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黄落,群雁辞归。

  萧萧雨落,寂寂山晦。

  秋风凄切,秋雨寒凉,秋气肃杀。

  万里万物萧索气与浓郁肃杀气如百川归海涌入一座矿山,深入矿脉深处。

  白发飞扬,衣袍鼓荡。

  玄明盘坐其中,杀心已经平息,杀气杀意杀机尽数融入身后虚影中。

  秋之法则与金之法则交融,承载完杀戮后,法相逐渐清晰。

  头戴白玉冠,衣白羽飞衣,脚踏白龙,手持宝剑,正是白帝法相。

  为五方五老之一。

  即西方皓灵皇老天君。

  玄明身子微抖,收起法相,转瞬起身,遁出地下,跨越空间通道,重归浮云山。

  藏道峰,问道院。

  怒而苦修一月,他再次躺平。

  金秋时节,满山红黄,只有零星绿意点缀,景色绚烂。

  摇椅晃动,白发老道躺在一片绿荫下,神情惬意,一边张嘴接受灵松投喂,一边心思沉入体内。

  五脏已各具五方五老之气,初步建立起一座五行桥,五行相生,五气相克,循环交织,周而复始,显露五行道理。

  有些旧东西,是玄明输入的法则;有些新东西,是五行初成后演化的真谛。

  他用心体会。

  五行法则造诣攀升。

  哪怕他不知不觉间睡着,打起呼噜,对五行法则的理解依旧在加深。

  这便是五方五行的玄妙。

  玄明睡醒时,已月上柳梢头。

  离开躺椅,他伸个懒腰,扭一扭脖子,姿态动作跟凡间老叟毫无区别。

  感受到五脏变化,玄明错愕却不吃惊,五方五老是五行主宰,如今五方五老初成,有些进步理所当然。

  只是没想到睡着了还能进步,倒是意外之喜,他思维发散,想到了大能修行。

  练虚大能,抟炼五气,若自己成就大能,这五方五老是否能助他一臂之力?

  改日定要寻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讨论一番,若是可行,即便将来自己身上真有大秘,也能以更快速度成长起来,从容应对。

  这般想着,玄明想到玄虚等师弟,他们探寻地仙道已久,各自已经有些心得。

  上次讲道后,玄虚等被重点关照,潜修一番后修为已至先天圆满,如今求真观晋升顶尖道脉,又得天地赐福,资源、气运暴增,他们凝结金丹,是迟早之事。

  若自己真世世代代遭遇厄运,那么求真观众道必须要尽快成长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帮到他。

  念及于此,玄明挥袖,发出传音符,让玄虚这些三代真人与部分四代真人出山游历,寻找机缘,同时带点东西回来。

  时限五载,走遍大玄。

  同时将自身所学整理成册,交给第四代掌教真人长春子,令其合理安排。

  随后就撒手不管。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

  余下就看他们自己争不争气。

  指间流沙,匆匆一月。

  秋末冬初,求真观冷清不少。

  众多真人陆续下山,如蒲公英般飘向大玄四方,他们去寻道、行道、求道。

  当今冬第一场风雪落满浮云,苍山白头,玄明一步步走在雪中。

  他打算闭关,可能会很久。

  至少会是他闭关最久的一次。

  所以,他提前挖出玄阳师弟藏的好酒,又翻出玄空师弟炸的花生,坐在雪地里,看雪吹风,一口小酒喝着,一粒花生吃着。

  吃完了花生。

  喝完了灵酒。

  风雪也停了。

  玄明起身,拍一拍身上积雪,哼着小曲:“君今洗耳听吾言,道有先天与后天,后天渣质为无用,先天一点号真铅……”

  登上藏道峰。

  紧闭问道院大门。

  他大睡三日后起身打坐,心无旁骛,专心闭关,黄庭气环绕,混元意伴身,头顶三十六星辰虚实相映,脚下七十二地泉真假互鸣。

  玄明抱元守一,物我两忘。

  不出房门,不理外事,不见外客。

  ———

  素华流年,五年光阴荏苒。

  问道院一直大门紧闭。

  尽管玄明不再露面,可大小道士底气十足,他们知道求真观支柱就在那里。

  偶尔抬头,看向藏道峰肃然起敬。

  五年光景,浮云山道门顶尖道脉气象更浓,龙气蒸腾,灵泽渐盛,草木向荣,祥云终年缭绕,霞光四季不竭。

  最重要的是山中生灵。

  异类少了几分戾气,多了几分清灵,各自释放天性又行事有底线,百族共存,繁衍生息,良性竞争。

  求真观道士越发灵秀出众,道心坚定,朝诵经文暮修道,偶尔行道浮云山或与山中生灵交流,坐观云卷云舒,静看花开花落,甚少再理红尘事,哪怕是浮云县,也只有掌教真人能者多劳。

  整个求真观实力也蒸蒸日上。

  四代中又诞生数位真人。

  五代弟子里佼佼者也追了上来,成就练气真人。

  六代道人也开始入门,收了好几位心性、毅力、悟性、资质皆不错的小童。

  长安子于三年前游历归来,求真观四代真人中第三位金丹真人。

  第一位是长逸子(李自在)。

  第二位是长宁真人。

  她入了太平教小天地,见了众多半妖,认了生父,解开心结,又有在太平教当护法的姑姑护持,修为突飞猛进。

  山中道人不理世事,可山外红尘滚滚不休,你方唱罢我登场,故事轮番上演。

  大玄、大晋与大乾三座神朝一面内忧不断,一面疯狂扩军,江湖与庙堂始终没平静过。

  三大神朝之外,短短十几载,丰国抓住机会,开疆拓土,异军突起,横扫诸国,实力倍增,渐成气候,有成为第四座神朝之势。

  待三座神朝解决内忧,腾出手来时,丰国气候已成。

  各地阴地、死地诞生众多凶魂恶鬼,一个个鬼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聚啸山林,培植势力,又抱团取暖,同进同退,宛如刺猬一样扎手。

  佛门、道门、儒、墨、法等势力与世家大族要么大肆开山收徒,要么招揽人才或繁衍子嗣,连神朝皇室都计划派出子弟拜入各方势力。

  深山老林内妖王数量也日渐攀升,他们点化小妖,开山立洞,称雄一方。

  只是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浮云山中道人始终安之若素,不紧不慢,比如,维持三年选徒,不曾更改期限。

  第五年冬,期限将至。

  散落四方的求真观道人如百鸟朝凤,不约而同地往回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最新章节,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