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二月初一。
邺城。
城南。
此刻,一群年轻靓丽的少女正簇拥在一起,叽叽喳喳。
这群少女和普通人家的女子明显不同。
她们的身上都佩戴兵器。
有人腰间挂着弯刀。
有人腰间挂着弯弓。
有人甚至背着厚重的大剑。
她们也不像普通人家未出阁的女子一般戴着面纱,她们都素颜朝天,脸上或嗔或喜,肆意而张扬。
进出城南门的路人,纷纷向这群少女投去古怪的目光。
然而,这群少女像是没有看到似的。
她们依旧我行我素。
在这群少女的最前面,一个身材娇小,脸上还有些稚嫩的女子,穿着一身毛皮衣服。
她的腰间,吊着一张造型奇特的弯弓。
弯弓的两头,竟然还有齿轮。
她的身后,背着一把细长像是长剑一样的兵器。
此时,女子左手反手握着这把兵器的木柄,不断将兵器拉出鞘,又插回去。
她的右手则牵着一个全身裹在毛皮衣服里的小女孩。
小女孩的后背背着一把匕首。
寒风冷冽,吹过小女孩稚嫩的小脸,让小女孩的小脸显得通红。
她身后的匕首也被吹得轻轻摇摆起来。
跺了跺脚,小女孩仰头看着女子道:“阿母,我们还要等多久啊?好冷,蔓蔓想要吃任姨娘做的热乎乎的馒头。”
女子这才低下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伸出手,捏了捏小女孩红扑扑的脸道:“蔓蔓乖,马上就好了。”
小女孩哦了一声,松开女子牵着的手,在女子面前蹦蹦跳跳起来。
女子看着小女孩这一幕,笑出了声音道:“我们家蔓蔓就像为娘小时候,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小女孩回过头,嘻嘻笑了一声道:“任姨娘说蔓蔓像阿父!”
“蔓蔓长大后要像阿父一样力大无穷。”
“阿母没有阿父厉害。”
“阿父徒手能够掰倒一匹野马呢!”
女子脸色垮了下去,张嘴不停骂骂喋喋。
只是,都没有骂出声音。
她的脸上全是愤懑。
一群原本正在聊天的少女见状,纷纷走上来,围在小女孩边上道:“蔓蔓小姐,你这话说错了,这天下武功最厉害的,可能是你阿父冀王,但是,却有一个人一定能够打败你阿父冀王!”
女子也好奇地看过来。
小女孩茫然地看着一群少女道:“谁啊?赵叔叔吗?赵叔叔打不过阿父的!”
一个少女嘿嘿一笑道:“当然不是你那赵叔叔了。”
“这人就是你阿母啊,蔓蔓小姐。”
“别人如今都接不住冀王一拳。”
“但是,你阿母却能骑在冀王身上,让冀王甘心被骑。”
一群少女红着脸笑得前俯后仰。
女子脸色骤然红了下,唾了一口,右手拧住说话少女的耳朵,嗔怒道:“你在教蔓蔓甚乱七八糟的?”
“蔓蔓才几岁?”
又看向其他少女,眯着眼睛道:“你们也是。”
“谁敢乱教蔓蔓,我拧掉你们的耳朵!”
小女孩歪着脑袋,仿佛想起什么道:“前天晚上,蔓蔓睡醒了,就看到阿母坐在阿父身上,还问阿父她扭得好不好呢!她还记得第一次,阿父欺负她——”
女子脸色骤变,忙捂住小女孩的嘴巴,急道:“蔓蔓,为娘没有教你说的话,你不能乱说!”
一群少女互相对视着,一个个面色胀得通红。
她们作为女子的侍女,其实前天晚上也听到了。
她们这位主上,当初刚刚到邺城来的时候,对冀王可是很恼火的,甚至闹过。
这两年,尤其是江东被平定,主上的家里人都从曲阿赶到邺城之后,主上就开始慢慢转变了。
如今,甚至会主动找上冀王。
每次和冀王亲热的时候,主上也会慢慢展示她那颇有些尖锐的声音了。
此刻,迎着女子杀人的目光,一群少女纷纷看向别处,不敢和她对视。
就在女子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的时候,有人指着天边道:“是那个吧?那旗帜上好像是‘步’字?”
女子这才忙看了过去。
睁大眼睛,努力辨认了一会儿,女子拍了下巴掌,兴奋地一把抱起小女孩,架在自己脖子上,朝着天边飞奔过去道:“绝对是步姐姐她们!”
一群少女忙跟了上去道:“主上,你小心一些,不要摔到蔓蔓小姐了!”
“主上,你现在可是冀王的女人,身份比步小姐要高,不用主动迎上去!”
“主上,你注意一点!待会让有些人看到,怕是又要告到御史台去了!到时候,冀王又要挨骂!”
女子却不搭理,架着小女孩飞奔。
小女孩双手死死地抓住她的双手,咯咯咯地笑着。
没有多久,他们就来到一行车马前面。
在最前面的一辆马车上,车夫朝着身后的车厢帷幕道:“家主,好像是孙夫人,她迎上来了。”
一颇有些苍老的声音道:“停下来,不要失了礼仪。”
“派人通知后面的练师小姐,说是孙夫人来迎她了,让她快点过来。”
“毕竟是冀王的夫人。”
车夫应了一声,招呼车马停下来,然后跳下车辕,朝着后面飞奔。
帷幕掀开,一个穿着厚重衣服的老者从车厢里钻了出来。
随着老者出来,后面的马车车厢里的人也纷纷走出来。
女子架着小女孩已经来到老者面前。
老者当先朝女子行了一礼道:“交州牧步骘,率领步家子弟,见过孙夫人!见过小姐!”
女子冲步骘笑了笑,看向马车后方道:“步姐姐来了的,对吧?”
步骘嗯了一声道:“孙夫人放心,老夫已经知会了,她马上要过来。”
“毕竟是孙夫人钦点的人,老夫可不敢怠慢。”
在步骘和女子说话的功夫,车马后方,数个身影飞奔过来。
“仁姐姐!”
“郡主!”
“我好想你啊,郡主!”
原来,女子名叫孙仁,曾经江东吴侯孙权的胞妹。
当初孙权得到情报,荆州出现内乱。
孙权听从中护军周瑜的计策,为了拿下荆州,实现三分天下的格局,将胞妹孙仁嫁到邺城,给张遂做妾室,从而和张遂暂时息兵止戈,全力应对荆州。
孙仁这一来到邺城,便再也没有离开这里,更别说回江东了。
此刻,听着几个少年少女的声音,孙仁眼眶有些泛酸。
昔日一别,没有想到,竟然就是数载的功夫。
好在如今大家都还活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唯一可惜的是,当初自己那二哥和周瑜将自己卖给张遂,丢了自己这个郡主,那所谓的三分天下的格局,最终也没有达成。
如今,周瑜早已经化作泥土。
而自己那二哥,也只能终老宅邸了。
邺城。
城南。
此刻,一群年轻靓丽的少女正簇拥在一起,叽叽喳喳。
这群少女和普通人家的女子明显不同。
她们的身上都佩戴兵器。
有人腰间挂着弯刀。
有人腰间挂着弯弓。
有人甚至背着厚重的大剑。
她们也不像普通人家未出阁的女子一般戴着面纱,她们都素颜朝天,脸上或嗔或喜,肆意而张扬。
进出城南门的路人,纷纷向这群少女投去古怪的目光。
然而,这群少女像是没有看到似的。
她们依旧我行我素。
在这群少女的最前面,一个身材娇小,脸上还有些稚嫩的女子,穿着一身毛皮衣服。
她的腰间,吊着一张造型奇特的弯弓。
弯弓的两头,竟然还有齿轮。
她的身后,背着一把细长像是长剑一样的兵器。
此时,女子左手反手握着这把兵器的木柄,不断将兵器拉出鞘,又插回去。
她的右手则牵着一个全身裹在毛皮衣服里的小女孩。
小女孩的后背背着一把匕首。
寒风冷冽,吹过小女孩稚嫩的小脸,让小女孩的小脸显得通红。
她身后的匕首也被吹得轻轻摇摆起来。
跺了跺脚,小女孩仰头看着女子道:“阿母,我们还要等多久啊?好冷,蔓蔓想要吃任姨娘做的热乎乎的馒头。”
女子这才低下头,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伸出手,捏了捏小女孩红扑扑的脸道:“蔓蔓乖,马上就好了。”
小女孩哦了一声,松开女子牵着的手,在女子面前蹦蹦跳跳起来。
女子看着小女孩这一幕,笑出了声音道:“我们家蔓蔓就像为娘小时候,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小女孩回过头,嘻嘻笑了一声道:“任姨娘说蔓蔓像阿父!”
“蔓蔓长大后要像阿父一样力大无穷。”
“阿母没有阿父厉害。”
“阿父徒手能够掰倒一匹野马呢!”
女子脸色垮了下去,张嘴不停骂骂喋喋。
只是,都没有骂出声音。
她的脸上全是愤懑。
一群原本正在聊天的少女见状,纷纷走上来,围在小女孩边上道:“蔓蔓小姐,你这话说错了,这天下武功最厉害的,可能是你阿父冀王,但是,却有一个人一定能够打败你阿父冀王!”
女子也好奇地看过来。
小女孩茫然地看着一群少女道:“谁啊?赵叔叔吗?赵叔叔打不过阿父的!”
一个少女嘿嘿一笑道:“当然不是你那赵叔叔了。”
“这人就是你阿母啊,蔓蔓小姐。”
“别人如今都接不住冀王一拳。”
“但是,你阿母却能骑在冀王身上,让冀王甘心被骑。”
一群少女红着脸笑得前俯后仰。
女子脸色骤然红了下,唾了一口,右手拧住说话少女的耳朵,嗔怒道:“你在教蔓蔓甚乱七八糟的?”
“蔓蔓才几岁?”
又看向其他少女,眯着眼睛道:“你们也是。”
“谁敢乱教蔓蔓,我拧掉你们的耳朵!”
小女孩歪着脑袋,仿佛想起什么道:“前天晚上,蔓蔓睡醒了,就看到阿母坐在阿父身上,还问阿父她扭得好不好呢!她还记得第一次,阿父欺负她——”
女子脸色骤变,忙捂住小女孩的嘴巴,急道:“蔓蔓,为娘没有教你说的话,你不能乱说!”
一群少女互相对视着,一个个面色胀得通红。
她们作为女子的侍女,其实前天晚上也听到了。
她们这位主上,当初刚刚到邺城来的时候,对冀王可是很恼火的,甚至闹过。
这两年,尤其是江东被平定,主上的家里人都从曲阿赶到邺城之后,主上就开始慢慢转变了。
如今,甚至会主动找上冀王。
每次和冀王亲热的时候,主上也会慢慢展示她那颇有些尖锐的声音了。
此刻,迎着女子杀人的目光,一群少女纷纷看向别处,不敢和她对视。
就在女子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的时候,有人指着天边道:“是那个吧?那旗帜上好像是‘步’字?”
女子这才忙看了过去。
睁大眼睛,努力辨认了一会儿,女子拍了下巴掌,兴奋地一把抱起小女孩,架在自己脖子上,朝着天边飞奔过去道:“绝对是步姐姐她们!”
一群少女忙跟了上去道:“主上,你小心一些,不要摔到蔓蔓小姐了!”
“主上,你现在可是冀王的女人,身份比步小姐要高,不用主动迎上去!”
“主上,你注意一点!待会让有些人看到,怕是又要告到御史台去了!到时候,冀王又要挨骂!”
女子却不搭理,架着小女孩飞奔。
小女孩双手死死地抓住她的双手,咯咯咯地笑着。
没有多久,他们就来到一行车马前面。
在最前面的一辆马车上,车夫朝着身后的车厢帷幕道:“家主,好像是孙夫人,她迎上来了。”
一颇有些苍老的声音道:“停下来,不要失了礼仪。”
“派人通知后面的练师小姐,说是孙夫人来迎她了,让她快点过来。”
“毕竟是冀王的夫人。”
车夫应了一声,招呼车马停下来,然后跳下车辕,朝着后面飞奔。
帷幕掀开,一个穿着厚重衣服的老者从车厢里钻了出来。
随着老者出来,后面的马车车厢里的人也纷纷走出来。
女子架着小女孩已经来到老者面前。
老者当先朝女子行了一礼道:“交州牧步骘,率领步家子弟,见过孙夫人!见过小姐!”
女子冲步骘笑了笑,看向马车后方道:“步姐姐来了的,对吧?”
步骘嗯了一声道:“孙夫人放心,老夫已经知会了,她马上要过来。”
“毕竟是孙夫人钦点的人,老夫可不敢怠慢。”
在步骘和女子说话的功夫,车马后方,数个身影飞奔过来。
“仁姐姐!”
“郡主!”
“我好想你啊,郡主!”
原来,女子名叫孙仁,曾经江东吴侯孙权的胞妹。
当初孙权得到情报,荆州出现内乱。
孙权听从中护军周瑜的计策,为了拿下荆州,实现三分天下的格局,将胞妹孙仁嫁到邺城,给张遂做妾室,从而和张遂暂时息兵止戈,全力应对荆州。
孙仁这一来到邺城,便再也没有离开这里,更别说回江东了。
此刻,听着几个少年少女的声音,孙仁眼眶有些泛酸。
昔日一别,没有想到,竟然就是数载的功夫。
好在如今大家都还活着,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唯一可惜的是,当初自己那二哥和周瑜将自己卖给张遂,丢了自己这个郡主,那所谓的三分天下的格局,最终也没有达成。
如今,周瑜早已经化作泥土。
而自己那二哥,也只能终老宅邸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最新章节,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