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三分派好差事,坐到了玄津桥前。

  陈矩拿来了一壶酒:“林老兄,赵郎中,夜里冷,喝口酒暖暖身子。”

  赵郎中酒量不怎么行。喝了两杯便满脸通红。

  他借着酒劲骂道:“这群二杆子言官,以为全天下只有他们对,其它人都是错的。”

  “殊不知,他们只是被某些人当成了刀!”

  “呵,内阁某人,在老家有十七万亩田产,号称半城。”

  “又有南直隶某封疆,绰号三不沾。麻烦事不沾、没好处的事不沾、劳心劳神的事不沾。”

  “呵,这位三不沾巡抚的老家产铜。他老家的铜矿名为官营,实际却不知有多少铜流入他口袋。”

  “就这群王八蛋,还整日标榜自己是道德君子。骂我们严阁老是奸相。”

  “和尚笑话什么秃子啊!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捞钱发财。”

  “我就是看不惯他们这样的。做官是为了发财,大家都心知肚明。干什么非要装圣人呢?”

  “大明就一个真圣人,王守仁。人家早死了!”

  赵郎中越说越出圈。林十三赶忙打断他:“好了赵郎中,不说那些人了。”

  赵郎中拍了拍林十三的肩膀:“林传俸,你得好好寻那金龟。寻到金龟,我们严阁老、小阁老亏待不了你。”

  话分两头,且说诏狱那边。

  黄锦正在私自见沈炼。

  黄锦苦劝他道:“我的沈经历。写一封服辩奏疏就那么难嘛?”

  “你可能不知,几十个言官御史正借着保你,故意在朝中掀起政潮。”

  “皇爷这几日食不甘味、寝不能安。全因你这茅坑里的石头。”

  沈炼反问:“那些言官保我的同时可有参劾严嵩?”

  黄锦答:“他们倒未参劾严嵩。”

  沈炼此时的表现不像是个二杆子,倒像是个智者:“那他们保我是假,实现自己的目的才是真。”

  黄锦道:“没想到你还是个明白人。他们借你生事,不过是想给严党施加压力,借以捧徐阶的门生王本固巡按浙江。”

  沈炼问黄锦:“你知道我为何要参严嵩嘛?”

  黄锦道:“因为你这人一根筋。”

  沈炼说了一席令黄锦振聋发聩的话:“错矣。我又何尝不知,严嵩只是皇上打压朝中跋扈文官的工具?”

  “可是,工具用的时间久了,迟早会变成朝堂的主人。”

  “如今严党把控了六部中的四部。两京十三省的封疆,有一多半都是他们的人。”

  “严嵩口含天宪,举动催山海,呼吸变霜露。长此以往,这大明是姓朱还是姓严?”

  “皇上自认为能掌控一切,但雪球一旦开始滚动,迟早会酿成雪崩。岂是人为可以控制的?”

  “严嵩贪权,贪财不要紧。大明历任内阁成员,又有几个不好钱权的?但你得为百姓办事啊!”

  “严嵩在任期间,做的一切事都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他严家的利益。”

  “庚戌之变时,严嵩身为首辅为何做缩头乌龟,不发一言?因为抗击鞑靼对他严家没有任何利益。”

  “当下,严嵩主张东南抗倭是为了严家利益。主张开放海禁亦是为了严家利益。”

  “徐阶那帮旧江南门阀,垄断着海上贸易的暴利。严嵩看着眼红,却不能染指。这才通过支持抗倭、开海,准备抢夺旧江南门阀的利益。”

  “我沈炼并不是朝中唯一的聪明人。无数人对局势看得清清楚楚。但无一人敢于点破。”

  “沈炼不才,只想给皇上提个醒。有些话,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最终受苦受难的将是百姓!”

  “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看应加上一句。”

  “为天下人言不能言之事!”

  黄锦被沈炼说的一愣一愣的。

  黄锦这人蠢直,不怎么会看人。他本来以为,沈炼就是个二杆子性格的醉猫。

  可是今日听了他这一席话,黄锦察觉沈炼绝非他想的那么简单。

  不过黄锦还是劝他:“你已经给皇爷提了醒。皇爷圣明天纵,必能体查你所奏之事。”

  “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总得给皇爷一个台阶下吧?”

  沈炼却道:“只有鲜血才能唤醒世人。我沈炼已经决定赴死,用自己的鲜血让世人觉察严家的奸恶本性。我绝不会服软。”

  “我若服软,今后还有谁敢在朝堂上说真话?”

  黄锦叹了声:“唉!你可真是个天字第一号的茅坑石.不,猛士。”

  “本来我还在皇爷面前求情,发配你去保安种地,让你小杖受大杖走。”

  “看来我的一番用心是白费了。行了,你自己多保重。再会。”

  沈炼并不是个不识好歹的人。他知道眼前佛爷一般的黄公公是为了他好。

  沈炼朝着黄锦拱了下手:“沈炼谢过黄公公美意,但万难接受。再会。”

  黄锦失望的走出了牢门。心中暗想:你沈炼想当视死如归的忠臣。奈何多少人可能得被你连累一起死。比如我二师兄新收的那个外甥

  天边泛白,已近黎明。

  玄津桥边。

  大汉将军们陆续找到林十三回禀:“筒子河第三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六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十一河段未发现金龟。”

  “第三十六河段未发现金龟。”

  半个时辰后,五十组大汉将军全部回禀。他们已经按林十三之前安排,将筒子河网了个遍。哪里有金龟的影子?

  熬了一夜的林十三眼前发黑,两腿一软,差点晕过去。

  幸好陈矩眼疾手快,扶住了他。

  赵郎中在一旁道:“看来金龟未逃入筒子河。那就是进了高粱河!”

  林十三倒吸一口凉气:“它若在京内高粱河的十六条支流里。寻它动用的就不是一百人,而是几千人上万人!”

  赵郎中叫苦:“若要调动上万兵士,可不是黄公公、陆指挥使点头便可的。得内阁、兵部、司礼监、御马监四家联名上禀皇上,皇上首肯,拟旨命兵部调兵。”

  “丢一只金龟,言官们尚欠闹翻天。若无战事却调动上万兵马,他们不得把永寿宫的屋顶掀了啊!”

  林十三道:“这样吧。咱们先去你的都水司,查看京内的河道流域图。先估算出具体需要多少人,再做打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最新章节,我锦衣卫养象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