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来的书越来越多了,上门拜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真担心哪天汉皇对我们这样的热闹感到不满,然后上门责问。”
在此之前,
为了让自己修书的事情更好的落实,两位使者除了向刘彻陛下请求了恩典,获得了许多珍贵典籍之外,
还特意张贴告示,向民间索求经典和智慧。
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
秦汉之交时,天下自然是大乱的。
等霸王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后,更是毁伤无数宝贵的记录和典籍。
即便后面汉朝建立,
为了广施教化,以示恩德,也曾向民间赎买、求取过遗留下来的经典,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一来,
秦夏使者并不认为民间的藏书,已尽入皇家的守藏室中。
二来,
距离那次大求大索,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民间的智慧必然又得到了更新,岂能沉迷于旧书之中,忽视现实的变化呢?
秦夏两国,如今虽然随着政局稳定,国家持续发展,让儒家的思想,也在其中广为流传起来,
但像一些刻板腐儒那样,只知道“崇古而非今”,却是做不到的。
所以,
他们效仿几十年前的汉皇,掏出许多赏金,张贴出了自己的需求。
很快,
如同前头的例子,
他们就迎来了许多收获。
许多突然冒出来的人拿着书册文章,甚至是一些实际的器具找上门来,将使者自认为足够的,还可能花不完的赏金,一点点的搬空。
到了后面,
使者连回家的路费都差点填进去,便惊恐的不得不在半夜将那告示偷偷撤下。
等其后再有人来时,
使者们便说自己已经搜集足够了,要把接下来的精力,都放在整理编撰上。
“无妨,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嘛!”
找上门的老者只抚须而笑,还说自己人脉广泛,可以找来更多的人,替他们修书。
两位使者只当老者是在开玩笑。
以赏金换取典籍之事,有类买卖,买定离手,便要一拍两散。
但修书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天底下除了皇家贵胄,世家大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偏偏对方说话算话,真给使馆拉来了许多气质不凡,口吐文章腹有谋略的学者。
他们齐聚在这里,竟显得比当初皇帝下诏,令地方察举贤良还要热闹。
使者作为主持者,一时之间,还有些找不到地方落座了。
未央宫的主宰听说了这件事,还一头雾水起来:
“难道我爷爷当年没有把书都收集完吗?”
他派人去使馆探查,取来一些书册观看,最后惊叹道:
“《杂说》怎么又多出来不少文章?”
对这本奇怪到不知道该归入哪一家的典籍,皇帝是看过的。
因为里面的观点多样,
文章之间颇有执笔之人隔空吵架的姿态,
让生性奔放,喜欢新鲜东西的皇帝很是喜爱。
他以为自己对这本书,已经很熟悉了。
谁知道如今再看,还有许多不曾了解的地方。
至于为何不怀疑其为后人伪作,攀附前人?
那只能说,
那些多出来的文章,属实跟之前所作“不忘初心”了吧。
“竟然还没吵完,这书莫非是神仙所作?”
看完了《杂说》最新篇章的皇帝忍不住嘀咕,然后在心里笑道,“若当真如此,那这些神仙天天吵架辩论,也着实闲得无聊!”
“陛下,如今两国使者之处门庭若市,是否需要警示一二呢?”
文人聚集,便多有鼓动唇舌,指摘朝政之事。
皇帝对此,是非常讨厌的。
但一想到三国之间的关系,
加上大汉虽然独尊儒术了,却也没有什么文字狱,
皇帝只能挥手道:
“不管他们!”
“朕既已答应了他们修书的事,岂能再设限制?”
“只要不出大问题,就随他们去吧!”
“朕现在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马上,
他的大将军和冠军侯就要回来了!
皇帝才不要在外人身上浪费精力!
于是,
使馆中的热闹,得到了皇帝的默认。
许多对之颇有兴趣的人,也能坦荡的上门,加入这场学者间的书趴之中。
已经不算年轻的史官司马迁,便是其中之一。
他继承了先人的志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编修一本贯通古今,博采百家的史书。
在此之前,
他就有访问秦夏使者,询问两国经历的想法。
如今使馆中有人有物,
这对他来说,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而当司马迁整理自身仪容,怀抱着期盼赶到的时候,
使馆中那些从民间探头出来的学者们,又在因为某件事而争吵。
两位使者捧着脸坐在院子里,神态和他们决定修书之前,无所事事的当摆件时,十分相似。
毕竟在有这群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士的帮助下,
使者们已经丧失了除挂名、出资以外的一切功能。
司马迁见状,便知道这二人心情不是很美妙,便没有直接打扰。
他寻找到一位正在旁边搬运书籍的中年壮士,询问起眼前大家争论的缘由。
“想来是大事吧?不然何至于争得如此面红耳赤?”
“哦,其实没什么。”那壮士说,“他们天天这么吵。”
“这群老鬼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等他们吵累了就好!”
“如果你想看书,可以问我,我替你找出来。”
司马迁没有深究对方话语中的深意,只是感激他的相助。
“多谢!”
他躬身行礼,“敢问阁下的姓名?”
“姓李。”对方平静的回道。
“是陇西人士吗?”
如今天下,李姓多出于陇西,还没繁衍到哪里都有的地步。
“是的。”
于是司马迁笑了,“那可太好了!”
“我的朋友,就是出身陇西李氏,他的名字叫做李陵,是将军李广的孙子。”
“那挺好的!”对方听了,便露出一个笑容,眼睛都弯了,跟司马迁交谈的意愿,也多了起来。
他热心的告诉司马迁,那些已经分类的书册堆放在哪里,并略过还在争吵的学者们,要亲自带他过去。
结果这样的友好,却被突然到来的年轻人打断了。
那人找到司马迁,大哭着说,“子长,我祖父死了!”
司马迁听了,神色便动容起来。
那年轻人又说,“大将军因我祖父迷路失期不至,故而羞辱他,令其含恨而死!”
“我真想替他报仇啊!”
旁边的壮士皱眉打断他的哭诉,“死了就死了,正所谓军令如山!”
“他自己犯下了错误,谁能救之?”
“你作为我……李家的子孙,岂能如此哭哭啼啼?”
“你是何人?”李陵看向他,对其语气中那理所应当的责怪很是不满。
“你不用管我!”对方摇头不答,只对李陵说道。“你只要知道,论说仇敌,当是匈奴人,而非当朝的大将军!”
“若你祖父有卫青的三分本领,又何至于迷路?”
卫青可是能在茫茫草原上,指挥大军追击匈奴的名将!
李广岂能与之相比!
李陵闻言,只气的脸色涨红,想要冲过去与之扭打,好为祖父出气。
司马迁阻止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李陵大吼一声扑过去,然后被自己的同族轻松拿下,殴打了三拳。
“李李李!”
“你这样的性子,也配姓李?!”
那人打完之后,留下这般羞辱李陵的话语,随即拂袖而去。
……
“李信!”
“亲手教训家里不成器的子嗣,爽吗?”
当那人走出司马迁和李陵的视线,便有人悄悄凑过来,向之开口说道。
“不痛快,我打都懒得打!”
秦朝名将,曾经为始皇帝攻赵、克燕、平齐的李信哼了一声。
“不要不高兴嘛!”
他朋友说道,“阴间有多少死鬼,想要亲手痛打自家子孙而不能?”
“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哦!”
“看他们那副样子,我只恨陛下当初西巡,没有将我带上!”
始皇帝跟其他秦君们离开中原,前往西秦时,曾捡选了几个心腹,伴随自己前去。
而李信不同于王翦等老将,其因病去世之时,尚在壮年。
所以对域外之事,还是很有期待的。
但始皇帝没有选他,
这让李信很是遗憾。
当然,
李信更放不下的,
是鬼神发掘出了卫青这等惊世奇才,为之寻找名将指点时,也没有找他!
现在卫青凭借自己的功绩,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他的后代李广却因为迷路这样的小事,错过了大战,还认为自己被事后问责,是一种侮辱,从而羞愤自杀……
这让李信在阴间都忍不住憋出来一肚子气,连贡品都没心情吃了。
要不然,
他一堂堂武将,也不至于无聊到帮一群文士整理书籍。
还不是想找点更痛苦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真担心哪天汉皇对我们这样的热闹感到不满,然后上门责问。”
在此之前,
为了让自己修书的事情更好的落实,两位使者除了向刘彻陛下请求了恩典,获得了许多珍贵典籍之外,
还特意张贴告示,向民间索求经典和智慧。
孔子说,“礼失而求诸野。”
秦汉之交时,天下自然是大乱的。
等霸王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城后,更是毁伤无数宝贵的记录和典籍。
即便后面汉朝建立,
为了广施教化,以示恩德,也曾向民间赎买、求取过遗留下来的经典,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一来,
秦夏使者并不认为民间的藏书,已尽入皇家的守藏室中。
二来,
距离那次大求大索,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民间的智慧必然又得到了更新,岂能沉迷于旧书之中,忽视现实的变化呢?
秦夏两国,如今虽然随着政局稳定,国家持续发展,让儒家的思想,也在其中广为流传起来,
但像一些刻板腐儒那样,只知道“崇古而非今”,却是做不到的。
所以,
他们效仿几十年前的汉皇,掏出许多赏金,张贴出了自己的需求。
很快,
如同前头的例子,
他们就迎来了许多收获。
许多突然冒出来的人拿着书册文章,甚至是一些实际的器具找上门来,将使者自认为足够的,还可能花不完的赏金,一点点的搬空。
到了后面,
使者连回家的路费都差点填进去,便惊恐的不得不在半夜将那告示偷偷撤下。
等其后再有人来时,
使者们便说自己已经搜集足够了,要把接下来的精力,都放在整理编撰上。
“无妨,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帮忙的嘛!”
找上门的老者只抚须而笑,还说自己人脉广泛,可以找来更多的人,替他们修书。
两位使者只当老者是在开玩笑。
以赏金换取典籍之事,有类买卖,买定离手,便要一拍两散。
但修书之事,并非一朝一夕可成。
天底下除了皇家贵胄,世家大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
偏偏对方说话算话,真给使馆拉来了许多气质不凡,口吐文章腹有谋略的学者。
他们齐聚在这里,竟显得比当初皇帝下诏,令地方察举贤良还要热闹。
使者作为主持者,一时之间,还有些找不到地方落座了。
未央宫的主宰听说了这件事,还一头雾水起来:
“难道我爷爷当年没有把书都收集完吗?”
他派人去使馆探查,取来一些书册观看,最后惊叹道:
“《杂说》怎么又多出来不少文章?”
对这本奇怪到不知道该归入哪一家的典籍,皇帝是看过的。
因为里面的观点多样,
文章之间颇有执笔之人隔空吵架的姿态,
让生性奔放,喜欢新鲜东西的皇帝很是喜爱。
他以为自己对这本书,已经很熟悉了。
谁知道如今再看,还有许多不曾了解的地方。
至于为何不怀疑其为后人伪作,攀附前人?
那只能说,
那些多出来的文章,属实跟之前所作“不忘初心”了吧。
“竟然还没吵完,这书莫非是神仙所作?”
看完了《杂说》最新篇章的皇帝忍不住嘀咕,然后在心里笑道,“若当真如此,那这些神仙天天吵架辩论,也着实闲得无聊!”
“陛下,如今两国使者之处门庭若市,是否需要警示一二呢?”
文人聚集,便多有鼓动唇舌,指摘朝政之事。
皇帝对此,是非常讨厌的。
但一想到三国之间的关系,
加上大汉虽然独尊儒术了,却也没有什么文字狱,
皇帝只能挥手道:
“不管他们!”
“朕既已答应了他们修书的事,岂能再设限制?”
“只要不出大问题,就随他们去吧!”
“朕现在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马上,
他的大将军和冠军侯就要回来了!
皇帝才不要在外人身上浪费精力!
于是,
使馆中的热闹,得到了皇帝的默认。
许多对之颇有兴趣的人,也能坦荡的上门,加入这场学者间的书趴之中。
已经不算年轻的史官司马迁,便是其中之一。
他继承了先人的志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编修一本贯通古今,博采百家的史书。
在此之前,
他就有访问秦夏使者,询问两国经历的想法。
如今使馆中有人有物,
这对他来说,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而当司马迁整理自身仪容,怀抱着期盼赶到的时候,
使馆中那些从民间探头出来的学者们,又在因为某件事而争吵。
两位使者捧着脸坐在院子里,神态和他们决定修书之前,无所事事的当摆件时,十分相似。
毕竟在有这群不愿透露姓名的热心人士的帮助下,
使者们已经丧失了除挂名、出资以外的一切功能。
司马迁见状,便知道这二人心情不是很美妙,便没有直接打扰。
他寻找到一位正在旁边搬运书籍的中年壮士,询问起眼前大家争论的缘由。
“想来是大事吧?不然何至于争得如此面红耳赤?”
“哦,其实没什么。”那壮士说,“他们天天这么吵。”
“这群老鬼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吵起来,等他们吵累了就好!”
“如果你想看书,可以问我,我替你找出来。”
司马迁没有深究对方话语中的深意,只是感激他的相助。
“多谢!”
他躬身行礼,“敢问阁下的姓名?”
“姓李。”对方平静的回道。
“是陇西人士吗?”
如今天下,李姓多出于陇西,还没繁衍到哪里都有的地步。
“是的。”
于是司马迁笑了,“那可太好了!”
“我的朋友,就是出身陇西李氏,他的名字叫做李陵,是将军李广的孙子。”
“那挺好的!”对方听了,便露出一个笑容,眼睛都弯了,跟司马迁交谈的意愿,也多了起来。
他热心的告诉司马迁,那些已经分类的书册堆放在哪里,并略过还在争吵的学者们,要亲自带他过去。
结果这样的友好,却被突然到来的年轻人打断了。
那人找到司马迁,大哭着说,“子长,我祖父死了!”
司马迁听了,神色便动容起来。
那年轻人又说,“大将军因我祖父迷路失期不至,故而羞辱他,令其含恨而死!”
“我真想替他报仇啊!”
旁边的壮士皱眉打断他的哭诉,“死了就死了,正所谓军令如山!”
“他自己犯下了错误,谁能救之?”
“你作为我……李家的子孙,岂能如此哭哭啼啼?”
“你是何人?”李陵看向他,对其语气中那理所应当的责怪很是不满。
“你不用管我!”对方摇头不答,只对李陵说道。“你只要知道,论说仇敌,当是匈奴人,而非当朝的大将军!”
“若你祖父有卫青的三分本领,又何至于迷路?”
卫青可是能在茫茫草原上,指挥大军追击匈奴的名将!
李广岂能与之相比!
李陵闻言,只气的脸色涨红,想要冲过去与之扭打,好为祖父出气。
司马迁阻止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李陵大吼一声扑过去,然后被自己的同族轻松拿下,殴打了三拳。
“李李李!”
“你这样的性子,也配姓李?!”
那人打完之后,留下这般羞辱李陵的话语,随即拂袖而去。
……
“李信!”
“亲手教训家里不成器的子嗣,爽吗?”
当那人走出司马迁和李陵的视线,便有人悄悄凑过来,向之开口说道。
“不痛快,我打都懒得打!”
秦朝名将,曾经为始皇帝攻赵、克燕、平齐的李信哼了一声。
“不要不高兴嘛!”
他朋友说道,“阴间有多少死鬼,想要亲手痛打自家子孙而不能?”
“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哦!”
“看他们那副样子,我只恨陛下当初西巡,没有将我带上!”
始皇帝跟其他秦君们离开中原,前往西秦时,曾捡选了几个心腹,伴随自己前去。
而李信不同于王翦等老将,其因病去世之时,尚在壮年。
所以对域外之事,还是很有期待的。
但始皇帝没有选他,
这让李信很是遗憾。
当然,
李信更放不下的,
是鬼神发掘出了卫青这等惊世奇才,为之寻找名将指点时,也没有找他!
现在卫青凭借自己的功绩,注定要青史留名了。
他的后代李广却因为迷路这样的小事,错过了大战,还认为自己被事后问责,是一种侮辱,从而羞愤自杀……
这让李信在阴间都忍不住憋出来一肚子气,连贡品都没心情吃了。
要不然,
他一堂堂武将,也不至于无聊到帮一群文士整理书籍。
还不是想找点更痛苦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