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突然到来,李世民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有太反感。
因为今天这个大日子,本来就是他长脸的日子,而且,执失思力代表突利可汗的提议,也让他既震惊,又舒畅。
这样的装逼时刻,自然少不了那个一碗水都端不平的父亲见证。
所以,在听见李渊突然来到的下一刻,他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渊。
不多时,李渊就穿着一身李承乾为他量身定制的绯红色云龙纹唐装,精神抖擞的走到了菊花台。
众人见到李渊这一身着装,不由眼睛大亮,似乎对这身唐装非常感兴趣。
因为这身唐装的设计,明显不同于大唐现有的任何一款服装。
相比李世民穿的金碧辉煌,威严大气的龙袍,李渊身着唐装没有任何宽大臃肿的感觉,看起来竟跟李世民差不多年岁。
这就让李世民有些尴尬了。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尴尬了一瞬,就笑着朝李渊行礼道:“父亲来得正巧,宴会还没有开始,您请上坐。”
“是么?来得巧吗?”
李渊斜了李世民一眼,淡淡道:“我还以为你会怪我不请自来呢!”
“父亲说笑了,朕哪会不请父亲呢!”
说完,李世民当即收敛笑容,扭头看向李承乾,斥道:“承乾,你怎么不请你爷爷呢?朕让你主持重阳宴,你就是这么主持的吗?一点规矩都没有!”
李承乾听到这话,一阵牙疼。
我尼玛!
你不邀请你爹,你居然怪我?!
好好好!
我记住你了李二!
之前还夸我将场地布置的好,现在翻脸比翻书还快?!
“行了,我本来就没打算来,怪承乾做什么!”
李渊听到李世民甩锅给李承乾,不悦的摆了摆手,然后自顾自的走上菊花台,看了眼周围的布置,以及一脸古怪的众人,又展颜一笑的道:“听说承乾布置的宴会场很壮观,这一趟当真没白来!”
“臣妾参见太上皇!”
长孙皇后见李渊走上菊花台,第一时间便带着李世民的妃子前来行礼。
台下的众人见状,这才反应过来,还没有跟李渊行礼,于是异口同声的道:“臣等参见太上皇——!”
“呵呵.”
李渊笑了笑,然后摆手道:“都平身吧,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继续,你们继续!”
说完,又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堪堪坐了下来。
而众臣见状,却面面相觑。
虽然李渊的不请自来,让他们多少有些膈应,但李世民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很快,李世民就返回了菊花台,准备拒绝古儿汗国的提议。
因为在他看来,古儿汗国虽然有十三部落,但终究只是一国,不足以服众。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他准备拒绝古儿汗国的提议的时候,台下二十九国的使臣,竟在这时候站了起来,纷纷表态道:“大唐皇帝陛下,我们支持古儿汗国的提议,愿尊您为‘天可汗’,管理我们的国家!”
哗!
全场哗然!
如果说,刚才执失思力代表古儿汗国提议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犹如一道惊雷,那台下这二十九国同时支持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则不亚于引爆了一颗核弹。
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炸得魂飞魄散。
因为如此一来,大唐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朝上国。
而这些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的国家,则成了大唐的藩属国。
要知道,中原大地的封建王朝,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只有汉武帝时期的汉朝。
可是,以大唐如今的实力,能比肩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吗?
很明显,还不能。
那么这些番邦异国,为什么会答应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呢?
因为大唐如今的实力,虽然不能比肩汉武帝时期的汉朝,但大唐如今的繁荣,对他们却有极大的好处。
一旦他们国家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就能无限制的索要天朝上国的好处,傻子才会不答应。
毕竟相比这些虚无的名头,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傻子。
尽管这个‘天可汗’的尊号,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特别是在李渊面前,让他彻底的扬眉吐气了一番。
可仔细一想,这里面的道道绝对不简单。
所以,在二十九国的使臣,纷纷表态之后,他就笑呵呵的婉拒了。
却听他语气谦虚的道:“朕登基不过才三年,管理大唐尚有不足,何况管理你们的国家。因此,朕看就不必了吧.”
说着,环顾了一圈众使臣,又笑着道:“我们大家还是各自管好自己吧。高昌,西北诸国国王,各国使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四海升平,你们送朕一个尊号,天可汗,这是前所未有的,朕很开心!”
“天可汗万岁!”
各国使臣欢呼雀跃。
虽然李世民没有答应管理他们的国家,但李世民接受了‘天可汗’这个尊号。
这说明大唐承认了天朝上国的地位。
即使他们不是大唐的藩属国,以后与大唐做生意,或者有什么争端,大唐作为天朝上国,都可以调节,甚至直接帮助。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却听李世民又继续道:“中原有句古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就是民,朕为天可汗,要与你们一起共保四海太平,万民安康!”
“天可汗英明!”
各国使臣再次欢呼雀跃。
一直沉默不语的倭国,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之人,则互相对视,眉头大皱。
虽然他们在心中都承认唐朝的强大,但如此多的国家依附唐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与他们接壤的国家,或者有利益关联的国家,如今傍上了唐朝的大腿,以后恐怕少不了与他们的争端。
到时候,唐朝是帮他们,还是帮自己呢?
答案非常明显。
想到这里,四国之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没有当场发作。
然而,他们不当场发作,有人却当场发作了。
比如李渊。
只听他漫不经心地道:“二郎,我觉得你这个皇帝就做的蛮不错的,那么谦虚干嘛?”
“当初争皇位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谦虚啊!”
“父亲!”
李世民听到李渊这话,当时脸就黑了。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发作,于是沉沉的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李渊笑着端起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然后笑道:“我就是觉得,他们要你管他们的国家,那就管好了,怕什么?”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这是.”
“你若不敢管,就交给我孙儿来管,他有这个能力!”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渊出言打断了。
但李渊的这番话,直接惊得在场的众人目瞪口呆,头皮发麻。
好家伙!
好刺激!
想不到这重阳宴才刚开始,就这么劲爆!
大唐是要变天了吗?!
不会吧!
这不会是真的吧?!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的下一刻,李世民一个冷眼扫向了李承乾。
虽然这番话是李渊说出来的,但结合李承乾费尽心机主持重阳宴,以及重阳宴之前,他当着李道宗他们说的那番话,不用想也知道,所谓的‘双话事人’,应该就诞生在今天。
岂有此理!
这逆子竟真的敢与朕争权?
凭什么!
他到底凭什么!?
一股冲天怒火,陡然从李世民心中升起,他的目光越来越冰冷,看得不远处的长孙皇后心里一突。
虽然她至今还没反应过来,明明是李渊在挑事,为何李世民会盯着李承乾,但想到李承乾与李渊的关系,又满脸的无奈。
只希望今日不要发生什么父子相残的悲剧。
而李泰,李恪,李祐这些李承乾的弟弟,在听到李渊那番话的时候,却代入感极强。
因为李渊说的孙儿,并没有特指李承乾,这让他们不禁产生了一些幻想,若李世民将那些藩属国交给他们管理,简直不要太好。
尽管这只是他们的幻想,但那些不明所以的使臣,在看向他们的时候,也让他们挺起了胸膛。
至于大唐的文武百官,虽然知道李渊说的是李承乾,但经历了那晚发生的事,他们也不敢轻易招惹李渊。
而就在李世民犹豫要不要主动出击的时候,李承乾平静如常的站了出来,朝李渊恭敬行礼道:“太上皇爷爷,孙儿承乾感谢您的高看,但以孙儿的能力,恐怕也无法胜任管理这么多国家!”
“哦?”
李渊眉毛一挑,又淡淡的道:“可你之前不是说,这些国家很好管理吗?还说这些国家在你的治理下,能够跟大唐一起繁荣昌盛!”
“这”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我那是随便说说而已,皇爷爷怎么还当真了?”
“哦,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吗?那一张纸可兑换万贯钱的银票,还有那亩产万斤的粮食,不是为了带领他们共同富裕吗?”
李渊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嘟囔道:“我还以为你会将这些好东西给他们呢,原来是我想多了。”
说着,扫了眼呆若木鸡的众人,摆手笑道:“是我误会我孙儿了,你们就当什么都没听到,继续宴会,继续宴会哈!”
李世民:“.”
在场的所有使臣:“.”
我擦!
什么纸能兑换万贯钱?
什么粮食能亩产上万斤?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不仅在场的所有使臣满脸懵逼,就连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
至于那些文武百官,有知道银票的,也有知道江陵红薯的,但知道银票的不多,知道红薯亩产万斤的根本没有。
所以,在李渊与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全场直接鸦雀无声。
就连一直沉默不语的倭国,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之人,脸上都挂满了精彩的神色。
如果说,李世民与自己父亲,或者自己儿子产生权力争端,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那李渊与李承乾的对话,则是他们无法相信的噩梦。
要知道,如果大唐真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那大唐的军队将会如虎添翼。
不是说如今的大唐,无法做到像汉武帝时期的汉朝那样强大,而是大唐如今的国力,没有经历‘文景之治’的积累,无法与汉武帝时期的汉朝相比较。
至于大唐的军队,其实相比汉武帝时期的军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正是因为大唐的国力无法支撑强大的军队,大唐才会被东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以及边境小国时常犯境。
如果大唐因为这亩产上万斤的粮食补足了国力,大唐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
而他们,则会成为天朝上国真正的藩属国。
这绝对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特别是至今还在犯境的吐谷浑和高句丽两国。
只见两国之人,默契的端起酒杯,自顾自的一饮而尽,然后不动声色的看了眼身后,又恢复如常,默不作声。
而就在这时,李世民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惊疑不定的看向李承乾,道:“承乾,你皇爷爷说的是真的,你真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
“呃,这个.”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有是有,不过没有上万斤那么夸张”
“那是多少?”李世民急切的询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不太确定的道:“大概有五六千斤吧.”
我倒!
众人听到李承乾这话,差点当场摔倒。
而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这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纵使不是亩产上万斤的粮食,亩产五六千斤也很惊人啊!
要知道,大唐如今的粮种,就算是上好的粮田,也顶多亩产两三百斤。
而这亩产五六千斤的粮食,可足足翻了十几倍。
这是何等的神种啊!
为什么朕现在才知道?
这逆子到底隐瞒了自己多少不知道的事?!
而就在李世民又气又恼的时候,倭国之人站起来,冷不防地开口道:“大唐皇帝陛下,我倭国尊您为‘天可汗’,愿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希望大唐能帮助我倭国,赐予我们一些神种,让我们的子民,摆脱食不果腹的贫困。”
“另外,还请大唐皇帝陛下允许我们派遣使者,学子来大唐学习你们的生产技术,中原文化,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建筑技艺,生活习俗等。”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雷动。
紧接着,高句丽之人也站了起来,行礼道:“大唐皇帝陛下,我高句丽虽然不能成为大唐的藩属国,但也愿意出高价购买大唐的神种,以及一些盔甲和武器!”
“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谷浑愿与大唐签订停战协议,条件是分我们一些神种!”
“大唐皇帝陛下.”
随着不请自来的倭国,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四国,纷纷表态,其余二十九国的使臣也坐不住了。
只见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站了起来,由高昌国国王亲自表态道:“天可汗,我高昌,于阗,疏勒,康国等二十九国,自愿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受大唐全权管理!”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愕然。
要知道,全权管理的意思,可是放弃一个国家的主权的行为。
这些番邦异国难道疯了不成?
其实,在李承乾看来,这些番邦异国哪里是疯了,别人只不过也是随便说说而已。
你真要全权管理别人的国家,阻力比你想象的都还大。
而且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你能管什么?你什么都管不了!
只需要表表忠心,你手里的好东西就被别人白拿了。
这种好事,就是让他们当孙子,他们都心甘情愿。
因为不用让他们付出什么代价。
可是,李承乾会让他们如愿吗?
真当大唐的便宜那么好赚?
就在李世民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的时候,李承乾的声音,陡然响了起来:“你们愿尊我父皇为‘天可汗’,那是你们的事,你们愿成为我大唐的藩属国,也是你们的事。”
“但是。”
说着,他的话锋一转,又接着道:“你们可问过我们的意见,或者说,可问过我的意见?”
哗!
全场再次哗然!
有的人满脸疑惑。
有的人惊喜交加。
还有的人则不知所措。
却听一名来自吐谷浑方向的人冷笑道:“唐朝不是皇帝说了算吗?什么时候论到太子说了算了,还是说,你这个太子能做大唐的主?”
轰隆!
一句话惊起千层浪!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句话吸引了。
就连争先恐后向大唐表忠心的二十九国使臣,都瞬间闭上了嘴。
场面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寂静无声。
只见李承乾平静而淡漠的看向那名吐谷浑方向的人,挑眉道:“你谁啊?这里轮得到你说话的份?”
“哼!”
对方冷哼一声,然后傲然道:“我乃吐谷浑王子慕容顺,够不够份说话?”
“呵!”
李承乾不屑的冷哼一声,淡淡道:“如果是吐谷浑太子来了,倒有点说话的份量,一个区区王子,算什么东西!”
“放肆!”
“找死!”
慕容顺身边的中年男子,勃然大怒。
李承乾身后的臣子,猛然冲了出来。
【求月票,求月票】
因为今天这个大日子,本来就是他长脸的日子,而且,执失思力代表突利可汗的提议,也让他既震惊,又舒畅。
这样的装逼时刻,自然少不了那个一碗水都端不平的父亲见证。
所以,在听见李渊突然来到的下一刻,他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渊。
不多时,李渊就穿着一身李承乾为他量身定制的绯红色云龙纹唐装,精神抖擞的走到了菊花台。
众人见到李渊这一身着装,不由眼睛大亮,似乎对这身唐装非常感兴趣。
因为这身唐装的设计,明显不同于大唐现有的任何一款服装。
相比李世民穿的金碧辉煌,威严大气的龙袍,李渊身着唐装没有任何宽大臃肿的感觉,看起来竟跟李世民差不多年岁。
这就让李世民有些尴尬了。
不过,李世民也只是尴尬了一瞬,就笑着朝李渊行礼道:“父亲来得正巧,宴会还没有开始,您请上坐。”
“是么?来得巧吗?”
李渊斜了李世民一眼,淡淡道:“我还以为你会怪我不请自来呢!”
“父亲说笑了,朕哪会不请父亲呢!”
说完,李世民当即收敛笑容,扭头看向李承乾,斥道:“承乾,你怎么不请你爷爷呢?朕让你主持重阳宴,你就是这么主持的吗?一点规矩都没有!”
李承乾听到这话,一阵牙疼。
我尼玛!
你不邀请你爹,你居然怪我?!
好好好!
我记住你了李二!
之前还夸我将场地布置的好,现在翻脸比翻书还快?!
“行了,我本来就没打算来,怪承乾做什么!”
李渊听到李世民甩锅给李承乾,不悦的摆了摆手,然后自顾自的走上菊花台,看了眼周围的布置,以及一脸古怪的众人,又展颜一笑的道:“听说承乾布置的宴会场很壮观,这一趟当真没白来!”
“臣妾参见太上皇!”
长孙皇后见李渊走上菊花台,第一时间便带着李世民的妃子前来行礼。
台下的众人见状,这才反应过来,还没有跟李渊行礼,于是异口同声的道:“臣等参见太上皇——!”
“呵呵.”
李渊笑了笑,然后摆手道:“都平身吧,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继续,你们继续!”
说完,又自顾自的找了个位置,堪堪坐了下来。
而众臣见状,却面面相觑。
虽然李渊的不请自来,让他们多少有些膈应,但李世民都没说什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说什么。
很快,李世民就返回了菊花台,准备拒绝古儿汗国的提议。
因为在他看来,古儿汗国虽然有十三部落,但终究只是一国,不足以服众。
然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正当他准备拒绝古儿汗国的提议的时候,台下二十九国的使臣,竟在这时候站了起来,纷纷表态道:“大唐皇帝陛下,我们支持古儿汗国的提议,愿尊您为‘天可汗’,管理我们的国家!”
哗!
全场哗然!
如果说,刚才执失思力代表古儿汗国提议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犹如一道惊雷,那台下这二十九国同时支持尊李世民为‘天可汗’则不亚于引爆了一颗核弹。
直接将在场的所有人炸得魂飞魄散。
因为如此一来,大唐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朝上国。
而这些尊李世民为‘天可汗’的国家,则成了大唐的藩属国。
要知道,中原大地的封建王朝,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只有汉武帝时期的汉朝。
可是,以大唐如今的实力,能比肩汉武帝时期的汉朝吗?
很明显,还不能。
那么这些番邦异国,为什么会答应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呢?
因为大唐如今的实力,虽然不能比肩汉武帝时期的汉朝,但大唐如今的繁荣,对他们却有极大的好处。
一旦他们国家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就能无限制的索要天朝上国的好处,傻子才会不答应。
毕竟相比这些虚无的名头,实际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李世民也不是傻子。
尽管这个‘天可汗’的尊号,极大的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特别是在李渊面前,让他彻底的扬眉吐气了一番。
可仔细一想,这里面的道道绝对不简单。
所以,在二十九国的使臣,纷纷表态之后,他就笑呵呵的婉拒了。
却听他语气谦虚的道:“朕登基不过才三年,管理大唐尚有不足,何况管理你们的国家。因此,朕看就不必了吧.”
说着,环顾了一圈众使臣,又笑着道:“我们大家还是各自管好自己吧。高昌,西北诸国国王,各国使节,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庆四海升平,你们送朕一个尊号,天可汗,这是前所未有的,朕很开心!”
“天可汗万岁!”
各国使臣欢呼雀跃。
虽然李世民没有答应管理他们的国家,但李世民接受了‘天可汗’这个尊号。
这说明大唐承认了天朝上国的地位。
即使他们不是大唐的藩属国,以后与大唐做生意,或者有什么争端,大唐作为天朝上国,都可以调节,甚至直接帮助。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却听李世民又继续道:“中原有句古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就是民,朕为天可汗,要与你们一起共保四海太平,万民安康!”
“天可汗英明!”
各国使臣再次欢呼雀跃。
一直沉默不语的倭国,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之人,则互相对视,眉头大皱。
虽然他们在心中都承认唐朝的强大,但如此多的国家依附唐朝,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与他们接壤的国家,或者有利益关联的国家,如今傍上了唐朝的大腿,以后恐怕少不了与他们的争端。
到时候,唐朝是帮他们,还是帮自己呢?
答案非常明显。
想到这里,四国之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却没有当场发作。
然而,他们不当场发作,有人却当场发作了。
比如李渊。
只听他漫不经心地道:“二郎,我觉得你这个皇帝就做的蛮不错的,那么谦虚干嘛?”
“当初争皇位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谦虚啊!”
“父亲!”
李世民听到李渊这话,当时脸就黑了。
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也不好发作,于是沉沉的道:“你到底想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
李渊笑着端起一杯酒,轻轻抿了一口,然后笑道:“我就是觉得,他们要你管他们的国家,那就管好了,怕什么?”
“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这是.”
“你若不敢管,就交给我孙儿来管,他有这个能力!”
李世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渊出言打断了。
但李渊的这番话,直接惊得在场的众人目瞪口呆,头皮发麻。
好家伙!
好刺激!
想不到这重阳宴才刚开始,就这么劲爆!
大唐是要变天了吗?!
不会吧!
这不会是真的吧?!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的下一刻,李世民一个冷眼扫向了李承乾。
虽然这番话是李渊说出来的,但结合李承乾费尽心机主持重阳宴,以及重阳宴之前,他当着李道宗他们说的那番话,不用想也知道,所谓的‘双话事人’,应该就诞生在今天。
岂有此理!
这逆子竟真的敢与朕争权?
凭什么!
他到底凭什么!?
一股冲天怒火,陡然从李世民心中升起,他的目光越来越冰冷,看得不远处的长孙皇后心里一突。
虽然她至今还没反应过来,明明是李渊在挑事,为何李世民会盯着李承乾,但想到李承乾与李渊的关系,又满脸的无奈。
只希望今日不要发生什么父子相残的悲剧。
而李泰,李恪,李祐这些李承乾的弟弟,在听到李渊那番话的时候,却代入感极强。
因为李渊说的孙儿,并没有特指李承乾,这让他们不禁产生了一些幻想,若李世民将那些藩属国交给他们管理,简直不要太好。
尽管这只是他们的幻想,但那些不明所以的使臣,在看向他们的时候,也让他们挺起了胸膛。
至于大唐的文武百官,虽然知道李渊说的是李承乾,但经历了那晚发生的事,他们也不敢轻易招惹李渊。
而就在李世民犹豫要不要主动出击的时候,李承乾平静如常的站了出来,朝李渊恭敬行礼道:“太上皇爷爷,孙儿承乾感谢您的高看,但以孙儿的能力,恐怕也无法胜任管理这么多国家!”
“哦?”
李渊眉毛一挑,又淡淡的道:“可你之前不是说,这些国家很好管理吗?还说这些国家在你的治理下,能够跟大唐一起繁荣昌盛!”
“这”
李承乾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笑道:“我那是随便说说而已,皇爷爷怎么还当真了?”
“哦,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吗?那一张纸可兑换万贯钱的银票,还有那亩产万斤的粮食,不是为了带领他们共同富裕吗?”
李渊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然后嘟囔道:“我还以为你会将这些好东西给他们呢,原来是我想多了。”
说着,扫了眼呆若木鸡的众人,摆手笑道:“是我误会我孙儿了,你们就当什么都没听到,继续宴会,继续宴会哈!”
李世民:“.”
在场的所有使臣:“.”
我擦!
什么纸能兑换万贯钱?
什么粮食能亩产上万斤?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不仅在场的所有使臣满脸懵逼,就连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
至于那些文武百官,有知道银票的,也有知道江陵红薯的,但知道银票的不多,知道红薯亩产万斤的根本没有。
所以,在李渊与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全场直接鸦雀无声。
就连一直沉默不语的倭国,西突厥,高句丽,吐谷浑之人,脸上都挂满了精彩的神色。
如果说,李世民与自己父亲,或者自己儿子产生权力争端,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那李渊与李承乾的对话,则是他们无法相信的噩梦。
要知道,如果大唐真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那大唐的军队将会如虎添翼。
不是说如今的大唐,无法做到像汉武帝时期的汉朝那样强大,而是大唐如今的国力,没有经历‘文景之治’的积累,无法与汉武帝时期的汉朝相比较。
至于大唐的军队,其实相比汉武帝时期的军队,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正是因为大唐的国力无法支撑强大的军队,大唐才会被东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以及边境小国时常犯境。
如果大唐因为这亩产上万斤的粮食补足了国力,大唐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朝上国。
而他们,则会成为天朝上国真正的藩属国。
这绝对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特别是至今还在犯境的吐谷浑和高句丽两国。
只见两国之人,默契的端起酒杯,自顾自的一饮而尽,然后不动声色的看了眼身后,又恢复如常,默不作声。
而就在这时,李世民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惊疑不定的看向李承乾,道:“承乾,你皇爷爷说的是真的,你真有亩产上万斤的粮食?”
“呃,这个.”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然后点头道:“有是有,不过没有上万斤那么夸张”
“那是多少?”李世民急切的询问道。
李承乾想了想,不太确定的道:“大概有五六千斤吧.”
我倒!
众人听到李承乾这话,差点当场摔倒。
而李世民听到李承乾这话,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纵使不是亩产上万斤的粮食,亩产五六千斤也很惊人啊!
要知道,大唐如今的粮种,就算是上好的粮田,也顶多亩产两三百斤。
而这亩产五六千斤的粮食,可足足翻了十几倍。
这是何等的神种啊!
为什么朕现在才知道?
这逆子到底隐瞒了自己多少不知道的事?!
而就在李世民又气又恼的时候,倭国之人站起来,冷不防地开口道:“大唐皇帝陛下,我倭国尊您为‘天可汗’,愿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希望大唐能帮助我倭国,赐予我们一些神种,让我们的子民,摆脱食不果腹的贫困。”
“另外,还请大唐皇帝陛下允许我们派遣使者,学子来大唐学习你们的生产技术,中原文化,如诸子百家,琴棋书画,建筑技艺,生活习俗等。”
此话一出,全场瞬间雷动。
紧接着,高句丽之人也站了起来,行礼道:“大唐皇帝陛下,我高句丽虽然不能成为大唐的藩属国,但也愿意出高价购买大唐的神种,以及一些盔甲和武器!”
“大唐皇帝陛下,我吐谷浑愿与大唐签订停战协议,条件是分我们一些神种!”
“大唐皇帝陛下.”
随着不请自来的倭国,高句丽,西突厥,吐谷浑四国,纷纷表态,其余二十九国的使臣也坐不住了。
只见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站了起来,由高昌国国王亲自表态道:“天可汗,我高昌,于阗,疏勒,康国等二十九国,自愿成为大唐的藩属国,受大唐全权管理!”
此话一出,在场的文武百官,无不愕然。
要知道,全权管理的意思,可是放弃一个国家的主权的行为。
这些番邦异国难道疯了不成?
其实,在李承乾看来,这些番邦异国哪里是疯了,别人只不过也是随便说说而已。
你真要全权管理别人的国家,阻力比你想象的都还大。
而且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你能管什么?你什么都管不了!
只需要表表忠心,你手里的好东西就被别人白拿了。
这种好事,就是让他们当孙子,他们都心甘情愿。
因为不用让他们付出什么代价。
可是,李承乾会让他们如愿吗?
真当大唐的便宜那么好赚?
就在李世民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的时候,李承乾的声音,陡然响了起来:“你们愿尊我父皇为‘天可汗’,那是你们的事,你们愿成为我大唐的藩属国,也是你们的事。”
“但是。”
说着,他的话锋一转,又接着道:“你们可问过我们的意见,或者说,可问过我的意见?”
哗!
全场再次哗然!
有的人满脸疑惑。
有的人惊喜交加。
还有的人则不知所措。
却听一名来自吐谷浑方向的人冷笑道:“唐朝不是皇帝说了算吗?什么时候论到太子说了算了,还是说,你这个太子能做大唐的主?”
轰隆!
一句话惊起千层浪!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句话吸引了。
就连争先恐后向大唐表忠心的二十九国使臣,都瞬间闭上了嘴。
场面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寂静无声。
只见李承乾平静而淡漠的看向那名吐谷浑方向的人,挑眉道:“你谁啊?这里轮得到你说话的份?”
“哼!”
对方冷哼一声,然后傲然道:“我乃吐谷浑王子慕容顺,够不够份说话?”
“呵!”
李承乾不屑的冷哼一声,淡淡道:“如果是吐谷浑太子来了,倒有点说话的份量,一个区区王子,算什么东西!”
“放肆!”
“找死!”
慕容顺身边的中年男子,勃然大怒。
李承乾身后的臣子,猛然冲了出来。
【求月票,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