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土之中,
魏击和公叔痤相顾无言。
生前君臣,
死后竟然也做了邻居,应该是某只老虎的刻意安排。
但他们对此无力反抗,只能含泪接受了。
而当魏击看到公叔痤的时候,先是一愣。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
“你也来了?”
“嗯。”
“地狱好看吗?”
“不好看。”
“西门豹好看吗?”
“不好看。”
“母老虎吓鬼吗?”
“嗯!”
公叔痤疯狂点头。
而等到君臣叙旧完毕,知道了阳世的事情后,魏击愤怒的拍打桌子,痛斥魏氏君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等魏侯瑩下来了,
他必须对这个不孝子报以老拳!
公叔痤仍旧点头不止,想起了自己死前,魏侯瑩掩饰不住的嫌弃。
然后,
他就发现魏击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
“卫鞅有才能,为什么不早点向国君举荐呢?”
“你还说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扔出这么一句,魏击又把公叔痤抓住,揍了一顿。
西门豹被他的妻子牵着,刻意路过,攀在墙上围观院子里你追我跑的热闹。
而在阳世,
何博又在摆渡。
“你要走了?”
卫鞅在涑水边等待船只的时候,何博划着桨靠过来。
“我要去秦国。”
卫鞅没跟他多叙旧,直接跳上船,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
“那巧的很,我也打算去秦国。”
何博还打算去那边看看墨家的人呢。
于是,
他又装模作样的划动船桨,让船动了起来。
卫鞅不会没话找话。
何博也知道,
这次对方一去秦国,估计不会回来了。
那个能支持卫鞅革新变法,实现他梦想的男人,就在秦都栎阳里等着他。
于是双方沉默着,
船只从涑水流淌到大河里。
然后黄河突然变得汹涌起来,浪涛一下又一下的拍打在小船身上,企图把船掀翻。
何博倒是无所谓,牢牢的跟船绑定在了一起,任它风高浪急,我自岿然不动。
卫鞅却是被掀的东倒西歪。
他原本站在船头位置,沉思着自己到达秦国后,应该做些什么,去试探秦君革新的决心,看对方会不会是自己心中的雄主。
结果风浪一来,差点就掉到水里去了。
“这怎么回事?”
心慌意乱之下,卫鞅说话了。
何博淡定的坐在船上,连桨都懒得摸了,“哦,这是大河对我不高兴呢!”
“你也知道,我是漳水的,往大河里面窜,多少有点以下犯上的意思……所以大河对我挺烦的。”
卫鞅瞪大眼,生气了,“那你怎么不早说。”
早说他就不上这贼船了!
现在船飘飘荡荡的,他得费多大劲儿才能保证自己不滚到河里去,这鬼神知道吗?
何博也有话说啊,“我只是过去跟你打个招呼而已,你自己跳上船的!”
“我都没收你船钱,现在吃了点浪,就来怪我喽?”
卫鞅趴在船上,抓着船只的边缘,胸中被浪花掀的气闷,却也懒得跟他扯了。
都行舟到水中央了,再扯也没用。
要是这可恶的鬼神一气之下,打道回府,那自己这罪就白受了!
何博看他气鼓鼓但不肯说出来的模样,乐的哈哈大笑。
“要是这片水域有河豚就好了!”何博暗暗想到。
那种浑身是刺,一戳就胀气,虚张声势的小玩意儿,可太像此时的卫鞅了!
而等到船只好不容易靠岸,
卫鞅一脚踏实地,就忍不住吐了起来。
何博神色从容的把船栓好,又笑话他,“你这身体不行啊!”
“听说秦人很凶悍,你以后能压得住吗?”
卫鞅哼了一声,“日后如何,尚未可知。”
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后,卫鞅便要同何博分道扬镳,自己找马车去栎阳了。
没办法,
实在是让这段渡河给整怕了。
何博也不拉着他一块,顺着河流呲溜一下,就跑到栎阳去了。
此时的相里氏之墨,已经在秦国定居已久。
因为秦献公之时,双方合作的很愉快,相里氏之墨也得到了秦君的看重。
迁都的时候,墨家弟子们也跟着来到了栎阳。
献公重视农耕,而且栎阳作为新都,四周开发的还不够完全。
因此何博遇到墨家弟子的时候,他们正在田地之间,替乡民修缮因为开荒而损毁的农具。
何博就在旁边,看着这些年轻的墨家三两下的功夫,就将农具修好了,然后还掏出纸笔,询问农人开荒的面积,以及这一年来的收成如何。
“嗯?”
何博看到他们在纸上写字,发出“嗦嗦”的声音,忍不住凑过去。
墨家的人正蹲在地上记录情况,无形的鬼神在他身后俯下眉眼。
阳光轻轻透下,落到淡黄色的纸张上。
“墨家真的把纸做出来了!”何博有些感慨。
只是此时的纸张,仍旧有些粗糙,比不上后世光滑坚韧。
但用来书写,却是足够了。
何博看着墨家的人把东西记好,然后又走向下一处村落。
他跟上去,不断的暗中观察,最后忍不住显化出人形,和墨家一起学习起了匠造之术。
嗯,
主要是想偷学下墨家古法造纸的技术。
……
“这是秦国最新的宝物!”
在经历了互相试探,互相认可后,
秦君嬴渠梁开始为卫鞅介绍秦国的情况。
卫鞅举起一张纸,放在日光下看着,然后提起笔,尝试着在上面写字。
墨水上去就荡漾开了一些,但终究没有散成一团。
随着卫鞅手腕摆动,一个“秦”字便被写于纸上。
“这的确是宝物!”
“有了这个,国家的文书做起来,就能够轻松很多了。”
卫鞅静静的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书法,首先肯定了纸张的好处。
“不过,想推广纸张来开启民智,还没有那样的条件!”
“国君还记得我刚刚说的‘霸道’吗?”
秦君想要为自己挑选人才,卫鞅也想要为自己选择君主,
于是两人交手了三回合:
第一回见面,卫鞅向秦君嬴渠梁诉说上古帝王之道,秦君听得打哈欠。
第二回见面,卫鞅向秦君诉说夏商周贤王之道,秦君直接趴在桌案上睡觉。
回去之后,秦君还向举荐卫鞅的景监抱怨,“做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你以后不要带那个腐儒来见我了!”
景监也很无奈。
但之后卫鞅给他送上了厚礼,并且极为自信的告诉他,“放心,我这次绝对会让秦君信重我!”
景监收钱办事,于是又想办法把卫鞅塞到了秦君面前。
年轻的君主随意的躺在软席上,已经很难再对卫鞅摆出端庄的姿态了。
卫鞅也不在乎秦君的轻慢,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向秦君诉说霸王之道。
说完开头,秦君从软席爬起来坐好。
说完一半,秦君起身来到卫鞅面前。
说到最后,秦君一把握住卫鞅的手不肯放下,“先生大才啊!”
“寡人治理秦国,需要的就是您这样的人才!”
卫鞅微笑回握住秦君的手,“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需要您这样的君主!”
秦君于是哈哈大笑,回想起前两次的相会,心里有些庆幸,好在自己没有固执的放弃接见,不然就要错失人才了!
随后,
二十一岁的秦君,就带着三十岁的卫鞅,了解起眼下的秦国,自然而然的,便显摆起了“纸”。
而听到卫鞅的话,秦君也说:
“寡人记得。”
“你说的霸道,要求上下一心,力出一孔,才能迅速提升国力,扫平天下而尽乱世!”
“所以不能让人胡思乱想。”
卫鞅说,“所以这纸,还是先用于文书登记吧。”
至于传承先贤的智慧和故事?
那只能延迟到后面了。
毕竟死人是比不上活人的,
眼下,
一切都要为了秦国变法服务,为了秦国统一天下服务!
这是必要的牺牲!
秦君对此,倒也不怎么反对。
因为先贤书册,
秦国的守藏室中都进行过收集,只是比不上洛邑那边丰富而已。
那些书堆在那里,只要不被人一把火烧了,也不会突然消失。
等秦国拥有了威压天下的力量,再去抄录先贤书册,用以流传,也为时未晚的嘛!
这样想着,
秦君又向卫鞅介绍起秦国的其他情况。
卫鞅静静听着,但听到“秦通西域,以为商贸”的时候,仍旧忍不住出声,“啊?”
秦国已经很西边了,
怎么还会有“西域”?
“这是献公力排众议,所做的一项功绩!”
秦君将“西域”的事情告诉卫鞅,然后一拍脑袋,感慨着说道,“今年派人去西方寻踪问迹的日子,也快到来了!”
“寡人继位之前,认为每年派上百人去西方,既不通商,又不击敌,实在浪费!”
“但现在做了国君,发现哪里都要花费无数钱财,区区百人之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何况,
这还是献公对鬼神的承诺。
秦君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孝子,不能让父亲违背诺言。
所以只好继续去浪费一些人和钱了。
等得到了那个传说中“公子朝”的消息,再停止这样的行动,也是无妨的。
“对了,既然如此,寡人想先任你为狄道县的县令!”
“效仿吴起的故事!”
卫鞅对变法之事,胸中已经有了大概,但终究没有操持过权柄,没有实际经历。
秦君年轻气盛,已经被卫鞅的“霸道”完全征服了,对着卫鞅画的变法大饼垂涎万分,却也没办法顶着群臣压力,直接任命毫无功绩的卫鞅担任大良造,将变法一口气推广全国。
所以,
还是效仿吴起的事,
先让卫鞅执掌一地军政,让大家看看变法的效果再说!
“如果真如你所说,改进魏武卒的操练之法,培养出秦之锐士,那要验证兵锋,还可以从狄道县西出,打击义渠和羌人!”
秦君取来一份地图,对卫鞅说道。
卫鞅说,“义渠和羌人,不过是盘踞在西方的蛮夷,本就称不上诸夏的对手,何必着急攻击他们呢?”
训练好了士卒,
完全可以拉到东边去,用三晋之人的鲜血,为其开刃!
但秦君偷偷告诉了卫鞅,自从开拓出西域商路后,秦国从中获取的利益有多少,
卫鞅为此震惊了一下,然后就听秦君满怀怒火的说道,“结果上个月,义渠那边竟然劫掠了寡人特派的商队,杀人夺财!”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蛮夷了!”
“必须出重拳!”
断人财路,
就是杀人父母,
这秦君怎么能忍呢!
而在另一边,
何博听到秦国竟然把丝绸之路的雏形弄了出来的时候,也是“啊”了一声,充满了茫然。
这时候就跑到西域跟人卖丝绸了?
这合乎秦法吗?
魏击和公叔痤相顾无言。
生前君臣,
死后竟然也做了邻居,应该是某只老虎的刻意安排。
但他们对此无力反抗,只能含泪接受了。
而当魏击看到公叔痤的时候,先是一愣。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
“你也来了?”
“嗯。”
“地狱好看吗?”
“不好看。”
“西门豹好看吗?”
“不好看。”
“母老虎吓鬼吗?”
“嗯!”
公叔痤疯狂点头。
而等到君臣叙旧完毕,知道了阳世的事情后,魏击愤怒的拍打桌子,痛斥魏氏君主,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等魏侯瑩下来了,
他必须对这个不孝子报以老拳!
公叔痤仍旧点头不止,想起了自己死前,魏侯瑩掩饰不住的嫌弃。
然后,
他就发现魏击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
“卫鞅有才能,为什么不早点向国君举荐呢?”
“你还说自己一点错都没有!”
扔出这么一句,魏击又把公叔痤抓住,揍了一顿。
西门豹被他的妻子牵着,刻意路过,攀在墙上围观院子里你追我跑的热闹。
而在阳世,
何博又在摆渡。
“你要走了?”
卫鞅在涑水边等待船只的时候,何博划着桨靠过来。
“我要去秦国。”
卫鞅没跟他多叙旧,直接跳上船,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地。
“那巧的很,我也打算去秦国。”
何博还打算去那边看看墨家的人呢。
于是,
他又装模作样的划动船桨,让船动了起来。
卫鞅不会没话找话。
何博也知道,
这次对方一去秦国,估计不会回来了。
那个能支持卫鞅革新变法,实现他梦想的男人,就在秦都栎阳里等着他。
于是双方沉默着,
船只从涑水流淌到大河里。
然后黄河突然变得汹涌起来,浪涛一下又一下的拍打在小船身上,企图把船掀翻。
何博倒是无所谓,牢牢的跟船绑定在了一起,任它风高浪急,我自岿然不动。
卫鞅却是被掀的东倒西歪。
他原本站在船头位置,沉思着自己到达秦国后,应该做些什么,去试探秦君革新的决心,看对方会不会是自己心中的雄主。
结果风浪一来,差点就掉到水里去了。
“这怎么回事?”
心慌意乱之下,卫鞅说话了。
何博淡定的坐在船上,连桨都懒得摸了,“哦,这是大河对我不高兴呢!”
“你也知道,我是漳水的,往大河里面窜,多少有点以下犯上的意思……所以大河对我挺烦的。”
卫鞅瞪大眼,生气了,“那你怎么不早说。”
早说他就不上这贼船了!
现在船飘飘荡荡的,他得费多大劲儿才能保证自己不滚到河里去,这鬼神知道吗?
何博也有话说啊,“我只是过去跟你打个招呼而已,你自己跳上船的!”
“我都没收你船钱,现在吃了点浪,就来怪我喽?”
卫鞅趴在船上,抓着船只的边缘,胸中被浪花掀的气闷,却也懒得跟他扯了。
都行舟到水中央了,再扯也没用。
要是这可恶的鬼神一气之下,打道回府,那自己这罪就白受了!
何博看他气鼓鼓但不肯说出来的模样,乐的哈哈大笑。
“要是这片水域有河豚就好了!”何博暗暗想到。
那种浑身是刺,一戳就胀气,虚张声势的小玩意儿,可太像此时的卫鞅了!
而等到船只好不容易靠岸,
卫鞅一脚踏实地,就忍不住吐了起来。
何博神色从容的把船栓好,又笑话他,“你这身体不行啊!”
“听说秦人很凶悍,你以后能压得住吗?”
卫鞅哼了一声,“日后如何,尚未可知。”
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后,卫鞅便要同何博分道扬镳,自己找马车去栎阳了。
没办法,
实在是让这段渡河给整怕了。
何博也不拉着他一块,顺着河流呲溜一下,就跑到栎阳去了。
此时的相里氏之墨,已经在秦国定居已久。
因为秦献公之时,双方合作的很愉快,相里氏之墨也得到了秦君的看重。
迁都的时候,墨家弟子们也跟着来到了栎阳。
献公重视农耕,而且栎阳作为新都,四周开发的还不够完全。
因此何博遇到墨家弟子的时候,他们正在田地之间,替乡民修缮因为开荒而损毁的农具。
何博就在旁边,看着这些年轻的墨家三两下的功夫,就将农具修好了,然后还掏出纸笔,询问农人开荒的面积,以及这一年来的收成如何。
“嗯?”
何博看到他们在纸上写字,发出“嗦嗦”的声音,忍不住凑过去。
墨家的人正蹲在地上记录情况,无形的鬼神在他身后俯下眉眼。
阳光轻轻透下,落到淡黄色的纸张上。
“墨家真的把纸做出来了!”何博有些感慨。
只是此时的纸张,仍旧有些粗糙,比不上后世光滑坚韧。
但用来书写,却是足够了。
何博看着墨家的人把东西记好,然后又走向下一处村落。
他跟上去,不断的暗中观察,最后忍不住显化出人形,和墨家一起学习起了匠造之术。
嗯,
主要是想偷学下墨家古法造纸的技术。
……
“这是秦国最新的宝物!”
在经历了互相试探,互相认可后,
秦君嬴渠梁开始为卫鞅介绍秦国的情况。
卫鞅举起一张纸,放在日光下看着,然后提起笔,尝试着在上面写字。
墨水上去就荡漾开了一些,但终究没有散成一团。
随着卫鞅手腕摆动,一个“秦”字便被写于纸上。
“这的确是宝物!”
“有了这个,国家的文书做起来,就能够轻松很多了。”
卫鞅静静的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书法,首先肯定了纸张的好处。
“不过,想推广纸张来开启民智,还没有那样的条件!”
“国君还记得我刚刚说的‘霸道’吗?”
秦君想要为自己挑选人才,卫鞅也想要为自己选择君主,
于是两人交手了三回合:
第一回见面,卫鞅向秦君嬴渠梁诉说上古帝王之道,秦君听得打哈欠。
第二回见面,卫鞅向秦君诉说夏商周贤王之道,秦君直接趴在桌案上睡觉。
回去之后,秦君还向举荐卫鞅的景监抱怨,“做事可一可二不可三,你以后不要带那个腐儒来见我了!”
景监也很无奈。
但之后卫鞅给他送上了厚礼,并且极为自信的告诉他,“放心,我这次绝对会让秦君信重我!”
景监收钱办事,于是又想办法把卫鞅塞到了秦君面前。
年轻的君主随意的躺在软席上,已经很难再对卫鞅摆出端庄的姿态了。
卫鞅也不在乎秦君的轻慢,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向秦君诉说霸王之道。
说完开头,秦君从软席爬起来坐好。
说完一半,秦君起身来到卫鞅面前。
说到最后,秦君一把握住卫鞅的手不肯放下,“先生大才啊!”
“寡人治理秦国,需要的就是您这样的人才!”
卫鞅微笑回握住秦君的手,“鞅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也需要您这样的君主!”
秦君于是哈哈大笑,回想起前两次的相会,心里有些庆幸,好在自己没有固执的放弃接见,不然就要错失人才了!
随后,
二十一岁的秦君,就带着三十岁的卫鞅,了解起眼下的秦国,自然而然的,便显摆起了“纸”。
而听到卫鞅的话,秦君也说:
“寡人记得。”
“你说的霸道,要求上下一心,力出一孔,才能迅速提升国力,扫平天下而尽乱世!”
“所以不能让人胡思乱想。”
卫鞅说,“所以这纸,还是先用于文书登记吧。”
至于传承先贤的智慧和故事?
那只能延迟到后面了。
毕竟死人是比不上活人的,
眼下,
一切都要为了秦国变法服务,为了秦国统一天下服务!
这是必要的牺牲!
秦君对此,倒也不怎么反对。
因为先贤书册,
秦国的守藏室中都进行过收集,只是比不上洛邑那边丰富而已。
那些书堆在那里,只要不被人一把火烧了,也不会突然消失。
等秦国拥有了威压天下的力量,再去抄录先贤书册,用以流传,也为时未晚的嘛!
这样想着,
秦君又向卫鞅介绍起秦国的其他情况。
卫鞅静静听着,但听到“秦通西域,以为商贸”的时候,仍旧忍不住出声,“啊?”
秦国已经很西边了,
怎么还会有“西域”?
“这是献公力排众议,所做的一项功绩!”
秦君将“西域”的事情告诉卫鞅,然后一拍脑袋,感慨着说道,“今年派人去西方寻踪问迹的日子,也快到来了!”
“寡人继位之前,认为每年派上百人去西方,既不通商,又不击敌,实在浪费!”
“但现在做了国君,发现哪里都要花费无数钱财,区区百人之队,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何况,
这还是献公对鬼神的承诺。
秦君觉得,自己应该算是个孝子,不能让父亲违背诺言。
所以只好继续去浪费一些人和钱了。
等得到了那个传说中“公子朝”的消息,再停止这样的行动,也是无妨的。
“对了,既然如此,寡人想先任你为狄道县的县令!”
“效仿吴起的故事!”
卫鞅对变法之事,胸中已经有了大概,但终究没有操持过权柄,没有实际经历。
秦君年轻气盛,已经被卫鞅的“霸道”完全征服了,对着卫鞅画的变法大饼垂涎万分,却也没办法顶着群臣压力,直接任命毫无功绩的卫鞅担任大良造,将变法一口气推广全国。
所以,
还是效仿吴起的事,
先让卫鞅执掌一地军政,让大家看看变法的效果再说!
“如果真如你所说,改进魏武卒的操练之法,培养出秦之锐士,那要验证兵锋,还可以从狄道县西出,打击义渠和羌人!”
秦君取来一份地图,对卫鞅说道。
卫鞅说,“义渠和羌人,不过是盘踞在西方的蛮夷,本就称不上诸夏的对手,何必着急攻击他们呢?”
训练好了士卒,
完全可以拉到东边去,用三晋之人的鲜血,为其开刃!
但秦君偷偷告诉了卫鞅,自从开拓出西域商路后,秦国从中获取的利益有多少,
卫鞅为此震惊了一下,然后就听秦君满怀怒火的说道,“结果上个月,义渠那边竟然劫掠了寡人特派的商队,杀人夺财!”
“这已经不是一般的蛮夷了!”
“必须出重拳!”
断人财路,
就是杀人父母,
这秦君怎么能忍呢!
而在另一边,
何博听到秦国竟然把丝绸之路的雏形弄了出来的时候,也是“啊”了一声,充满了茫然。
这时候就跑到西域跟人卖丝绸了?
这合乎秦法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