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离去的时候,
王盛去送他。
虽然两人属实合不来,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称得上朋友。
“路途遥远,其间蛮夷众多,你可别死在路上!”
王盛对张骞如此说道。
张骞也毫不客气的回嘴,“我能平安过来,自然可以平安返回长安!”
“只是你这个家伙,别在埃及那位女国主的床上,被搞坏了身子!”
在王盛决心为国鞠躬尽瘁后,
张骞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欢用它来刺激王盛。
对方听了,果然拉下了脸,一副我很生气却只能忍耐的样子。
而当二人抓着最后的机会,忙于互相伤害时,
一队刑徒被驱赶着从旁边走过。
张骞指着那些带着枷锁,形容凄惨的人说:
“暴秦即便到了域外,也要压榨治下的百姓!”
王盛伸着脖子看去,认出刑徒的身份后,便对张骞撇嘴说:
“哪里能算我大秦治下百姓?”
“这些家伙可是不服从教化的蛮夷!
“他们明明无一寸之地、一尺之功,却时常自恃财力,趁着国家发生灾祸,囤货居奇,还企图勾结官员,为自己谋取利益。”
“大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下令处置了他们。”
张骞听了王盛的解释,有些惊讶:
“这样的商人,怎么没有把他们诛九族?”
在大汉,
由于刘彻陛下的集权行为,
对商贾的限制和打压,也愈发严重。
毕竟在之前几十年的无为而治中,有些商贾实在是有些膨胀了。
王盛告诉他,“大王仁慈,在抄了他们的家后,只诛了三族,其余人尽数流放了。”
张骞觉得有些遗憾,但对暴秦的内政,他也懒得多管。
汉使只是拿着他从不离身的符节,骑着秦王赠送的高大骏马,转身向东方而去。
而当张骞克服一路艰辛,返回长安的时候,已经到了元朔六年。
他向皇帝汇报了自己出使域外的收获。
皇帝很满意他从域外带来的财富,确定了与西方通商一事,的确有利于大汉。
但当他听说西边的秦夏两国如今的情况后,
刚刚赚取了不菲财富的皇帝又不高兴了。
特别是当他得知,秦王还有称帝的想法,对居于中原,代表正统的大汉,发起进一步的挑衅时,
更是气愤的掷出了自己精美的酒杯。
酒水泼洒一地,在地上淌出皇帝的愤怒。
已经很成熟的大汉天子,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气鼓鼓的跺脚。
但他还是竖起眉毛,向着西边发出痛斥。
“无妨!”
“看我出征,将这群不臣之国一一打服!”
旁边的霍去病捡起酒杯,并拍着胸脯安慰自己的皇帝姨夫。
虚岁才十八的脸上,
因为从小富贵安稳的生活,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自信。
他说,“等我跟舅舅把匈奴解决了,就去打西域!”
“打完了西域诸国,就去打更远的夏国跟秦国!”
“反正谁让陛下不高兴,我就让他们不高兴!”
皇帝因此转怒为喜。
他很喜欢霍去病这个外甥,
除去对方是自己放在宫里抚养,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之外,
也在于对方的性格——
霍去病那在天生富贵浸泡下成长起来的自信,和他年少的时候,是有多相似啊!
而且霍去病还由于卫氏家族特有的母系传承,继承了他舅舅的军事天赋。
这让皇帝更加看重他。
因为皇帝年少的时候,
曾有过多次御驾亲征的计划,
他与生俱来的强大信心、出色天赋,以及先帝精心培养起来的才能,
让皇帝并不恐惧征战。
但他始终是皇帝,是大汉的君主。
他可以在很多事情上任性,却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去边疆随意冒险。
所以,
当他的好兄弟卫青在战场上连连取胜时,
皇帝只能委屈巴巴的往上林苑钻,在那里寻找征战的快感。
等霍去病长大读书后,
察觉到他天赋的皇帝,就亲自教导他兵法,希望对方可以弥补自己的遗憾。
现在,
霍去病长大了,已经随着舅舅卫青,在河西那边进行过磨砺,马上就要奔赴北疆,同匈奴作战。
皇帝对他抱有太多的期望。
“好!”
“朕就等着你跑到域外,帮朕出气的那一天!”
皇帝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发出爽朗的笑声。
后者也跟着露出笑容,然后便出了宫殿,要去寻找舅舅,跟他一起准备出征的事。
已经蓄上胡须的卫青,看上去十分的沉稳。
积累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和皇家的姻亲关系,并没有让他变得骄横自大,反而更加的小心谨慎。
他同样很喜欢霍去病这个外甥,但却对他的性格有些忧虑。
“塞外漠北,跟河西那边的情况并不一样。”
“你到时候,一定要听从军令,不能再乱跑了!”
草原何其广大,是可以让人迷失在其中的。
可不像河西走廊那样,早已通过张骞的出使,被汉人探察清楚了地形位置。
“这个我肯定明白!”
面对舅舅再次念叨起自己行军打仗喜欢乱跑的事,霍去病撇着嘴说,“您与其担心我跑远了找不到回来的路,还不如担心刘墉那个家伙呢!”
梁王世子这次,也要跟着大军出征。
原本,
在经历了七国之乱后,朝廷就在对诸侯进行不断的打压,更不论允许其插手军政大事了。
但梁王一系,向来与朝廷亲近。
当皇帝正式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执行时,也是梁王第一时间站出来拥护。
更何况,
世子刘墉还是跟皇帝一起长大,即便成年了,也被皇帝特意留在长安的特殊宗亲。
所以,
当刘墉满地打滚的请求皇帝允许自己跟着卫青出去打仗时,
皇帝只是纠结了一下,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你别给我死在战场上,给卫青拖后腿!”
“我还不至于那么无能!”得到特批的刘墉嘿嘿笑道,“反正有卫青带我飞,就绝对没问题!”
现在,
被刘墉亲手接生的霍去病也要以将军的身份,参加大战了,刘墉也趁机黏了上来。
他对自己心目中的干儿子说,“我很担心你啊!”
霍去病还很疑惑,“你哪来的资格担心我啊?”
刘墉的军功,不都是跟着他舅舅混出来的吗?
而且霍去病记得自己五岁时,就可以在行军棋方面,乱杀这位“干爹”了。
刘墉急切的说,“我这是担心你立功不带我啊!”
“你看!”
“凭借咱们的关系,你不肯认我做父亲,也得认我做兄弟,不是吗?”
“要是有立大功的机会,你能不带兄弟一把?”
霍去病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说,“你不是跟我舅舅结拜为兄弟了吗?”
“现在这样跟我说,是不是有点乱了辈分?”
立功心切,只想着抱大腿纵横草原的刘墉不在意的挥手道,“这个没关系!”
“咱们各论各的!”
刘墉是个很潇洒的人,
从不受世俗的约束。
霍去病也很喜欢这个长辈,并不介意跟对方称兄道弟。
卫青知道这二人的相处方式,并没有呵斥霍去病对长辈的不尊敬,只是对他嘱咐道,“要是乱跑,别把刘墉带上。”
他骑马的身手很差,
可能拖霍去病的后腿。
霍去病“哦哦哦”的点头,心想这种事情,可得到时候再看。
现在怎么能直接下定论呢?
而刚刚从云梦泽那边润回来的黄河河伯听说了这件事,也忍不住凑过来,想要抱大腿。
霍去病耶,
封狼居胥耶,
自己在草原这么多年,
可还没有润到那里去过!
正好,
长江眼下还不愿意接受何博,
他并不介意先去北方走一走,换一种口味,在狼居胥山这座匈奴圣山,站在他们的祖坟上,抚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本章完)
王盛去送他。
虽然两人属实合不来,
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称得上朋友。
“路途遥远,其间蛮夷众多,你可别死在路上!”
王盛对张骞如此说道。
张骞也毫不客气的回嘴,“我能平安过来,自然可以平安返回长安!”
“只是你这个家伙,别在埃及那位女国主的床上,被搞坏了身子!”
在王盛决心为国鞠躬尽瘁后,
张骞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件事,很是喜欢用它来刺激王盛。
对方听了,果然拉下了脸,一副我很生气却只能忍耐的样子。
而当二人抓着最后的机会,忙于互相伤害时,
一队刑徒被驱赶着从旁边走过。
张骞指着那些带着枷锁,形容凄惨的人说:
“暴秦即便到了域外,也要压榨治下的百姓!”
王盛伸着脖子看去,认出刑徒的身份后,便对张骞撇嘴说:
“哪里能算我大秦治下百姓?”
“这些家伙可是不服从教化的蛮夷!
“他们明明无一寸之地、一尺之功,却时常自恃财力,趁着国家发生灾祸,囤货居奇,还企图勾结官员,为自己谋取利益。”
“大王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下令处置了他们。”
张骞听了王盛的解释,有些惊讶:
“这样的商人,怎么没有把他们诛九族?”
在大汉,
由于刘彻陛下的集权行为,
对商贾的限制和打压,也愈发严重。
毕竟在之前几十年的无为而治中,有些商贾实在是有些膨胀了。
王盛告诉他,“大王仁慈,在抄了他们的家后,只诛了三族,其余人尽数流放了。”
张骞觉得有些遗憾,但对暴秦的内政,他也懒得多管。
汉使只是拿着他从不离身的符节,骑着秦王赠送的高大骏马,转身向东方而去。
而当张骞克服一路艰辛,返回长安的时候,已经到了元朔六年。
他向皇帝汇报了自己出使域外的收获。
皇帝很满意他从域外带来的财富,确定了与西方通商一事,的确有利于大汉。
但当他听说西边的秦夏两国如今的情况后,
刚刚赚取了不菲财富的皇帝又不高兴了。
特别是当他得知,秦王还有称帝的想法,对居于中原,代表正统的大汉,发起进一步的挑衅时,
更是气愤的掷出了自己精美的酒杯。
酒水泼洒一地,在地上淌出皇帝的愤怒。
已经很成熟的大汉天子,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气鼓鼓的跺脚。
但他还是竖起眉毛,向着西边发出痛斥。
“无妨!”
“看我出征,将这群不臣之国一一打服!”
旁边的霍去病捡起酒杯,并拍着胸脯安慰自己的皇帝姨夫。
虚岁才十八的脸上,
因为从小富贵安稳的生活,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自信。
他说,“等我跟舅舅把匈奴解决了,就去打西域!”
“打完了西域诸国,就去打更远的夏国跟秦国!”
“反正谁让陛下不高兴,我就让他们不高兴!”
皇帝因此转怒为喜。
他很喜欢霍去病这个外甥,
除去对方是自己放在宫里抚养,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之外,
也在于对方的性格——
霍去病那在天生富贵浸泡下成长起来的自信,和他年少的时候,是有多相似啊!
而且霍去病还由于卫氏家族特有的母系传承,继承了他舅舅的军事天赋。
这让皇帝更加看重他。
因为皇帝年少的时候,
曾有过多次御驾亲征的计划,
他与生俱来的强大信心、出色天赋,以及先帝精心培养起来的才能,
让皇帝并不恐惧征战。
但他始终是皇帝,是大汉的君主。
他可以在很多事情上任性,却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去边疆随意冒险。
所以,
当他的好兄弟卫青在战场上连连取胜时,
皇帝只能委屈巴巴的往上林苑钻,在那里寻找征战的快感。
等霍去病长大读书后,
察觉到他天赋的皇帝,就亲自教导他兵法,希望对方可以弥补自己的遗憾。
现在,
霍去病长大了,已经随着舅舅卫青,在河西那边进行过磨砺,马上就要奔赴北疆,同匈奴作战。
皇帝对他抱有太多的期望。
“好!”
“朕就等着你跑到域外,帮朕出气的那一天!”
皇帝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发出爽朗的笑声。
后者也跟着露出笑容,然后便出了宫殿,要去寻找舅舅,跟他一起准备出征的事。
已经蓄上胡须的卫青,看上去十分的沉稳。
积累下的赫赫战功,以及和皇家的姻亲关系,并没有让他变得骄横自大,反而更加的小心谨慎。
他同样很喜欢霍去病这个外甥,但却对他的性格有些忧虑。
“塞外漠北,跟河西那边的情况并不一样。”
“你到时候,一定要听从军令,不能再乱跑了!”
草原何其广大,是可以让人迷失在其中的。
可不像河西走廊那样,早已通过张骞的出使,被汉人探察清楚了地形位置。
“这个我肯定明白!”
面对舅舅再次念叨起自己行军打仗喜欢乱跑的事,霍去病撇着嘴说,“您与其担心我跑远了找不到回来的路,还不如担心刘墉那个家伙呢!”
梁王世子这次,也要跟着大军出征。
原本,
在经历了七国之乱后,朝廷就在对诸侯进行不断的打压,更不论允许其插手军政大事了。
但梁王一系,向来与朝廷亲近。
当皇帝正式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执行时,也是梁王第一时间站出来拥护。
更何况,
世子刘墉还是跟皇帝一起长大,即便成年了,也被皇帝特意留在长安的特殊宗亲。
所以,
当刘墉满地打滚的请求皇帝允许自己跟着卫青出去打仗时,
皇帝只是纠结了一下,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你别给我死在战场上,给卫青拖后腿!”
“我还不至于那么无能!”得到特批的刘墉嘿嘿笑道,“反正有卫青带我飞,就绝对没问题!”
现在,
被刘墉亲手接生的霍去病也要以将军的身份,参加大战了,刘墉也趁机黏了上来。
他对自己心目中的干儿子说,“我很担心你啊!”
霍去病还很疑惑,“你哪来的资格担心我啊?”
刘墉的军功,不都是跟着他舅舅混出来的吗?
而且霍去病记得自己五岁时,就可以在行军棋方面,乱杀这位“干爹”了。
刘墉急切的说,“我这是担心你立功不带我啊!”
“你看!”
“凭借咱们的关系,你不肯认我做父亲,也得认我做兄弟,不是吗?”
“要是有立大功的机会,你能不带兄弟一把?”
霍去病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说,“你不是跟我舅舅结拜为兄弟了吗?”
“现在这样跟我说,是不是有点乱了辈分?”
立功心切,只想着抱大腿纵横草原的刘墉不在意的挥手道,“这个没关系!”
“咱们各论各的!”
刘墉是个很潇洒的人,
从不受世俗的约束。
霍去病也很喜欢这个长辈,并不介意跟对方称兄道弟。
卫青知道这二人的相处方式,并没有呵斥霍去病对长辈的不尊敬,只是对他嘱咐道,“要是乱跑,别把刘墉带上。”
他骑马的身手很差,
可能拖霍去病的后腿。
霍去病“哦哦哦”的点头,心想这种事情,可得到时候再看。
现在怎么能直接下定论呢?
而刚刚从云梦泽那边润回来的黄河河伯听说了这件事,也忍不住凑过来,想要抱大腿。
霍去病耶,
封狼居胥耶,
自己在草原这么多年,
可还没有润到那里去过!
正好,
长江眼下还不愿意接受何博,
他并不介意先去北方走一走,换一种口味,在狼居胥山这座匈奴圣山,站在他们的祖坟上,抚慰一下自己受伤的心灵。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