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川家就这么怂了?”
搭载平岛吉次郎等弯津坊主的货船缓缓驶入蒲泉港,除了有郎党上船巡视了一圈之外,并未受到任何刁难,也没有交纳任何税费,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轻松愉快。
“应该是怂了!”
“怎么就怂了?”
“当时我都准备上前助战了,我不怕死,就怕货砸在手里……”
这帮坊主踏上码头后还在议论纷纷,对没能打起来竟然有些遗憾,但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小小遗憾一下就三三两两散开,各忙各的,毕竟他们既要出货,也要考察一下本地物产,以免将来空船返回。
平岛吉次郎等几个关系好的聚成一伙,先在蒲泉港的港町观察物价,而一瞧之下大惊失色,片刻后都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远江的铁器价格好高,零售价比弯津要高七成多。
这才跑了几天路,价格就上浮了七成,要是再跑一个月,那价格……
不敢想啊不敢想!
难怪那帮船商没事就跑到热田港拉货,原来跑海贸这么赚吗?
该死啊,以前的钱竟然大部分被那些二道贩子给赚去了!
他们一群人聚在那里研究铁器,追着小伙计询问价格,这家座商的番头马上被惊动了,从土座出来后,瞧了瞧他们一身怪异打扮,立刻心中一动,马上客气问道:“诸位是弯津商人?”
平岛吉次郎因为有个“议员”身份,是这帮人默认的头领,理所当然出头答话,客客气气道:”“没错,我们是弯津人。这位番头,蒲泉的铁器价格一直这么……一直是这个价钱吗?”
番头边伸手请他们去土座,边笑道:“当然不是,价格是从去年才降下来的,以前只能更贵。”
平岛吉次郎几人对视一眼,了然点头,估计这是受弯津的影响——知多半岛从去年产铁量大增,又为了换粮食应对灾荒在搞甩卖,热田港铁价随之腰斩再腰斩,蒲泉港离热田港不远,价格估计也腰斩了。
但就算腰斩了,能多七成的收益,他们也赚疯了,甚至就是按热田港的价格上浮一成,他们其实也有的赚——在弯津以及热田港他们卖不出去,主要是干不过弯津的“国营工厂”,“国营工厂”敢不赚钱,他们不行。
平岛吉次郎马上问道:“这位番头,不知贵屋可愿意收购铁器?能吃多少货?”
这话要先问问,现在尾张和弯津基本废除“座头制”了,不需要寺庙给予专营许可,但远江的情况他们不清楚,必须要先问问。
要是对方抬出某间寺庙,那他们就需要把原野抬出来对抗,以便能顺利出货。
不过他们想多了,远江产铁量极低,铁器本身就是从东海、东山、北陆等地进口的,在这里没有经营铁器的寺庙势力,而且番头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他们是来卖货的,马上反问道,“不知各位能供多少货?”
“要多少有多少!”平岛吉次郎毫不犹豫,大不了他们回去再扩产呗,不过价格还是要好好说道说道,能多赚一文也是好的。
双方马上就价格问题讨论了半天,这番头甚至还把屋主以及几位关系好的同行都叫来了,只为了吃货量越大越便宜,真正做到了锱铢必较,顺便还请他们品尝了远江特产——远江茶和远江密柑,以及每人送了他们一匹“远江粗绸”。
平岛吉次郎等人觉得远江特产不错,完全可以拉回弯津去卖,甚至可以卖到尾张、美浓、三河去,反正原野替他们争取到了免除“关船钱”,他们的成本绝对比其他人低,怎么也不可能赔掉。
双方都大有赚头,一时相见恨晚,相谈甚欢,马上签了合约,又一起赴宴,喝了点小酒,甚至这些座商还花大价钱叫了艺伎来陪酒,声称远江艺伎也是一绝,不输给骏府多少。
这倒把平岛吉次郎等人吓到了,弯津扫黄扫得很猛,他们拿不准在远江招妓会不会被追责,大好“钱”途已经在招手,没人想触这种霉头,倒是赶紧撤了。
不过这没影响到他们的兴奋之情,回船上时依旧议论纷纷,表示明天就组织卸货,空船结伴返回,然后回去加急生产,争取快些把船装满,追上大部队继续往东探索——这几个人准备结盟了,几家工坊合并后一起干,这次就要回去一个抓生产,留一个在路上跑,余下的人跟着大部队继续往东走,继续签合同。
不耽误什么事的,大部队走得很慢,要边探索边前进,每到一处都要停上好几天,他们在后面来回折返,完全赶得及。
这几个人越说越兴奋,最后还有人趁着酒劲感叹道:“原来外面的钱这么好赚,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以前这钱我们赚不到啊,没有野原殿下带着我们,我们想走到这里都难,甚至都没钱租船。就算走到了,八成也要被今川家剥掉一层皮,肯定赚不了这么多。”
“殿下是好人啊……”
“我们要不要给殿下捐献点军资?”
“我看可以,我们赚了钱也不能不识数,一毛不拨要被人笑死的。”
“殿下的水军是关键,没有水军我们走不了这么远,蒲泉港也不会给我们免关船钱,以后还要依靠殿下的水军震慑沿途水贼,我们将来赚了钱,应该买船送给殿下,这比直接送钱好。”
“那不如投资弯津船厂,或是想办法委托那些座商,从外地雇些会造大船的工匠回来,就像冈部先生那样的。”
“这主意不错,我们以后也需要大量货船,投资造船厂比较好!”
这帮坊主借着酒劲,一个劲胡说八道,感觉做生意从没这么轻松过,越说越上头,而回到船上,发现船上更离谱,那些卖酒的、卖布的、卖盐的都比他们激动,都在那里议论纷纷,表示外面的钱就是比弯津的好赚,早该出来了,顺便痛骂二道贩子们,把他们的东西在外面卖的那么贵。
意见都统一了,要造船,使劲造船!
现在弯津水军就是对上今川家的水军都没有绝对优势,这不行,必须大造特造,要让弯津水军只要出海,就没有任何人敢多看一眼,而且他们也需要大量货船,他们的钱不能再被二道贩子们赚去了,必须自己赚。
同样的,也有不少人在互相串联,要空船结伴回去运货。
…………
弯津的作坊主们在船上吵吵闹闹,拉帮结派,阿满也把蒲泉港的物价统计好了,甚至把今天弯津作坊主们和当地座商签订的供货合约都统计了个七七八八——“活命众”吃了这么多年经费,还是很给力的。
阿满统计完了,看着今天的收益也十分震惊,毕竟厂家直销绝对比二道贩子价格低,当地座商不可能放过这种机会,都是整船整船吃货,仅蒲泉一处港口,就把船队三分之一的货物给吞下了——这可是满载的三十多条船。
她忍不住惊讶道:“海贸原来这么赚吗?”
原野也瞧了一眼清单,笑道:“海贸当然赚,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舍生忘死往海里钻,就是一般人没资格碰这门生意。”
这才哪到哪,就以大航海时代来说,一艘从欧洲去往南美洲的商船,如果收益低于10000%,也就是收益率低于百倍,那就算失败了,而现在离开弯津还没多远,收益率平均也就在75%左右,放在正经海商里面该被笑掉大牙。
现在赚的,仅就是些零头罢了。
或者说,海贸这玩意儿,本来就是走得越远,赚得越多,甚至是赚得不是一般的多,收益率是以指数形式上涨的。
阿满想不了那么远,她对75%的收益率已经极为满意,毕竟这些坊主在弯津和“国营工厂”互卷,有的已经卷到不赚钱了,只是吊着命死不掉而已,甚至像是平岛吉次郎那种,不是原野伸手扶了一把,已经死了。
那现在让他们这么赚上几年钱,到时再给他们随便扣个帽子,把人抓起来家一抄,弯津不就一波肥了吗?
她在脑子里帮这些未来富商罗织了会儿罪名,感觉未来可期,然后想了想,又向原野问道:“目前看起来,今川家的三处港口跑完,货基本就卖得七七八八了,到时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往东走?”
“要的!”原野也没犹豫,他之前私下里计算过,直接道,“那些工坊都要扩张,日后仅凭远江、骏府两国,不足以倾销他们的产品,而且这近百条船的货,够这三个港口的座商消化好几个月了,为了能循环起来,我们至少要走到本岛最东端,才算勉强够用——最稳妥就是绕过本岛东端走到关西,但石山本愿寺不好惹,我们先到最东端看看情况再说。”
阿满轻轻点头,既然都出来了,她也不在乎多在海上漂几个月,反正又不用她去划桨升帆擦甲板。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事情说起来一向简单,真做起事来却相当麻烦,原野在清水湾一停就是十多天,这才算是和蒲泉港、清水港、骏府港完成了盟约——他和今川家又变成盟友了,今川家承诺免费向他开放港口(其实是市场),他承诺绝不会以任何形式攻击今川家的领地,同时也以优惠价格向今川提供一定量的火药和铁炮。
当然,其他乱七八糟的小条款还有很多,比如保障弯津商人权利之类,这些也都一一确定下来,算是今川家忙着和松平家干架,捏着鼻子忍着恶心让了他一步。
等这些事都处理好了,船队才重新上路,离开今川家的领地,继续往东,奔着伊豆半岛就去了。
搭载平岛吉次郎等弯津坊主的货船缓缓驶入蒲泉港,除了有郎党上船巡视了一圈之外,并未受到任何刁难,也没有交纳任何税费,就像回自己家一样轻松愉快。
“应该是怂了!”
“怎么就怂了?”
“当时我都准备上前助战了,我不怕死,就怕货砸在手里……”
这帮坊主踏上码头后还在议论纷纷,对没能打起来竟然有些遗憾,但他们是来做生意的,小小遗憾一下就三三两两散开,各忙各的,毕竟他们既要出货,也要考察一下本地物产,以免将来空船返回。
平岛吉次郎等几个关系好的聚成一伙,先在蒲泉港的港町观察物价,而一瞧之下大惊失色,片刻后都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远江的铁器价格好高,零售价比弯津要高七成多。
这才跑了几天路,价格就上浮了七成,要是再跑一个月,那价格……
不敢想啊不敢想!
难怪那帮船商没事就跑到热田港拉货,原来跑海贸这么赚吗?
该死啊,以前的钱竟然大部分被那些二道贩子给赚去了!
他们一群人聚在那里研究铁器,追着小伙计询问价格,这家座商的番头马上被惊动了,从土座出来后,瞧了瞧他们一身怪异打扮,立刻心中一动,马上客气问道:“诸位是弯津商人?”
平岛吉次郎因为有个“议员”身份,是这帮人默认的头领,理所当然出头答话,客客气气道:”“没错,我们是弯津人。这位番头,蒲泉的铁器价格一直这么……一直是这个价钱吗?”
番头边伸手请他们去土座,边笑道:“当然不是,价格是从去年才降下来的,以前只能更贵。”
平岛吉次郎几人对视一眼,了然点头,估计这是受弯津的影响——知多半岛从去年产铁量大增,又为了换粮食应对灾荒在搞甩卖,热田港铁价随之腰斩再腰斩,蒲泉港离热田港不远,价格估计也腰斩了。
但就算腰斩了,能多七成的收益,他们也赚疯了,甚至就是按热田港的价格上浮一成,他们其实也有的赚——在弯津以及热田港他们卖不出去,主要是干不过弯津的“国营工厂”,“国营工厂”敢不赚钱,他们不行。
平岛吉次郎马上问道:“这位番头,不知贵屋可愿意收购铁器?能吃多少货?”
这话要先问问,现在尾张和弯津基本废除“座头制”了,不需要寺庙给予专营许可,但远江的情况他们不清楚,必须要先问问。
要是对方抬出某间寺庙,那他们就需要把原野抬出来对抗,以便能顺利出货。
不过他们想多了,远江产铁量极低,铁器本身就是从东海、东山、北陆等地进口的,在这里没有经营铁器的寺庙势力,而且番头早有心理准备,知道他们是来卖货的,马上反问道,“不知各位能供多少货?”
“要多少有多少!”平岛吉次郎毫不犹豫,大不了他们回去再扩产呗,不过价格还是要好好说道说道,能多赚一文也是好的。
双方马上就价格问题讨论了半天,这番头甚至还把屋主以及几位关系好的同行都叫来了,只为了吃货量越大越便宜,真正做到了锱铢必较,顺便还请他们品尝了远江特产——远江茶和远江密柑,以及每人送了他们一匹“远江粗绸”。
平岛吉次郎等人觉得远江特产不错,完全可以拉回弯津去卖,甚至可以卖到尾张、美浓、三河去,反正原野替他们争取到了免除“关船钱”,他们的成本绝对比其他人低,怎么也不可能赔掉。
双方都大有赚头,一时相见恨晚,相谈甚欢,马上签了合约,又一起赴宴,喝了点小酒,甚至这些座商还花大价钱叫了艺伎来陪酒,声称远江艺伎也是一绝,不输给骏府多少。
这倒把平岛吉次郎等人吓到了,弯津扫黄扫得很猛,他们拿不准在远江招妓会不会被追责,大好“钱”途已经在招手,没人想触这种霉头,倒是赶紧撤了。
不过这没影响到他们的兴奋之情,回船上时依旧议论纷纷,表示明天就组织卸货,空船结伴返回,然后回去加急生产,争取快些把船装满,追上大部队继续往东探索——这几个人准备结盟了,几家工坊合并后一起干,这次就要回去一个抓生产,留一个在路上跑,余下的人跟着大部队继续往东走,继续签合同。
不耽误什么事的,大部队走得很慢,要边探索边前进,每到一处都要停上好几天,他们在后面来回折返,完全赶得及。
这几个人越说越兴奋,最后还有人趁着酒劲感叹道:“原来外面的钱这么好赚,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以前这钱我们赚不到啊,没有野原殿下带着我们,我们想走到这里都难,甚至都没钱租船。就算走到了,八成也要被今川家剥掉一层皮,肯定赚不了这么多。”
“殿下是好人啊……”
“我们要不要给殿下捐献点军资?”
“我看可以,我们赚了钱也不能不识数,一毛不拨要被人笑死的。”
“殿下的水军是关键,没有水军我们走不了这么远,蒲泉港也不会给我们免关船钱,以后还要依靠殿下的水军震慑沿途水贼,我们将来赚了钱,应该买船送给殿下,这比直接送钱好。”
“那不如投资弯津船厂,或是想办法委托那些座商,从外地雇些会造大船的工匠回来,就像冈部先生那样的。”
“这主意不错,我们以后也需要大量货船,投资造船厂比较好!”
这帮坊主借着酒劲,一个劲胡说八道,感觉做生意从没这么轻松过,越说越上头,而回到船上,发现船上更离谱,那些卖酒的、卖布的、卖盐的都比他们激动,都在那里议论纷纷,表示外面的钱就是比弯津的好赚,早该出来了,顺便痛骂二道贩子们,把他们的东西在外面卖的那么贵。
意见都统一了,要造船,使劲造船!
现在弯津水军就是对上今川家的水军都没有绝对优势,这不行,必须大造特造,要让弯津水军只要出海,就没有任何人敢多看一眼,而且他们也需要大量货船,他们的钱不能再被二道贩子们赚去了,必须自己赚。
同样的,也有不少人在互相串联,要空船结伴回去运货。
…………
弯津的作坊主们在船上吵吵闹闹,拉帮结派,阿满也把蒲泉港的物价统计好了,甚至把今天弯津作坊主们和当地座商签订的供货合约都统计了个七七八八——“活命众”吃了这么多年经费,还是很给力的。
阿满统计完了,看着今天的收益也十分震惊,毕竟厂家直销绝对比二道贩子价格低,当地座商不可能放过这种机会,都是整船整船吃货,仅蒲泉一处港口,就把船队三分之一的货物给吞下了——这可是满载的三十多条船。
她忍不住惊讶道:“海贸原来这么赚吗?”
原野也瞧了一眼清单,笑道:“海贸当然赚,不然怎么有那么多人舍生忘死往海里钻,就是一般人没资格碰这门生意。”
这才哪到哪,就以大航海时代来说,一艘从欧洲去往南美洲的商船,如果收益低于10000%,也就是收益率低于百倍,那就算失败了,而现在离开弯津还没多远,收益率平均也就在75%左右,放在正经海商里面该被笑掉大牙。
现在赚的,仅就是些零头罢了。
或者说,海贸这玩意儿,本来就是走得越远,赚得越多,甚至是赚得不是一般的多,收益率是以指数形式上涨的。
阿满想不了那么远,她对75%的收益率已经极为满意,毕竟这些坊主在弯津和“国营工厂”互卷,有的已经卷到不赚钱了,只是吊着命死不掉而已,甚至像是平岛吉次郎那种,不是原野伸手扶了一把,已经死了。
那现在让他们这么赚上几年钱,到时再给他们随便扣个帽子,把人抓起来家一抄,弯津不就一波肥了吗?
她在脑子里帮这些未来富商罗织了会儿罪名,感觉未来可期,然后想了想,又向原野问道:“目前看起来,今川家的三处港口跑完,货基本就卖得七七八八了,到时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往东走?”
“要的!”原野也没犹豫,他之前私下里计算过,直接道,“那些工坊都要扩张,日后仅凭远江、骏府两国,不足以倾销他们的产品,而且这近百条船的货,够这三个港口的座商消化好几个月了,为了能循环起来,我们至少要走到本岛最东端,才算勉强够用——最稳妥就是绕过本岛东端走到关西,但石山本愿寺不好惹,我们先到最东端看看情况再说。”
阿满轻轻点头,既然都出来了,她也不在乎多在海上漂几个月,反正又不用她去划桨升帆擦甲板。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不过事情说起来一向简单,真做起事来却相当麻烦,原野在清水湾一停就是十多天,这才算是和蒲泉港、清水港、骏府港完成了盟约——他和今川家又变成盟友了,今川家承诺免费向他开放港口(其实是市场),他承诺绝不会以任何形式攻击今川家的领地,同时也以优惠价格向今川提供一定量的火药和铁炮。
当然,其他乱七八糟的小条款还有很多,比如保障弯津商人权利之类,这些也都一一确定下来,算是今川家忙着和松平家干架,捏着鼻子忍着恶心让了他一步。
等这些事都处理好了,船队才重新上路,离开今川家的领地,继续往东,奔着伊豆半岛就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国生存指南,战国生存指南最新章节,战国生存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国生存指南,战国生存指南最新章节,战国生存指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