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11章:邾国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4-12-08 10:30:0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邾国之源流,

  相传是身为颛顼后裔的陆终迎娶了鬼方氏妹,遂生六子。

  其中第五子名曹安,为曹姓之祖。

  武王灭商后,大封功臣、先贤之后,封曹安后人挟于邾,史称“邾挟”或“曹挟”。

  不过邾挟初建,地位犹如非子受封于秦,要等到真建国为诸侯,还要等到齐桓公称霸的时候。

  齐桓公初霸,邾君积极支持,为其奔走联络各国。

  僖王二年鄄地会盟后,齐桓公霸业终成,为报答邾国,便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国君始称“邾子”,邾国始得位列诸侯。

  时至今日,

  诸多宗庙覆没无存,但邾国却因为小而弱,又长期依附于邻近的齐、鲁,从不搞事,所以稳稳的流传到了今天,小日子过得比周天子还要舒服。

  何博行走在其城中时,就忍不住感慨,“齐鲁之地,倒是比起三晋要安稳许多。”

  齐国本善于经商,而要想将商贾之事做好,维持社会稳定是很重要的。

  而这,也是田氏代齐的一大重要原因。

  田氏表示:虽然我要改朝换代了,但生意该做还得做啊!

  至于鲁国,

  其国本弱,待在齐国边上动都不敢动,更不敢侵吞邾国了。

  毕竟要真兼并了邾国,那就给了齐国一个兼并鲁国的绝妙理由。

  有赖于齐鲁大地上的稳定食物链,邾国虽然没几座城,但战乱是少有经历的。

  城邑中的行人,也大多神色从容,仿佛自己仍旧生活在春秋之时,而非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

  因为齐国带头经商赚钱,邾国这边的商贾之风,也吹得有些起劲,市场看起来十分繁华。

  市中的摊位中里,有售卖粗麻布匹的,也有售卖珍贵吃食的。

  正巧,

  何博初来乍到,手边并没有邾国,或者齐国的货币。

  他打算去打听一下当地的物价,好从河流中捞鱼出来,以为交换。

  虽然不能吃喝,但好不容易来了这边,何博总要带点纪念品回去。

  贼人尚且不走空,

  更何况鬼神乎?

  而当他一凑过去,肉铺老板便十分热情的招呼道,“君子要买肉?”

  何博摇了摇头。

  他还没有询问肉价,老板就拿起刀子,又说了,“正好要杀猪,君子想要的话,我直接给你割最新鲜好吃的那块!”

  “啊,可是我没有带钱。”

  老板爽快的笑道,“没钱也没关系!”

  “反正猪马上就要杀了,君子哪天想吃肉,记得找我铺子就行了!”

  说完,老板就让儿子把肉铺守好,自己要去后面杀猪。

  何博好奇的跟了过去,也没谁阻拦他。

  而这时候的铺子,建的也简陋,只隔着一堵土墙,后面就是令无数禽兽感到热血沸腾,乃至飞溅的场所了。

  除了已经被摁住的猪之外,何博还看到有人正在抓鸡宰鹅。

  老板提着价格不菲的铜刀进去,然后就招呼别人,“来,杀猪!”

  于是几个学徒立马过来,捧盆的捧盆,提水的提水。

  其中有一个,看上去还没十岁,长的又瘦又小,跟屠户们站在一块,感觉就像其他人手中待宰的鸡鸭一样。

  然后,

  何博就看到有个屠户学徒伸手,提起小孩的衣领,将之滴溜到了一边。

  “别挡道啊,不然等会这猪挣扎起来,给你一脚,那可不好了!”

  小孩乖乖的被拎起来、放置好,站在旁边也不说话,只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何博蹭过去,问他,“你这么小就出来做事啊?”

  人还没猪大呢,

  胆子却是够够的,

  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我来学习。”那小孩说。

  何博看他穿的简陋,心想被父母送来学一门手艺,是很正常的,便没有多说什么。

  他拢着手,蹲下来,跟小孩一块欣赏屠户杀猪的画面。

  肉铺老板是个老手,动作非常利索,没多久就将一头猪分解成了一堆肉,用火烧去毛发,又用水冲刷干净,就堆放到了肉摊上,招呼着别人来买。

  小孩跟出去,也学着吆喝。

  何博看他喊的很卖力,声音也大,又问他,“你要是喊来人,卖出去肉了,师傅会给你分点吗?”

  结果小孩却说,“分给我干什么?”

  “你不是他学徒吗?替他做了事,好歹要给点肉啊?”

  “可我不是学徒啊!”小孩眼睛里透出清澈的疑惑,“我只是来学习的。”

  何博“嗯”了一下,然后看向老板。

  老板于是解释起来,“这孩子跟随他母亲,才搬迁来我家附近不久,挺喜欢看我杀猪的。”

  “我看他学东西很快,所以也让他跟着,并不驱赶。”

  何博一拍脑袋,“原来你是免费送上门的啊!”

  老板呵呵一笑,“他要真有吃这碗饭的天赋,我收下他可以啊!”

  这新邻居孤儿寡母的,老板自觉有些善心,也不介意搭一把手。

  可惜,

  孩子的母亲显然不乐意。

  何博就着这小孩的事说了两句,同老板问了下邾国物价后,还没返回河边捞鱼,就看见一年轻妇人气冲冲过来,揪起小孩的耳朵,“你又跑过来学这些!”

  “上次学人家出丧,这次学人家杀猪,以后你还会学什么,我真是不敢想了!”

  小孩疼得哇哇大叫,不敢反驳,但也不说自己错了!

  他母亲又和老板道歉,“这孩子喜欢学人,如果打扰了你,还请担待一下。”

  老板挥挥手说,“无妨,有天赋就去学嘛,男子总要学点东西伴身的。”

  罢了,还收拾了一块肉,递给对方,“拿去吧,这小子今天也替我吆喝了两句,这是报酬!”

  “这怎么能行呢!”

  母亲却是拒绝了,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只拖着孩子走了。

  老板目送着人离去,突然对何博感慨起来,“我这个新邻居啊,其实挺厉害的。”

  “一个寡妇带着孩子生活,日日纺麻养家,肯定吃了很多苦头。”

  “但她还是很知礼,有道德,从来不贪图他利,只自己辛苦换钱。”

  何博配合的点头,“是啊,真是个好女子,好母亲!”

  他以为,话题就要到此结束了,于是打算去河边捞鱼,或者去附近的山林中打猎,交换自己看上的邾国特产。

  结果老板开了头,没有收住口,又对他说,“其实我媳妇也走几年了,正琢磨着新娶一个过日子。”

  “嗯?”

  何博扭头看他。

  老板说,“君子觉得,我跟刚刚那位,有可能吗?”

  何博看了下他面前摆了许多肉的铺子,又想起那年轻母亲连白送的肉都不肯收下。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

  虽然容貌出色,但何博还真没有谈感情的经验。

  毕竟何博身边都是一群死鬼,唯二可称为“雌性”的,一是医仲那已经死去,变成了猪鬼的坐骑,二就是西门豹的妻子。

  但不管是太行的野猪还是河东的老虎,何博都没有跟她们深入接触过。

  要说癖好,

  那何博喜欢那些清澈的、流速缓缓的、对自己没什么排斥的河流。

  如果是山的话,那何博要求就会高一点,喜欢草木种类多样,禽兽品种丰富的。

  老板于是失落的叹息一声,嘴里还在喃喃,“深夜寂寞啊……”

  何博没有理他,直接溜了。

  生怕又被人拉着询问婚恋问题。

  等去河里捞鱼,林中打猎,换成了当地的钱币,何博便在第二天,去城里购买起了东西。

  路过那个肉铺的时候,他又看到小孩在那边观看老板杀猪卖肉。

  老板也随他看,以彰显自己正直可靠善良的本性,好曲线脱单。

  没多久,

  孩子母亲又来,继续拎着看啥都想学一手的孩子走了。

  何博在这座城里待了多久,

  这样的场景就重复了多久。

  鬼神都看乐了。

  他甚至找到小孩母亲,询问她,“杀猪卖肉,是一项不错的手艺,为什么不让孩子去学呢?”

  母亲说,“我的孩子有学习的天赋,我希望他可以学更好的,重振家族的荣光。”

  她介绍自家的源流,自称是鲁国贵人之后,三代以前迁居到了邾国。

  何博还是有些不解,“现在礼崩乐坏,坚持祖先贵族的身份而不去自立谋生,荣光又哪来重振的机会呢?”

  人都饿死了,

  也就没有什么“诗和远方”了。

  母亲又说,“我自然知道世道已经变成了这样。”

  “但是从小树立高远的志向,才能让人更进一步,而不是成为一个只知道随波逐流的小民。”

  “我良人在世的时候,曾经和我提过先贤的话语:‘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

  “我之前为了节省钱财用度,带着孩子居住在坟地旁边,结果没多久,孩子就学会了丧事所用的礼乐。”

  “有人夸赞孩子善于学习,以后可以成为人才,我希望他能过得更好,便咬牙迁居到城里。”

  “如果他来到城里后,也只知道杀猪卖肉的话,那和替别人主持丧事,又有什么区别呢?”

  何博挠了挠头,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

  天下间用心的父母,

  大多是希望子女成才的,

  因此会替孩子聘用优秀的老师,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

  这么一想,何博又回忆起了公子朝。

  当初刚到涅城的时候,对方还只会念诵几首情诗,

  当他离去的时候,却已经读遍了《诗》《礼》,身体也健硕起来,足以让他远行。

  啊,

  原来自己对公子朝还有“再造之恩”呢!

  何博想起当年的事,也意识到了对方的做法和用心。

  于是他又问,“那你想送孩子去读书吗?”

  母亲先肯定的点点头,又忍不住自责起来,“我一直在攒钱,但轲已经十岁了,我还没有凑齐束脩。”

  “我对不起我的良人,也很担心会辜负轲的天赋。”

  孩子再大一些,

  只怕就要失去孩童的灵性了。

  “无妨,我来助你!”

  何博拍了拍胸脯,表示自己正好有钱。

  反正游鱼禽兽,他作为鬼神,可以轻易取得。

  之前打猎来的野兽,也是被何博拿去做好事了。

  反正只是帮助一些小民,西门豹都不会对此说什么。

  比起赚钱,

  更让何博烦闷的是,如今诸国之间,货币不一,走到哪里,都得先兑换当地的钱币才行。

  “我看那孩子有些眼缘,你的慈母之心,也让我想起了旧日的朋友,因此我愿意资助一二。”

  母亲说,“这怎么行呢!”

  “我希望轲以后可以成为仁义的君子,不受嗟来之食,又怎么能接受您的钱呢?”

  “我既然可以纺织麻布赚钱,就不该再去索要君子的恩惠。”

  “哦。”

  何博从善如流,没有再说资助的话,只是又讲道,“那我能向你购买麻布吗?”

  母亲露出笑容,这次没有拒绝,然后按照最低的市价,将自己纺织出的麻布,售卖给了何博。

  何博抱着麻布,想着自己该用这些布做什么。

  他转身就要走,突然想起一件事。

  “敢问你家的姓氏?”

  既然是贵人之后,那肯定是有姓氏的。

  何博做了慈善,总不能连自己资助的对象叫什么都不知道吧?

  母亲骄傲的告诉他,“我家是孟孙氏之后。”

  孟孙氏,

  何博是知道的。

  因为《左传》中曾经批判过该氏的源流,声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以彰显孟孙氏当初在鲁国的权柄之重,威胁社稷。

  而如今,

  时移世易,

  再尊贵的姓氏也沦落了下去,其后人更是四散,如今也只称孟孙氏为“孟氏”了。

  加上对方刚刚提到过孩子的名,所以那个常跑过去看杀猪的小孩,应该叫做……

  孟轲。

  “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