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成的意思就是并州与北方草原的贸易活动很早就开始了,从西汉的时候就和当时强大的匈奴人有商业贸易往来。
后来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居并州,并州人继续和南匈奴人有很多的商业往来。
及至鲜卑人趁着草原空虚占据草原发展壮大之后,并州人又和鲜卑人有商业贸易,也不只是并州,幽州,凉州,甚至冀州都和草原上诸多部落有贸易往来。
这不是突然出现的情况,而是很有历史渊源的,此前每一任皇帝、地方主官都没有提出过要禁止双边贸易,因为除了铁器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商品输送到了草原,换来了草原的马匹和骨制品等等商品,满足了中原汉人的一部分需求。
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并州虽然并不富庶,人口也不多,但是靠着和各部族发展贸易关系而崛起的家族还是有很多的,这些人都是维系地方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断了他们的财路,恐怕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从而引起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许成一套长篇大论说了很久,但是袁树给他的反应却让他很是失望。
袁树的态度很明确。
“我只是禁止了铁器的贸易,其他的贸易又没有禁止,其他的贸易他们完全可以继续,我并不会阻拦,只是少了一项贸易的商品,难道就伤筋动骨了?难道你们的贸易全都是铁器贸易?”
许成摇了摇头。
“对草原部族的贸易,铁器堪称是半壁江山,如果禁止了铁器的贸易,那等于斩断了这贸易的一条胳膊,这样大的损失,对于并州人来说,损失真的会很大,他们未必能够接受啊。”
袁树对此毫无触动。
他只是摇头。
“只是断了一条胳膊而已,难道就不能活下去吗?他们卖出的铁器被鲜卑人做成武器南下寇边,每年为此死伤的士兵百姓可是连命都没了,两相比较,孰轻孰重?许县令,你分不清吗?”
许成当然不是分不清,他当然知道这群家伙卖出去的铁都变成了鲜卑人砍过来的刀,但问题在于,刀子又不是砍在了他的身上。
他在安全的太原郡,在晋阳县,这里地势优越,易守难攻,且交通不便,纵马驰骋的鲜卑人基本上不走这条路来威胁他。
就算来了,他直接躲在晋阳城里,靠着高高的城墙,那也是足够安全的。
被鲜卑人砍的是云中郡,五原郡,雁门郡这些地方,是这些地方的人,和他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
他是庐江郡人,又在太原郡晋阳县任职,他只要为这两个地方的人说话就行了,至于其他郡国的人,对他来说就是外国人,血缘不亲、关系不近,何苦来哉?
而且他任职以来,与晋阳本地的那些大族相处的还是不错的,很愉快,逢年过节收受礼品也是惯例,吃得饱饱的,那就更要为这些有所付出的人说话、谋取利益了。
他觉得这么点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
而且他也想当然的认为袁树的想法与他一样。
袁树的过往履历他也有所耳闻。
生在汝南郡,学在右扶风,发达在雒阳,又大发慈悲的救了一群东郡人,如此说来,只要避开这四个地方,其他的地方对于袁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就算他是并州牧,但是并州北部那些边郡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是能给他带来钱还是权势?
什么都没有,全都是麻烦,各种各样的麻烦。
本地人的麻烦,外地人的麻烦,外族人的麻烦,各种缺钱、缺粮食、缺兵马,就没有不缺的,纯赔钱货,任何人只要置身局中,累不死你也要烦死你。
袁树号称是要讨伐鲜卑来的并州,可是讨伐鲜卑需要的是钱粮,是人口,是后勤运输的民夫,这些,北部几个郡能给他吗?
给不了!
他们自身难保,人口稀少,能存在就算不错了,还指望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帮助、油水?
朝廷都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得什么税收,只有投入,无底洞一样的投入,天知道朝廷是如何的有苦说不出,要不是凉州“珠玉在前”,并州怕也是要成为被开除汉籍的存在了。
与之相比,能给袁树带来正向收益的太原郡、上党郡才是真正值得袁树好好关心呵护的地方。
并州就这两个郡拿得出手,就这两个郡能有点油水,你现在把这两个郡赚外快的半拉胳膊砍掉,他们就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许成认为袁树虽然有才华,但是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未必能参透这里头的玄机,所以干脆把话说开了。
“使君,并州虽说是九个郡,但是时至今日,还能有税收上缴给朝廷的,只剩下太原郡和上党郡,其余七个郡能维持自身收支平衡、不要朝廷额外贴补已是万幸,使君,这两个郡上缴给朝廷的税收里,何尝没有贩售铁器的收益?朝廷用于天下赈灾的钱款里,何尝没有这一笔钱?”
袁树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
“你接着说。”
许成一看游说有效,顿时大喜,立刻乘胜追击。
“您来并州是想要讨伐鲜卑的,谁能为您提供讨伐鲜卑的钱粮呢?难道需要跨越三百里路让朝廷运输吗?那该是多大的损耗?最后,还是需要并州提供,可其余七个郡多残破不堪,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能够提供?
并州所能供给兵马钱粮者,唯有太原郡、上党郡,能够为您的大军营造声势、使之如虎添翼的,也是太原郡和上党郡,让太原郡和上党郡受到损失,对于您来说,难道是一件好事吗?这难道不是您应该避免的吗?”
袁树继续点头。
“嗯,有道理,你接着说。”
许成很高兴,于是再接再厉。
“使君,您是并州牧,是并州的主宰,手握一州生灵生杀大权,并州人的生与死、能否荣耀,都在您的一念之间,所以您想要办成的事情,一定可以办到,您想要禁止贩售铁器,也一定可以做到。
但是使君,就算并州不贩售了,幽州还是可以贩售,凉州也可以贩售,您可以控制并州,但是控制不了幽州和凉州啊,届时鲜卑人在并州买不到,便去幽州和凉州买,买的更多,这只会让幽州和凉州获利!”
“鲜卑人也是如此,他们在并州买不到,憎恨并州人,等从幽州、凉州买来铁器之后,做成刀兵,再杀来并州,把全部的怒火都倾泻在并州,这难道也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鲜卑人本来就年年南下,所求者,无非是那些东西,他们买不到,就会来抢,直接卖给他们,使他们不要来抢,不仅不会死人,还能赚一笔钱,大家都能相安无事,何乐而不为?”
“使君,或许您不知道,朝廷收降南匈奴之后,每岁都要给他们一定的赏赐,看起来很多,但是相较于之前南匈奴年年南下闹事、而后朝廷发兵反击的军费,根本不值一提啊!
前人不是不知道此等卑劣酋虏奸诈狡猾,不是不知道他们有好处就跟随,没有好处就造反,但是仔细算一笔账,这钱实在是花的太多了,打,要花钱,不打,也要花钱,花的还更少,那为何不选择更少的那一项呢?”
连着说了许多,许成深吸一口气,看着自己手头有一杯水,就拿起来咕嘟咕嘟喝下了肚子,滋润了一下干渴的喉咙。
袁树看他不说了,便笑着问道:“你是说完了?”
许成一愣,抬头看向袁树,见袁树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顿时心中有些忐忑。
自己刚才是不是说的太多了?
于是他赶快站起来向袁树行礼。
“属下一时心急,为使君和并州的前途而焦虑,所以多说了几句,如有冒犯,还望使君海涵!”
“这不是重点,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无所谓的,我不是那种堵塞言路的人。”
袁树先是摆了摆手,而后直勾勾的盯着许成,冷笑道:“我所在意的是,你似乎对我经营并州、全灭鲜卑的方针有一些异议?你好像并不认同我的方略?你好像认为打仗都是不需要的?只要给钱就可以了?”
许成闻言,面色大变,顿时心下惊惧,赶快离开座位,快步小跑到袁树面前跪伏于地。
“并非如此!并非如此!还请使君明察!属下……属下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只是……”
许成或许是被吓到了,脑子有点懵,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只是”了好久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终于把袁树的耐心耗尽了。
“许县令,我还挺失望的,此前你与我谈论并州风土人情,让我觉得你是一个能吏,我本以为你可以做出一番成绩,还有提拔你的心思,可我没有想到,你居然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抛弃了成就大业的可能,说吧,那些请你当说客的人都是哪些人?还有,他们出了什么价钱让你来游说我?”
(本章完)
后来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居并州,并州人继续和南匈奴人有很多的商业往来。
及至鲜卑人趁着草原空虚占据草原发展壮大之后,并州人又和鲜卑人有商业贸易,也不只是并州,幽州,凉州,甚至冀州都和草原上诸多部落有贸易往来。
这不是突然出现的情况,而是很有历史渊源的,此前每一任皇帝、地方主官都没有提出过要禁止双边贸易,因为除了铁器之外,也有很多其他的商品输送到了草原,换来了草原的马匹和骨制品等等商品,满足了中原汉人的一部分需求。
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并州虽然并不富庶,人口也不多,但是靠着和各部族发展贸易关系而崛起的家族还是有很多的,这些人都是维系地方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如果断了他们的财路,恐怕会让他们感到失望,从而引起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
许成一套长篇大论说了很久,但是袁树给他的反应却让他很是失望。
袁树的态度很明确。
“我只是禁止了铁器的贸易,其他的贸易又没有禁止,其他的贸易他们完全可以继续,我并不会阻拦,只是少了一项贸易的商品,难道就伤筋动骨了?难道你们的贸易全都是铁器贸易?”
许成摇了摇头。
“对草原部族的贸易,铁器堪称是半壁江山,如果禁止了铁器的贸易,那等于斩断了这贸易的一条胳膊,这样大的损失,对于并州人来说,损失真的会很大,他们未必能够接受啊。”
袁树对此毫无触动。
他只是摇头。
“只是断了一条胳膊而已,难道就不能活下去吗?他们卖出的铁器被鲜卑人做成武器南下寇边,每年为此死伤的士兵百姓可是连命都没了,两相比较,孰轻孰重?许县令,你分不清吗?”
许成当然不是分不清,他当然知道这群家伙卖出去的铁都变成了鲜卑人砍过来的刀,但问题在于,刀子又不是砍在了他的身上。
他在安全的太原郡,在晋阳县,这里地势优越,易守难攻,且交通不便,纵马驰骋的鲜卑人基本上不走这条路来威胁他。
就算来了,他直接躲在晋阳城里,靠着高高的城墙,那也是足够安全的。
被鲜卑人砍的是云中郡,五原郡,雁门郡这些地方,是这些地方的人,和他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去。
他是庐江郡人,又在太原郡晋阳县任职,他只要为这两个地方的人说话就行了,至于其他郡国的人,对他来说就是外国人,血缘不亲、关系不近,何苦来哉?
而且他任职以来,与晋阳本地的那些大族相处的还是不错的,很愉快,逢年过节收受礼品也是惯例,吃得饱饱的,那就更要为这些有所付出的人说话、谋取利益了。
他觉得这么点职业操守还是要有的。
而且他也想当然的认为袁树的想法与他一样。
袁树的过往履历他也有所耳闻。
生在汝南郡,学在右扶风,发达在雒阳,又大发慈悲的救了一群东郡人,如此说来,只要避开这四个地方,其他的地方对于袁树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就算他是并州牧,但是并州北部那些边郡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是能给他带来钱还是权势?
什么都没有,全都是麻烦,各种各样的麻烦。
本地人的麻烦,外地人的麻烦,外族人的麻烦,各种缺钱、缺粮食、缺兵马,就没有不缺的,纯赔钱货,任何人只要置身局中,累不死你也要烦死你。
袁树号称是要讨伐鲜卑来的并州,可是讨伐鲜卑需要的是钱粮,是人口,是后勤运输的民夫,这些,北部几个郡能给他吗?
给不了!
他们自身难保,人口稀少,能存在就算不错了,还指望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什么帮助、油水?
朝廷都无法从他们身上获得什么税收,只有投入,无底洞一样的投入,天知道朝廷是如何的有苦说不出,要不是凉州“珠玉在前”,并州怕也是要成为被开除汉籍的存在了。
与之相比,能给袁树带来正向收益的太原郡、上党郡才是真正值得袁树好好关心呵护的地方。
并州就这两个郡拿得出手,就这两个郡能有点油水,你现在把这两个郡赚外快的半拉胳膊砍掉,他们就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许成认为袁树虽然有才华,但是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未必能参透这里头的玄机,所以干脆把话说开了。
“使君,并州虽说是九个郡,但是时至今日,还能有税收上缴给朝廷的,只剩下太原郡和上党郡,其余七个郡能维持自身收支平衡、不要朝廷额外贴补已是万幸,使君,这两个郡上缴给朝廷的税收里,何尝没有贩售铁器的收益?朝廷用于天下赈灾的钱款里,何尝没有这一笔钱?”
袁树沉默了一会儿,缓缓点头。
“你接着说。”
许成一看游说有效,顿时大喜,立刻乘胜追击。
“您来并州是想要讨伐鲜卑的,谁能为您提供讨伐鲜卑的钱粮呢?难道需要跨越三百里路让朝廷运输吗?那该是多大的损耗?最后,还是需要并州提供,可其余七个郡多残破不堪,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粮能够提供?
并州所能供给兵马钱粮者,唯有太原郡、上党郡,能够为您的大军营造声势、使之如虎添翼的,也是太原郡和上党郡,让太原郡和上党郡受到损失,对于您来说,难道是一件好事吗?这难道不是您应该避免的吗?”
袁树继续点头。
“嗯,有道理,你接着说。”
许成很高兴,于是再接再厉。
“使君,您是并州牧,是并州的主宰,手握一州生灵生杀大权,并州人的生与死、能否荣耀,都在您的一念之间,所以您想要办成的事情,一定可以办到,您想要禁止贩售铁器,也一定可以做到。
但是使君,就算并州不贩售了,幽州还是可以贩售,凉州也可以贩售,您可以控制并州,但是控制不了幽州和凉州啊,届时鲜卑人在并州买不到,便去幽州和凉州买,买的更多,这只会让幽州和凉州获利!”
“鲜卑人也是如此,他们在并州买不到,憎恨并州人,等从幽州、凉州买来铁器之后,做成刀兵,再杀来并州,把全部的怒火都倾泻在并州,这难道也是您想要的结果吗?
鲜卑人本来就年年南下,所求者,无非是那些东西,他们买不到,就会来抢,直接卖给他们,使他们不要来抢,不仅不会死人,还能赚一笔钱,大家都能相安无事,何乐而不为?”
“使君,或许您不知道,朝廷收降南匈奴之后,每岁都要给他们一定的赏赐,看起来很多,但是相较于之前南匈奴年年南下闹事、而后朝廷发兵反击的军费,根本不值一提啊!
前人不是不知道此等卑劣酋虏奸诈狡猾,不是不知道他们有好处就跟随,没有好处就造反,但是仔细算一笔账,这钱实在是花的太多了,打,要花钱,不打,也要花钱,花的还更少,那为何不选择更少的那一项呢?”
连着说了许多,许成深吸一口气,看着自己手头有一杯水,就拿起来咕嘟咕嘟喝下了肚子,滋润了一下干渴的喉咙。
袁树看他不说了,便笑着问道:“你是说完了?”
许成一愣,抬头看向袁树,见袁树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顿时心中有些忐忑。
自己刚才是不是说的太多了?
于是他赶快站起来向袁树行礼。
“属下一时心急,为使君和并州的前途而焦虑,所以多说了几句,如有冒犯,还望使君海涵!”
“这不是重点,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无所谓的,我不是那种堵塞言路的人。”
袁树先是摆了摆手,而后直勾勾的盯着许成,冷笑道:“我所在意的是,你似乎对我经营并州、全灭鲜卑的方针有一些异议?你好像并不认同我的方略?你好像认为打仗都是不需要的?只要给钱就可以了?”
许成闻言,面色大变,顿时心下惊惧,赶快离开座位,快步小跑到袁树面前跪伏于地。
“并非如此!并非如此!还请使君明察!属下……属下只是……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只是……”
许成或许是被吓到了,脑子有点懵,一时半会儿反应不过来,“只是”了好久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终于把袁树的耐心耗尽了。
“许县令,我还挺失望的,此前你与我谈论并州风土人情,让我觉得你是一个能吏,我本以为你可以做出一番成绩,还有提拔你的心思,可我没有想到,你居然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抛弃了成就大业的可能,说吧,那些请你当说客的人都是哪些人?还有,他们出了什么价钱让你来游说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