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 第225章 吴府

小说:捉妖 作者:巫九 更新时间:2025-02-23 18:28:1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正午,狼狈的姜云和玲珑互相搀扶着,行走在官道一侧。

  二人一瘸一拐,走上一会,玲珑便会停下脚步,皮肤表面,会浮现出淡淡的红色血渍。

  这是血魔残留在她身体之中的血液。

  “得尽快找个地方静修。”玲珑虚弱的说着,目光朝姜云看去。

  姜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毕竟硬抗了血魔一掌,若不是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姜云早已躺下,不愿动弹。

  驾!

  驾!

  前方官道上,竟出现十余个衙役,骑着快马,在官道上疾驰,看到姜云和玲珑后,便停下马车。

  “你们是哪的人。”为首的衙役三十多岁,心中微微一动,上面下令,搜寻一对年轻男女,这二人看起来,倒是符合标准。

  随后翻身下马,招了招手,跟在身后的手下,也都目光不善的看向姜云二人。

  姜云紧紧皱眉起来,以他和玲珑此时的状态,走路都有些勉强,若是和这些衙役动起手来,恐怕都不是其对手。

  “说话,哑巴吗?”为首衙役拔出腰间的佩刀,厉声训斥。

  就在这时,身后竟是响起马车声。

  二人朝身后看去,是一个由十人所组成的车队。

  “小姐,前面又有两个灾民,被官府的人围住了。”马夫停下车,对身后的车厢说道。

  车帘缓缓打开,一个面容白净的少女,容貌清秀,穿着一身青色锦衣。

  她坐在里面,朝姜云和玲珑看来,她微微叹了口气,随后跳下马车,走了过来。

  “这位官爷,出什么事了?”

  衙役看这位小姐穿着打扮,并非常人,客气的说道:“上面命令我们搜寻两个逃犯,这二人的身份特征,看起来倒是符合。”

  小姐款款一笑:“官爷误会了,他俩是我们吴府的下人。”

  说着,小姐回头看去,驾车的车夫叹了口气,小姐心善的毛病又犯了。

  不过还是走了过来,拿出一袋银子,里面共有十两,塞到衙役手中。

  衙役掂了掂手中的银子,这才露出笑容,摆了摆手:“那就是误会了,走,封锁官道。”

  翻身上马,一行衙役,继续骑马,前往封锁离开天康府的路。

  待这群人离开后,吴小姐才让人从车厢内取来清水和两块面饼,递给姜云和玲珑:“快吃吧,如今天康府倒不太平,你们二人这样走在官道上,可不安全。”

  姜云闻言,抱拳说道:“多谢吴小姐,我们兄妹二人是外地来的,可没想到遇到灾民抢了盘缠,还受了伤。”

  看着二人狼狈的模样,吴小姐倒是并未怀疑姜云的说辞。

  毕竟天康府饥荒横行,灾民抢粮抢钱,甚至杀人吃肉,也有所听闻。

  吴小姐说:“若是没有去处,二位到我吴府暂住几日吧。”

  姜云点头起来:“那我就多谢吴小姐。”

  “看你们二人受了伤,就乘马车吧。”

  这马车车厢并不算大,也就勉强能挤下姜云和玲珑二人,而那吴小姐,竟是走到后面拉粮的马车上坐下。

  随后,马夫挥舞马鞭,车队缓缓行进。

  姜云也总算松了口气,随后面色一沉,说道:“看样子,雾月真人的确和天康府官府有勾结,咱们刚逃出来,官府便派人搜查咱们。”

  “教主,您情况如何?”姜云问道。

  “血魔的魔血,在压制我的筋脉。”玲珑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恐怕得十余天,我才能将这些魔血清除。”

  姜云估算了一下,自己体内的伤,恐怕也需要三天时间,才能彻底养好。

  最起码在这三天时间内,不能被官府的人给发现。

  另外,还得想办法通知锦衣卫衙门。

  以自己实力,想要从血魔手中救出许小刚和冷流儿,是不可能的事。

  实力差距太悬殊了。

  得请朝廷派更强的高手前来。

  原本按照姜云的计划,是赶往府城,用官方飞鸽传信……

  可眼下看来,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赶到官府,恐怕是自投罗网。

  马车走了约一个时辰,这才赶到吴府。

  吴府修建在天康府府城外,是一座标准的大庄园。

  来的路上,姜云也打听了一番,这位吴小姐,名叫吴清,而吴府,是当地生产蜀锦的大户。

  车队回到吴府的后门,家丁们纷纷帮忙抬着粮食运进后门的粮仓。

  吴清则来到马车前,请姜云和玲珑下来,领着二人进入后院。

  后院的一处大院子里,有着十几个房间,都是家丁居住。

  只不过此时,院子里还有不少灾民。

  “我沿途收留了不少灾民,所以房屋也有些紧缺。”吴清看向二人,道:“只能委屈你们兄妹二人暂时住一间屋了。”

  说着,吴清便领着二人来到一间房门前:“每日府里都会派发食物,我还有其他事情,若是有事,你们找府里的家丁询问便可。”

  很明显,吴清心善,收留的可不只是一个灾民。

  “多谢吴小姐。”姜云点了点头,微微一笑。

  看着吴清转身离去后,姜云和玲珑这才进入屋中休息。

  玲珑赶紧来到床上,盘腿坐下,祛除体内的魔血。

  而姜云倒不需要这么麻烦,静养便可。

  他刚坐到椅子上,准备休息一番呢,忽然便听到隔壁屋子中,传来几个灾民谈话的声音。

  “刚才吴小姐又领来两个人。”

  “要不说吴小姐心善呢,人还如此漂亮,就是最近吃得越来越差了,粥也越来越稀。”

  “刚来时,还每天有白面馒头,现在隔一天才能吃上馒头。”

  “吴小姐收留的人越来越多了,咱们吃的当然就越来越少。”

  “吴小姐糊涂啊,收留这么多人干什么?”

  听着隔壁的谈话,姜云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闭上双眼,静静修养起来。

  到了傍晚,所有灾民,包括姜云和玲珑,都走出屋子,有家丁正在派稀粥。

  所有灾民都一一领了一碗稀粥,外加一点咸菜。

  姜云拿了两碗,带回来放到玲珑的面前:“教主大人,先吃点东西。”

  “吃完了,我看能否去见吴小姐一面,他们做蜀锦生意,应该有飞鸽。”

  玲珑这才睁开双眼,喝下稀粥,这才说:“你联系冯玉,让冯玉来一趟就行了,那个老太监能对付血魔。”

  听到这,姜云点了点头。

  吃过东西后,玲珑便闭上双眼,继续祛除体内魔血。

  姜云便走出房间,看到外面正在收拾粥桶的家丁,便上前:“请问,我能见吴小姐一面吗?”

  家丁上下打量了姜云一眼,疑惑的问:“你见小姐做什么?”

  “我有事情想问问吴小姐。”

  “我家小姐事情很多,可没闲心和你见面。”家丁明显有些不耐烦。

  虽说吴家家大业大,但旱灾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府中这么多张嘴,附近村子,也大多数是吴姓人。

  都要接济。

  小姐心善,还收留这么多灾民。

  都是嘴,都得吃饭,吴府家丁口中的饭,自然也变少了。

  姜云倒也没有生气,对方的反应也很正常,他从怀中拿出一两银子,送到家丁手里:“麻烦你了。”

  这世界上,只要有钱,就没有难办的事。

  果然,收下一两银子的家丁,不动声色的将银子放好:“跟我来吧,不过小姐见不见你,我可不保证。”

  跟随在家丁身后,很快便来到一处办公的院子内。

  路上,姜云也从家丁口中得知,这位吴清小姐,可不是什么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

  吴家前些年,生意奇差,后来是吴清小姐接手家里的生意,生意这才风生水起。

  来到书房前,家丁上前敲门,进入屋内。

  吴清正拿着一个算盘,敲打着,算着账,清秀的脸上,也皱着眉毛,如今市面上粮食太贵了。

  吴府这段时间,也已经快入不敷出,若是灾情没有好转,吴府的银子也快周转不开了。

  “小姐,有一个灾民想见你一面。”家丁恭敬的说道,说完,看着吴清正在忙碌,赶忙改口说:“小姐在忙的话,我这就让他回去。”

  家丁说完,就要转身离开。

  “慢着。”吴清抬起头来,朝屋外看去:“让他进来吧。”

  “是。”家丁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招手,让姜云进屋。

  吴清在姜云进屋后,便停下手里的事情,让家丁倒了一杯白水,随后问道:“有事?”

  姜云点了点头,说:“吴小姐……”

  话音还未落下,突然,门外另一个家丁,神色惊慌的跑了进来,说道:“小姐大事不好了,来了一伙山匪,足足有五六十人,都带着家伙。”

  “领头的人,自称叫黄四,让咱们把一半的粮食交出去。”

  吴清眉毛一皱:“让人去通知官府。”

  “管家已经让人去了。”

  吴清看了姜云一眼,说道:“不好意思,我得处理点事。”

  说完,便急匆匆的朝吴府大门赶去,姜云眉毛皱了一下,思索一番后,也快步跟了上去。

  此刻,吴府大门,站着五十多人,手里都领着明晃晃的大刀,一个个凶神恶煞,明显不是良善之辈。

  而吴府门外,也站着二十多个家丁,手里拿着刀叉棍棒,和这伙山匪对峙着。

  吴府大门打开,吴清又领着好几个家丁走出,她神色平淡,看向对方的这伙山匪,问道:“哪位是领头的?”

  山匪前方,站着一个四十岁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咧嘴笑了起来,说道:“我叫黄四,你就是吴清?”

  “都说吴清小姐心地善良,还收养了五六十个灾民。”

  “吴小姐,养这么一伙灾民有啥用,不如把那些粮食给我黄四,我们保证以后再不抢你们吴府。”

  吴清皱眉问:“你们想要多少粮食?”

  黄四哈哈一笑:“瞧吴小姐说的,还要多少粮食?我们这么多兄弟下山一趟,可是饥肠辘辘,吴小姐让府里做一顿好吃的,我们兄弟进去吃饱了,也就走了。”

  吴清眉毛紧紧皱起,府里,肯定是不能让他们进的。

  一旦这伙人进去,指不定还要出什么事。

  黄四双眼露出冷光:“吴小姐不答应,那兄弟们可就自己动手抢了。”

  这群山匪,一个个精壮无比,真要打起来,这些家丁哪有丝毫还手之力?

  就在这时,突然一块令牌丢到了黄四脚下。

  黄四低头一看,捡起来看了一眼:“这什么东西。”

  从大门走出的姜云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锦衣卫的令牌都不认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捉妖,捉妖最新章节,捉妖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