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惊魂过去,晨曦轻柔的洒在大地上。

  无数百姓围在已经成为废墟的客栈外,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与此同时。

  李承乾与李渊正坐着马车,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归程。

  车马粼粼中,李承乾掀开窗帘,探头回望了一眼好畤县县城,像是在望什么,又像是在思索什么,隔了好半晌,才收回目光,重新坐进马车。

  这时,李渊忽地开口道:“你为什么不在好畤县仔细调查一番,再返回长安?不是还有很多事没查清楚吗?”

  “查不清楚的爷爷!”

  李承乾摇头苦笑道:“那间破房子里的尸体,应该就是这次刺杀的主谋了,但是,根据仵作验尸的时间推断,他应该在刺杀行动前就被杀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背后之人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包括他存在的蛛丝马迹,都被清除了,我们还有查的必要吗?”

  “可是,此时若不查,以后还怎么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我们能活着回去,就是他们的噩梦!”

  李承乾笑了笑,随即手枕着头,缓缓闭上了眼睛。

  李渊有些无奈的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再多说,而是拿起桌上的火枪,小心翼翼的擦拭起来。

  虽然江陵的‘私兵器’作坊,已经研制出了火枪,但依旧无法大规模的生产火枪。

  主要是枪管的制作工艺,太繁琐,不像现代机床那么方便。

  而一切靠手工制作的东西,自然就会慢很多。

  当然,随着‘兴唐商会’不断从各地高价招募技术工匠,生产力提高,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希望火枪卫早点成军,不然那逆子还真不好对付”

  李渊口中喃喃自语,旋即拿起火枪对着窗外,比了个瞄准的姿势,又呢喃似的道:“时代变了啊,二郎!”

  李承乾:“.”

  另一边。

  好畤县城外的树林里,两道一高一矮的身影,正静静的注视着离去的车队,直到车队消失不见,两道身影才转身走进树林。

  这时,那位身材矮小的少女,笑吟吟地道;“那位太子与太上皇手中的武器,还真是厉害呢,我都没见过。”

  “哼!若是我接了这个任务,我保证他们都没有出手的机会!”那位身材高挑的男子,冷哼着说道。

  “可是,阿越就这么白死了吗?”

  “干我们这行的,就不存在白死一说,一切都是任务!”

  “说的也是呢。”

  少女舔着可爱的小嘴唇,掩嘴轻笑,随即似笑非笑地又道:“可阿越是我的哥哥呀,只有我最心疼哥哥了.”

  “你不是偷偷去挖了他的心吗,带回去好好珍藏就行了!”

  高挑男子斜眼看了眼少女,又道:“别怪我没警告你,如果你敢擅自行动,我会杀了你!”

  “哎哟小武哥哥,囡囡最听您的话了,怎么敢擅自行动呢?”少女娇嗔的捶了下高挑男子,随后不知从哪拿出一朵花,放在鼻子边轻嗅了一下,又笑吟吟地问:“我们接下来去哪?”

  “长安!”

  “咦?又接新任务了?”

  “不该知道的别问!”

  高挑男子冷冷说了一句,便轻点脚尖,奋力跃起,然后迅速朝前奔去。

  而那名少女则笑着目送他离开,舔了舔红如樱桃的嘴唇,笑嘻嘻地道:“小武哥哥又接新任务了,囡囡也心疼您呀”

  此言一出,奔跑在前面的高挑男子,明显身体一滞,但很快就恢复如常,继续朝前奔去了。

  与此同时。

  长安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正在询问云端,调查的结果。

  却听云端恭敬说道:“回禀陛下,据百骑司调查所知,最近在长安散布谣言的,并非长安城里的人,而是来往各地的游商,是他们最先开始散布谣言的!”

  “那这些游商呢?可抓到了他们?”

  “没有,他们不常在一个地方,很难抓到他们,但他们的身份,臣已经调查清楚了!”

  “好!那就将此事交给大理寺,让他们发布通缉令,务必将这些贼商抓住!”李世民一脸严肃的说道。

  “是!”

  云端恭敬领命,然后又道:“陛下,虽然那些游商是散布谣言的罪魁祸首,但与那些游商接触的人,传播谣言的人,同样可恶,依臣之见,最好抓几个来以儆效尤!”

  “嗯,你说的不错,就按你说的办!”

  李世民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便将这件事全权交给了云端。

  而就在云端准备离开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陛下,中书令房玄龄求见!”

  他怎么又来了?

  李世民心中有些疑惑,嘴上却淡淡的朝门外吩咐:“宣中书令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

  很快,房玄龄就走进了甘露殿。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房卿来得正好,云端已经查清了谣言的源头,是一些游商在传谣,朕让他协助大理寺去通缉这些游商了!”

  “陛下,臣也是为此事而来,那些游商不足为虑,现在他们已经动手了!”房玄龄接口道。

  “什么意思?”

  李世民眉头一皱。

  房玄龄看了眼云端,又看了眼李世民,面色肃然地道:“臣刚刚接到消息,太子与太上皇昨晚在好畤县遇刺了,死伤百余人,都是一些身分不明的死士和杀手!”

  李世民吃了一惊,不由满脸怒容地道:“他们竟猖狂到了如此地步!?”

  “唉,起初臣还在怀疑此事,现在看来,臣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胆量啊!”

  “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叹息声,怒极反笑;“好大的胆子!真是一群不知死活的东西!”

  “云端!给朕查!凡是与谣言有关的人,都给朕严惩不贷!”

  “遵命!”

  云端恭敬领命,直接转身便离开了甘露殿。

  这时,又听房玄龄语气担忧的道:“陛下,此番召太子与太上皇回来,会不会有危险啊!”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十分不屑地道:“都是一群在暗地里作祟的跳梁小丑,朕还怕了他们不成?!”

  “只要他们敢露头,朕就绝不会放过他们!”

  说完,又扭头朝房玄龄道:“太子与太上皇如何了?”

  “据传信之人禀报,太子与太上皇目前已经踏上了回长安的路,应该申时左右便会抵达长安!”房玄龄答道。

  “不是,他们不是刚刚才遇刺了吗?”

  李世民有些疑惑地道:“怎么不调查完此事,再返回长安?”

  房玄龄想了想,若有所思的道:“应该是陛下旨意的缘故,您不是让太子按时返回长安吗?”

  “可是,以太子的性格,你觉得他会放过那些刺客?”

  “这”

  房玄龄也有些疑惑了。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一道禀报声:“陛下,尚书右丞魏征求见!”

  李世民眉头一皱,而后扭头看向房玄龄,见他微微摇头,便知道魏征求见与他无关,于是摆手道:“让尚书右丞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

  很快,魏征就在宫侍的引领下,进了殿门。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尚书右丞求见朕,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臣刚刚接到魏州,峡州等地传来灾情急报,连续数月大旱,田地已颗粒无收,不少百姓纷纷涌入附近的州县乞食,有父子相卖,饿死者接道之象!”

  “另外,关中多地有蝗虫繁多之象,恐不足月余便会出现蝗灾!”

  “什么!?”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禀报,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一旁的房玄龄也听得头皮发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当初李世民将灾情救急粮送给突利的时候,他就在担心,大唐会不会有新的天灾。

  如今才过去三个月,新的天灾就来了。

  而且还是蝗灾!

  这旱灾加蝗灾,不是要了老命吗?!

  “陛下,陛下!”

  眼见李世民颓然的坐在了地上,房玄龄与魏征连忙上前搀扶。

  然而,李世民则有气无力的朝他们摆了摆手,道:“此事你们先看着处理吧,朕累了,想休息一会儿!”

  “这”

  房玄龄闻言,不由扭头看向魏征,希望魏征嘴下留情。

  但魏征并没有喷李世民的心思,直接就告辞离开了。

  因为当初送突利粮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表示赞成的。

  只不过,就连他也没想到,大唐会有如此多的磨难。

  灾情一个接着一个,简直跟遭了天谴似的。

  而另一边。

  崔府密室内。

  五姓七望的官吏,再次汇聚一堂。

  刚刚接到刺杀失败的消息,李家官吏就第一时间去了崔府。

  如今,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和恐惧。

  隔了半晌,才听郑家官吏抱怨似的道:“我就说不要贸然行动嘛!你们不听,现在好了,打草惊蛇了!咱们以后的日子更难了!”

  此言一出,其余家族的官吏,脸色更加难看了。

  特别是之前跳得最欢的李家官吏,现在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然而,也不是所有家族的官吏都觉得李家官吏做错了,比如王家官吏,他就站出来力挺了李家官吏。

  却听他沉声道:“郑大人,事已至此,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当初李大人提议行刺,你也没有太反对啊,而且,你郑家也出了钱的!”

  “是啊,我郑家是出了钱,但还不是被你们裹挟的?我没反对吗?我反对有用吗?”郑家官吏有些不服的回怼道。

  王家官吏一拍桌案,怒不可遏的道:“你说我们裹挟你,当初你郑家答应了跟我王家联姻,不也出尔反尔了吗?你们郑家什么货色,在坐的谁不知道?!”

  “什么出尔反尔,是你们王家那个残废,隐瞒自己的伤势,还想让我们郑家把女儿嫁过去,简直岂有此理!”

  “说谁残废呢!我们长孙.”

  “行了!”

  眼见两人越说越激动,隐隐有大打出手的意思,崔家官吏连忙喝止了两人,训斥道;“都是世家子弟,怎么一点修养都不要了?还要不要点脸?”

  “是啊两位大人,咱们现在说的是家族的未来,你们那些旧账就别翻了!”卢家官吏有些无奈的附和道。

  郑、王两家官吏闻言,冷哼一声,却也没有再吵了。

  这时,又听崔家官吏道:“李大人,你安排的刺客有没有暴露身份?”

  “啊?”

  李家官吏反应了一瞬,连忙道;“这个倒没有!我安排的人都死了!”

  “也就是说,太子无法查到我们身上,对吗?”

  “是的,他只会怀疑那些造谣、传谣的人!”

  “嗯,如此甚好!”

  崔家官吏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环顾众人道:“刺杀失败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该放眼未来。既然我们与太子的矛盾不可调和,那就无需再顾及别的,专心对付他就是了!”

  “什么意思,你们还要行刺太子?”郑家官吏面色一沉。

  崔家官吏看了他一眼,又道:“我没说行刺太子,是用别的办法,阻止他成长!”

  “什么办法?”卢家官吏忍不住好奇的追问道。

  崔家官吏笑了笑,然后环顾众人,意味深长地道:“你们莫非忘了,太子要祈雨啊!”

  “祈雨?”

  众世家官吏微微一愣。

  下一刻,王家官吏就忍不住仰头大笑:“哈哈哈,我怎么没想到呢,太子要祈雨啊!”

  “假如太子死在祈雨的祭台上,我们还需要担心家族的未来吗?”

  “这”

  众世家官吏面面相觑,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只见李家官吏恍然一笑:“我就说嘛,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再完美的太子,祈不下来雨也是枉然!”

  “不错!祈雨才是重头戏!只要他祈不下来雨,他就完了!”

  郑家官吏也笑着附和道。

  却听崔家官吏又道;“太子祈雨之事,咱们要利用家族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此事,即便太子想推脱,也推脱不了!”

  “另外,我们还要给灾区的灾民希望,告诉他们,太子是他们的希望,而一旦这种希望破灭,你们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这”

  众世家官吏闻言,不由瞳孔一缩。

  这招也太狠了!

  简直是将太子逼上绝路啊!

  不过,这样也好,谁让他敢跟我们做对!

  连他父皇都要忌惮我们几分,更何况是他!?

  而就在众世家官吏商量如何对付太子李承乾的时候。

  李承乾与李渊的车队,正驶过渭桥,朝着长安城门驶进。

  虽然李世民已经下令礼部,取消了迎接仪式,但依旧有不少百姓,在城门口等候凯旋而归的功臣。

  他们一个个满脸兴奋,激动不已。

  在车队驶进城门的那一刻,奋力高呼:“大唐万岁!”“大唐威武!”

  直到车队驶进城门,依旧有不少百姓忘我的高喊,让坐在马车内的李承乾与李渊,笑口常开。

  所谓民族自信,国家凝聚力,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建立起来的。

  而李承乾想要的,正是这种氛围。

  就在他们的车队驶进朱雀大街的时候,车队前方,‘哒哒哒’的奔来一名骑马的官吏。

  只见他在即将抵达车队的时候,立刻勒停马匹,从马匹上翻身下来,急匆匆地来到李承乾的马车旁,恭敬行礼道:“下官参见太子殿下,太上皇。陛下有旨,让太子殿下立刻进宫!”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旋即扭头看向李渊。

  只见李渊眉头大皱,冷冷地道:“为何召太子进宫?其他的功臣,怎么安排?”

  “回太上皇,下官不知道其他功臣的安排,下官只是来传召太子殿下的!”

  “这是什么话!?”

  李渊脸色一沉,当即下令:“你,马上去传朕的旨意,让二郎来见朕!”

  “啊?这”

  传旨官吏一脸惶恐,不知该如何应对。

  下一刻,又有几匹快马朝这边奔了过来。

  李渊眼睛一眯,瞬间就认出了来人,冷笑道:“承范,你怎么来了?”

  李道宗笑呵呵地策马来到马车旁,朝李渊行礼道:“侄臣是来接太上皇回家的!”

  “回什么家?”

  李渊眉头一皱:“朕哪里还有家?”

  “太上皇说笑了,整个天下都是咱们李家的,何处不是您的家呢?”

  “呵!几年不见,你这嘴皮子倒是进步了不少!”

  “太上皇过奖了!

  李道宗笑了笑,旋即又转身朝李承乾行礼道:“臣,参见太子殿下!”

  “王叔多礼了,承乾见过王叔!”

  李承乾也笑着跟李道宗回了一礼。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对于这个与李孝恭并称为‘贤王’的江夏郡王,他还是挺有好感的,毕竟这位江夏郡王,可是李唐宗室最意难平的名将。

  但好感归好感,该问清楚的还是要问清楚。

  却听李承乾又笑着道;“王叔适才说要接我爷爷回家,不知这家,指的是哪里?”

  “陛下知道太上皇不愿住大安宫,所以就给太上皇选了一个新住处!”

  “哦?”

  李渊眉毛一挑,心说他会这么好心,但还是忍不住追问:“新住处在哪里?”

  “太原!”

  “混账东西!”

  李渊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这个逆子!!”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满1000加更,今天又是万字更新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