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袁术拒绝拨粮的请求,舒劭据理力争道:

  “近两年连起战事,百姓骚动不宁。”

  “长久下去,只恐惹出事端来。”

  袁术闻言大怒:

  “吾为天下计,何惜小民哉?”

  “待我平了广陵,收复徐州,自然会加恩于百姓。”

  “现在他们便忍一忍,又有何妨?”

  正争论间,忽听得殿外一阵骚动。

  一名浑身是血的骑兵,跌跌撞撞的冲了进来,伏倒在袁术跟前。

  众文武无不惊诧,纷纷猜测这名骑兵是哪一路战线的人。

  不管是哪一路,都一定输的很惨。

  袁术陡然变色,起身喝问道:

  “汝是哪里来的探马,怎的如此狼狈?”

  那名骑兵泪流满面,悲泣道:

  “禀后将军,关羽突袭钟离,我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钟离、钟离……钟离已经失守了!”

  什么!?

  大堂之内,立时一片哗然。

  “诶呀,我说什么,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钟离乃我九江重镇,钟离一失守,九江北方门户大开。”

  “当初老夫便说,不该让公子领兵前往,公子年少未历战事,怎堪得如此重任?”

  “……”

  众文武窃窃私语,相互甩锅。

  都觉得钟离失守,跟他们没有关系。

  那会跟谁有关系?

  堂上的袁术面色铁青,如果钟离失守跟你们没关系,那便是跟我有关系咯?

  “那曜儿呢!?”

  袁术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袁曜作为家中独子,他的安危胜过钟离防线。

  “公子、公子……公子他在钟离英勇奋战。”

  “但终是不敌关羽,最后逃亡途中,被流矢所中,负了重伤。”

  嘶……

  袁术倒吸一口凉气,跌坐下来,感觉整个世界都被定格在了一起。

  “曜儿,是父亲对不住你啊……”

  袁术懊恼地揉了揉太阳穴。

  但这还没完,那名骑士的话还在继续。

  “我等将公子救出后,先去往了阴陵,然后请了当地的医者为公子医治。”

  “怎么样?”

  袁术连忙问。

  那骑士越说声音越小,把头一低,道:

  “人们都言那医者训练有素,能治百病。”

  “但公子久伤未治,等到医者来时,已只剩一口气了。”

  “……最后,最后不治身亡了。”

  轰!

  袁术如遭雷击,脸上的肌肉定格在愕然的一瞬。

  “曜儿!”

  袁术两眼一黑,只觉天旋地转,晕倒在地。

  众文武惊呼一声,赶忙上去抢救。

  大堂内一片哗然,乱作一团。

  须臾,医者匆匆忙忙赶来,施了几针,方将袁术救醒。

  “一个织席贩履之辈,一个山野村夫,竟敢如此无礼!”

  “……咳咳咳!”

  袁术脸上青筋暴起,睚眦欲裂,咬牙切齿。

  恨不得生吞了刘备李翊这对君臣。

  满朝的袁家文臣武将,也都面临惊惧之色。

  本来袁刘两家争斗,无非就是抢夺地盘。

  还没有到生死大恨的地步。

  没想到公子袁曜英勇捐躯,战死沙场,这可袁术家中的独子。

  只怕老袁家要和刘备不死不休了。

  众人虽对袁曜的死感到唏嘘,但另一方面,却也意识到了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

  纪灵挺身出列,大声说道:

  “后将军,末将愿为先锋,攻打徐州。”

  “为公子报仇!”

  话音方落,人群中又接连走出来数员将领。

  纷纷主动请战,希望能够为袁曜报仇。

  “诸公安静!”

  袁术一声厉喝,原本嘈杂的大堂顿时鸦雀无声。

  呼……

  袁术长舒一口气,瞪大眼眸,语气冷落冰霜:

  “诸位稍安勿躁,我有一计,可除刘备。”

  没想到,袁术在最该惊乱惶恐的时候,反而表现的十分冷静。

  众人都以为袁术要尽起淮南之兵,找刘备报仇。

  没想到他竟还能沉下心来,思考对策。

  “不知后将军有何妙计?”

  众人连忙出声询问。

  袁术面无表情,淡淡地捋着颔下的山羊胡。

  “吕布与曹操大战于兖州,已历一年之久。”

  “从目前形势来看,吕布绝非曹操敌手。”

  “其兵败之后,无路可走,我欲表其为汝南太守,令其屯兵汝南,以威胁刘备侧翼。”

  “此所谓驱虎吞狼之计也。”

  袁术遥控豫州,汝南是他的附属势力。

  如今的汝南太守孙香就是袁术任命的。

  但此人其实是孙坚的族子,也是孙策的族兄。

  袁术虽命他为汝南太守,实则监禁于寿春。

  为的就是防止孙策领兵在外,不受控制。

  “不可啊后将军。”

  “吕布狼子野心,诚难久养,今将之养于汝南,恐我等反受其害。”

  不少人都反对迎吕布入汝南的提议。

  但袁术却挥了挥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不然,吕布此人虽然反复无常,但他勇而无谋,徒有匹夫之雄耳。”

  “我要将之迎入汝南了,正好威胁刘备的沛国。”

  “吕布之倚仗,全赖兖州各族,若脱离兖州,必失其所倚。”

  “到豫州来,只有依赖于我。”

  “我假其手,攻打刘备,由不得他不从。”

  没想到悲伤到极致的袁术,反而发挥出了他毕生的才智。

  他把兖州问题看得很透彻。

  吕布在兖州最大的倚仗是什么?

  就是兖州众世族!

  张邈、陈宫主动迎立吕布入兖州,各大郡县纷纷揭竿而起反曹操。

  吕布的军队是陈宫他们在兖州帮他募集的,粮食是众世家一起出的。

  吕布所有的倚仗,全部来自这些世家豪族。

  一旦吕布输了,被赶出兖州。

  那他就失去了自己最大的这个倚仗。

  到时候,像条狗一样来汝南,他还能依赖谁?

  只有袁术!

  汝南是袁术的老家,袁术对此地的影响力很大,有着很强的控制力。

  所以他非常有信心,把吕布迎进汝南之时,可以将之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当即,袁术派出了使者,星夜前往兖州。

  ……

  扬州,豫章。此时身为扬州刺史的刘繇,正望着江水,心中波澜不平。

  “……呼,好个孙伯符,果然有乃父之风。”

  由于之前孙策大胆绕过秣陵,奇袭曲阿,导致刘繇遭遇了一场惨败。

  不得不收兵逃亡豫州,暂时休整。

  “正礼,夜晚风寒,不去睡觉,到江边来做什么?”

  一道声音自身后传来。

  刘繇并未转身,只是淡淡答道:

  “我只是在想,接下来该何去何往。”

  “会稽太守王朗与我私交甚笃,我欲去往会稽,子将以为如何?”

  与刘繇说话之人,正是汝南名士许劭。

  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最有名的就是他对曹操的评价。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然后就是创办赫赫有名的月旦评,评论乡党人物,在大汉风靡一时。

  前徐州刺史陶谦曾将许劭待为上宾,但许劭认为陶谦不能成事,就去了扬州投靠刘繇。

  刘繇与许劭关系很好,对许劭的计策几乎言听计从,所以许劭很乐意辅佐其左右。

  不过许劭虽有才智,但他与刘繇一样,都是在士人圈子里混得,有很强的阶级观念。

  历史上,太史慈投到刘繇麾下时,很多人建议刘繇用太史慈为将。

  刘繇却说:

  “我若用太史慈,许子将不会笑话我吗?”

  在他们公族子弟眼里,太史慈就是个跑腿的。

  要是用了他,就会成为士人圈子里的笑柄。

  “会稽富实,正是孙策之所贪。”

  “且穷在海隅,不可往也。”

  “今我豫章,北连豫壤,西接荆州。”

  “若能够收合吏民,遣使交好曹兖州,虽有袁公路隔在其间。”

  “其人财狼,不能久也。”

  许劭力荐刘繇留在豫章发展,且建议他交好曹操。

  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曹操有旧。

  曹操在得志显名之前,曾经置办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相。

  另一方面,就是政治需求了。

  刘繇是袁术的死敌,所谓二袁之争,交好其一。

  既然已经开罪了袁术,那自然就只能交好袁绍了。

  袁绍远在河北,不便往来。

  但还可以找他中原的代理人曹操。

  与他交好,变相等于交好袁绍。

  “我却听闻曹孟德深陷兖州内乱,彼岂有暇顾我扬州?”

  许劭微微一笑:

  “正礼此言差矣。”

  由于两人私交甚笃,所以私下里许劭都是直接叫刘繇的字号。

  “吕布勇而无谋,败亡有证,不日必为曹兖州所败。”

  刘繇眼眸一蹙,并无作出答复。

  望着江水出神,良久才开口言道:

  “现在袁公路与刘徐州大战于广陵,此二人谁胜谁负,于我扬州而言,都绝非好事啊……”

  “哦?正礼此话何谓?”

  许劭瞧见刘繇似话里有话,连忙追问。

  “我的意思是,此二人都有并吞江南之志,我等务必在二人决出胜负之前,作出选择。”

  原来刘繇是在考虑站队的问题。

  若果不是之前在曲阿受挫,刘繇断不至于被逼至如此窘境。

  “我的意思是,刘玄德宅心仁厚,颇有贤明,与我又同为宗室。”

  “你说我等是否可以与之结盟,共抗袁术?”

  许劭恍然大悟,原来刘繇是看上了刘备。

  其实除刘备之外,刘繇与刘表的关系也很好。

  刘繇很明显更加信任宗室人物,他向许劭吐露憋藏在心底里的话。

  “刘景升、刘玄德皆我汉皇宗亲。”

  “我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身受王命。”

  “若扬州有急,景升与玄德岂会见死不救?”

  “纵然不发兵相援,也该钱粮救济才是。”

  许劭沉默半晌,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

  “刘景升此人厚道,我料他会来救济扬州。”

  “不过刘徐州我却未与其接触过,虽知其名,但不知其人。”

  “两年之前,曾听闻刘玄德救急北海,此乃侠义之举。”

  “今其一年之内,平定徐州,料他亦乃人中之杰。”

  “既然正礼如此看好他,不妨先遣一使,去到广陵前线。”

  “探探刘备的口风如何。”

  许劭对刘繇交好刘备的主张表示认同。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两位刘老板都有共同的敌人袁术,若真能够两家合力,一起对付袁术。

  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其实刘繇之所以敢结盟刘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人没有利益冲突。

  别看刘繇贵为扬州刺史,但他如同许多同级别的刺史一样,都没能完全掌控所有地盘。

  扬州六郡:九江、庐江、丹阳、豫章、会稽、吴郡。

  九江就不用说了,扬州最肥的地盘,也是袁术的大本营。

  而前任庐江太守,也已经被袁术攻灭,虽然是假的孙策的手。

  但袁术已经任命了自己的老部下刘勋为庐江太守,基本上也成了他的附属势力。

  剩下的,

  许贡是吴郡太守,与本地豪强严白虎共分吴郡。

  会稽在王朗手里。

  豫章则是在华歆手里。

  他刘繇的地盘实际上就是豫章的彭泽一带。

  当然了,刘繇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

  而扬州的心腹大患只有袁术一人。

  剩下的王朗、华歆、许贡等,名义上都是要听命于刘繇的。

  至少他们不会互相攻伐。

  “既然子将也同意结盟刘徐州,那便由你亲自去往广陵如何?”

  “正好你擅长识人相面,见到刘徐州时,替我观观他面相如何。”

  许劭欣然同意:

  “正好,我也想亲眼见见这刘徐州是何人物,一年间竟能干出这么许多事来。”

  ……

  荆州襄阳。

  鲁肃受命来荆州找刘表购置战船。

  刘表闻说是徐州的使者,也不怠慢于他,即命人请入堂内。

  双方相互叙礼已毕,刘表率先开口道:

  “子敬乃东城豪杰,吾在荆州亦有耳闻。”

  “今子敬从玄德,何故至此,来我荆州?”

  鲁肃拱手一礼,正色答道:

  “我主刘使君乃天下英雄,虽兵微将寡,而志欲匡扶社稷。”

  “淮南袁术坐创凶逆,造合虚伪,诡诈百姓,残民害物,为祸深酷。”

  “今我主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

  “奈何江南多水,我徐州少有战船。”

  “闻说刘荆州富有江南,有战舰上千艘。”

  “明公与我主,同为汉室之胄。”

  “我主常言不可背亲而见疏,又盛赞刘荆州礼贤下士,宽于纳物。”

  “故遣肃来,望明公念在同宗份上,卖与我主些许战船。”

  “以备广陵战事之需。”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