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建国笑着说:“是你嫂子的侄女,来这里读书的。”
肖一峰对着张凤珍竖起大拇指,说道:“要不说大哥大嫂你们有远见有见识,现在压根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肖一峰这话说的冷建国跟张凤珍丈二摸不着头脑。
却听到肖一峰继续道,“这农村的教育水平跟省会的教育水平怎么能一样呢?肯定是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更好啊,所以啊,嫂子你把这小姑娘带来这里读书是对的。
那你们打算让她去哪所小学啊?”
提到这个,冷建国跟张凤珍就沉默了。
张凤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不怕你笑话,这孩子在她亲娘手里没了活路,你大哥才不得不将她带来,但是至于去哪所学校,如今也还没个普,我打算过完年,去旁边的那个小学问一问。”
肖一峰不解的看着张凤珍:“没了活路?”
张凤珍叹口气,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凤珍这么说,便是不想多说了。
肖一峰也不是那种喜欢打探别人家私事的人,不过他低头看着张春生,新生欢喜,从口袋里摸出了五块钱塞进了张春生的手上。
张凤珍连忙拒绝:“这怎么能行,你快收起来。”
肖一峰笑道:“这有什么不行的?过年嘛,当然要给小孩子红包了。”
想了想他又说,“我姐姐如今在育才小学工作,如果你们不嫌育才小学距离这里有点远,我倒是可以问一问我姐姐,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张凤珍跟冷建国连忙笑道:“哎哟,那可太好了,我们不嫌远,不嫌远的。”
肖一峰道:“那等我明天去我姐家帮你们问问。”
张凤珍笑道:“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肖一峰笑道:“见外了不是?我还想多来蹭饭呢,嫂子你这么见外,以后我还怎么来蹭饭?”
张凤珍捂唇笑:“不怕蹭饭,来吃,管够!”
肖一峰摸了摸张春生的头,笑着问:“喜欢读书?”
张春生点头:“喜欢。”
这时候,肖一峰才注意到张春生后脑勺上的纱布。
肖一峰问:“孩子,你这头是怎么了?”
……
相比较上一世结婚后的每一个春节,这个春节是冷秋月过的最忙碌也最清闲的一个春节。
上一世,每年过年,冷秋月都是一个人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无论是哪个亲戚来串门,都是冷秋月一个人在厨房忙前忙后,没有一个人愿意搭把手。
每次过完年,冷秋月都要累的腰酸背痛。
偏偏李建刚还嫌弃冷秋月每次做的都是那几个菜,从来不知道换点花样。
那时候冷秋月才意识到,苦难的生活,真的会磨去人的棱角。
无论多鲜活的人都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冷秋月没有跟李建刚争论过吗?
争论过的,只是后来才发现,争论也没用,更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不如就当没听见,还能省点争论的力气。
好在这辈子冷秋月没有嫁给李建刚。
过年来霍家拜访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来吃饭。
哪怕留下来吃饭也是张婶、秦秀华、冷秋月跟霍瑾辰四个人准备饭菜。
甚至大多数的时候,冷秋月会被霍瑾辰推出来帮着霍老爷子招呼客人。
霍老爷子也愿意让冷秋月帮着他招呼客人。
尤其是说到冷秋月凭借自学通过了省城重点高中的考试的时候,霍老爷子那是一脸的骄傲啊。
所以只要有客人来,霍老爷子就会是给他们介绍冷秋月。
倒是弄的冷秋月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天刚好是霍老爷子的老战友来家里拜年的时候,冷建国也带着张凤珍跟张春生来给霍老爷子拜年。
原本冷建国是打算初三就跟张凤珍一起去给霍老爷子拜年的。
只是想到张春生脑后的伤还没好,大过年的带着伤口去别人家总归不太好看。
于是又等了几年,一只等到大年初六这天,张春生后脑勺的纱布拆了。
张凤珍给张春生买了一个漂亮的小红帽,这才带着她一起去了霍家。
冷建国他们原本想着这都初六了,霍家应该也没有客人来了。
没成想哪怕到了初六,霍家的客厅依旧坐满了人。
冷建国带着礼物来,给霍老爷子拜完年后,就打算离开了。
霍老爷子哪能让他们走,笑道:“都不是外人,这个老家伙跟了我大半辈子,比我自己都熟悉我自己,都坐下,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说说笑笑,多好。”
冷秋月也拉着张凤珍跟张春生坐下,笑着问张春生:“今天怎么没穿前天给你买的那条小裙子?穿上多好看啊?”
张春生有些害羞,笑着说:“我想留着当开学的时候穿。”
张春生这几天被张凤珍打扮的可比以前在老家漂亮多了。
虽然身上还是没多少肉,但是肉眼可见的水灵多了。
霍老爷子的那位老战友也带来了自己的儿女与孙子孙女,三个小孩子一般大,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不知道三个孩子在玩什么,大人们正在聊天的时候,那位战友的孙女拿着一张纸跑过来喊道:“爷爷,爷爷您快看,像不像我跟哥哥?”
霍老爷子的那位战友姓徐。
徐老爷子将孙女揽在怀里,接过她递过来的纸张。
纸上画着两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十一岁的孙子跟九岁的小孙女。
徐老爷子惊讶道:“这是谁画的?”
小孙女指着张春生,笑道:“是春生姐姐,她可厉害啦。”
徐老爷子的孙子也笑着点头:“刚才我们把玩具跟春生分着玩儿,春生说没什么能分给我们的,就给我们画了两张相。爷爷,您看,她是不是画的特别好?”
徐老爷子笑着点头:“嗯,确实挺好的。”
霍老爷子也凑了上来,看到那画上的两个小孩,也吃了一惊。
这画的也太像了。
只用一只铅笔就能画出这样的一幅画,而且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
霍老爷子将画递给霍友良,说道:“友良,你是美术老师,你来瞧瞧这幅画,画的怎么样啊?”
霍友良接过画,看到的第一眼,心里也暗暗吃了一惊。
他笑着问张春生:“小姑娘,从几岁开始学素描的?是哪位老师教的呀?”
张春生摇摇头:“没有老师教,是我喜欢画画,就照着挂历上的人庙会,慢慢的就学会了。”
肖一峰对着张凤珍竖起大拇指,说道:“要不说大哥大嫂你们有远见有见识,现在压根没人意识到这一点。”
肖一峰这话说的冷建国跟张凤珍丈二摸不着头脑。
却听到肖一峰继续道,“这农村的教育水平跟省会的教育水平怎么能一样呢?肯定是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更好啊,所以啊,嫂子你把这小姑娘带来这里读书是对的。
那你们打算让她去哪所小学啊?”
提到这个,冷建国跟张凤珍就沉默了。
张凤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不怕你笑话,这孩子在她亲娘手里没了活路,你大哥才不得不将她带来,但是至于去哪所学校,如今也还没个普,我打算过完年,去旁边的那个小学问一问。”
肖一峰不解的看着张凤珍:“没了活路?”
张凤珍叹口气,说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张凤珍这么说,便是不想多说了。
肖一峰也不是那种喜欢打探别人家私事的人,不过他低头看着张春生,新生欢喜,从口袋里摸出了五块钱塞进了张春生的手上。
张凤珍连忙拒绝:“这怎么能行,你快收起来。”
肖一峰笑道:“这有什么不行的?过年嘛,当然要给小孩子红包了。”
想了想他又说,“我姐姐如今在育才小学工作,如果你们不嫌育才小学距离这里有点远,我倒是可以问一问我姐姐,看看能不能帮帮忙。”
张凤珍跟冷建国连忙笑道:“哎哟,那可太好了,我们不嫌远,不嫌远的。”
肖一峰道:“那等我明天去我姐家帮你们问问。”
张凤珍笑道:“那真是太谢谢你了。”
肖一峰笑道:“见外了不是?我还想多来蹭饭呢,嫂子你这么见外,以后我还怎么来蹭饭?”
张凤珍捂唇笑:“不怕蹭饭,来吃,管够!”
肖一峰摸了摸张春生的头,笑着问:“喜欢读书?”
张春生点头:“喜欢。”
这时候,肖一峰才注意到张春生后脑勺上的纱布。
肖一峰问:“孩子,你这头是怎么了?”
……
相比较上一世结婚后的每一个春节,这个春节是冷秋月过的最忙碌也最清闲的一个春节。
上一世,每年过年,冷秋月都是一个人准备一大家子的饭菜,无论是哪个亲戚来串门,都是冷秋月一个人在厨房忙前忙后,没有一个人愿意搭把手。
每次过完年,冷秋月都要累的腰酸背痛。
偏偏李建刚还嫌弃冷秋月每次做的都是那几个菜,从来不知道换点花样。
那时候冷秋月才意识到,苦难的生活,真的会磨去人的棱角。
无论多鲜活的人都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冷秋月没有跟李建刚争论过吗?
争论过的,只是后来才发现,争论也没用,更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不如就当没听见,还能省点争论的力气。
好在这辈子冷秋月没有嫁给李建刚。
过年来霍家拜访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来吃饭。
哪怕留下来吃饭也是张婶、秦秀华、冷秋月跟霍瑾辰四个人准备饭菜。
甚至大多数的时候,冷秋月会被霍瑾辰推出来帮着霍老爷子招呼客人。
霍老爷子也愿意让冷秋月帮着他招呼客人。
尤其是说到冷秋月凭借自学通过了省城重点高中的考试的时候,霍老爷子那是一脸的骄傲啊。
所以只要有客人来,霍老爷子就会是给他们介绍冷秋月。
倒是弄的冷秋月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天刚好是霍老爷子的老战友来家里拜年的时候,冷建国也带着张凤珍跟张春生来给霍老爷子拜年。
原本冷建国是打算初三就跟张凤珍一起去给霍老爷子拜年的。
只是想到张春生脑后的伤还没好,大过年的带着伤口去别人家总归不太好看。
于是又等了几年,一只等到大年初六这天,张春生后脑勺的纱布拆了。
张凤珍给张春生买了一个漂亮的小红帽,这才带着她一起去了霍家。
冷建国他们原本想着这都初六了,霍家应该也没有客人来了。
没成想哪怕到了初六,霍家的客厅依旧坐满了人。
冷建国带着礼物来,给霍老爷子拜完年后,就打算离开了。
霍老爷子哪能让他们走,笑道:“都不是外人,这个老家伙跟了我大半辈子,比我自己都熟悉我自己,都坐下,大家一起吃个团圆饭,说说笑笑,多好。”
冷秋月也拉着张凤珍跟张春生坐下,笑着问张春生:“今天怎么没穿前天给你买的那条小裙子?穿上多好看啊?”
张春生有些害羞,笑着说:“我想留着当开学的时候穿。”
张春生这几天被张凤珍打扮的可比以前在老家漂亮多了。
虽然身上还是没多少肉,但是肉眼可见的水灵多了。
霍老爷子的那位老战友也带来了自己的儿女与孙子孙女,三个小孩子一般大,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不知道三个孩子在玩什么,大人们正在聊天的时候,那位战友的孙女拿着一张纸跑过来喊道:“爷爷,爷爷您快看,像不像我跟哥哥?”
霍老爷子的那位战友姓徐。
徐老爷子将孙女揽在怀里,接过她递过来的纸张。
纸上画着两个孩子,不是别人,正是他十一岁的孙子跟九岁的小孙女。
徐老爷子惊讶道:“这是谁画的?”
小孙女指着张春生,笑道:“是春生姐姐,她可厉害啦。”
徐老爷子的孙子也笑着点头:“刚才我们把玩具跟春生分着玩儿,春生说没什么能分给我们的,就给我们画了两张相。爷爷,您看,她是不是画的特别好?”
徐老爷子笑着点头:“嗯,确实挺好的。”
霍老爷子也凑了上来,看到那画上的两个小孩,也吃了一惊。
这画的也太像了。
只用一只铅笔就能画出这样的一幅画,而且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
霍老爷子将画递给霍友良,说道:“友良,你是美术老师,你来瞧瞧这幅画,画的怎么样啊?”
霍友良接过画,看到的第一眼,心里也暗暗吃了一惊。
他笑着问张春生:“小姑娘,从几岁开始学素描的?是哪位老师教的呀?”
张春生摇摇头:“没有老师教,是我喜欢画画,就照着挂历上的人庙会,慢慢的就学会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最新章节,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最新章节,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