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陈景乐学习的这么多项技能,其中最为精深的,当属烹饪跟书法还有绘画。

  这三者都达到了行业内大师水平。

  而三者里头,变现能力最弱的当属烹饪。

  “都说厨师是穷人三大件之一,可这行都是混个温饱,难以实现真正的财富自由。现阶段餐饮行业越来越难做,这行都没什么年轻人愿意干了,又苦又累,钱少事多。”

  如果让陈景乐去当职业厨师,他是不乐意的。

  或许顶级餐厅给的钱稍微多点,但条条框框不少,自己开店,又需要成本跟承担风险。

  “还不如去学校门口去卖火鸡面,顺便给广大网友们直播,怎么赚小朋友们的钱。”

  现阶段火鸡面+互联网,可是版本之子。

  奈何一天下来挣那三瓜两枣的,还要抛头露面,日晒雨淋,属实没什么意思。

  赚过快钱的人,很难再沉下心去一个月赚三千五千。

  更何况陈景乐赚的快钱,还是合法来源,不偷不抢不骗。

  “与其卖一块两块钱一份,还不如免费送,然后让他们背诵春江月夜或者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就算了,江北这边的人教版教材都没有要求背诵的。”

  主打一个图一乐。

  总之陈景乐断绝了靠美食烹饪赚钱的想法。

  除非万不得已。

  他学这个的本意,就是想让自己吃上美味的食物,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幸福感。

  “反观书法绘画的赚钱速度就要快得多。一幅书法绘画作品三万起步,现在更是有人出价到五万。五万啊!我得卖多少份火鸡面?后厨锅铲得抡到冒烟!”

  按照他现在的创作速度,平均两三天一幅,轻松日入过万,比当鸭子都赚,还不用担心费腰子。

  多好!

  要不是书法绘画这东西,多少讲究灵感创作,而且对心神消耗不小,就这个单价,他真乐意连续工作30天!

  毕竟没谁跟钱过不去。

  因此陈景乐的当前首要任务,就是继续提升自身书法绘画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他现在的实力,跟一般名家大师差不多,再往上走,就是足以开宗立派的宗师。

  到这一步,基本已经是极限。

  至于宗师之上,就不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得有大机遇大造化。

  中华文明自诞生以来,数千年就出了一个书圣王羲之,一个画圣吴道子,此外每个朝代,往往就那么三五个书画家得以青史留名。

  三五个都是往多了算。

  想要达到他们那个层次,又岂是一件容易事。

  一般的名家大师,跟历史上那些站在一个时代巅峰的顶级名家巨匠们相比,别看只是一两个层级的差距,其实区别大着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般名家大师,就相当于网络的普通大神,实力不错,写出来的内容受到很多读者认可,比一般的万订作者水平更加稳定,含金量更高,但跟顶级白金相比,又有点差距。不管是硬实力还是影响力,都略逊一筹。

  书画届的“白金”,就是那些能站在每个时代潮头,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的人物。

  如书法的二王、颜柳、宋四家等,绘画的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等。

  他们都是有资格站上书画历史金字塔的。

  从艺术造诣方面来看,普通名家大师或许技法上已经达到娴熟境界,能够逐步形成个人风格,但创新性仍有不足,更多是继承前人的本事。

  而顶级的名家巨匠,首先技法上是更加纯熟的,如入木三分的王右军,临池学书的张伯英;其次个人风格鲜明独特,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并且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真正做到开宗立派,如楷书鼻祖钟繇,草圣张旭;再就是能通过艺术的形式,将自身思想境界跟文学素养表现出来,如八大山人。

  最后就是作品要经得起历史考验。

  这个经得起考验,不是自己说说就行的,要由世人乃至后人来评价。

  行还是不行,人们心里自然有杆秤。

  一般名家大师或许已经足够优秀,但顶级名家巨匠,如同山脉主峰,高耸入云、一览众山的同时,还决定着整条山脉的走向。

  ……

  陈景乐之前没想那么多,没想过要成为能跟那些历史人物并肩的存在。

  只想靠书法绘画赚点钱,够自己舒服躺平就行。

  一个月赚个两三万,不生病、没有大额销,甚至连房租都不用给的情况下,每个月五千块在自己身上,堪比神仙日子。

  剩下的存好,作为下半辈子的躺平保障。

  做好能存个两三百万,那样利息本金一起,保守能再个50年。

  50年后他是80岁,即便不婚不育,这辈子都肯定是赚了。

  现在不行,家里多了个李北星。

  除父母外,这世上值得他牵挂的人,又多了一个。

  如果只想着一个人躺平,一个月一千块都够他吃饱喝足,但两个人,就得为以后多做考虑。

  恋爱要钱吧?

  结婚彩礼要给吧?

  三金五金要买吧?

  婚宴酒席要办吧?

  以上只是婚前支出,而且是建立在他已经买了车,家里有房的前提下。婚后还有怀孕孕检、生孩子手术住院、产后恢复乃至宝宝奶粉纸尿裤等等。

  在趋于精英化生育抚养的当下社会,普通家庭从结婚到小孩出世,没有个三五十万根本搞不定。

  身边最好的例子就是梁城跟表弟刘广海。

  陈景乐的条件比他们稍微好点,但好得有限,远没到毫无负担的地步。

  未来需要钱的地方太多。

  更别说陈景乐本身是有点焦虑症的人,存款大几十万都只敢买个破a4。

  要是换作别人,说不定直接贷款上保时捷911或者帕拉梅拉了,然后专干不吃香菜。

  他相信李北星愿意陪他吃路边摊,但他不希望李北星陪他吃一辈子路边摊。

  所以——

  “该努力赚钱了!”

  陈景乐认真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

  庆幸经过系统这两个多月的调校,他现在无论是自制力还是执行力什么,都比原来强了很多。

  书法绘画是很好一条路子。

  至少在他没有找到新的能够赚到更多钱的办法之前,需要在这个领域继续努力耕耘。

  他决定先把自身实力提上去,等到觉得很难再有进步的时候,再去考虑扩大影响力的问题。

  不然实力不够还炒作名气,只会徒增笑话,到时候行内人就会说,“就这水平?一看就是营销大师。”

  陈景乐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目光,不代表他愿意作践自己的招牌。

  接订单一方面是为了赚钱,赚钱的同时,努力锤炼自身技艺水平。

  他本来水平就已经很高了,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已经初步凝练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且在朝着成熟风格转化。

  等哪天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成熟风格时,就有资格开宗立派了。

  现在还不太行,现在依旧有别人的影子,毕竟他是靠模仿起来的,模仿的痕迹,一时半会儿很难彻底消除。

  好在即便是模仿的作品,依旧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

  书画创作真香!

  ……

  说一个稍微有意思的事。

  那位袁先生真是个妙人,他现在是陈景乐的老主顾了,不仅在这买书画,还介绍了不少朋友过来。

  而他的朋友们,又多是一些非书画领域的爱好者,天南海北都有,不懂书画,单纯想弄点作品挂到房子里,或者拿去送人。

  多少有点附庸风雅的意思。

  当然了,只要是客户提的要求,陈景乐都会尽量去满足。

  只是陈景乐有点好奇,这位袁先生到底是做什么的,业务交际这么宽泛。

  不过他没有贸然打听人家的工作。

  毕竟这都涉及到隐私方面了,买卖就买卖,扯那么多干嘛,现在勉强算个熟人,等真成朋友再说。

  人家帮忙介绍生意,陈景乐也很识趣,没提给什么红包,而是送了对方一幅字。

  以文会友嘛。

  他也就这个稍微拿得出手了。

  袁先生收到后很是高兴,在wx上对陈景乐表示感谢,因为他本来没考虑这些的,单纯觉得陈景乐的书画很符合他的胃口。

  一来二去,俩人关系稍微熟络不少。

  而现实这边。

  陈景乐的生活在被李北星介入后,经过几天的干柴烈火后,状态逐渐趋于平稳。

  平稳的意思不是淡了,而是开始习惯了那种热恋状态。

  现在每天就是锻炼、买菜、跟李北星分享各种日常,有趣或者无趣的。

  到上课时间,就专注书法绘画学习创作,等忙完后,就开始做饭,等李北星跟陈绮云下课回来吃。

  闲暇时间再逗逗猫,浇浇。

  人生像是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又没到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地步。

  稳中向好吧,只能这么说。

  陈景乐对现在的生活挺满意的,特别是每完成一个订单后,看着卡里的余额一点点增加,很快突破70万,原先稍显紧迫的心情,渐渐放松不少。

  这样下去,只要未来丈母娘别问他要88万彩礼,他都有把握能让李北星过上幸福生活。

  至少能保证吃穿不愁,小康以上。

  要是有宝宝的话,奶粉钱也是不愁的。

  “陈绮云,你这字得练一练才行,不求你在书法上能有什么领悟,至少把字写端正来。”

  可能是最近太过沉迷书画,陈景乐在检查陈绮云作业的时候,看她那手潦草的字迹,大皱眉头,决定教她写写字。

  要知道中考高考都是有卷面分这种东西的,甚至考公考编都有,但凡有考试,都是字写得好看的比不好看的,更受阅卷老师欢迎。

  陈绮云虽然有点不太乐意,这意味她以后每天能玩手机的时间会更少,但终究没有拒绝。

  她的字确实写得不咋滴,趁现在年纪尚小,能掰过来自然最好,如陈景乐所说,至少要写得端正。

  硬笔书法对陈景乐来说,没什么难度。

  于是以后的日程又多了一项。

  就是前期需要教的东西稍微多点,后面靠个人练习就行,还好。

  李北星本来在旁边幸灾乐祸的,结果陈景乐下一秒看向她:“你的字要不要再练练?”

  “啊?我?!”

  李北星眼神飘忽:“不用了吧,我天赋有限,又不打算走书法这条路,现在这样就挺好。”

  “节假日有空的话,陪我练练,总可以吧?”陈景乐说。

  李北星想了想,这次没有拒绝,如果是陪陈景乐练习,没有要求,那倒是可以接受。

  ……

  虽说今年是暖冬,不过下起雨来,还是很冷的。

  这个周六就突然开始降温加下雨。

  只是毛毛细雨,奈何夹杂着北风,体感温度一下从前两天的25度降到12度。

  好在陈景乐醒目,装修的时候选的空调就是带暖气的。

  不过一楼大厅没有空调,就只能靠小太阳。

  李北星突然说:“要不中午我们吃火锅吧?”

  陈景乐想了想,有点馋,就说:“可以呀,家里吃还是出去吃?我也很久没吃火锅了。”

  陈绮云更没意见,她只要有得吃就行。

  “家里吃吧,外面吃就图个方便,不用洗锅,但我更想吃你做的。”李北星笑嘻嘻。

  “要我自己做火锅底料吗?”

  “你会做吗?”

  “会是会,只是没做过,步骤有些繁琐,不是从熬牛油开始做就还好。问题是你想吃什么口味的?”

  说到火锅,大家一般都下意识认为是渝庆牛油火锅或者蓉城麻辣火锅。

  其实火锅种类挺多的,除了渝庆跟蓉城的辣锅以外,还有京城的铜涮锅、岭南这边的粥底火锅、牛肉火锅、清汤锅,滇贵的菌子锅、酸汤锅等等。

  国外也有火锅,比如巧克力火锅、奶酪火锅。

  听起来多少感觉有点异端,就跟陈景乐第一次听说有巧克力味锅包肉一样。

  李北星看看外面:“今天这么湿冷,就不吃清汤锅了吧?我想吃稍微有点辣的,驱驱寒,可以不?”

  陈绮云附议:“别太辣就行。”

  “可以!”

  陈景乐也是吃不得太辣的人。

  本想弄个酸汤火锅的,又怕她俩吃不来,干脆就弄个常规的香辣锅吧,独属于南东人的微微辣那种。

  家里有些材料不够,陈景乐二话不说出去买,顺便多买点配菜还有佐料啥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最新章节,三十岁才来成长系统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