齐将手缩了回去。

  蔡齐迎着张遂的目光,指了指张莹,讪讪道:“爹,我说是小妹,你信不信?”

  张莹得意地哼道:“你说甚就是甚?爹爹,你信他还是信我?”

  张遂还没有说话,却见蔡琰一个脑瓜崩弹在张莹额头上。

  张莹立马双手捂住额头,发出杀猪式的惨叫道:“娘,你不知道你没轻没重啊?我脑瓜子都要被你弹裂开了!”

  说完,忙跑到张遂身前,松开双手捂住的额头,踮起脚尖,对张遂道:“爹爹,你看娘,没轻没重的!”

  张遂看着张莹额头有些泛红,看向蔡琰。

  这蔡琰,床上的时候乖巧可爱。

  对待儿女方面,下手却毫不手软,而且极其强硬。

  张遂不由得想起和她第二次见面时,她徒手拧断一只鸡脖子的场景。

  他当时被震惊了很久。

  一个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女人,竟然有这等蛮力!

  此刻,看着张莹委屈巴巴的样子,张遂没好气地道:“让你去招惹她!”

  张莹撇着嘴,指着额头被弹到的地方道:“爹爹,你给我吹吹!”

  蔡琰左手依旧抱着婴孩,右手拽住张莹的胳膊,将她直接拽到一边。

  张莹哭丧着脸。

  蔡齐看着张莹快哭出来,忙上前对蔡琰道:“娘,可以了,小妹没有恶意的。”

  蔡琰拽住他的袖子,将他也拽到张莹边上,厉声道:“都给我站好了!文武百官面前,你们兄妹成何体统?”

  张莹歪着嘴,对蔡齐绘声绘色道:“文武百官面前,你们兄妹成何体统?”

  蔡齐有些心惊肉跳地看向蔡琰方向。

  见蔡琰没有看自己这边,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别闹,待会被娘听到,你我又要挨一顿臭骂!你又得挨打!”

  张莹切了一声道:“娘就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在爹爹面前,乖巧得跟甚似的。”

  “前天下午,我要去找她问个问题,看到爹爹进她房间,抱住她的腰杆,然后她就软了下来,任由爹爹折腾。”

  “她面对爹爹的时候,怎么就不凶了?”

  蔡齐忙做了个噤声的动作,低声道:“你要死啊?这些话也能乱说?如今爹爹马上要晋升冀王,大家都看着呢!”

  “你这话被有心人听了去,到时候,娘就不是骂人,不是弹你脑瓜子了,绝对要把你吊起来打!”

  张莹翻了个白眼道:“要你说?你真当我是傻子?我就是不服而已!”

  “人怎么能如此两种面孔呢?”

  “爹爹老说娘最乖,我怎么感觉不到?”

  蔡齐有些无奈。

  正要解释。

  却见有人道:“来了!”

  蔡齐忙朝张莹指了指南面。

  所有人也齐齐看了过去。

  只见南边的地平线上,两列士兵正簇拥着几辆马车缓缓而来。

  有士兵还举着旗帜。

  旗帜上赫然印着“刘”“吴”等字样。

  张遂笑着对身边的蔡琰道:“宝贝,来了,现在你不用整天担心了吧?”

  蔡琰冲张遂微笑了下,柔声道:“从绵阳到这里,路途遥远,不知道她一个弱女子有没有折腾坏?”

  “这次她应该带了孩子来吧?”

  “我都多久没有联系她了。”

  “听说她第一段婚姻并不好。”

  “这第二段婚姻,不知道咋样?”

  张遂道:“怕是没有第二段婚姻。”

  蔡琰疑惑地看着张遂。

  张遂道:“你这朋友,之前可是嫁给的刘璋的三哥刘瑁。”

  “虽然刘瑁在你朋友赶过去之前就病死了。”

  “但是,她名义上也是刘瑁的妻子。”

  “谁敢娶她?”

  蔡琰蹙眉道:“可我听说,她兄长吴懿为刘璋麾下的中郎将,两朝元老,备受重视。有这等背景,那刘璋还能强迫她不成?”

  张遂道:“她那兄长吴懿但凡真在乎她,又怎么会把她千里迢迢嫁到益州去呢?”

  “而且,还是嫁给一个病秧子。”

  张遂这话说完,就有些后悔了。

  因为,蔡琰在遇到自己之前,也是这样。

  这听起来多少有些挑拨她父亲蔡邕生前对她的感情嫌疑。

  张遂正要解释,蔡琰冲张遂笑道:“夫君,都过去了,我不会在意的。”

  伸出小手,握紧张遂的手,蔡琰柔声道:“而且,如今我也有了夫君。”

  张遂松了口气。

  车队慢慢赶了过来,停在张遂百步开外。

  两列士兵散开。

  张遂身后,张遂的一百亲兵迅速上前,将这些士兵的兵器给缴了。

  几辆马车的帷幕掀开。

  数个身影先后从马车里钻了出来。

  为首是一个有些小胖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一出来,就疾步朝着张遂走来。

  张遂带着众人迎了上去。

  中年文士当先行礼道:“罪臣刘璋,见过大将军!”

  张遂忙搀扶起刘璋,笑道:“刘将军,辛苦了!”

  刘璋打量着张遂,道:“能够赶在大将军册封冀王之前到达,真是我之荣幸。”

  “之前就听闻大将军年纪轻轻,器宇轩昂。”

  “如今看来,见面更甚传闻。”

  “大将军真乃少年英雄。”

  “可惜我不能早点相见。”

  此时,刘璋身后,十数个人也围了上来。

  刘璋一一介绍。

  此次他从益州绵阳赶来参加张遂册封冀王的典礼,带来了张遂要求的一众文臣武将。

  有张松、法正、张任、吴懿等人。

  这次来到邺城之后,这些人都不会回去了。

  刘璋的益州牧之位被张遂用诸葛亮代替。

  刘璋则迁为建威将军。

  张遂也给刘璋这些人引荐了此次他带来迎接的官员:顾雍、陆逊、陈矫、鲁肃等人。

  一行人相互认识之后,这才跟着张遂进入邺城。

  一群人刚刚掉头,一个戴着面纱,穿着秀丽长裙的女子飞奔到蔡琰身前。

  蔡琰和女子互相对视着,眼眶都有些湿润。

  眼看着蔡琰流出泪来,女子忙伸出纤细白皙的手指,轻轻替蔡琰擦拭掉泪珠,哽咽道:“乖,不哭!”

  “今日可是大喜庆的日子。”

  “我原本以为我们姐妹这辈子都无法再见。”

  “谁知道,还有今日!”

  女子名叫吴颖,是吴懿的妹妹,原益州牧刘璋三嫂嫂,也是蔡琰的闺中好友。

  两人年少时在洛阳结识。

  上次见面是十年前,也在邺城。

  彼时,蔡琰因为前夫卫仲道病逝,被婆家卫家当成克夫的灾星,经常辱骂。

  蔡琰气不过,和卫家恩断义绝,只身赶到邺城寻求谋生的机遇,正孤苦无依。

  而吴颖也接到了兄长安排的联姻,远嫁益州牧刘焉的三子刘瑁。

  两人在邺城告别。

  这一别,双方都没有再联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