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统领!太子殿下遇袭了!!”

  一名锦衣卫拖着哭腔,气喘吁吁的跑到苏定方面前,道:“整个胡姬酒肆都烧起来了!”

  “你说什么!?”

  苏定方惊愣了一瞬,一把抓住这名锦衣卫的衣领:“太子殿下怎么会去胡姬酒肆?”

  他刚从裴行俭那里得到消息,裴行俭逼问出的火点位置,正是胡姬酒肆。

  没想到,李承乾居然去了胡姬酒肆,而且还出事了。

  这着实把他给惊到了。

  却听他手中那名锦衣卫颤抖着声音道:“据说是赵国公之子长孙冲邀请去的.同行的还有汉王李恪,江夏王之子李宗,平阳公主之子柴哲威.以及数名朝中大臣之子”

  “那太子呢?太子可还安好?”

  “不,不知道”

  苏定方深吸一口气,一把推开手中那名锦衣卫,径直跑到自己的坐骑前,连上马石都顾不得踩,就这么匆匆地翻身上了马,一抖缰绳就要走。

  这时,一个男人突然拦在马前,并伸手把辔头死死按住。

  “你要去哪里?”裴行俭阴着脸喝问道。

  “去救太子殿下!你没听到太子殿下遇袭了吗?”苏定方没好气的回应道。

  裴行俭毅然决然地道:“你现在去只会打草惊蛇,而且没有任何意义!”

  “你在教我做事?让开!”

  苏定方喝了一声,又抖了抖缰绳,驱赶着马匹撞开裴行俭。

  但裴行俭毫不退让,挺直了胸膛,挡在前面沉沉的道:“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苏定方气坏了,没想到这小子如此顽固,真是错看了他:“你是我的下属!你应该听我的命令!现在我命令你!让开!”

  他呵斥完裴行俭,就要纵马越过去。

  裴行俭没有让他离开,双手在两侧马耳用力一捶,马匹猝然负痛,顿时惊慌地开始乱窜,硬生生的将苏定方从马上摔了下来,直摔得苏定方头晕眼花,伏在地上爬不起来。

  而这时,裴行俭缓缓走到他面前,却没有伸手扶他起来,就那么冷冷地俯瞰着他,道:“太子殿下身边有明里暗里的锦衣卫护着,还有,以太子殿下的身手,加上火枪,哪有那么容易出事,就算真出了事,你现在赶过去,又能做什么呢?”

  苏定方半支撑起身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裴行俭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道:“你打仗确实厉害,但查案办事,还是交给我吧,如果太子殿下真出了事,我愿把这颗人头交出去。”

  “现在,咱们还得按之前的计划,继续查那火点的情况,因为我怀疑,这场袭击可能也跟守捉郎有关!”

  “先,先去看看太子的情况,再去查那火点.”苏定方也知道裴行俭说的句句在理,但依旧试图想要主张自己的意见。

  “没时间了!两个地方,咱们只能顾一个。我做出选择,就得承担代价!”

  裴行俭瞪了苏定方一眼,转过身,走了几步,冷冷甩过来一句:“太子才赏赐了我一千两银票,我总不能拿钱不办事吧?这都第几次遇袭了,真当我们这些太子的属下是废物吗?!”

  “这”

  苏定方闻言,顿时愣在了原地。

  却见裴行俭又自顾自的走向了那群拿着火把的锦衣卫,沉声下令道:“尊严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争取的,走!”

  “是!”

  众锦衣卫异口同声,旋即二话不说的就跟着裴行俭离开了。

  而目送他们离开的苏定方,则神情复杂到了极致。

  “这小子,我果然没看错人”

  另一边,长安西市的胡姬酒肆,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明亮。

  无数星星点点的火苗,从壁里瓦间不断窜出来,它们疯狂地吞噬着周围的木质建筑,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火苗就会汇聚到一起,把整个胡姬酒肆变成一片火海。

  而在火势形成之前,极黑的浓烟率先飘散出来,四周火星缭绕,如同一条泼墨的黑龙在向上盘旋。

  烟雾极黑极浓郁,还带着一股难闻的刺鼻味儿,让本就被西市街道上的灯笼照亮的夜空,生生被这一片烟雾抹黑。

  许多胡姬酒肆的客人,以及胡姬酒肆的服务人员,全都从正门,或偏门,狼狈的涌出,有人摔倒在地上,大声呼救,有人甚至衣服上都带着火,边跑边发出凄厉的惨叫。

  所幸长安一贯重视火灾隐患,每到秋冬季节,都会安排大量的武侯随时待命。

  一见西市这边起火,附近诸坊的救火武侯,立刻便做出了反应,朝胡姬酒肆这边赶来。

  而先期抵达的武侯,人手太少,只能先对逃出来的幸存者进行救援,然后保证火势不会蔓延到其他建筑。

  至于胡姬酒肆本身,却完全束手无策。

  不少胡姬酒肆的客人逃到安全地带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对着大火心有余悸,其中便包括李承乾他们。

  “他娘的!吓死我了,还好我们跑得快,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长孙冲冷不防地啐了一口。

  其余贵公子闻言,不由互相对视,露出一副难以言说的表情。

  这时,李承乾抬起头来,一言不发的观察着胡姬酒肆的火势,红彤彤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旁边的杜荷,虽然担忧自己父亲,但看到一言不发的李承乾,又硬生生的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

  好在魏征没那么多顾虑,在稳定了心神之后,他也顾不得这火灾的起因,当即走到李承乾面前,行礼道:“太子殿下,杜尚书那边很危险,要不咱们先回宫吧!”

  “我又不是医者,魏大人何故跑来找我?”李承乾皱眉问道。

  魏征不禁露出一抹苦笑:“臣也不知道为何来找太子,但总觉得太子会有办法,听说您曾跟甄太医畅谈医术,所以就”

  “好吧,我明白了。”

  还没等魏征把话说完,李承乾就摆手打断了他,旋即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李恪和禄东赞,淡淡地道:“走吧,咱们回宫!”

  “是!”

  魏征大喜,当即就命人将马车驶了过来,然后带着李承乾与杜荷,一起回了宫。

  而全程都没看李承乾一眼的李恪,则不动声色的捏紧了拳头。

  与此同时。

  裴行俭按照那名守捉郎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胡姬酒肆里面的一座房子。

  这座房子距离胡姬酒肆有一段距离,因此并没有被火势波及。

  只见他顺着一堵黄色的夯土墙,在火光的照耀下,顺利走到了第三排右边的第五个小坑,并把指头伸进去,在尽头摸出一根小绳头。

  在绳头上打了一个结,从另一端的墙体穿过去,然后把绳子套在手指上,扯了三次,停顿了片刻,又扯了两次,最后急拨了一下。

  这是守捉郎得到的特殊联络法,不扯这根绳子,或者扯法不对,这座房子的秘密,永远不可能有人知晓。

  果然,扯完不久,门板就哐当一声从里面卸下去一条,露出一只警惕的眼睛,道:“春水?”

  “夏云多奇峰。”

  这是陶渊明《四时》里面的诗句,也是守捉郎的接头暗号。

  然而,随着裴行俭的话音落下,屋内却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隔了片刻,才有人道:“你不是刘四,也不是守捉郎。”

  “我刚加入守捉郎,刘四受伤了,让我先来通知你们,情况有变。”

  “那刘四人呢?”

  “正在来的路上,稍后就到。”

  裴行俭说着,抬头看了眼着火的胡姬酒肆,又急道:“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就算要撤,也要等刘四来。”

  对方说完话,便准备上门板,裴行俭‘啪’的一掌就拍在了门板上,怒道:“他娘的!都什么时候了,还跟我玩儿这一套!锦衣卫办事!不想死的就给我老实点!”

  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屋内又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打开另一扇门板,露出半扇门的空间。

  裴行俭与躲在暗处的几名锦衣卫,当即鱼贯而入。

  只见屋子里点着一只不算很亮的蜡烛,照应出一个满头斑白的老者,皮肤如枣色一般布满了褶皱,看不出是哪一族出身。

  在他身后是一排一排的书架,书架上放着各种名贵的绸卷,每一卷都有水晶环相连,还用五种颜色的染料做了标注。

  房间里有淡淡的樟脑味儿,不仅可以醒脑,还可以防虫。

  却听裴行俭直接了当的道:“你就是火师?”

  “千户应该知道,我们守捉郎是不会泄露任何秘密的!”老者平静地说道。

  裴行俭没好气的道:“废你娘的话!你们不泄露秘密,我们是怎么找到你们的?快回答我!”

  “守捉郎是不怕死的,怕死的也做不了守捉郎!”

  老者不屑一笑:“你以为刘四背叛了守捉郎,他的家人会好活?你应该不会不知道我守捉郎的箴言吧?守捉郎,恩必报,债必偿!”

  裴行俭直接拿出火枪,对准老者,沉沉地道:“何止他的家人不会好活,太子殿下若有什么三长两短,你们守捉郎必定被朝廷连根拔起!”

  老者见裴行俭拿出火枪,顿时收敛起脸上的笑容,叹道:“我是火师不假,但委托任务已经发出了,你就算找到我,也没用了,已经有守捉郎接了任务了。”

  “接的什么任务?”裴行俭眯眼道。

  老者又叹了口气,道:“我要查一下才知道,您请稍等。”

  说完这话,他便托着烛台,转身到书架深处。

  裴行俭把火枪放在桌上,略带烦躁的等着,他对李承乾遇袭也极为担忧,特别是看到胡姬酒肆那场大火后,心里更是焦虑到了极致。

  这时,一名锦衣卫悄悄的扯了扯他的衣袖,压低声音道;“大人,这老头身上没有樟脑味儿,很奇怪啊!”

  “嗯?”

  裴行俭微微一愣,旋即皱眉道:“有什么好奇怪的?”

  却听这名锦衣卫又疑惑道:“他在这房间里待了这么久,怎么身上一点樟脑味儿都没有”

  唰!

  裴行俭闻言,瞳孔猛地一缩,瞬间就反应了过来,然后‘哗啦’一声推开桌子,直接朝老者冲了过去。

  然而,那烛台被挂在了书架旁边的铜钩上,旁边却空无一人。

  不!

  准确来说!

  还有一具冰冷的尸体!

  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矮胖老者!

  但是!

  他已经被人用利器割破了喉咙,像是杀人灭口!

  裴行俭很快就明白了过来,这才是真正的火师!

  刚才那人是来杀人灭口的!

  他原本可以在杀人灭口之后,直接悄悄离开的,也不用理会外面的拍门,但这家伙的反应速度极快,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想到了冒充火师。

  着实把裴行俭给吃惊到了。

  “该死!给我追!”

  来不及任何迟疑,裴行俭直接就带人追了上去。

  另一边。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将宫里的太医召了过来,此时正满脸焦急地看着甄太医对杜如晦施救。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则好言好语的宽慰他:“没事的陛下,杜尚书会没事的,甄太医的医术,您又不是不知道,请您放心!”

  “唉!”

  李世民叹息一声,却没有说话。

  虽然杜如晦不比房玄龄与他那般亲近,但‘房谋杜断’缺一不可。没有了杜如晦的当机立断,房玄龄再多主意,他也不敢随便采纳。

  而且,杜如晦现在掌握的兵部,正在处理两个大事,一个是军队改革的事,一个是火器制作的事。

  这两个大事都对李世民非常重要。

  若一下子没有了杜如晦,他真不知道该将这两个大事交给谁。

  尽管他身边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这样的能臣,但对于常年负责军事的杜如晦来说,长孙无忌等人还是有些相形见拙。

  不过,即使他心中万分担忧杜如晦的病情,也没有贸然干扰甄立言的救治。

  直到甄立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才急步上前询问:“甄太医,杜尚书的病情如何了?”

  “陛下,恕老臣无能,杜尚书的病情很复杂,老臣一时也束手无策,恐怕.”

  说到这里,甄立言不由得叹了口气,却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但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杜如晦怕是时日无多了。

  “克明.”

  李世民看着躺在软榻上的杜如晦,眼眶瞬间一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而这时,杜如晦却悠悠的睁开了眼睛,泪流满面的叹息道:

  “陛下,老臣能辅佐陛下平定天下,此生足以,臣走之后,望陛下虚心纳谏,勤勉持政嗬,嗬,嗬.”

  话音还未落下,他就感觉胸口堵得慌,大口大口的喘着气。

  “甄太医!你快看看克明他怎么了!”

  一直守在杜如晦旁边的房玄龄,连忙朝甄立言招呼。

  甄立言见状,二话不说的就要拿针去扎杜如晦。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忽地传来一道呐喊:“他那是气胸!要给他赶紧放气!”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但是,还没等所有人反应过来,就见殿外匆匆跑过来几个人。

  为首的一个人,正是李承乾。

  “太子,你怎么”

  “废话少说!快给我找根最粗的银针!”

  还没有等甄立言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出言喝断了他。

  因为在来的路上,他就从魏征那里得知了杜如晦的症状,并从《百科全书》里查到了对应的办法。

  这是典型的气胸表现。

  一般气胸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这是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的积气状态,必须通过穿刺的办法,将这些气体放出来,否则会导致肺部组织破裂,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

  “承乾,你有办法救治杜尚书?!”

  眼见李承乾急匆匆的冲到杜如晦身边,李世民连忙朝他询问。

  但李承乾根本来不及与他废话,直接朝房玄龄道:“中书令,快将杜大人扶起来,别让他平躺,这样只会加重他的病情!”

  “哦哦哦,好”

  房玄龄听到这话,连忙小心翼翼地将杜如晦扶起来。

  这时,甄立言已经将药箱里最粗的银针找了过来,道:“太子殿下,你说怎么做,老臣就怎么做!”

  因为有上次的经历,以及怀疑李承乾有起死回生的手段,甄立言对李承乾的话没有任何质疑,完全是他说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个医护一般。

  却听李承乾若有所思的道:“你将银针对准杜尚书的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骨下缘,插下去!”

  “好!”

  甄立言对人体的穴位十分清楚,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便准确找到了他说的位置,然后一银针插了下去。

  唰!

  只是片刻时间。

  杜如晦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长长的舒了口气,刚才的胸闷气喘,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一般。

  “克明!!”

  李世民惊喜交加的瞪大了眼睛。

  一旁的房玄龄,长孙无忌,甚至连魏征都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虽然他们都知道李承乾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本事,但连甄立言都束手无策的病症,他居然一针下去就有了效果。

  这也太神奇了吧!?

  难道那个传说是真的?

  却听甄立言满脸好奇的道:“太子殿下是如何做到的?这莫非就是您说的外科医术?”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真正的外科医术,可没有这么简单,不过,气胸的穿刺,也没有你们看到的这么简单,比如我刚才选择的穿刺部位;

  通常在左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骨的下缘,这个部位处于肺部上方,不容易损伤肺部,而发生气胸之时,气体往往会向上移动,所以穿刺部位常选择在稍高位置,方便气体排出。”

  “另外在特殊情况下,如局限性气胸等,也要注意不能在肋骨上缘穿刺,因为上缘分布很多支配肋骨的神经和血管,极易刺破这些结构而产生不良反应。”

  “但是,排出气体并不意味着杜尚书的病好了,只能说他的病得到了急救,要想治好他的病,还需各方面的诊断研究!”

  听到这话,甄立言顿时陷入了沉思。

  杜如晦则虚弱无力的朝李承乾行了一礼:“多谢太子殿下.”

  “此等小事,不足挂怀!”

  李承乾淡淡的摇了摇头,又道:“杜大人回去之后,要好好休息,我让太子府的医生,给你送一些药过去,记得按时按量的吃,先别管朝廷的那些琐事!”

  “这”

  杜如晦闻言,下意识看向了李世民。

  只见李世民神色复杂的看了看李承乾,又看了看他,语气怅然地道:“克明,你为朕操劳了这么久,是该好好休息了,朕允许你解职一段时间,等病好了,再辅佐朕治理天下!”

  “谢陛下!”

  杜如晦如释重负的朝李世民行了一礼。

  “父亲.”

  这时,杜荷满脸泪痕的走上前,匍伏在杜如晦的身边,悲怆万分。

  而杜如晦则满脸疑惑的看着他:“荷儿,你怎么在这里?”

  “回父亲,我是跟太子殿下一起来的.”说着,杜荷的眼泪就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哭什么!我还没死呢!”

  杜如晦没好气的瞪了眼儿子,旋即抬头看向李承乾。

  却见李承乾淡淡一笑:“这次幸亏有杜公子提醒,否则孤差点就葬身火海了!”

  “什么!?”

  杜如晦吃了一惊。

  就连李世民,长孙无忌,房玄龄都吃惊的连忙上前。

  “承乾.”

  “太子殿下.”

  “没事,不过是一群狗急跳墙的小丑而已,他们跳得越欢,死得也就越快!”李承乾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杜如晦却脸色一沉,当即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老臣请奏太子主持明日的大朝会!”

  “这”

  李世民又是一惊。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他是不想拒绝杜如晦的,但杜如晦的请奏,着实让他有些为难。

  毕竟李承乾什么德行,他是一清二楚。

  那可是一个给根杆子就能爬上天的逆子。

  让他主持明日的大朝会,重阳宴那晚的血还没干呢。

  然而,就在李世民惊忧不定的时候,魏征又站了出来,沉声道:“陛下,他们跳得越欢,就证明我大唐太子越光芒万丈,陛下何不趁此机会,让他们看看,他们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徒劳的!”

  “陛下!臣等附议!”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也在这时随声附和。

  李世民见状,虽然有种被大臣裹挟的感觉,但自己儿子三番两次的遭到刺杀,也让他有了些火气,于是,稍作犹豫,他便掷地有声的决断道:“准奏!”

  “陛下英明!”

  “呵”

  李世民呵了一声,却没有再多说。

  因为他心中有了另一个想法。

  等这逆子杀干净了,朕就好治理这天下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