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正府内,李承乾抱着一杯茶,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现在的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而且,他还进一步认识了李世民。

  虽然在这之前,他就觉得李世民不是历史书上那个近乎完美的唐太宗,但能如此清晰的了解李世民的脾性,对他日后的上位,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这也和李承乾付出的代价有关。

  如果李世民一点也不念父子之情,他所做的那些,包括历史上那位造反的李承乾,早就被处死了。

  要知道,李祐跟李承乾同样是密谋造反,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处死了李祐,反而放过了李承乾。

  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对李承乾的感情。

  不过,这种感情并不是没有条件的,前提是李承乾不会威胁到他的统治。

  一旦李承乾这个太子威胁到他的统治,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狠心,也不是不可能再次上演。

  这也是李承乾用汉武帝的例子提醒他的原因。

  即我知道你的狠心,但我根本不怕你。

  我不是刘据。

  也不是原来的李承乾。

  “怎么样啊小子,知道不好惹了吧?”

  一个爽朗的声音打断了李承乾的思绪,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孝恭。

  “承乾见过王叔!”

  李承乾放下茶杯,从椅子上跳下来行了个礼。

  “行了行了,坐着吧,到了王叔这里,别那么假模假样的,拿出你叱咤风云的本色来!”李孝恭大大咧咧的摆了摆手,往自己的办公桌上一坐,然后面对着李承乾笑道:“自我大唐开国以来,你还是第一个以太子身份进宗正府的!”

  “呵!”

  李承乾笑了:“我怎么感觉王叔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呢?我大唐总共也没几位太子吧!”

  “少给老夫扯犊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再装出这幅玩世不恭的样子,小心我收拾你!”

  李孝恭老脸一唬,倒也有几分架势。

  但李承乾根本不带怕的,又笑着道:“之前移居太子府,还没来得及感谢王叔,这次就一起感谢了吧!”

  说完,直接拿出一张银票,递给李孝恭道:“拿去随便花!”

  “啥玩意儿?你给我一张纸随便花?”李孝恭一脸疑惑的接过银票,好奇的打量了一眼,然后轻夷道:“这上面的花色倒是挺漂亮的一千两,又是什么意思?”

  “这是江陵钱庄推出的银票,一千两等于一千贯,拿着这张银票,可以去江陵任意钱庄兑换一千贯钱!”

  “什么!?”

  李孝恭闻言,不禁满脸诧异,倒不是因为李承乾给了他一千贯钱,而是这一张纸居然可以兑换一千贯钱。

  “这是真的?”

  李孝恭满脸不可置信的追问道:“这张纸,不,这张银票,真能兑换一千贯钱?!”

  “当然!”

  李承乾笑道:“王叔若不信,可以去东市的江陵钱庄取钱,他们绝对会给你提出一千贯钱。而且,江陵钱庄不止可以取钱,还可以存款,你把家里的钱存进去,钱庄给你银票,以后去往全国各地,只要有江陵钱庄的地方,都可以凭借银票取钱,简单又方便!”

  “这”

  李孝恭听到这话,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板着脸道:“你小子该不会是想骗我的钱吧?我把家里的钱存进钱庄,难道就图个方便?万一你不还我怎么办?”

  “也不是全为了图个方便,我的钱庄会按照你存款的比例,给你一定的利息,你的钱放在家里,不能钱生钱,放在钱庄里却可以,比如存一千贯钱,一年不取出来,有二十贯利息,相当于你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赚二十贯!”

  “啊?”

  李孝恭满脸诧异:“什么都不做,就能赚二十贯?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李承乾笑了:“现在我江陵的所有商户,基本都将钱存在钱庄,他们走哪里都不需要带钱,做买卖拿着银票去兑换钱就行了,省事又方便!”

  “这”

  李孝恭闻言,感觉自己三观都被颠覆了,隔了好半晌,才拿起手中的那张银票,惊喜交加的道:“这可是好东西啊!我可以不取出来吗?就让它存在里面涨利息?”

  “可以啊!”

  李承乾笑着点头道:“本来就是给王叔的,王叔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好好好!你小子有良心!”

  李孝恭满意的连连点头,然后捋着胡须道:“你小子有良心,以后就在老夫这放心的住着,虽然不如你的太子府舒服,但也胜在清净!”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说这也不是啥好地方,谁特么没事跑监狱里放心住着?如果不是早就计划好了,小爷我拔腿就跑!

  “嘿嘿,太子也别嫌老夫说话难听,就依你这么折腾下去,早晚会来老夫这里常住!”

  看着李承乾一脸郁闷的样子,李孝恭贱兮兮的笑着说道。

  李承乾听到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把我的银票还我!谁像你这样诅咒你侄子的?!”

  “给我的就是我的,还想拿回去,没门儿!银票呢,多稀罕的玩意儿,我就没看到长安谁用这玩意儿!”

  李孝恭笑着躲过了李承乾伸来的手,然后又一本正经的道:

  “我也不怕告诉你,刚才我来之前,陛下特意让人嘱咐我,不让你踏出宗正寺一步,也不让你接触任何人,这是摆明了要给你教训,你若服软,一切都好说,你若不服软,估计要吃些苦头,你可准备好了?”

  “只要他不弄死我,我就不会服软!”

  “呵!好小子,算你有种!不过,我就想不通了,你这么的年轻,又这么有能力,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送王叔一句话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这”

  李孝恭听到这话,微微一愣,旋即深深看了眼李承乾,然后二话不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接就起身离开了。

  没办法,想当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也曾暗中劝解过李世民,结果没什么卵用。

  这对父子的性格,其实都差不多。

  他也就懒得多费口舌,任由他们自己折腾。

  反正再怎么折腾,大唐也不会因为他们亡国。

  而自己,也就能一直当个闲散王爷,乐得逍遥快活。

  另一边,随着重阳宴的日子越来越临近,李世民始终无法从李承乾那里弄到颉利,气得他在宫中接连发火。

  让周围伺候他的人,无不噤若寒蝉,如履薄冰。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朕就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李世民在两仪殿内来回踱步,一脸烦躁。

  一旁的无舌,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硬着头皮建议道:“要不将此事告知皇后,兴许皇后能劝动太子”

  “不行!”

  李世民断然拒绝道:“皇后刚刚生了稚奴,身体还很虚弱,朕不能因为此事劳烦她!”

  “那要不召中书令他们过来,再商议一番?”

  “嗯?”

  李世民眉头一皱。

  虽然他听到无舌的建议,心中很是不悦,因为颇有点别人教自己做事的感觉,但现在这种情况,除了召房玄龄他们商议,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于是沉默片刻,李世民便冷声下令:“那就召中书令他们过来吧!”

  “诺!”

  无舌应诺一声。

  没过多久,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就来到了两仪殿。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赐座!”

  一气呵成,三人依言而坐。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太子至今执迷不悟,你们可有什么好办法,让太子交出颉利!”

  “这”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却听房玄龄率先开口道:“陛下,太子年轻气盛,言语或有不当之处,但他毕竟是大唐的储君,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莫要因一时之气,伤了父子之情!”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朕何尝不知他是储君?可他的所作所为,哪里还有半点储君的样子?竟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给朕难堪,指责朕好大喜功,简直是目无君父!”

  杜如晦听了房玄龄与李世民二人的对话,略微犹豫,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陛下,臣觉得太子的两个条件,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第一,马周确实有才,第二,太子身为储君,主持重阳宴,也并无不妥。更何况,颉利是太子的人抓的,他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李世民闻言,顿时义愤填膺的道:“什么他的功劳是最大的?没有李靖击败颉利的大军,就欲谷设那点人,能抓住颉利?他那是耍阴招,算不得本事!”

  “好!就算太子的功劳不是最大的,但颉利确实在太子手中,不管陛下如何否认太子,都得承认这个事实是不?”

  “是又怎样?”

  李世民眼睛一眯。

  杜如晦神色一正:“既然陛下承认这个事实,那就好办了,利益交换嘛!太子拿颉利交换他想要的两个条件!”

  “这”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后看向长孙无忌。

  却听长孙无忌若有所思的道:“其实陛下担心的点,是怕太子分权,若是一般的太子,陛下倒不用担心,即使吏部尚书是太子的人也无妨。”

  “可承乾的本事,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户部尚书这个职位,看似只是管理国家财粮的,但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财粮,陛下自然不想将这个职位交给太子管辖,我也能理解!”

  “可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朝廷经过裁减官吏,已经变得十分通顺了,但裁减官吏,并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比如我们最头疼的税收,虽然陛下说的是采用人头税,可人头税也有不少问题,这些都需要解决。”

  “陛下何不利用太子的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

  李世民闻言,心头一动。

  要说别的本事,李承乾可能让他忌惮,但解决问题的本事,他还是十分认同的。

  却听他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先让马周做户部尚书,等他解决问题后,再罢黜掉他?”

  “非也!”

  长孙无忌摇头道:“若陛下这样做,您和承乾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差,得不偿失。”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朕眼睁睁的看着他掌握国家的财粮权?”李世民板着脸道。

  长孙无忌无奈的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房玄龄,杜如晦一眼,叹息道:“陛下不是早就有改革官职的想法吗?”

  “这”

  李世民瞳孔骤然一缩,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清醒过来。

  什么是当局者迷,这就是当局者迷。

  或许是因为跟他争权的是他儿子,让他差点失去了理智。

  如今得到长孙无忌的提醒,他才恍然大悟,自己拥有的手段,何其繁多,根本不用忌惮一个职位。

  “哈哈哈!”

  想通了关键的李世民,不由开怀大笑,然后满脸笑意的称赞长孙无忌道:“无忌,你果然足智多谋!朕有你乃大唐之幸!”

  “呵呵.”

  长孙无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却没有再多说。

  一旁的房玄龄,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同样默然不语。

  唯独杜如晦仿佛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那太子想要主持重阳宴的条件,陛下答应吗?”

  “这”

  李世民闻言,瞬间收敛笑声,然后面露迟疑之色。

  就在这时,殿外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启禀陛下,尚书右丞魏征求见!”

  “嗯?”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摆手道:“宣他进来!”

  “诺!”

  殿外应诺一声。

  很快,魏征就从殿外走了进来,恭敬行礼道:“臣,魏征,参见陛下!”

  “呵!尚书右丞回来了,那河北道的案件,想必也查清楚了吧?”李世民笑着询问道。

  魏征看了眼房玄龄三人,点头道:“臣不负使命,已经查清楚了!”

  “好!情况如何,你且详细说来听听!”

  “遵命!”

  不多时,魏征就将河北道的案件,详细禀明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听完他的禀报,整个人都不好了。

  又是世家大族!

  这些该死的世家大族!

  简直找死!

  “朕问你!那些贪官污吏,都抓回来了吗?”

  “回陛下,已经抓回来了,现在正关押在大理寺牢房,由大理寺卿审理结案。”

  “嗯,做的不错。等明日朝会,朕再赏赐你!”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便准备打发走魏征,继续跟房玄龄三人商议李承乾的事。

  但魏征却没有任何想要走的意思,就那么直愣愣的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这”

  李世民有些不解的看着他,道:“爱卿还有事?”

  “陛下难道就没什么想对臣说的了吗?”魏征平静的反问道。

  李世民与房玄龄三人面面相觑,然后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怎么,朕又做了什么对不起天下的事了吗?”

  “这倒没有,只是前段时间,陛下让人传话给我,说什么,以后做什么事,藏着点,别再让发现之类的话!”

  “呃,这话是朕说的,怎么啦?”

  “臣以为,陛下又错了!”

  魏征顿时一脸严肃的说道。

  李世民闻言,不由抬手扶额:“朕怎么又错了?”

  “臣以为,君和臣应当以同样的戒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没听说过把公道放在一边,做起事来还藏藏掖掖的,要是君王臣子都这么做的话,那天下人的命运,岂不是危险了?”

  “这”

  李世民听到这话,顿时满脸尴尬,然后无奈的认错道:“你说的对,朕现在想起来,也后悔说那些话!”

  “不管是作为皇帝,还是臣子,谁在背后,都不能做那些违背公道的事!”

  “陛下能深明大义,也不枉臣一番好言相劝!”

  魏征依旧平静的点头道:“臣以身许国,按公道行事,不敢有任何欺骗、隐瞒的行为,才对得起良心。所以,我再次提醒陛下,但愿陛下把我当作良臣,不要将我当作忠臣。”

  “良臣,忠臣,这话朕挺熟悉,你不止一次说过!”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环顾了一圈房玄龄三人,又话锋一转的道:“但你说得太简单了,能不能再给朕讲讲,什么是忠臣?什么是良臣?”

  “良臣,择主而侍,然后竭尽所能,身获美名,子孙传世,而忠臣呢,他知道跟君王同声共气,他的命运和君王紧紧联系在一起,倘若君主遭难,忠臣就落得个无家无国的下场,空留下一个忠臣的名份。”

  魏征解释道:“两者相差甚远,陛下不可混淆。”

  “嗯,说得好。”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

  却听魏征又沉沉的道:“那请问陛下,为何囚禁太子,是因为太子将你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相提并论吗?还是说,你好大喜功,还觉得自己是对的?”

  “放肆!”

  李世民豁然从皇帝宝座上站了起来:“这是太子与朕的事,用不着你管!”

  “太子是储君,储君辅佐皇帝治理天下,无所不涉及。臣乃良臣,明知陛下做错了,为什么不能管?”

  “何况太子之言,臣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魏征!”

  李世民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怒视魏征道:“你给朕退下!”

  “臣不退,除非陛下放了太子!”

  “你竟敢威胁朕?!”

  李世民当即脸就黑了。

  ps:有月票的记得投我!

  求月票啊,再不给就过期了!!有保底月票的,也记得投我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