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秦一行人走出乌孙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他们遇到了一支禺知人部族。
此时正值夏秋之时,
禺知人驱赶着牛羊在河中肥沃的草场上迁移着,追逐仍旧青绿的牧草,并寻找着过冬的地方。
在相遇之前,
嬴辟疆还在骑着马,眺望着那无边的草原。
他忽然对舅舅说,“我以前想过,能不能将河中变成大秦的耕地,迁移人口来这里定居。”
“但现在看来,这里并不适合农耕,只能进行放牧。”
小孩子的想法,
总是一日三变的。
嬴辟疆在洛邑跟新夏使者相见的时候,就表达过想“拿河中给大秦养马”的念头。
但他后面又觉得:
有平原,有河流,
只拿来放牧,着实有点可惜了。
于是,
在始皇帝病倒,嬴辟疆陪伴在他身旁的时候,为了让祖父心情愉悦,身体快快的好起来,他就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告诉了对方。
当时的始皇帝的确笑了起来,称赞他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并且鼓励他以后落实这个教化蛮夷的大计划。
现在,
嬴辟疆踏踏实实的踩在河中的土地上,才知道这里的雨水并不充分,河水流入一处巨大的,堪称海洋的湖泊后,就没办法再流入其他地方了。
像他们路过的盐泽一样,
湖水是咸的,
河水也不够奔流,
周边甚至没有树木,不足以供人砍伐建造。
在见过了黄河的浩荡,还有秦岭的葱郁后,嬴辟疆自然会觉得河中还有很多不足。
黑易笑道,“如果河中足够肥沃,新夏早就把这里占了,哪里还会留给禺知人!”
诸夏的君子从不掩饰自己对土地的渴望!
他们的祖先从黄河两岸的小小部落中走出,一直繁衍到从长城到百越岭南之地,南北都布满了炎黄的子孙。
难道这么庞大的土地,
是诸夏靠着哭泣得来的吗?
明明是用仁义教化出来的!
新夏是诸夏的分支,
诸夏该有的东西,
他们也并不缺少。
怎么可能在拿下信度河,拿下恒河以后就放弃扩张,觉得满足了呢!
如果热爱种地的诸夏君子都没能将手伸到某个地方,将这里的土地开发起来,
那只能说明,
这里的土地对君子们而言,不具备太大的诱惑。
嬴辟疆因此失落起来,“这样看,我们不能在河中定居繁衍。”
走出西域后,
嬴辟疆虚岁便有十六了,
于是在大家的支持下,
他提前加冠,成为了一名没有土地、不住在宫室里,手下只有千把人的流浪秦王。
他接下来的使命,
便是率领自己的子民,寻找新的土地,得以让他们的文化和血脉,不断传承下去。
而在成为秦王之后,
嬴辟疆的追求再次出现了转变,
他对未来的目标变得更加高远且富有野望——
不仅仅是跟新夏住在一起,延续嬴秦的宗庙祭祀,
嬴辟疆更想建立起新的“秦国”!
但河中之地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嬴秦只能继续追寻。
而就在他们修整完毕,继续进发的路上,那支奇怪的禺知部族出现了。
他们对“秦”,具有莫名的热爱和尊崇,听说嬴辟疆是秦王后,更是对之顶礼膜拜。
据其所言,
他们是当年目睹张仪出使西域之人的后代,一向视秦人为天神的代行者。
如今世代传承,已有百年。
现在再次见到秦人,只觉得十分高兴。
“……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仅仅因为这个。”
纱想起这个部族的领袖,
那是一个年轻精干的女人。
三十来岁的年纪,
丈夫很早就病死了,
然后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将这个人手数百的部族,握在了自己的手心里。
而这个人一出来,
就盯着黑易一直看,舍不得挪开眼睛。
在这个部族跟嬴秦交涉感情的时候,对方除了赞颂秦人和鬼神,就是称赞黑易的“美貌”。
“草原上怎么可能养得出这般俊美的人呢?”
“果然还是诸夏的水土养人啊!”
她感慨着,几乎一咏三叹。
于是黑纱就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如你牺牲一下。”
“正好你一直没有成婚,那个女子也并不丑陋。”
黑易并不想太早的议论婚事,于是便拖了几年。
等始皇帝去世后,黑状认为国丧之时不可大办,便又拖延。
而等到更后面,
自然不用多提。
听到姐姐的话,黑易有些羞恼。
他说,“我怎么可能出卖男色呢!”
“那个蛮夷女子无礼至极,哪里能做黑氏的主母!”
他拂袖而去,
撞到了在外面偷听的嬴辟疆。
大外甥很是渴望的看着舅舅,“真的不行吗?”
“他们部族亲近嬴秦,人数并不如我们,而且有很多牛羊马匹。”
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嫁妆啊!
黑易气的跳脚,“我绝对不可能屈服的。”
几天后,
那个部族再次同嬴秦往来,
女首领亲自驱赶着牛羊过来,并邀请黑易和自己跳舞。
黑易不情不愿的应下,
毕竟嬴秦还在流浪,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以轻易与人结怨。
只是,
当黑易踏出安全范围后,
女首领忽然对手下招了招手,几个壮汉嘻嘻哈哈的围过来,拥着挣扎的黑易跟首领离开了。
“这样好吗?”
嬴辟疆亲眼目睹这一幕,耳边还有舅舅求救的声音,忍不住询问母亲。
“她送了我们几十匹良马。”黑纱淡淡说道。
于是嬴辟疆顿时狠下心来,不再去看黑易的背影。
三天后,
黑易被人送了回来,看上去有些消瘦,脚步也有些不稳。
他说,“……我愿意迎娶云娘。”
“之后迁移,她会跟我们一起。”
嬴辟疆就高兴的算起了账,“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手就快两千了,牛羊马匹更是翻倍!”
黑易气的瞪眼,“这都是我卖身换来的!”
说罢,
他抬起手,为自己逝去的贞操不断哀叹起来。
但黑氏的男子,
从来不做女儿扭捏姿态,
在用行动接受了女首领云娘的求爱后,
黑易的确上了心,并想办法缓和禺知和嬴秦之间的矛盾,让双方得以顺利融合。
之后,
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向着南方而去。
新夏的使者因此跟他们相遇了。
而对方,正是当年拜访过秦朝,在洛邑受到始皇帝接见的那位。
他还很有精力,
所以受到了国君的再次任命。
“中原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动乱?”
听说了嬴秦的事情后,使者很是唏嘘。
然后,
他便决定带着人返回,向国君禀报这件事。
使者说,“既然有战乱,那在胜负未分之前,还是不要去掺和的好。”
使者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新夏从战乱中走出,至今也才二十年,使者是知道诸夏混战威力的——
蛮夷的内斗算什么,
诸夏君子拔刀而起,那是真要杀出个人头滚滚,户口减半,血流成河的!
夏王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没有怪罪使者的自作主张。
他对天下局势的变化无常同样感到惊讶。
通过平定叛乱,从而得到万民拥护称王的新朝开创者坐在王座之上,感慨的对远来的贵客们说,“真是让人意外啊!”
他重塑新夏的和平与稳定后,就派人前往了诸夏,拜访了横扫六合的始皇帝。
那个时候,
新夏很好,
秦朝也很好。
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可十年不到,
他还颇有治国的精力,始皇帝却已经去世了,那个让新夏震惊的大一统秦朝,也迅速落幕。
甚至他们的君主,还流浪到了自己这边,成为了新夏的座上宾客。
“所以说,历史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啊!”
秦朝这样的热烈的出现,又热烈的倒下,真是如梦似幻。
而赵氏收留秦氏,
又何尝不是历史的重现呢?
夏王想到祖先的事迹,忍不住抚摸着胡须,露出了感慨的笑容。
秦赵同为嬴姓,然而兴衰却不同时。
赵氏的祖先造父率先受封,拥有了“赵城”作为封地,因此吸引了很多嬴姓之人前来投奔。
当时还在给周天子当养马奴隶的秦人,便是其中一支。
等到后面秦非子受封,并得到天子恩典,以嫡系主支的身份,获得祭祀嬴姓始祖的权力后,二者方才分家开,正式划分了各自的家氏。
这是七百年前的事情。
而此时此刻,
正如彼时彼刻!
“饮酒吧!”
“让你我暂时忘掉那些痛苦烦恼,感念祖先的庇佑,庆祝嬴姓的后人,在今日重新团聚!”
夏王举起手里的酒杯,对嬴秦发出那源于血脉、源于共祖的热情呼唤。
嬴辟疆作为秦王,
也举着酒杯,用同样的热情表达回应。
在诸夏的时候,
秦赵之间结下了深刻的仇恨。
但是在新夏,
秦赵却得以结合,并且共同塑造了这个国家的繁荣。
毕竟新夏的子民中,得益于商君制定的流放之法,还有武安君白起的“人才出口”,祖籍秦赵的人,可实在太多了!
他们遇到了一支禺知人部族。
此时正值夏秋之时,
禺知人驱赶着牛羊在河中肥沃的草场上迁移着,追逐仍旧青绿的牧草,并寻找着过冬的地方。
在相遇之前,
嬴辟疆还在骑着马,眺望着那无边的草原。
他忽然对舅舅说,“我以前想过,能不能将河中变成大秦的耕地,迁移人口来这里定居。”
“但现在看来,这里并不适合农耕,只能进行放牧。”
小孩子的想法,
总是一日三变的。
嬴辟疆在洛邑跟新夏使者相见的时候,就表达过想“拿河中给大秦养马”的念头。
但他后面又觉得:
有平原,有河流,
只拿来放牧,着实有点可惜了。
于是,
在始皇帝病倒,嬴辟疆陪伴在他身旁的时候,为了让祖父心情愉悦,身体快快的好起来,他就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告诉了对方。
当时的始皇帝的确笑了起来,称赞他是个有想法的孩子,并且鼓励他以后落实这个教化蛮夷的大计划。
现在,
嬴辟疆踏踏实实的踩在河中的土地上,才知道这里的雨水并不充分,河水流入一处巨大的,堪称海洋的湖泊后,就没办法再流入其他地方了。
像他们路过的盐泽一样,
湖水是咸的,
河水也不够奔流,
周边甚至没有树木,不足以供人砍伐建造。
在见过了黄河的浩荡,还有秦岭的葱郁后,嬴辟疆自然会觉得河中还有很多不足。
黑易笑道,“如果河中足够肥沃,新夏早就把这里占了,哪里还会留给禺知人!”
诸夏的君子从不掩饰自己对土地的渴望!
他们的祖先从黄河两岸的小小部落中走出,一直繁衍到从长城到百越岭南之地,南北都布满了炎黄的子孙。
难道这么庞大的土地,
是诸夏靠着哭泣得来的吗?
明明是用仁义教化出来的!
新夏是诸夏的分支,
诸夏该有的东西,
他们也并不缺少。
怎么可能在拿下信度河,拿下恒河以后就放弃扩张,觉得满足了呢!
如果热爱种地的诸夏君子都没能将手伸到某个地方,将这里的土地开发起来,
那只能说明,
这里的土地对君子们而言,不具备太大的诱惑。
嬴辟疆因此失落起来,“这样看,我们不能在河中定居繁衍。”
走出西域后,
嬴辟疆虚岁便有十六了,
于是在大家的支持下,
他提前加冠,成为了一名没有土地、不住在宫室里,手下只有千把人的流浪秦王。
他接下来的使命,
便是率领自己的子民,寻找新的土地,得以让他们的文化和血脉,不断传承下去。
而在成为秦王之后,
嬴辟疆的追求再次出现了转变,
他对未来的目标变得更加高远且富有野望——
不仅仅是跟新夏住在一起,延续嬴秦的宗庙祭祀,
嬴辟疆更想建立起新的“秦国”!
但河中之地满足不了他的欲望,
嬴秦只能继续追寻。
而就在他们修整完毕,继续进发的路上,那支奇怪的禺知部族出现了。
他们对“秦”,具有莫名的热爱和尊崇,听说嬴辟疆是秦王后,更是对之顶礼膜拜。
据其所言,
他们是当年目睹张仪出使西域之人的后代,一向视秦人为天神的代行者。
如今世代传承,已有百年。
现在再次见到秦人,只觉得十分高兴。
“……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仅仅因为这个。”
纱想起这个部族的领袖,
那是一个年轻精干的女人。
三十来岁的年纪,
丈夫很早就病死了,
然后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将这个人手数百的部族,握在了自己的手心里。
而这个人一出来,
就盯着黑易一直看,舍不得挪开眼睛。
在这个部族跟嬴秦交涉感情的时候,对方除了赞颂秦人和鬼神,就是称赞黑易的“美貌”。
“草原上怎么可能养得出这般俊美的人呢?”
“果然还是诸夏的水土养人啊!”
她感慨着,几乎一咏三叹。
于是黑纱就对自己的弟弟说,“不如你牺牲一下。”
“正好你一直没有成婚,那个女子也并不丑陋。”
黑易并不想太早的议论婚事,于是便拖了几年。
等始皇帝去世后,黑状认为国丧之时不可大办,便又拖延。
而等到更后面,
自然不用多提。
听到姐姐的话,黑易有些羞恼。
他说,“我怎么可能出卖男色呢!”
“那个蛮夷女子无礼至极,哪里能做黑氏的主母!”
他拂袖而去,
撞到了在外面偷听的嬴辟疆。
大外甥很是渴望的看着舅舅,“真的不行吗?”
“他们部族亲近嬴秦,人数并不如我们,而且有很多牛羊马匹。”
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嫁妆啊!
黑易气的跳脚,“我绝对不可能屈服的。”
几天后,
那个部族再次同嬴秦往来,
女首领亲自驱赶着牛羊过来,并邀请黑易和自己跳舞。
黑易不情不愿的应下,
毕竟嬴秦还在流浪,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可以轻易与人结怨。
只是,
当黑易踏出安全范围后,
女首领忽然对手下招了招手,几个壮汉嘻嘻哈哈的围过来,拥着挣扎的黑易跟首领离开了。
“这样好吗?”
嬴辟疆亲眼目睹这一幕,耳边还有舅舅求救的声音,忍不住询问母亲。
“她送了我们几十匹良马。”黑纱淡淡说道。
于是嬴辟疆顿时狠下心来,不再去看黑易的背影。
三天后,
黑易被人送了回来,看上去有些消瘦,脚步也有些不稳。
他说,“……我愿意迎娶云娘。”
“之后迁移,她会跟我们一起。”
嬴辟疆就高兴的算起了账,“这样的话,我们的人手就快两千了,牛羊马匹更是翻倍!”
黑易气的瞪眼,“这都是我卖身换来的!”
说罢,
他抬起手,为自己逝去的贞操不断哀叹起来。
但黑氏的男子,
从来不做女儿扭捏姿态,
在用行动接受了女首领云娘的求爱后,
黑易的确上了心,并想办法缓和禺知和嬴秦之间的矛盾,让双方得以顺利融合。
之后,
队伍又浩浩荡荡的向着南方而去。
新夏的使者因此跟他们相遇了。
而对方,正是当年拜访过秦朝,在洛邑受到始皇帝接见的那位。
他还很有精力,
所以受到了国君的再次任命。
“中原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动乱?”
听说了嬴秦的事情后,使者很是唏嘘。
然后,
他便决定带着人返回,向国君禀报这件事。
使者说,“既然有战乱,那在胜负未分之前,还是不要去掺和的好。”
使者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新夏从战乱中走出,至今也才二十年,使者是知道诸夏混战威力的——
蛮夷的内斗算什么,
诸夏君子拔刀而起,那是真要杀出个人头滚滚,户口减半,血流成河的!
夏王听说了这件事后,也没有怪罪使者的自作主张。
他对天下局势的变化无常同样感到惊讶。
通过平定叛乱,从而得到万民拥护称王的新朝开创者坐在王座之上,感慨的对远来的贵客们说,“真是让人意外啊!”
他重塑新夏的和平与稳定后,就派人前往了诸夏,拜访了横扫六合的始皇帝。
那个时候,
新夏很好,
秦朝也很好。
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
可十年不到,
他还颇有治国的精力,始皇帝却已经去世了,那个让新夏震惊的大一统秦朝,也迅速落幕。
甚至他们的君主,还流浪到了自己这边,成为了新夏的座上宾客。
“所以说,历史总是喜欢跟人开玩笑啊!”
秦朝这样的热烈的出现,又热烈的倒下,真是如梦似幻。
而赵氏收留秦氏,
又何尝不是历史的重现呢?
夏王想到祖先的事迹,忍不住抚摸着胡须,露出了感慨的笑容。
秦赵同为嬴姓,然而兴衰却不同时。
赵氏的祖先造父率先受封,拥有了“赵城”作为封地,因此吸引了很多嬴姓之人前来投奔。
当时还在给周天子当养马奴隶的秦人,便是其中一支。
等到后面秦非子受封,并得到天子恩典,以嫡系主支的身份,获得祭祀嬴姓始祖的权力后,二者方才分家开,正式划分了各自的家氏。
这是七百年前的事情。
而此时此刻,
正如彼时彼刻!
“饮酒吧!”
“让你我暂时忘掉那些痛苦烦恼,感念祖先的庇佑,庆祝嬴姓的后人,在今日重新团聚!”
夏王举起手里的酒杯,对嬴秦发出那源于血脉、源于共祖的热情呼唤。
嬴辟疆作为秦王,
也举着酒杯,用同样的热情表达回应。
在诸夏的时候,
秦赵之间结下了深刻的仇恨。
但是在新夏,
秦赵却得以结合,并且共同塑造了这个国家的繁荣。
毕竟新夏的子民中,得益于商君制定的流放之法,还有武安君白起的“人才出口”,祖籍秦赵的人,可实在太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