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三百二十四 迫不及待的董卓

小说:我不是袁术 作者:御炎 更新时间:2025-03-29 11:56:0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袁树在朝堂上接下了这个使命。

  他将以后将军的身份统领天雄军,将以并州牧的身份整合统领并州,这就意味着他能动用的军事力量绝不少于五万人。

  这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数字。

  自打段颎平定羌乱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大汉将军能统领那么多的军队,就算是段颎,最多也就指挥了三万多人打仗,超过五万人的军队,他还真没指挥过。

  此战,段颎倒还真的尝试想要北上参与,但是袁树没答应他。

  袁树表示自己既然离开了,朝廷里必然要留一员大将来坐镇,帮助他老爹稳住场子,段氏兄弟一个有威望一个有权力,勉强能镇住那些牛鬼蛇神们,让他们不要太过嚣张。

  至于其他的,就要看袁树在并州打的怎么样了,他要是能在并州打出一些漂亮仗,那自然可以持续增强自己在雒阳的威慑力,要是不能,那就有点麻烦了。

  所以不管怎么样,都是前路坎坷。

  对于某些人的反对,袁树没有放在眼里,吩咐程立给他们全都记上名册,以后慢慢收拾。

  他自己则整理行装,于正始二年九月二十八日下令裨将军廉达率领一千骑兵和两千步兵先一步北上雁门郡,为大军开路,而后于十月初一正式率领主力大军北上并州治所晋阳,正式前往上任并州牧。

  袁树正式出发之前,除了和家人、朋友做一番告别之外,还特别注意在雒阳一心会总部召开了会议。

  他嘱咐留守雒阳的一心会会员们要严格执行会规,全力执行任务,他希望等他回来的时候,六十六个良庄已经全部建成。

  除此之外,就是在知行学府内发表演说,表达了自己对鲜卑人的痛恨,宣布自己不灭鲜卑终不还的意志。

  然后袁树表示,并州危险,学子们还是留在雒阳比较好,等他稳定了并州局势之后,再考虑在并州开知行学府的分校,届时再让大家伙儿去并州接受他的直接教导。

  这个事情还真的要好好的说明一下。

  因为此前,袁树将要去并州的消息传出来,很多知行学府的学子们都感到惊讶和难以接受。

  他们当中很多人抛弃进入太学的可能而加入知行学府,就是冲着袁树来的,要是袁树不在知行学府露脸、授课,那知行学府的吸引力还真就比不上传统太学。

  所以不少人表示希望袁树可以把学子们都带去并州教授,免得知行学府的办理受到影响。

  袁树考虑了这种情况,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

  因为再怎么乐观,自己在并州都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因此把知行学府带到并州去是可以的,甚至是有必要的。

  但是并州凶险,内外都是忧患,没有整理完成之前,他不想让这群知行学府的人一起跟着去冒险,到时候一边对付敌人还要一边派人保护他们,会很被动。

  这群大多数不具备强悍战斗力的士子们会成为他的软肋,会成为他必须要顾及的一部分,这不便于他在并州大展拳脚。

  这一点袁树也没有隐瞒,而是非常坦然的在知行学府的演讲中表达了出来,表示大家伙儿都是他的软肋,他不能把软肋保护在敌人眼前,无论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

  所以他需要大家暂时停留在雒阳认真学习,并且被雒阳的军队保护。

  并且在受到保护的同时,继续贯彻落实他们所学到的东西。

  他们需要去助农,需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当中,或者也可以申请去其他正在建设中的良庄里实习、帮忙,如此可以增加他们的“学分”,增加被纳入一心会的可能。

  是的,袁树在知行学府建立之后,进行了多次学制改革,其中一次改革就是引入了学分概念,规定最开始加入知行学府的人还算不上是袁树的门生,只能叫“学生”。

  只有修满一定的学分之后,才能被认定是袁树的门生。

  等学分再高一些,达到新的高度,才能被认可为是袁树的弟子。

  当然了,纯粹的修学分并不是袁树所追求的,所以在学分概念创立之后,为了避免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袁树还把助农这一环节引入了学分制度之中,规定学分分为“知学分”和“行学分”两种。

  其中“行学分”需要通过下地助农的实际行动才能获得,需要知行学府的学子们有足够多的前往各地良庄或者自耕农村落进行助农行动的实绩。

  如果没有足够的“行学分”,你就算“知学分”再高,最多也就只能成为袁树的门生,而无法进入到弟子的环节,更遑论成为一心会员。

  正巧当下是一个良知农庄大建设的时期,给了这群学子们前往各地良庄进行助农行动的绝佳契机,袁树要求大家不要浪费大好年华和充分的时间,在他北上并州对抗鲜卑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和实际经验的积累,绝不能懈怠。

  袁树举起右拳,大声的呼喊——

  我去为你们抵抗敌人的侵犯,你们为我送来饱腹的粮食,我们各自都在做着为对方考虑的事情,如此,就算我们不在一起,我们的信念和意志却依然在一起,我们从未分开过!

  一场场的演讲把知行学府的学子们说的是心潮澎湃,恨不能立马就奔赴各地良庄协助工作,然后把一袋一袋饱满新鲜的粮食全都送到并州去、全都送到袁树的面前,看着他大口大口地吃着他们种出来的粮食。

  知行学府的问题解决之后,袁树就彻底没有后顾之忧了。

  军事,学术,政治,经济,乃至于情报方面,他都安排了足够得力且值得信赖的人手继续负责,那么他就算不在雒阳、不能亲眼看着这一切继续推动下去,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反正,他的确不可能一直都亲眼看着这一切的进行。

  正始二年十月初一,袁树正式起兵北上,目标为并州州治晋阳县。

  因为先锋军已经提前为他们探好了路线,再加上足够的组织度和训练度,所以大军前进的很有效率,速度也维持在了一日三十里左右,只用了十天不到的功夫就率领大军抵达了太原郡晋阳县。

  在此之前,袁树领兵渡过小平津继续北上的时候,就在这里遇到了前来与他交接的董卓。

  董卓似乎是不太想在并州继续待着了,所以没等袁树抵达,自己就先南下来见袁树,搞得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弄得袁树也是有点想笑。

  该说不说,董卓的外形虽然不能说帅,但是用雄壮二字来形容绝对没有问题,他身躯高大,膀大腰圆,一看就是特别厚实、武力强悍的勇将模子,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却透露出一丝精光,显示出此人绝非表面上所看上去的那么“勇”。

  他是有心思有想法的。

  果不其然,他与袁树相见之后,首先就是送上厚礼,送了袁树一百匹马,送了袁树二百两黄金和一批绫罗绸缎、金银珠玉,打着助军的名号,其实就是在送礼结交袁树。

  袁树当然要收下,平白无故送来的钱财,不收才不对。

  而且董卓现在可以算是袁氏集团的一份子,隶属于袁隗阵营,对袁树来说是友非敌,以后绝对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所以没必要因为历史上的一些事情而对他有什么恶感。

  袁树谢过了董卓的大方,收下了这份礼物,然后转送给董卓三瓶葡萄酒。

  董卓见了这三瓶葡萄酒,眼中大放光彩,惊喜非常。

  “难道是凉州葡萄酒?”

  袁树点头一笑。

  “不仅是凉州葡萄酒,这还是凉州葡萄酒里的上品,武威葡萄酒,你想买基本上是买不到的,只有我和袁司空赠送的才是真正的武威葡萄酒,较之其他葡萄酒,更加香醇甘冽,滋味十足,希望董府君不要嫌弃。”

  董卓一听,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这……这如何还会嫌弃呢?我曾听闻武威葡萄酒价超黄金,即使用等重的黄金都不一定买得到,袁使君出手之阔绰,实在是令董某汗颜啊!董某……董某怕是当不起啊!”

  袁树闻言,哈哈大笑。

  “再怎么珍贵,也是一瓶酒,既然是酒,就要让人喝,董府君乃世之英豪,如何当不起?董府君且收下吧!”

  “卓多谢使君大恩!”

  董卓正儿八经的向袁树行了一礼。

  随后,两人交谈起了并州的现状。

  ——————

  PS:推荐一下朋友的新书《从五丈原卧龙逢生,建千年世家》,现代古代双视角,两条线,一条是诸葛亮视角,一条是主角视角,还挺有趣的。

  PPS:求月票~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不是袁术,我不是袁术最新章节,我不是袁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