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承乾不知道李二夫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一件大事。

  那就是贞观二年的蝗灾。

  对于这次蝗灾,李承乾印象最深的就是李世民吃蝗虫这件事。

  那么,是什么促使李世民吃蝗虫的?

  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因为愤忾蝗虫吃百姓的庄稼,所以才吃蝗虫泄愤的。

  听起来似乎有种悲天悯人的仁君作风。

  但实际上仔细去推敲,就会发现这件事跟‘刘备摔阿斗’差不多。

  纯粹是政治作秀。

  那么,李世民为何要进行这场政治作秀?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新老交替的各种矛盾,以及古代百姓对天灾的认知,往往会将天灾的发生与朝廷施政联系在一起。

  新的政治班底想上位,老的政治班底不想退位,自然而然的就会拿灾情来搞事。

  而李世民要平息灾情带来的舆论压力,这场政治作秀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李承乾解决完旱灾,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通过这场蝗灾完成自己的政治作秀。

  正所谓,流量若不能变现,那终究只是流量。

  李承乾通过平定朔方,通过报纸公开那番言论,以及刚刚完成的祈雨,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但他实际获得的权力,并没有增加多少,甚至没有任何增加。

  这显然是不符合李承乾的利益的。

  所以,他必须要将所有的‘流量’,转化为自身的实际权力。

  但这样的目的,他却不能告诉长孙皇后。

  倒不是他不相信长孙皇后。

  而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毕竟是夫妻。

  人家夫妻的关系,不用多说,再加上李世民出现的时机,实在有些巧了。

  这让李承乾不禁有种夫妻俩合起来坑自己的感觉,由不得他不警惕。

  “儿臣,见过父皇。”

  眼见李世民若无其事地走进丽正殿,李承乾连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朝他行礼。

  李世民见状,淡淡的‘嗯’了一声,便笑着走到李丽质身边,弯腰道:“我们丽质掰的馍,肯定很好吃,等会儿让父皇尝尝如何?”

  “呀!”

  正在专心致志掰馍的李丽质,听到李世民的声音,顿时犹如受惊的小老虎,将自己的碗护住,撅着嘴道:“不要!父皇每次都说尝尝,结果一尝就停不下来,我都不够吃了!”

  “哈哈哈!”

  李世民被女儿的话逗得开怀大笑。

  不远处的小胖子闻言,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举着碗道:“父皇!父皇!您吃我的!我这次掰的肯定好吃!”

  李世民笑着打量了一眼小胖子的碗,发现同样的馍,小胖子掰得比李丽质少了一半,都不够他三两口的,于是笑着揉了揉小胖子的头,轻声说道:“父皇吃自己掰的,你现在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哦,好吧。”

  小胖子有些失望的放下了碗,但眼角余光忽地看到李承乾,不由眼珠子一转,笑着道:“皇兄,我听说这羊肉泡馍是你发明的,想必皇兄掰的馍,应该很好吃吧?”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心说小胖子这么会找存在感吗?怎么什么事都要跟自己比较?!

  难不成,这也是李二夫妻坑自己的一环?

  所谓的激将法?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目光在李二夫妻,以及小胖子身上游走了一遍,然后正色道:“羊肉泡馍好不好吃,首先靠的是‘肉烂汤浓’,只有选用新鲜的羊肉,炖煮出浓汤鲜香,才能引人食欲。”

  “其次是‘馍’,要选用十全面。而这所谓的‘十全面’,乃九分死面,一分发面,烙制成的白馍。”

  “最后是‘掰馍’。因为众口难调,要找到满意自己的口感,得根据自己的喜好,掰出最合适自己的大小。”

  “如此才算的上是一份好吃的羊肉泡馍。”

  “这”

  李二夫妻,以及小胖子闻言,顿时语塞。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承乾会一本正经的跟他们讲这些。

  但是,能从李承乾口中得知羊肉泡馍的好吃精髓,李丽质却十分开心,不禁笑着跑到李承乾身边,道:“皇兄,我的馍给你吃!”

  “谢谢大妹!”

  李承乾笑着接过李丽质手中的碗,一点也没客气。

  李二夫妻见状,面面相觑。

  本来他们还想借李承乾与李泰的争执,扮演一场父母调停儿子的戏码,好拉近与李承乾的关系,结果李承乾三言两语就终结了争执,连让他们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这让他们有些尴尬的同时,又显得有些郁闷。

  不过,机会都是人创造的,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

  只见李世民尬笑了两声,又没话找话道:“听说皇家制造局的收益还算不错,最近在城外建了不少厂房,这人手上,够用吗?”

  “人手倒是够用,就是长安最近的粮价有些高了,人手多了,粮食却不够吃,臣妾头疼啊!”长孙皇后抬手扶额道。

  李承乾无语,心说果然是夫妻啊!

  这就给我暗示上了?

  意思是,想让我调江陵的粮食来长安?

  这怎么可能!

  没有好处的事,我又不是傻子!

  更何况,那些粮食我大有用处!

  李世民见李承乾不接招,又朝长孙皇后追问道:“那周边的粮食,皇后就没想过采购吗?”

  “陛下有所不知,朝廷最近在大量采购粮食,臣妾哪敢跟朝廷抢粮啊!”长孙皇后有些为难地说道。

  “也是。”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一块馍,一边掰馍,一边感慨似的道:“这个人的利益,确实没有国家的利益重要。皇后乃识大体的皇后,朕心甚慰啊!”

  李承乾:“.”

  好家伙!

  这就开始道德绑架了吗?

  敢情我不给粮食,我就自私,不识大体了?

  就你李二清高是吧?!

  “呵呵.”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旋即朝香菱招呼道:“香菱,给太子也倒一碗羊羹。”

  “是。”

  香菱恭敬的应了一声,便准备给李承乾倒羊羹。

  就在这时,李世民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哦对了,太子不是去了一趟裴司空府邸吗?怎么没吃了回来?”

  李承乾愣了一下,不禁有些古怪地道:“别人家的饭,儿臣吃不惯。”

  “哦,那太子此次回宫,是回来蹭饭的吗?”

  李世民漫不经心地问道。

  蹭饭?

  我特么回自己家吃饭,你说我蹭饭?!

  李承乾被气得差点跳脚,暗道果真是父子之情淡如水!

  我不顺你的心,吃饭都不让我省心是吧?

  好好好!

  你要这样的话,那咱们都别吃好了。

  只见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放下碗,正色道:“不瞒父皇,儿臣此次回宫,主要有两件事,一是看望母亲,二是请父皇兑现承诺。”

  李世民仿佛忘记了似的,脱口而出道:“什么承诺?”

  李承乾眉头一皱,旋即沉沉地道:“父皇之前不是答应了儿臣,祈雨成功后就给儿臣加冕吗?”

  “哦,你说的这个啊!”

  李世民故作恍然的点头道:“朕确实答应了你这件事。”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朝廷最近乃多事之秋,你应该知道,这加冕仪式,恐怕要推迟一段时间,等朝廷忙过了”

  “陛下!”

  还没有等李世民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断了他:“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这”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扭头看向长孙皇后。

  只见长孙皇后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便招呼小胖子与李丽质离开了大殿。

  虽然小胖子在离开大殿的时候有些不情不愿,但李世民并没有理他,他也就无计可施了。

  等到大殿内仅剩下李承乾与李世民二人,才听李世民肃然道:“太子当真想要这么快加冕?”

  “为免夜长梦多,自然是越快越好!”李承乾毅然决然地说道。

  李世民一脸无语,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朕可以给你加冕,但祈雨这件事,并不算完。相信你也知道,那些世家大族,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果你更进一步,以后就没有退路了,你将承受比现在高十倍,百倍的压力,你确定你能承受得住吗?”

  “我能!”李承乾言简意赅得说了两个字。

  李世民闻言,神色顿时复杂了起来,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却见李承乾又正色道:“陛下担心的事臣知道,但陛下不知道的是,臣在暗,他们在明。他们的手段臣也知道,臣的手段他们却不知道。所以,陛下不用为臣担心。臣完全可以做一个真正的太子。”

  “你”

  李世民瞪大眼睛,仿佛不认识眼前的儿子一般,隔了片刻,才收敛心中的复杂情绪,郑重其事地道:“既然你有信心,朕也不跟你废话!反正路是你自己选的。”

  “但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威严十足地道:“朕要提醒你,加冕之后,朕将不再当你是一个孩子,只要你敢违法乱纪,朕必定严惩你,绝不姑息!”

  “陛下放心,臣知道该怎么做。”

  李世民哼了一声,旋即朝门外道:“无舌,传朕旨意,让太常寺准备加冕仪式!”

  “诺!”

  门外的无舌应诺一声,很快便离开了丽正殿。

  而父子俩在长孙皇后回来前,一句话也没有再说,都各自吃着各自的羊肉泡馍。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挣脱夜幕的怀抱,皇城之内已是一片庄严肃穆的忙碌景象。

  朱墙金瓦之间,身着官袍的官吏,步履匆匆,交错的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上,叩着凝重的节奏,全部都朝着太极殿方向汇聚而去。

  太监宫女们颔首低眉,穿梭于廊坊轩榭,手中捧着各类礼器,服饰皆闪耀着尊贵的光芒,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独特的香味。

  此时,太极殿外的广场上,禁军甲士列阵而立,身材挺拔如松,威严无比。

  卯时三刻,钟鼓齐鸣,雄浑的声音如滚滚春雷,刹那间便传遍了整个广场。

  太极殿的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而悠长的声响。

  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下,李承乾身着一袭特制的太子冕服,头扎三团冲天髻,腰束鎏金白玉带,足蹬云纹黑朝靴,款步而来。

  “我大唐太子,九岁加冕,想当年,汉和帝也是九岁登基,真乃一大奇事啊!”有官吏小声感慨道。

  “哼,那汉和帝也配跟我朝太子相比?”有官吏不满似的回怼道。

  “就是,汉和弟二十七岁就死了,我怀疑你居心不良,在诅咒太子!”

  “我没有,我”

  “够了!”

  李孝恭眼见众臣就要吵闹起来,顿时有些不悦的低声呵斥:“现在是什么时候,岂容尔等放肆?!”

  “这”

  众臣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再多言。

  很快,李承乾就迈着稳健的步伐,路过他们,径自向着殿中的御座走去。

  御座之前,早已设好了香案,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

  香案之上,三牲祭品也已经摆放整齐。

  鲜美的色泽与袅袅香烟互相映衬,两侧的烛台上,红烛高燃,仿佛李唐皇室的祖先们凝视的目光。

  只见李世民庄严肃穆的抬手示意,一名司礼太监立刻捧着金册玉宝,来到御座一旁,静静挺立。

  却听李世民平静而威严地道:“宣旨!”

  “太子李承乾接旨——!”

  随着太常寺卿傅奕的声音响起,李承乾立刻伏身跪地,双手交叠,行三跪九叩之礼,额头触地,叩首有声:“臣,接旨!”

  “大唐皇帝制曰:朕之皇子李承乾,天资聪颖,德才兼备,恪尽孝道,今特行加冕之礼,以昭其德,望其承继祖训,勤勉治国,福泽苍生”

  其声音高亢而洪亮,在大殿的梁柱间回荡,声声入耳,传至殿外广场,余音袅袅。

  不少大臣听到这声音,都不由会心一笑。

  特别是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亲近李承乾的大臣,脸上的笑容无比的灿烂。

  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魏征,都露出了一丝微笑。

  而与之相对的那些世家官吏脸上,却没有丝毫笑容。

  反而一个个脸色铁青,面无表情,双拳紧握。

  紧接着,赞礼官又高声道:“加冕——!”

  只见四位身着绯袍的女官,手捧通天冠,冕旒,轻盈地走上前来。

  那通天冠上,九条金龙蜿蜒盘踞,口含明珠,龙须颤动,栩栩如生。

  冕旒由珍珠和美玉串成,每一颗都晶莹剔透,随着女官的步伐,微微晃动。

  很快,李承乾就注视着女官,将通天冠戴在自己头上,仔细扶正,再将冕旒缓缓垂下。

  那一道道珠帘垂下来的刹那,李承乾只感觉李世民看自己的眼神都变了,那是从未有过的深邃和威严。

  或许有一天,他也曾想过自己,能堂堂正正的加冕太子之位。

  只可惜,一切都背离了他的初衷,朝着他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前进了。

  “铛!铛!铛!”

  随着女官整理好通天冠和冕旒,殿外的乐师们响起了宫廷雅乐。

  编钟,编磬之声清越悠扬,似金石相击,在太极殿上空盘旋回荡。

  赞礼官再次高喊道:“加冕礼成,百官朝贺!”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广场上的文武百官,齐齐朝御座上的李承乾行礼。

  声浪如潮水般起伏,响彻云霄,在皇宫中不断回荡,传向远方。

  从这一刻起,大唐终于有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子。

  而这一场加冕仪式,也将注定载入史册,供后人传颂和敬仰。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承乾关心的。

  因为他接下来要达成的目的是,成为大唐的常务副皇帝。

  所以在加冕仪式结束的当天,他就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条太子教令。

  正式组建自己的东宫班底。

  并将马周,岑文本,薛仁贵,苏定方,裴宣召回长安,准备接下来的大行动。

  同时,他还亲自去了一趟孙伏珈府邸,将孙伏珈任命为太子舍人,处理太子府的日常事务。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又马不停蹄的去了长安城中的兴唐报馆。

  这个报馆是岑文本领导的兴唐商会开设的报馆,专门负责江陵报纸的销售工作。

  而负责这座报馆的人,是江陵四大豪族的人。

  “太子殿下,我们到了!”

  来福驾驭马车,停在了兴唐报馆门外。

  李承乾二话不说的就下了马车,然后径自走进报馆。

  此时的报馆角落里,堆满了即将发售的报纸,而报馆的吧台后,一名中年模样的男子,正在对照账薄,盘算着账目。

  “老板,我要刊印报纸!”

  李承乾笑着说了一句。

  中年男子微微一愣,旋即循声望来,疑惑道:“这位小公子是?”

  “放肆!”

  来福骤然低呵:“太子殿下当面,还不快行礼?”

  “啊?”

  中年男子吓了一跳,连忙从吧台里冲出来,惶恐跪地:“太子殿下,小人有眼不识尊贵,请太子殿下恕罪!”

  “无妨。”

  李承乾和煦一笑,旋即摆手道:“起来吧,你叫什么名字?可熟悉报纸业务了?”

  “回太子殿下,小人蔡坤,乃蔡司马族叔,已经基本熟悉长安的报纸业务了!”中年男子诚惶诚恐的答道。

  李承乾满意的点了点头,笑道:“那好,我要刊印最新一期的报纸,越快越好!”

  求双倍月票。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