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375章:集议之制

小说: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作者:雪山藏狐 更新时间:2025-04-11 10:38:4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域外的情况如何呢?”

  中原鬼国之中,

  阴间宰执西门大夫询问出巡归来的鬼神,并对之前出口的各种鬼才表达关切。

  何博沉吟一阵,然后告诉他,“实乃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令人观之叹慰!”

  “请问诸夏在域外的耕耘如何?”

  何博就说,“日益开垦拓荒,多有丰收,仓禀充足。”

  “那请问诸夏在域外的治理如何?”

  “教化蛮夷,繁衍子孙,多集民智,革新弊政,是以国祚安稳。”

  秦国域外立国百年,如今正要发展到鼎盛之时。

  夏国虽有迟缓,但底蕴深厚,加之地理险要,以为天然屏障,所以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发生祸乱的概率并不高。

  更不用提在私底下,

  还有一群受到鬼神庇护的死鬼,能够昼夜不分的四处溜达,察其弊政,并在鬼神的宽仁放纵下,堂而皇之的发表各种言论,指摘朝野诸事了。

  他们是黑户的身份,

  朝廷派出来管制言论的酷吏,也没办法将之抓捕,于是只能忍耐、承受,然后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改善。

  “这样一来,我算不算境外势力?”

  当邹衍他们精心炮制出来的“太平道”很快在夏国发展起来;

  死鬼们也对秦、夏两国承平多年所沉积下来的隐患,到处表达不满时,

  何博这样对自己的分身说。

  那只大王八理直气壮的反问他,“这里是诸夏的地盘吗?”

  “是的。”

  “输出鬼才的目的,不就是帮助这些人口不如中原繁盛,底蕴不如中原深厚,还要防备四周蛮夷渗透的支脉,变得更好吗?”

  “是这样的!”

  “就目前为止,那些死鬼的嘴巴有说错话吗?太平道宣扬的‘致天下太平’的主张,难道有错误吗?”

  何博摆了摆手。

  “那你这算什么境外势力?”大王八用自己的绿豆眼白了下本体,“更别说这里本就是你的地盘了!”

  对何博来说,

  真正的境外势力,应该是倒灌入陆地,侵占河道的海水吧?

  毕竟这是真能把何博灌傻的。

  “也对!”何博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西门大夫在了解到域外诸国的情况平稳后,也露出了个放心的微笑。

  总而言之,

  诸夏好才是真的好!

  他才不关心域外的那些蛮夷呢!

  “这样的做法,也可以在中原执行吧?”

  随后,一直反对过分干涉阳世事物的西门大夫突然打破了自己的原则,主动向鬼神提前这件事。

  允许死鬼在阳世活动一二,抨击弊政,谤讥市朝,闻天子之耳……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何博看了他一眼,奇怪的问道。

  在域外之所以为此,

  是因为诸夏的支脉,在那里还需要发展。

  那遍地乱跑的蛮夷,不是百年间就可以清除干净的。

  一个文明要想长久的延续,百年光阴,也无非是夯实基础罢了。

  而且在数百年的混居之下,

  蛮夷会被教化,诸夏也难免会沾染胡风。

  所以,

  出口鬼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身为死人的便利,去做一些事情,

  就是弥补诸夏在域外的底蕴缺失,防止其在之后的漫漫时光中,不小心走上歪路,失去了本心。

  先人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自己那活跃于阳世的子孙:

  “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祖先与你同在!”

  如果子孙不肖的话,

  那老祖宗就得重拳出击了!

  但中原是诸夏祖地,是君子们土生土长的地方,完全没有类似的问题。

  何况中原人口众多,人才辈出,总有新人胜过旧人,哪有需要老祖宗诈尸辛苦的地方呢?

  西门豹对此,只是叹息了一声说,“时代变了!”

  阴间的规则,

  在这数百年间,都因为人心而出现了一定变化,

  又何况从秦时算起,已经大一统百年之久的人间?

  前些年的时候,

  汉廷为了“盐铁专卖”的事情,百官公卿争吵剧烈,谁也无法说服谁。

  于是到了最后,汉廷便遵循古老的制度,举行了一次“国人大会”——

  所谓国人,

  即先秦之时,同国君、贵人居于城中的民众,

  他们同城外的“野人”相对,向诸侯侍奉周天子那样,侍奉自己城中的主君,但也因此拥有参政议政、乃至于废立君主的权力。

  周厉王“官山海”所引发的,那场逼得这位西周天子不得不奔逃山林,不敢入城的暴动,便是由国人掀起的。

  至于秦汉,

  国野合流,这项制度也没有因为君主集权而被废除,只是简化成了“博士之会”。

  始皇帝的时候,

  就召集七国贤人,入咸阳担任博士,允许他们议论朝政。

  虽然始皇帝并不会因为他人的议论而改变自己已有的决心,

  但他的确延续了这个古老的议事传统,而且在博士们骂他“好大喜功”、“自以为是”时,也没有将之打断、解散。

  汉承秦制,

  老刘家祖传的听劝,更是将开大会的传统,整理成了百官朝议、内朝议事、宫门集议等等形势,而且并不禁止百姓参与,专设“议郎”之官,为乡贤所担任。

  所以,

  当盐铁官营一事迟迟没办法得到朝堂百官、贤冠博士的认可时,

  皇帝便将之扩大化,下令召集地方素有贤名道德者,来到长安城参与这场会议。

  西门豹旁观了这场会议,

  虽然在大会之后,“盐铁官营”之政得到了通过,展示出集议之制仍然有所效果,但其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仍旧让他皱眉。

  如今的汉朝疆域,已然十分广阔。

  各地百姓前来长安,参与朝廷大事,是非常艰难的,耗时也十分长久。

  而国家大事,不可轻忽,哪能因为与会者还在赶来的路上,就将之搁置推迟呢?

  汉廷君臣在此事之后,一方面对自己治下国家的宽广,有了个具体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国人大会”的难以延续。

  小国寡民的先秦制度,

  终究是要被大一统版本的汉帝国抛弃到身后的。

  西门豹知道,这是历史的必然。

  但他又知道,若是将“谤讥市朝”的事情完全放置,那日后涌现专制暴君,政策与民情不相符的概率,也要跟着大大增加。

  何况猪宝陛下,

  并不是一个性格温柔仁慈的君主,

  他的骄傲和自信,

  让他对世间太多的人和事,施以俯瞰的姿态。

  他的目标是那样的宏伟而高远。

  年轻之时,还可以听言纳谏。

  等到年老之后,他会不会变得固执残暴呢?

  时光啊,

  总是会让人变得不像自己的。

  “所以我觉得,众鬼凭借鬼神的恩赐,可以轻松往来于许多地方。”

  “虽然因其没有阳世的户籍,无法参与诸多议事大会,却也可以凭借这样的便利,将远方的事情,带去长安这样的地方,让君主知道那里的民心变化,从而制定更好的政策。”

  正好,

  那连载至今的《杂说》,就是一个典型的前例!

  “懂了!”何博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想要办理类似报纸的东西!”

  西门豹闻名而知其意,便点了点头。

  “那你放心,这件事情我是不会阻止的!”

  何博很是爽快的应下。

  ……

  之后,

  何博让西门豹去办他惦记的事情,

  自己则是极为难得的,亲自处理起了阴间的各种事物。

  有些年轻的鬼吏看着大殿上不再当珍贵摆件的阴间主宰,神色有点惊奇。

  毕竟在这些鬼吏的记忆中,

  自从自己死下来,这位顶头上司除了吃就是睡,一切事物尽数托付给了西门大夫和喜这些老臣,做到了完全的“圣天子垂拱而治”,日子过得比阳世的豕彘还要潇洒。

  对此,

  作为鬼神心腹爱鬼的医仲信誓旦旦的发声:

  “凭什么这么侮辱可爱的豕彘!”

  老医仲气呼呼的翘着胡子,胯下骑着自己最疼爱的野猪,很是严肃的说道:

  “猪彘偶尔还会拱一下泥土,觅食和修建巢穴呢!”

  大殿上的摆件,会做这种聪慧兼具勤奋的事吗?

  他叉着腰,为自己爱骑的名声努力抗争。

  不过,

  他的抗议最终被一道暗雷给打断了。

  雷霆落到老医仲身上,把他劈得外焦里嫩。

  “哼!”

  正好路过的鬼神看着倒在地上,黑乎乎的老医仲,不屑的冷哼一声。

  他说:

  “面刺寡人之过者,诛九族!

  上书谏寡人者,处极刑!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赐自尽!”

  “就是这样!”

  旁边,

  同样不小心路过的齐威王田因齐和成侯邹忌听到这似曾相识的话语,不由得沉默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