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苏统领被右卫大将军侯君集带人抓了,还有咱们东宫的锦衣卫衙门,也被武侯给封了。说是锦衣卫聚众扰乱长安秩序,导致长安今晚发生了多起命案,以及火灾。”

  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不久,孙伏珈就急匆匆地跑来向他禀报。

  虽然李承乾在回来之前就预感到今晚会不太平,但听到孙伏珈的禀报,还是稍微诧异了一下,于是皱眉道:“你刚才说长安发生了多起命案,这是怎么回事?”

  “据臣大理寺同僚所言,一起命案是鸿胪寺的吐蕃小论,被人刺杀在了鸿胪寺驿馆,一起是长寿坊的一间书肆老板,离奇吊死在了店中,还有一起是胡姬酒肆里面的一间古玩店老板,被杀死在了店内。此三起命案,前后不到两个时辰,且最后一起命案,似乎与锦衣卫裴千户有关。”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你说吐蕃小论被人刺杀在了鸿胪寺驿馆?”

  孙伏珈点头道:“是的,据臣大理寺同僚所言,这名吐蕃小论是吐蕃赞普的王叔,在吐蕃地位颇高,身受吐蕃赞普敬重。为此,吐蕃大论禄东赞十分恼怒,要我大唐必须给个说法!”

  李承乾冷冷一笑:“他算老几,不过是死个人而已,我大唐凭什么给他说法?”

  “这”

  孙伏珈迟疑了一下,然后无奈道:“臣知道太子看不起番邦异国,但吐蕃是我大唐的邦国,他们的使臣死在了大唐,如果大唐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朝廷很难堵住悠悠众口。”

  “届时,只要吐蕃人将此事宣扬出去,说我大唐连使臣都保护不了,我大唐在其他各国面前,怕是会颜面尽失。”

  “另外还有一点,太子不是要跟其他各国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吗?作为宗主国,大唐也是有义务保护这些同盟国的.”

  听到这话,李承乾恍然点头,暗道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不过,这个吐蕃小论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时候死,怎么想都有些蹊跷。

  只见李承乾稍微沉吟,又接着道:“你刚才说胡姬酒肆里面的一座古玩店老板,被杀死在了店内,还与锦衣卫有关,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回太子殿下,据苏统领传回来的消息,他们是在捉拿守捉郎的火师,而那名古玩店老板,便是火师!”孙伏珈答道。

  “哦?”

  李承乾眼睛一眯:“这么说,今晚的这些事,与守捉郎有关?”

  “这个臣暂时不清楚,但苏统领他们已经抓到了刺杀火师的凶手,现在正由裴千户带到秘密刑房审讯,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有结果。”

  “嗯,裴行俭是个有能力的人,我也相信他。”

  “那苏统领他们.”

  “既然苏定方能传出消息,就说明他现在应该没事,侯君集看在我的面子上,应该不会太为难他。”

  “只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李承乾又沉沉的道:“吐蕃小论之死,恐怕会引起不小的波澜。明日大朝会,看我眼神行事!”

  “诺!”

  孙伏珈应诺一声,正准备离开。

  忽听李承乾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哦对了,还有一件事,我准备了一份礼物,明日让来福送到杨妃那里去,就说我感谢他儿子李恪对我的招待。”

  “这”

  孙伏珈听到这话,明显的愣了一下,但看李承乾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又躬身应了一声‘是’,便退了下去。

  而目送他离开后的李承乾,则缓缓的坐到了椅子上,看着门外漆黑如墨的黑夜,富有节奏的轻扣起了椅子旁边的桌案。

  他本以为收拾了小胖子,就没人再敢跟自己交锋了,没想到,这位被李世民称为‘英果类我’的汉王,居然也跳了出来。

  难道是自己的强势崛起,连带其他人的命运也改变了?

  可是,这位汉王真的不明白自己的处境吗?无论他再怎么折腾,他的血脉就已经注定了他不会成功。

  无论是自己,还是小胖子,亦或是那个刚满一岁的李治,都不是他能比的。

  他凭什么跳出来蹦跶?

  说实话,李承乾至今都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

  还有今晚那个名叫‘如意’的莮娘,也是他有心为之吗?

  如果是这样,李承乾便不难理解瘸子迷恋莮娘的根源了。

  虽然瘸子迷恋莮娘不一定是李恪的缘故,但若周边的人不断向他灌输这样的思想,也很难让他不被影响。

  所以,李恪今晚的行为,不管是有心的还是无心的,都让李承乾十分的不爽。

  但是再不爽,李承乾都没有当场发作出来,因为他还没弄明白李恪的真实目的。

  包括后来出现的禄东赞,他觉得或许也跟李恪有关

  等等!

  禄东赞若跟李恪勾结在了一起,那吐蕃小论之死,会不会是一场阴谋呢?

  想到这里,李承乾扣动桌案的手,突然一滞,而后皱起了眉头,喃喃自语道:“宴会,莮娘,王羲之书帖,火灾,杜尚书的病情,长安城里的命案,锦衣卫被困,守捉郎”

  李承乾一边一边的梳理今晚的脉络,不由陷入了沉思。

  另一边。

  长孙冲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赵国公府。

  孟氏和长孙娉婷看到他一身血渍的样子,吓了一跳。

  却听孟氏惊疑不定地道:“冲儿,你这是怎么了?别吓为娘,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娘,我没事。”长孙冲讷讷的摇了摇头,又道:“父亲呢,他回来了吗?”

  “你父亲刚从宫里回来,你看你都伤成什么样子了,还说没事,快过来,娘给你上药!”

  “哎呀娘,我真没事,我要去找父亲请罪了!”

  长孙冲不耐烦的丢下一句,便准备去找长孙无忌。

  这时,一直打量自己弟弟的长孙娉婷,忽地开口道:“你是不是得罪承乾了?”

  “啊?”

  长孙冲惊诧了一瞬,连忙摇头道:“我没有,我没有”

  “哼!你果然得罪承乾了!你不是说要宴请他吗?看你这样子,应该是向承乾负荆请罪了吧?”

  “我我我”

  长孙冲支支吾吾半天,最终恼羞成怒的道:“我懒得理你,我去找父亲了!”

  说完,拔腿就跑。

  “你给我站住!”

  长孙娉婷一跺脚,就要追上去。

  这时,孟氏一把拉住了她,急忙道:“娉婷,你说的是真的吗?冲儿真的得罪了太子?”

  “哎呀母亲,你看他样子也知道吗?他从小就这样,做错了事就找父亲,一点主见都没有!”

  “那太子他.”

  “母亲放心,承乾不是小气量之人,如果他真的生冲弟的气,冲弟可能就回不来了!”

  长孙娉婷笑着安慰孟氏道:“如果母亲实在不放心,明日就去见见姑母,承乾最听姑母的话了!”

  “好好好,明日母亲就进宫见皇后.”

  孟氏仿佛反应过来似的,连连点头,而后拍着长孙娉婷的手背,语气温柔的道:“还是我们娉婷懂事,以后也不知道便宜哪家公子”

  “娘——!”

  长孙娉婷娇嗔一声,直接打断了孟氏想说的话,后者呵呵直笑,便不再多言。

  但长孙娉婷的美目却频频眨眼,脑中不由浮现出一道心仪的男子身影。

  而与此同时,长孙冲小心翼翼地扣响了长孙无忌书房的木门。

  “是冲儿吗?”

  木门内传出一道略带疲倦的声音。

  长孙冲略微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暗牙一咬,恭敬道:“是我,父亲!”

  “嗯,进来吧!”

  “是!”

  长孙冲应了一声,便毫不犹豫的进了书房。

  只见长孙无忌面色平静的坐在太师椅上,淡淡的看着一身狼狈的长孙冲,似乎并不意外他的状况。

  却听长孙无忌又道:“今晚之事,金玉已经告诉我了,你可知你错在哪里?”

  “这”

  长孙冲迟疑了一下,然后低头道:“我不该贪小便宜,让汉王他们安排宴请之事”

  “糊涂!”

  长孙无忌一拍桌案,怒道:“你怎么还不明白,问题不在你贪不贪便宜,而在你被人算计了却不知!”

  “啊?”

  长孙冲吃惊了一瞬,不由满脸茫然的抬头看向长孙无忌:“父亲是说,我被汉王他们算计了?”

  “你以为呢?”

  长孙无忌恨铁不成钢的道:“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汉王他们若真想与太子聚会,何须你去请太子?”

  “这”

  长孙冲听到这话,心头顿时一震。

  第一次,他感觉到了害怕。

  是啊,李恪与柴哲威他们的身份,不比自己差,就连李宗,他的家就在太子府隔壁,却从未主动找过太子,为何偏偏自己宴请李承乾的时候,他们都凑了过来?这其中若没有猫腻就见鬼了!

  还有今晚这场火灾,若是李承乾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可就是他长孙冲谋杀太子啊!

  想到这里,长孙冲不由浑身颤抖起来,心里一阵阵后怕。

  直到长孙无忌的声音再次响起:“不管怎么说,太子相安无事就是最好的结果。”

  “你的天资有限,为父也不指望你有什么大作为。但是,有一点,你必须要搞清楚,陛下才是我们最大的倚重。”

  “可是父亲,您不是让我与太子多亲近吗?我宴请他,也是想与他打好关系,毕竟他最近风头正盛,就连陛下都被他盖过了”

  “你懂什么!?”

  长孙无忌没好气的瞪了眼儿子,又沉沉地道:“这大唐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只有一片天,那就是陛下!”

  “任何英雄豪杰,都只能在这片天下作为,太子也不例外!”

  闻言,长孙冲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这个我明白,父亲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见过了太多英雄豪杰倒在陛下面前,我们只要紧跟着陛下走就行了。”

  “不过。”

  说到这里,长孙冲又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父亲还是没有回答我,陛下被太子步步紧逼,为何没有较大的反应?”

  “呵!”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道:“你以为陛下推崇的历代皇帝是谁?那可是逼杀自己舅舅的汉文帝!”

  “陛下因为玄武门之事,一直担心后世对他的评价,所以,无论是面对太上皇,还是太子,他必须要让天下人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对太子与太上皇一直在忍让,若真有一天,天下人都觉得他不该再忍让的时候,那他就仁至义尽了!”

  “嘶——”

  闻言,长孙冲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我尼玛!

  陛下和太子怎么一个比一个变态!

  自己在他们面前,就像一朵纯洁的小白花一样,白璧无瑕。

  难怪父亲在太子频频与他亲近的情况下,依旧选择不站队,原来父亲早就窥破了其中的本质。

  却听长孙无忌又感慨似的道:“你知道吗?为父从十几岁就跟着陛下,亲眼见证陛下是如何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太子杀的那点人,对陛下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他这一生,从未打过没有把握的战争!”

  听到这话,长孙冲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父亲对李世民的敬畏和崇拜。

  换言之,他这个狡诈如狐的父亲,早已被李世民压服了。

  “那父亲的意思是”

  “还不明白吗?”

  长孙无忌无奈地摇了摇头,道:“我的意思是,你可以与太子亲近,但不要太亲近。就算这次你确实做错了,道完歉就行了,不要再做其他的事,顺其自然就好了。”

  “至于汉王他们.”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的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冷冷道:“这笔帐,为父迟早会让他们加倍还回来!”

  与此同时,朱雀大街西侧,一座豪华高门内。

  满是熏香的房间中,烛光摇曳,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正单膝跪地的向屏风后面的人禀报。

  却听黑衣男子道:“启禀大人,计划已经完成了。不过,鱼六出了点差错,被锦衣卫的人捕了,目前生死不知!”

  “嗯。鱼六做的不错,好好善待他的家人。至于他,武侯的人会去处理的,你不用担心。”

  “那太子”

  “先不要管他,最后一步任务马上开始,你先把剩下的事情办妥,我们终究还是生意人,你明白吗?”

  “明白了。”

  屏风后的声音消失了,对方已经离开了房间。

  黑衣男子在原地等了一会儿,然后才缓缓起身,站在烛光下,用没人听见的声音喃喃了几句。

  次日清晨,天刚朦朦亮。

  整个太极宫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严密而有条不紊的运转了起来。

  无数宫女,内侍开始布置大朝会所需的一切装饰。

  直到大臣们陆续抵达太极宫前庭的小广场,这次宫女,内侍才退出太极宫。

  而随着小广场上的大臣越来越多,彼此熟悉,或者关系亲近的大臣,开始互相凑到一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诶,你们听说了吗?昨晚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还有什么大事?我只听说兵部尚书杜如晦差点死了!”

  “啊?这是真的吗?杜尚书真的差点死了?难怪啊,我就说怎么没看到他”

  “不是,你们怎么只关心杜尚书,我还听说太子昨晚差点被火烧死了!”

  “什么!?还有这种事,我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你躺在家里知道什么啊!我昨晚跑了好几个地方,不光杜尚书和太子之事,还有吐蕃副相被杀之事!”

  “这这这这也太多事之秋了吧!“

  “看来今日这大朝会,少不了一场血雨腥风啊”

  “别说了,重阳宴那晚之后,我想起来都忍不住双腿打颤.”

  渐渐地,话题风向开始变了。

  “哦对了,听说东宫的人今日搬了一把椅子进太极殿,也不见陛下的人阻止!”

  “椅子?什么椅子?莫非是长安最近流行的贞观椅?”

  “好像是的,那椅子坐起来舒服,就是不太雅观!”

  “估计是太子为了讨好陛下,给陛下定制的龙椅吧?”

  “呵呵,别看太子在咱们面前耀武扬威,在陛下面前,他也是臣子!”

  “谁说不是呢”

  “肃静——!”

  就在众臣讨论正欢的时候,太极殿门外,忽地响起一道尖锐的喝止声。

  紧接着,司礼官就站了出来,朗声高喊道:“殿门开启——!”

  此言一出,众臣立刻排列有序,静静等待殿门开启。

  而这时,以高昌国为代表的西域二十九国使臣,也缓缓走进小广场。

  紧接着便是吐谷浑,吐蕃,高句丽,倭国,西突厥等使臣。

  虽然他们都是受邀参加大朝会的人,但他们却没有资格进殿,只能待在小广场内,等待传召。

  至于准备进殿参加大朝会的众臣,则对他们视若无睹。

  直到一名小宫侍快步跑向前,站在太极门前,深吸一口气,用尽毕生最大的音量,高喊:“太子上朝——!”

  声音传荡四方,殿外的众臣都是一惊。

  什么情况?

  太子上朝什么时候需要唱礼了?

  这好像不太符合规矩吧?

  然而,就在众臣惊异不定的时候,又一名小宫侍快步跑向前,站在刚才那名小宫侍身旁,同样深吸一口气的尽力高喊:“陛下上朝——!”

  哗!

  全场哗然!

  群臣都被这操作搞懵了!

  紧接着,他们就见李世民与李承乾,从太极殿两侧,穿着一身华丽的朝服,缓缓走了出来。

  只见李承乾在走到距离太极门九步的时候,堪堪停下脚步,朝李世民躬身行了个礼。

  而后,又见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抬手示意道:“太子请!”

  “陛下请!”李承乾也抬手示意。

  “.”

  群臣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感觉自己脑袋有些不够用了,心说这父子俩到底在搞什么!?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父子俩就一前一后的进了太极门。

  直到两名宫侍异口同声的高喊:“群臣入殿朝拜陛下——!”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躬安!”

  群臣带着满心疑惑,低头走进大殿,按照以往的流程,对李世民行参拜之礼。

  却听李世民道:“朕安。众卿平身。”

  “谢陛下!”

  众臣陆陆续续起身,本打算回到自己的位置。

  就在这时,又一道声音再次响起:“群臣再参拜太子——”

  “???”

  群臣额头上不由缓缓冒出一串黑人问号,有不解者当即抬头看去。

  这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

  只见李承乾竟堂而皇之的坐在李世民左侧,若不仔细看,父子俩几乎平起平坐。

  我擦!

  我们不会是眼睛花了吧?!

  有大臣下意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可是,还没等他们看清楚眼前的一切,坐在椅子上的李承乾就淡淡地开口了:“怎么,都不认识孤了?”

  “这这这”

  众臣吃惊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还真是太子殿下啊!

  我的天呐!

  大唐的天要变了吗?!

  众臣心中犹如平静的湖面丢下一块巨石,顿时掀起惊涛骇浪。

  但是,即使他们心中再震撼,当看到李世民若无其事的坐在皇帝宝座上的时候,他们便知道,这应该是李世民默许的。

  所以在经历了一阵难以言表的吃惊之后,众臣立刻调整心态,朝着贞观椅上的李承乾,躬身行礼。

  “臣等参见太子,太子千岁!”

  “免礼!”

  李承乾展颜一笑。

  而后便听司礼官再次高喊:“上朝——!有事奏本,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就在司礼官话音落下的瞬间,一名御史当即站了出来。

  李世民平静地问道:“何事?”

  “禀陛下,臣弹劾太子大不敬之罪!”

  好家伙!

  好刺激!

  一来就对那杀星开炮啊!

  果然不愧为御史台的猛男,一个个都不怕死!

  众臣看到这名御史站出来弹劾李承乾,心中如是想到。

  而李承乾则淡淡的看向这名御史,道:“弹劾无效,下一位!”

  “????”

  这名御史的脑袋都要裂开了。

  因为问号太多,根本反应不过来。

  啥玩意儿?弹劾无效?

  还有这种操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最新章节,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