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即将面临的地产大跳水,对叶景诚来说绝对是一个契机。而他通过这个契机真正想要谋划的,就是收购一间作资金周转站的银行。
在叶景诚这一次的计划当中,一共有三间银行成为他的对象,包括东亚银行、廖创兴银行,还有海外信托银行。
这三间银行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对叶景诚来说,现在银行的优势还是其次,主要是他收购的可能性有多高。
东亚银行在三家银行中底蕴最好,几乎港岛每个区域都设有分行,收购难度甚高。即使接下来会受到地产大跳水的影响,叶景诚想要收购的难度还是非常高。
加上以他目前的资产,针对东亚银行的收购,也会显得十分吃力。总结来说就是可以尝试接触,但是就不能抱有半点的侥幸。行则来,不行则去。
其次的廖创兴银行,单听这个银行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家族性质的银行。所以这间银行内部的股权分配问题比较麻烦,至少分散成数十份落到家族的成员中。
收购难度偏高,情况对叶景诚的收购,容易变成一种困扰和障碍。而叶景诚想要的,是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而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不愿意出售股权,这个情况还可能占多数。
所以最符合他目前收购的条件,还是海外信托这一家银行,收购难度最多是中等。
海外信托银行的底蕴并不差,甚至是这几年的一个新贵,分行规模已经直追东亚银行,经营的业务更加的多元化。诸如外币存款、汇款、保管箱、信用咭、楼宇按揭等等。
但是这么快窜起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导致内部存在一种情况。流动资金出现严重的不足,也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短板。所以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原本资金就不充裕的它,受到的波及绝对是最大的。
原本海外信托银行就有经营楼宇按揭的业务,而且这方面业务的规模还非常大。如今大量投资房产的业主失利,哪里还有能力偿还每个月的按揭,届时这家银行的资金链一定会断裂。
其实在这个年代,特别是港岛这一亩三分地,大部分银行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港岛在经济方面,一直是向国际看齐的政策。
而国外的银行不断增设新的业务,很多都是从七十年代跨越到八十年代的新时代业务。譬如外币存款、信用卡结算、支票轮套现等。
港岛的银行家不想遭到淘汰的话,只能引入这些新时代的业务。而他们本身对这些业务并不熟悉,这才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的根源。
叶景诚今天过来的目的,并不是跟海外信托银行的主事人商谈有关收购的问题。而是打算在这件事上做一次推手,让这家银行更快陷入经营不善的情况。
这样他才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后用最低的条件来进行收购这间银行,到那时候收购的难度也会直降。如果说现在难度是中等,届时的难度只会是容易。
至于会不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一点叶景诚并不担心。首先以目前形势来看,从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导致经营不善的银行,虽然不说有十家八家,但三、五家还是有的,其他投资商不一定会看中海外信托。
其次是接下来的形势尚且不明朗,一个成功的商人绝对不会贸贸然动手,除非这个人跟叶景诚一样,从一开始的布局就是冲这家银行而来。
况且就算将这家银行全面收购,肯定也要背负银行欠的几十亿外债。不是哪个人都能像叶景诚一样,手上有着充裕的流动资金。
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包括李家诚在内,他们的生意做得越大,手上的流动资金就越少。这个比率可能是一比十,一比二十,甚至是一笔三十都有可能。
要拿出几十亿来替这家银行负债,这个人至少要有几百亿的资产,这种决定绝对不能够轻易做出,一个不好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主要事业。
而叶景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属于他的个人资产当中,他至少有半数的流动资金。
换言之,如今拥有至少六十亿资产的他,就可以拿出三十亿的流动资金,绝对是港岛是唯一的一个。
此时,包括叶景诚,现任银行董事长张明添,同为创办人之一的曹耀,共同围坐在会议室中进行商谈。
“叶少,自从上次竞标会一别,老哥对你甚是挂念啊。”张明添客气的说道。
虽然是再正常不过的恭维话,但是他内心却是有不同想法。对与叶景诚在这个年龄就能做出这份成绩,他并不觉得自己应该佩服对方。
甚至张明添对叶景诚还带有几分轻视,认为后者不过是靠运气来上位。如果真的有本事的话,现在也不需要上来找他,还要是商谈抵押借款的问题。
“张生,曹生,我想还是先谈正事吧。”叶景诚接入话题道。
没错,叶景诚的确要向海外信托进行抵押借款。其实以他手上的流动资金,完全足够运作这一次的计划,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叶景诚并不志在这一笔借来的资金,但是抵押借款是他推动这场波澜的一个大前提。
因为他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又怎么将海外信托的流动资金榨光,等到它经历了房产大跳水,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乖乖接受他的全面收购。
“叶生,根据你之前在电话中说的产业,我已经叫银行的评估师替你做了评估。”当即,张明添收敛了笑容,以处理公事的态度面对叶景诚。
同时,一份文件交到叶景诚的手上,正是他打算作抵押的产业的评估。其中包括他早前在浅水湾购置的上万尺豪宅,一整栋从拍卖会上购得土地然后建设的百货公司,另外青灯娱乐以及南国院线也被拿出来作抵押。
“是啦,不知道叶少是打算做哪方面的投资?”张明添好奇的问道。
……(未完待续。)
在叶景诚这一次的计划当中,一共有三间银行成为他的对象,包括东亚银行、廖创兴银行,还有海外信托银行。
这三间银行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对叶景诚来说,现在银行的优势还是其次,主要是他收购的可能性有多高。
东亚银行在三家银行中底蕴最好,几乎港岛每个区域都设有分行,收购难度甚高。即使接下来会受到地产大跳水的影响,叶景诚想要收购的难度还是非常高。
加上以他目前的资产,针对东亚银行的收购,也会显得十分吃力。总结来说就是可以尝试接触,但是就不能抱有半点的侥幸。行则来,不行则去。
其次的廖创兴银行,单听这个银行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家族性质的银行。所以这间银行内部的股权分配问题比较麻烦,至少分散成数十份落到家族的成员中。
收购难度偏高,情况对叶景诚的收购,容易变成一种困扰和障碍。而叶景诚想要的,是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而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不愿意出售股权,这个情况还可能占多数。
所以最符合他目前收购的条件,还是海外信托这一家银行,收购难度最多是中等。
海外信托银行的底蕴并不差,甚至是这几年的一个新贵,分行规模已经直追东亚银行,经营的业务更加的多元化。诸如外币存款、汇款、保管箱、信用咭、楼宇按揭等等。
但是这么快窜起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导致内部存在一种情况。流动资金出现严重的不足,也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短板。所以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原本资金就不充裕的它,受到的波及绝对是最大的。
原本海外信托银行就有经营楼宇按揭的业务,而且这方面业务的规模还非常大。如今大量投资房产的业主失利,哪里还有能力偿还每个月的按揭,届时这家银行的资金链一定会断裂。
其实在这个年代,特别是港岛这一亩三分地,大部分银行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港岛在经济方面,一直是向国际看齐的政策。
而国外的银行不断增设新的业务,很多都是从七十年代跨越到八十年代的新时代业务。譬如外币存款、信用卡结算、支票轮套现等。
港岛的银行家不想遭到淘汰的话,只能引入这些新时代的业务。而他们本身对这些业务并不熟悉,这才是导致一系列问题发生的根源。
叶景诚今天过来的目的,并不是跟海外信托银行的主事人商谈有关收购的问题。而是打算在这件事上做一次推手,让这家银行更快陷入经营不善的情况。
这样他才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后用最低的条件来进行收购这间银行,到那时候收购的难度也会直降。如果说现在难度是中等,届时的难度只会是容易。
至于会不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一点叶景诚并不担心。首先以目前形势来看,从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导致经营不善的银行,虽然不说有十家八家,但三、五家还是有的,其他投资商不一定会看中海外信托。
其次是接下来的形势尚且不明朗,一个成功的商人绝对不会贸贸然动手,除非这个人跟叶景诚一样,从一开始的布局就是冲这家银行而来。
况且就算将这家银行全面收购,肯定也要背负银行欠的几十亿外债。不是哪个人都能像叶景诚一样,手上有着充裕的流动资金。
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包括李家诚在内,他们的生意做得越大,手上的流动资金就越少。这个比率可能是一比十,一比二十,甚至是一笔三十都有可能。
要拿出几十亿来替这家银行负债,这个人至少要有几百亿的资产,这种决定绝对不能够轻易做出,一个不好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主要事业。
而叶景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属于他的个人资产当中,他至少有半数的流动资金。
换言之,如今拥有至少六十亿资产的他,就可以拿出三十亿的流动资金,绝对是港岛是唯一的一个。
此时,包括叶景诚,现任银行董事长张明添,同为创办人之一的曹耀,共同围坐在会议室中进行商谈。
“叶少,自从上次竞标会一别,老哥对你甚是挂念啊。”张明添客气的说道。
虽然是再正常不过的恭维话,但是他内心却是有不同想法。对与叶景诚在这个年龄就能做出这份成绩,他并不觉得自己应该佩服对方。
甚至张明添对叶景诚还带有几分轻视,认为后者不过是靠运气来上位。如果真的有本事的话,现在也不需要上来找他,还要是商谈抵押借款的问题。
“张生,曹生,我想还是先谈正事吧。”叶景诚接入话题道。
没错,叶景诚的确要向海外信托进行抵押借款。其实以他手上的流动资金,完全足够运作这一次的计划,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
叶景诚并不志在这一笔借来的资金,但是抵押借款是他推动这场波澜的一个大前提。
因为他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又怎么将海外信托的流动资金榨光,等到它经历了房产大跳水,甚至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乖乖接受他的全面收购。
“叶生,根据你之前在电话中说的产业,我已经叫银行的评估师替你做了评估。”当即,张明添收敛了笑容,以处理公事的态度面对叶景诚。
同时,一份文件交到叶景诚的手上,正是他打算作抵押的产业的评估。其中包括他早前在浅水湾购置的上万尺豪宅,一整栋从拍卖会上购得土地然后建设的百货公司,另外青灯娱乐以及南国院线也被拿出来作抵押。
“是啦,不知道叶少是打算做哪方面的投资?”张明添好奇的问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