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带着袁天罡闯回长安的消息,还没有传回长安。

  但长安最近发生的事也不少。

  所以,也没人特别关注长安以外的消息。

  而李承乾最近,也开始了他人生中最忙碌的时光。

  早晨先跟希尔德练习外语,随后又跟来福学习枪法。

  之后还要跟李纲学习政事。

  上午跟岑文本学习书法,下午在校场练习弓马骑射。

  直到晚上,他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比如进宫探望长孙皇后。

  虽然他知道长孙皇后的死因,不是生孩子落下的病根,但女人生完孩子之后,是非常脆弱的。

  所以,幸亏他从系统那里获得了《百科全书》,里面有后世总结的疗养办法,可以让长孙皇后的身体很好的恢复。

  只要长孙皇后的身体恢复到生孩子之前的八分,就可以练习《太玄养生经》了。

  如此一来,李承乾便再也不用担心长孙皇后会早逝了。

  “母亲,我让太医院熬制的回春汤,您喝了吗?”李承乾关心的询问道。

  长孙皇后欣慰的笑了笑,然后点头道:“喝了,我儿有心了!”

  “现在你是真正的太子了,母亲为你感到高兴!”

  “就像儿臣之前跟母亲说的那样,儿臣要靠自己的实力,坐稳太子之位,如今,儿臣算是做到了。”

  “那你之后,还打算做什么,能告诉母亲吗?”

  长孙皇后看了眼怀中的李治,满脸微笑的问道。

  李承乾略微思忖,也跟着笑道:“回母亲,儿臣想做的事有很多,但都不急,以后慢慢来!”

  “嗯,慢点好,母亲就知道,你是最好,最好的太子。”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连带因为生孩子略显苍白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李承乾知道长孙皇后担心的是什么。

  所以,主动跟他聊起了自己的想法,好让她安心养身体。

  毕竟最近这段时间,长安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特别是甘露殿那天的枪声,不知道谁传了出去,闹得人尽皆知。

  虽然李世民与李承乾都没有为此事发声,但还是让长孙皇后不禁产生了一丝担忧。

  却听李承乾又道:“以前儿臣总以为,做太子会失去很多自由,得承受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就跟父皇和大伯一样,后来我才发现,做了太子可以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是承乾,做太子虽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旦你滥用了权力,你的下场可不会太好。”

  说着,长孙皇后不由叹息一声,又接着道:“所以,你可千万不要肆意妄为啊!”

  “母亲放心,不管外面的谣言如何,请您相信您的儿子,他一定知道其中的分寸!”李承乾宽慰似的说道。

  长孙皇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朝李承乾招呼道:“你还没有看过你弟弟吧,过来,看看他”

  “是!”

  李承乾顺从的应了一声,然后上前查看长孙皇后怀中的小婴儿。

  只见他长得白白嫩嫩的,不哭也不闹,眼睛特别的明亮,尤其是那颗小脑袋,圆圆的,就像蹴鞠一样圆。

  “怎么样,像你父皇,还是像母亲我?”长孙皇后柔声细语的问道。

  “这个.”

  李承乾尴尬的咧了咧嘴,心说像个球!

  但这么危险的发言,他是绝对不能说的,只能含糊其次的道了句都像,便准备离开丽正殿。

  然而,正当他准备离开丽正殿的时候,小胖子李泰又来了。

  似乎是跟李承乾卯上了劲儿。

  无论李承乾什么时候来丽正殿,多晚来丽正殿,他都要来露个脸。

  搞得李承乾最近都不想来丽正殿了。

  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儿臣青雀,向母亲,向太子殿下请安了!”

  李泰笑着躬了躬身,然后跪坐到了长孙皇后与李承乾身边。

  却听长孙皇后笑道:“青雀,你来得正好,你看看稚奴,是像你父皇,还是像母亲我?”

  “母亲,你之前就问过儿臣了,儿臣不是说了吗,像您!”李泰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恍然抬头,然后也跟着笑道:“是啊,母亲已经问过你了,瞧母亲这记性,越来越差了。”

  “没事的母亲,您看皇兄虽然一直是太子,这加冕之后,与加冕之前,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哦?是吗?”

  李承乾眉毛一挑,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

  李泰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长孙皇后,讪笑着道:“要说不一样的地方,我们这些弟弟,倒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反倒是太子你觉得自己不一样了吧?”

  说完,又笑着看向长孙皇后:“您觉得呢,母亲?”

  “呵呵.都挺好的”

  长孙皇后尴尬的笑了笑,然后转移话题道;“我觉得,稚奴看着不太一样了”

  “小孩子是这样的,几天不见就不一样了”

  “是啊,等你们长大了,母亲也老了!”

  “哪有,母亲一点也不老,母亲看起来依旧年轻漂亮!”

  小胖子的马屁拍得很溜,但李承乾听在耳中,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于是直接朝长孙皇后告辞道:“母亲早点休息,儿臣改日再来看您!”

  “嗯,承乾回去也要好好休息,有什么事,多与你父皇商议,你们是父子,要互相信任,知道吗?”

  “知道了母亲!”

  说完,李承乾便起身离开了丽正殿。

  而目送他离开的李泰,则微微眯起了眼睛,无声自语道:“老师说了,他们世家大族会全力支持我,咱们走着瞧!”

  另一边,甘露殿。

  李世民刚刚接到一个坏消息。

  朝廷发往河北道的粮食,被人换成了掺杂麦麸糠壳,草屑,甚至石头和沙子的粮食。

  河北道灾民怨声载道,又发生了几起反叛,让刚刚才安定的河北道,再掀波澜。

  而李世民得到这个消息,也是怒不可遏,下令魏征彻查此事。

  但查案需要时间,解决灾民的问题,却是当务之急。

  所以,李世民不得不连夜将房玄龄,长孙无忌召到了宫中。

  “无忌,玄龄,你们说说,为什么河南道,关中的灾情,那么快就解决了,河北道的灾情,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朕的人就这么废物吗?”

  李世民满是愤忾的抱怨道:“前段时间出了贪钱案,现在又出了挪用赈灾粮食的案件!朕的大唐这是怎么了?!”

  “这”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面面相觑。

  却听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的道:“回陛下,臣倒觉得,此案并不是什么大案,甚至,臣觉得将粮食变成牲口吃的麸糠,并不算什么坏事.”

  “什么?你说什么?”

  李世民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长孙无忌。

  只见长孙无忌又笑着道:“不瞒陛下,臣当初在朔方的时候,也遭遇过粮草短缺的情况,当时太子就建议臣,往粮食里掺麸糠,而且收效还不错!”

  “为什么?”房玄龄也有些不解的看着长孙无忌。

  却听长孙无忌继续道:“你们想想,这一份口粮,可以换三份麸糠,这等于将救活一个人的粮食,换成了救活三人的粮食!”

  “对于那些真正快要饿死的灾民来说,有口吃的就不错了,能够活着,便是老天爷最大的恩赐,别说麸糠,就是树皮,草根,泥土都可以吃,能吃上麸糠,已经非常难得了!”

  “所以,臣觉得这件事,问题不在将粮食调换,而在于那些叛乱,是否遭有心人利用?”

  “这”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番话,李世民的火气,顿时消去了大半。

  整个殿内都变得鸦雀无声。

  长孙无忌见李世民与房玄龄一个表情,还以为他们不信,又自顾自的道:“陛下若不信,可以将太子召来,他的想法,绝对跟臣一样,因为赈灾不比其他,只要亲自去过灾区的,都知道这个情况,不管朝廷发放多少粮食,永远都不够!”

  “当初太子与太上皇去南阳,就是看到了真实的灾区,才建议南阳刺史,改变原来的赈灾方式,这才控制住了灾区!”

  “同理,河南道的马周,关中的孙伏珈,都采用了新的赈灾方式,才有效控制了灾情!”

  听到这话,李世民二人依旧没有说话。

  特别是李世民,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感觉自己的脸发臊得慌。

  惭愧!

  别说,他以前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也没有亲自到民间查看过民情。

  但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却让他反思不已。

  治国,并不是坐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应该去民间体察民情。

  可.

  有一点让他实在想不通。

  却听他若有所思的问道:“可贪墨赈灾粮食这件事,总不可能也是好事儿吧?”

  “对啊!咱们大唐可容不得这些贪官污吏!”房玄龄附和着说道。

  长孙无忌笑了:“话虽如此,但也要看这些贪官污吏,贪了多少粮食,总不能殃及池鱼吧?”

  “这”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点头道:“不错,你说的很有道理,确实不能以偏概全,等魏征先查明真相再说吧!”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

  李世民笑了笑,又摆手道:“此事先不谈了,说说户部尚书的人选,你们心中可有推荐的人?”

  “户部尚书乃朝廷二品大员,非一般人可以胜任,臣觉得还是由吏部推荐比较合适,毕竟他们熟知朝廷的官吏!”长孙无忌认真说道。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房玄龄,又道:“玄龄,你主持过吏部考核,想必应该有推荐的人选吧!”

  “这”

  房玄龄略微犹豫,然后小心翼翼的道:“臣确实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不由得追问道:“这个人是谁?”

  “回陛下,此人便是东宫左庶子,马周!”

  “你说什么?”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推荐马周,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满脸的诧异。

  虽然他是李承乾的坚定支持者,但却不敢在李世民面前,公然支持李承乾。

  更何况是推荐李承乾的人做二品大员这样的高官。

  然而,房玄龄并没有因为李世民的不悦,就放弃推荐马周。

  却听他又道:“陛下,马周在河南道做的事,想必您也清楚,而且,太子几次找到臣,想要让臣推荐马周,臣也觉得马周是个人才,所以陛下问起,臣就推荐了马周,绝无私心。”

  “哼!好个绝无私心,那逆子找过你几次,难道没有私心?”

  李世民不悦的冷哼道。

  房玄龄无奈的解释道:“不瞒陛下,太子是因为知道您不会答应他,才让臣帮他推荐的!”

  “那你推荐的,朕就一定会答应吗?”

  “这”

  房玄龄直接被这句话整无语了。

  一旁的长孙无忌见状,刚想开口说两句,就听殿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定襄道行军总管军情驰报!”

  “哦?”

  李世民眼睛一亮,顿时将刚才的不悦一扫而空,连忙道:“快拿进来!”

  “诺!”

  殿外应诺一声。

  很快,一名宫侍就拿着一根竹筒状的东西,走了进来。

  李世民看到这根竹筒,正准备接过来查看,忽地发现其中有蹊跷,不由皱眉道:“这军情驰报,怎么没有封口?”

  “这”

  宫侍迟疑了一下,然后定睛看了眼信筒,躬身道:“回陛下,传到太极宫的时候,就没有封口,奴婢还特意问了兵部的人,说传到他们那里的时候,也是没有封口的!”

  “怪了!”

  李世民听到宫侍的禀报,诧异了一下,然后接过信筒,仔细看了看四周,确实没有封装的痕迹,也不像被人拆封过的样子,然后呢喃道:“怎么会没有封口呢?难道是情况太紧急,来不及封了?”

  说完,扭头看了眼房玄龄,长孙无忌二人,又笑着道:“朕跟你们打一个赌,怎么样?”

  “赌什么?”

  长孙无忌下意识的问道。

  房玄龄则默然不语。

  却听李世民意味深长的道:“就赌户部尚书的职位,如何?”

  “这”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不由有些好笑的道:“我可没推荐人啊,这不太公平吧!”

  “怎么不公平?你也可以推荐啊.”

  “可是.”

  “行了!就这么定了!”

  还没等长孙无忌辩驳完,李世民就不容置疑的打断了他:“朕赌这军情驰报大获全胜,你们赌什么?”

  “我也赌这个!”房玄龄率先开口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旋即板着脸道:“不行,你不能赌这个!”

  “为什么?”

  “你跟朕赌一样的,这算什么赌,你赌别的!”

  房玄龄:“.”

  长孙无忌:“.”

  两人对视,皆是无语。

  很明显,李世民是铁了心不让马周担任户部尚书。

  就算是耍无赖,他也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李世民见他们都不说话,又自顾自的道:“怎么,你们都不跟朕赌吗?那朕就直接拆了哦?”

  说完,二话不说的就拿出信筒里面的信纸,笑着展开。

  只见里面的内容果然如他所料,李靖不仅大败了突厥,还活捉了颉利,看得他浑身汗毛都倒立了起来。

  真是大快人心!

  “哈哈哈!”

  李世民压抑了半晌,最终还是忍不住朗声大笑:“好好好!好个李靖!朕果然没看错人!”

  “怎么了陛下,是不是突厥的战事有眉目了?”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笑声,连忙询问道。

  李世民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二话不说的就将手中的信报递给了他。

  很快,长孙无忌就看完了信报上的内容,激动得两眼发直,浑身颤抖。

  一旁的房玄龄虽然没有看信报上的内容,但从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二人的反应,不难看出,大唐对突厥的战争,应该是大获全胜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房玄龄连忙恭维道。

  李世民心情大好,也不计较他帮李承乾推荐人了,当即朝他下令道:“中书令,传朕旨意,下个月重阳节,朕要大宴群臣,邀各国使者,到宫中赴宴!”

  “遵旨!”

  房玄龄笑着应了一声。

  尽管他没有帮李承乾推荐人成功,但大唐打败了突厥,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却听李世民又笑着道;“无忌,朕记得颉利的舞跳得不错,要不,咱们到时候让他跳一支舞给咱们助兴,如何?”

  长孙无忌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好啊!到时候让他在所有文武百官面前跳,让他跳个够!”

  “准了!”

  李世民大袖一挥:“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一定要将咱们在渭水失的面子找回来!”

  “是!”

  很快,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就带着李世民的命令离开了。

  但李世民的兴奋却依旧没有消退。

  只是待了一刻钟,他就忍不住将这个好消息带到后宫,跟长孙皇后分享了。

  至于李承乾想让马周做户部尚书这件事,则直接被他抛到了脑后。

  ps:求月末月票,祝书友们春节快乐。

  【新春佳节,贺新春,有月票的记得投我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