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刘备与李翊、陈登的商议之后,最终决定同意与刘表达成同盟。
至于盟约内容,虽未详细拟定。
但大体可以分为,刘表以平价,卖粮卖船给刘备。
刘备则会在将来对袁术的战事中,默许刘表参与到扬州事务的讨论中来。
即便刘表未来想要索取庐江、豫章的表奏权,刘备也会睁一只闭一只眼。
盟约内容大致为此,确定好后,刘备即命孙乾随刘先一同返还荆州。
向刘表表明自己对庐江、豫州等扬州西壤的态度。
“主公,现在还有一位使者未曾离去。”
“我此前将之暂时搁置,是为拖延之法,现在主公既然赶回来了。”
“未知要如何处置?”
李翊说的人自然是指许劭。
他是代表扬州刺史刘繇来的,想要刘备出兵配合刘繇夹攻孙策。
尤其广陵与孙策的丹徒仅一江之隔,旦日可至。
加之刘备与刘繇又同为汉皇宗亲,所以几乎是刘繇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援军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刘备已经与历史上的刘备相去甚远。
历史上的刘备,此时还缩在下邳城内,靠着麋家、陈家的支持来统治残破不堪的徐州。
所能动员的兵马,也不过堪堪两万人不到而已。
但现在,刘备已经一统徐州五郡,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影响到了青州、兖州、豫州、扬州一带。
并且,徐州如果全国总动员的话,是能够拉出一支高达七万人左右的可战之兵的。
当然了,这种规模的兵马,刘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去调动的。
因为光每日耗费的钱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管怎么讲,
刘备现在已是东方一个强大的诸侯,不会被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给随便左右立场。
接下来他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慎之又慎,妥善处理好与周边诸侯的关系。
“……扬州刘正礼么?”
刘备一捋胡须,面露犹豫之色。
“此事却难呐,刘扬州与我同为宗室,又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
“今既向我求援,按说当救。”
“只是……那孙郎……”
虽然孙策已经有了曲阿之战这样的大捷,可实际上依然是刘强孙弱。
且不说两边的兵力之悬殊,就说本地士人豪强都是拥戴刘繇的。
更别说吴郡许贡,会稽王朗都是与刘繇在同一阵线上的。
孙策再是勇猛,手中也仅就两个县而已。
本来对上刘繇就没多大胜算,自己这边再出兵配合刘繇夹攻。
那孙策确实没得玩了。
刘备也算得上是一位战略家。
他能分清楚当前的形势。
如果留下孙策,那广陵南部所面临的威胁,不过就曲阿、丹徒两县而已。
可如果刘繇灭了孙策,那广陵受到的威胁就是大半个扬州了。
到那个时候,刘正礼是否真的会顾念当日的救援情谊,不向徐州拓展势力?
况刘备集团定下的战略方针,就是先克江南,合徐、扬二州之力以制天下。
把刘繇养肥了,给自己树一个大敌吗?
“我广陵这边为了对抗袁术,几乎是节衣缩食,靡师费饷,真若派兵去攻打丹徒。”
“最后恐反为他人做了嫁衣。”
陈登一语道出要害。
帮助刘繇纯亏本买卖。
人刘繇可是正儿八经的扬州刺史,他一旦扫清了宿敌,就很容易坐稳扬州。
这显然不符合徐州的自身安全。
在此之前,北方通过结盟袁绍,又暗中拉拢袁谭,解除了徐州北部的威胁。
西方又与曹操和好,同时扶持梁国郭贡,控制鲁、沛两地,来提升徐州西部的防御。
最后的南方,不断与袁术的交兵,也是为了解决广陵一带的安全隐患。
现在江东的事务,无非就是袁术的手下孙策,与扬州刘繇为首的各派相互争斗罢了。
“刘繇实力不俗,况许贡、王朗都与其同一阵线。”
“若真让刘繇坐稳扬州,于徐州而言绝非好事。”
李翊淡淡地为刘备分析。
“所以我意,不如以我徐州乏粮为由,回绝了刘繇请派援军的请求。”
这个理由是很合理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刘备在过去一年打了多少仗,尤其最近跟袁术在广陵、钟离不断火并。
所耗费的粮食数目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粮草不足为由回绝刘繇,刘繇是无话可说的。
“不过孙策终究也是一个隐患。”
“我听闻其在曲阿募兵,欲在明年攻取吴郡。”
“若其当真攻下来了,我们方可考虑出兵援助刘扬州。”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
军师的战略还是那么精明。
现在刘强孙弱,所以我们不能帮助刘繇。
只要我们放任孙策不管,他就会向吴郡、会稽一带发展。
我们可以允许他先发育一会儿,但只要他打下了吴郡一带,就立马支援刘繇。
把孙策限制在吴郡,让他不能够再继续发育下去。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平衡孙刘两家的实力,让两家在扬州内斗。
只要江东一天不统一,刘备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全力对付袁术。
若是刘备灭了袁术,一统淮南。
即便江东真的统一了,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刘备的大军?
真到那个时候,刘备继承了袁术的遗产,水师也早已成型。
踏平江东,易如反掌耳。
“妙!妙哉!”
刘备对李翊提出的战略构想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别忘了,袁术的影响力还涉及到了豫州。
而刘备也对豫州的鲁国、沛国下手了。
把淮南兼并了,那沛国、庐江皆是彀中之物矣。
“既如此,就采用子玉之言,暂时回绝了许子将。”
“不过我们可承诺他,若是将来孙策来日进兵吴郡,侵扰吴土,我徐州绝不会坐视不管!”
言外之意,虽然我们没办法配合你出兵夹攻孙策。
但如果孙策将来威胁到了刘繇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等于是给了一个独立保证,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等将来孙策做大,也能够第一时间沟通,好出兵配合。
“我们虽已取下钟离,然袁术势大,想要兼并其淮南领土。”
“也不知需费多少年月。”
刘备上来就挑了一个大boss打,虽然有信心能打赢,但对需要费的时间却持保守态度。
像袁术的治所寿春,历史上曹操用了六万人攻打,袁术守城军一万不到。
就这样,曹操都了数月的时间才打下来。
战争会严重拖慢经济发展,刘备只盼徐州不要陷入与袁术的战争泥潭里。
“袁术倒行逆施,加祸淮南百姓。”
“主公伐之,乃吊民伐罪之义举也。”
“纵然主公不派兵灭他,天也要将之收取。”
李翊安慰刘备,为他提振信心。
他之所以力荐刘备先打袁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袁术的巅峰期就快要过了。
再过个一两年,淮南会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
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都断绝人烟,出现了大量人吃人的现象。
就连袁术自己麾下的士兵,都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
这样的机会,李翊怎么可能放过?
到时候淮南这块肥肉,绝对不能落入刘繇、刘表,乃至孙策的手里。
李翊劝老刘全力对付袁术,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淮南拿下。
好在三国时代的人,有很强的宿命论。
李翊又是刘备深信不疑的世外高人,对他提出袁术命不久矣的谶言还是颇为信任的。
……
第二日,晌午。
刘备招来了广陵的高层官员,一起来会见扬州使者。
刘备坐主位,李翊坐次位。
其余各级文武官员依次落座。
许劭这些天在广陵也算是日盼夜盼,就盼着刘备回来。
现在刘备刚一回来,第二天就愿意召见他。
许劭欣喜不已,跟着侍从走进了正堂。
刘备挺直身躯,露出仁厚的笑容:
“子将先生,请入座。”“谢过使君!”
许劭拱手一礼,款款落座。
尽管刘备已经知晓许劭来意,都还是走流程式地问道:
“子将一路远来辛苦,未知来我徐州,所为何事?”
许劭直起腰杆,朝着刘备拱手作了个揖,正色说道:
“我主刘正礼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淮南袁术却无端派兵攻我州郡,视朝廷纲纪为无物。”
“前日我主在曲阿为袁术部将孙策所败,今已重整旗鼓,打算收复曲阿、丹徒两县。”
“久闻刘徐州宽厚仁义,克己奉公,对天子和朝廷皆是一片忠心。”
“想来不会视江南百姓的苦难于不顾,更不会坐看袁术欺凌汉皇宗亲。”
“因此特派我来向刘徐州求援。”
“恳请刘徐州看在扬州数百万百姓的份儿上,出义兵,下江东,扶正统,拒袁术。”
“施仁义,助苍生,救万民于水火!”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许劭说得慷慨激昂,几乎是要潸然泪下。
以至于把陈登在内的众徐州官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都在想用不用这么夸张?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主完蛋了呢,现在刘繇的兵马和地盘都是孙策的数倍。
可从许劭口中讲出来,就好像刘繇才是那个快不行了的人。
刘备并未着急开口,而是像陷入了沉思一般,仿佛在做思考。
许劭很懂得道德绑架这一套。
张口闭口都是朝廷,百姓。
说白了不就是两家诸侯间的相互争斗吗?
何况刘繇现在的整体实力依旧比孙策强了数倍。
“子将先生,在下请了。”
李翊站起身来,率先开口。
“子玉先生,有礼有礼!”
许劭当即拱手还礼,他内心里对李翊还是颇为敬佩的。
李翊背着手,眉头轻蹙,佯作为难道:
“先生之前来时,便求我广陵出兵丹徒。”
“当时我说我主射阳湖阅兵未归,我等不能做决定。”
“这只是其一罢了,我广陵不宜出兵还有其二之因。”
许劭微微一怔,只得问道:
“在下愿闻其详。”
李翊继续开口:
“徐州近年来,屡遭战祸,尤其曹操寇兵来时,更将彭城屠做白地。”
“焦土过半,流民四起。”
“我主宽厚仁善,不惜以军粮赈济灾民,节衣缩食,箪食瓢饮,方有今日下邳百姓怡乐。”
“但子将先生应该也知道,从年初开始,徐州便一直在用兵,未得半日休整。”
“远的不说,就单说这淮南袁公路,我等前不久才在广陵将张勋、桥蕤的大军击退。”
“似徐州这般情况,只可薄徭轻赋,偃革倒戈,与民生息,恢复生产,实在不宜再起战祸。”
“许先生也是天下名士,难道忍见我主救一人而杀一人耶?”
李翊发出灵魂拷问。
道德绑架谁不会啊真是。
陈登也咱起身来,帮腔道:
“子玉所言甚是,我等在广陵鏖兵血战袁术,已是为刘扬州分担了压力。”
“今刘扬州坐拥大半个江东,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孙策吗?”
“徐州凋敝,钱粮俱缺,我主虽有心援助刘扬州,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现今我主决定在广陵屯田,待两年后粮食丰收,徐州生产得以恢复。”
“我当自当派军士南下,援助正礼公!”
陈登说的大义凛然,这也是他贯开的空头支票了。
当初劝刘备接领徐州时,就曾开过合步骑十万的空头支票。
“难道玄德公真打算见死不救吗?”
许劭听明白了徐州人的意思。
张口闭口就是没钱了,没粮了,没人了,打不了了。
可我看你们打袁术时不是打得挺欢的吗?
这摆明了是在索要报酬。
那许劭只能是选择继续劝说,看能不能尽量把价格压低。
“况那袁公路骄奢淫逸,自恃名门贵胄,更轻视玄德公。”
“其自领扬州事,兼称徐州伯,已是证明其有野心要吞并徐州。”
“今与我主联合,乃是共御强敌。”
“望玄德公顾及唇齿之寒,同宗情谊。”
“愿三思!”
许劭这是在偷换概念。
你们打孙策,关袁术什么事儿?
况且说起打袁术,我们徐州这边出力可大多了。
这时,鲁肃也开口说话了:
“子将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
“我徐州断无见死不救之理。”
“且待到明年秋收过后,我徐州上下筹集齐了钱粮。”
“一定发兵救援!”
秋收过后?
那特么黄菜都凉了,仗早打完分出胜负了。
许劭眉头紧皱,看来这帮徐州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不给点儿好处是不行了……
许劭沉吟片刻,再度开口:
“只要广陵肯出兵丹徒,我扬州愿出一千万钱,粮食八十万斛!”
这钱粮数目其实已经不少了。
刘备正要开言,李翊却抢先一步问道:
“未知这钱粮数目,几时可以交割呢?”
是呀,拿到手里才是关键。
先生真的反应好快,刘备如是想道。
许劭不假思索答:
“待我主击败孙策,收复曲阿、丹徒之后,定当如数交割!”
怎么的,想空手套白狼啊?
李翊差点儿没被这句话给气笑。
事成之后给?
现在徐州出不出兵,刘繇得看刘备的脸色。
可事成之后,扬州给不给钱粮,刘备就得看刘繇的脸色了。
你是不是当我傻啊?
这种空头许诺钱粮,最后不给的事儿,又不是没人干过。
隔壁骷髅王就经常干这事儿了。
就算刘繇下限没袁术那么低,但随便找个由头。
比如说府库吃紧,一次性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粮来,只能先给你一半儿等等。
到时候,还不就是他刘繇一句话的事?
只见在场的徐州众官员无不对此言嗤之以鼻,更有人脸上带着冷笑。
似看戏一般,笃定刘备不会下场掺和这场战事。
但刘备还是很礼貌地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刘扬州希望我出兵,不知希望我派出多少人呢?”
嘶……
许劭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问题问的很刁钻。
他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但又不好明着说出来。
“这孙伯符乃是昔日江东猛虎孙文台之子,继承其父骁猛勇烈,足以独当一面。”
“况其又得了庐江周家的资助,受领了其父旧部,实力不容小觑。”
“我主此前就因为过于大意,才招致兵败。”
“是以在下以为,若想彻底消灭孙策,贵州须出动至少一万人。”
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刘备整个徐州全部能动员的,也才六七万人。
许劭竟提出要徐州出动七分之一的兵力,来对付孙策。
这不是能不能打赢孙策的问题,而是这笔军费谁来报销?
“未知贵州是否将承担我徐州军的军械、粮秣,人力开支?”
陈登开口询问。
许劭猛烈咳嗽起来,他之所以不想聊出兵多少的问题,就是怕被问这个。
一说到军费开支,那刘繇现在真的过得挺窘迫的。
之前他把大量的军械、粮秣都存在了牛渚。
结果没想到孙策出奇兵,把牛渚给攻陷了。
刘繇的钱包一下子便变得吃紧起来。
“实不相瞒,我扬州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
许劭面色显得有些疲惫,“可我们的承诺一定是说到做到。”
“只要灭了孙策,以扬州之富,难道一年之内还凑不齐千万钱粮吗?”
“子将先生此言差矣。”
李翊站出出来反驳许劭。
……
(本章完)
至于盟约内容,虽未详细拟定。
但大体可以分为,刘表以平价,卖粮卖船给刘备。
刘备则会在将来对袁术的战事中,默许刘表参与到扬州事务的讨论中来。
即便刘表未来想要索取庐江、豫章的表奏权,刘备也会睁一只闭一只眼。
盟约内容大致为此,确定好后,刘备即命孙乾随刘先一同返还荆州。
向刘表表明自己对庐江、豫州等扬州西壤的态度。
“主公,现在还有一位使者未曾离去。”
“我此前将之暂时搁置,是为拖延之法,现在主公既然赶回来了。”
“未知要如何处置?”
李翊说的人自然是指许劭。
他是代表扬州刺史刘繇来的,想要刘备出兵配合刘繇夹攻孙策。
尤其广陵与孙策的丹徒仅一江之隔,旦日可至。
加之刘备与刘繇又同为汉皇宗亲,所以几乎是刘繇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援军了。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刘备已经与历史上的刘备相去甚远。
历史上的刘备,此时还缩在下邳城内,靠着麋家、陈家的支持来统治残破不堪的徐州。
所能动员的兵马,也不过堪堪两万人不到而已。
但现在,刘备已经一统徐州五郡,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影响到了青州、兖州、豫州、扬州一带。
并且,徐州如果全国总动员的话,是能够拉出一支高达七万人左右的可战之兵的。
当然了,这种规模的兵马,刘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去调动的。
因为光每日耗费的钱粮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管怎么讲,
刘备现在已是东方一个强大的诸侯,不会被天下任何一个诸侯给随便左右立场。
接下来他的每一个决定都需要慎之又慎,妥善处理好与周边诸侯的关系。
“……扬州刘正礼么?”
刘备一捋胡须,面露犹豫之色。
“此事却难呐,刘扬州与我同为宗室,又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
“今既向我求援,按说当救。”
“只是……那孙郎……”
虽然孙策已经有了曲阿之战这样的大捷,可实际上依然是刘强孙弱。
且不说两边的兵力之悬殊,就说本地士人豪强都是拥戴刘繇的。
更别说吴郡许贡,会稽王朗都是与刘繇在同一阵线上的。
孙策再是勇猛,手中也仅就两个县而已。
本来对上刘繇就没多大胜算,自己这边再出兵配合刘繇夹攻。
那孙策确实没得玩了。
刘备也算得上是一位战略家。
他能分清楚当前的形势。
如果留下孙策,那广陵南部所面临的威胁,不过就曲阿、丹徒两县而已。
可如果刘繇灭了孙策,那广陵受到的威胁就是大半个扬州了。
到那个时候,刘正礼是否真的会顾念当日的救援情谊,不向徐州拓展势力?
况刘备集团定下的战略方针,就是先克江南,合徐、扬二州之力以制天下。
把刘繇养肥了,给自己树一个大敌吗?
“我广陵这边为了对抗袁术,几乎是节衣缩食,靡师费饷,真若派兵去攻打丹徒。”
“最后恐反为他人做了嫁衣。”
陈登一语道出要害。
帮助刘繇纯亏本买卖。
人刘繇可是正儿八经的扬州刺史,他一旦扫清了宿敌,就很容易坐稳扬州。
这显然不符合徐州的自身安全。
在此之前,北方通过结盟袁绍,又暗中拉拢袁谭,解除了徐州北部的威胁。
西方又与曹操和好,同时扶持梁国郭贡,控制鲁、沛两地,来提升徐州西部的防御。
最后的南方,不断与袁术的交兵,也是为了解决广陵一带的安全隐患。
现在江东的事务,无非就是袁术的手下孙策,与扬州刘繇为首的各派相互争斗罢了。
“刘繇实力不俗,况许贡、王朗都与其同一阵线。”
“若真让刘繇坐稳扬州,于徐州而言绝非好事。”
李翊淡淡地为刘备分析。
“所以我意,不如以我徐州乏粮为由,回绝了刘繇请派援军的请求。”
这个理由是很合理的。
毕竟大家都知道刘备在过去一年打了多少仗,尤其最近跟袁术在广陵、钟离不断火并。
所耗费的粮食数目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粮草不足为由回绝刘繇,刘繇是无话可说的。
“不过孙策终究也是一个隐患。”
“我听闻其在曲阿募兵,欲在明年攻取吴郡。”
“若其当真攻下来了,我们方可考虑出兵援助刘扬州。”
刘备闻言,恍然大悟。
军师的战略还是那么精明。
现在刘强孙弱,所以我们不能帮助刘繇。
只要我们放任孙策不管,他就会向吴郡、会稽一带发展。
我们可以允许他先发育一会儿,但只要他打下了吴郡一带,就立马支援刘繇。
把孙策限制在吴郡,让他不能够再继续发育下去。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
平衡孙刘两家的实力,让两家在扬州内斗。
只要江东一天不统一,刘备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全力对付袁术。
若是刘备灭了袁术,一统淮南。
即便江东真的统一了,又如何能够挡得住刘备的大军?
真到那个时候,刘备继承了袁术的遗产,水师也早已成型。
踏平江东,易如反掌耳。
“妙!妙哉!”
刘备对李翊提出的战略构想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别忘了,袁术的影响力还涉及到了豫州。
而刘备也对豫州的鲁国、沛国下手了。
把淮南兼并了,那沛国、庐江皆是彀中之物矣。
“既如此,就采用子玉之言,暂时回绝了许子将。”
“不过我们可承诺他,若是将来孙策来日进兵吴郡,侵扰吴土,我徐州绝不会坐视不管!”
言外之意,虽然我们没办法配合你出兵夹攻孙策。
但如果孙策将来威胁到了刘繇自身的安全,我们一定不会见死不救。
等于是给了一个独立保证,也算是诚意满满了。
等将来孙策做大,也能够第一时间沟通,好出兵配合。
“我们虽已取下钟离,然袁术势大,想要兼并其淮南领土。”
“也不知需费多少年月。”
刘备上来就挑了一个大boss打,虽然有信心能打赢,但对需要费的时间却持保守态度。
像袁术的治所寿春,历史上曹操用了六万人攻打,袁术守城军一万不到。
就这样,曹操都了数月的时间才打下来。
战争会严重拖慢经济发展,刘备只盼徐州不要陷入与袁术的战争泥潭里。
“袁术倒行逆施,加祸淮南百姓。”
“主公伐之,乃吊民伐罪之义举也。”
“纵然主公不派兵灭他,天也要将之收取。”
李翊安慰刘备,为他提振信心。
他之所以力荐刘备先打袁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袁术的巅峰期就快要过了。
再过个一两年,淮南会发生极为严重的旱灾。
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都断绝人烟,出现了大量人吃人的现象。
就连袁术自己麾下的士兵,都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
这样的机会,李翊怎么可能放过?
到时候淮南这块肥肉,绝对不能落入刘繇、刘表,乃至孙策的手里。
李翊劝老刘全力对付袁术,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把淮南拿下。
好在三国时代的人,有很强的宿命论。
李翊又是刘备深信不疑的世外高人,对他提出袁术命不久矣的谶言还是颇为信任的。
……
第二日,晌午。
刘备招来了广陵的高层官员,一起来会见扬州使者。
刘备坐主位,李翊坐次位。
其余各级文武官员依次落座。
许劭这些天在广陵也算是日盼夜盼,就盼着刘备回来。
现在刘备刚一回来,第二天就愿意召见他。
许劭欣喜不已,跟着侍从走进了正堂。
刘备挺直身躯,露出仁厚的笑容:
“子将先生,请入座。”“谢过使君!”
许劭拱手一礼,款款落座。
尽管刘备已经知晓许劭来意,都还是走流程式地问道:
“子将一路远来辛苦,未知来我徐州,所为何事?”
许劭直起腰杆,朝着刘备拱手作了个揖,正色说道:
“我主刘正礼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淮南袁术却无端派兵攻我州郡,视朝廷纲纪为无物。”
“前日我主在曲阿为袁术部将孙策所败,今已重整旗鼓,打算收复曲阿、丹徒两县。”
“久闻刘徐州宽厚仁义,克己奉公,对天子和朝廷皆是一片忠心。”
“想来不会视江南百姓的苦难于不顾,更不会坐看袁术欺凌汉皇宗亲。”
“因此特派我来向刘徐州求援。”
“恳请刘徐州看在扬州数百万百姓的份儿上,出义兵,下江东,扶正统,拒袁术。”
“施仁义,助苍生,救万民于水火!”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许劭说得慷慨激昂,几乎是要潸然泪下。
以至于把陈登在内的众徐州官员看得一愣一愣的。
都在想用不用这么夸张?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主完蛋了呢,现在刘繇的兵马和地盘都是孙策的数倍。
可从许劭口中讲出来,就好像刘繇才是那个快不行了的人。
刘备并未着急开口,而是像陷入了沉思一般,仿佛在做思考。
许劭很懂得道德绑架这一套。
张口闭口都是朝廷,百姓。
说白了不就是两家诸侯间的相互争斗吗?
何况刘繇现在的整体实力依旧比孙策强了数倍。
“子将先生,在下请了。”
李翊站起身来,率先开口。
“子玉先生,有礼有礼!”
许劭当即拱手还礼,他内心里对李翊还是颇为敬佩的。
李翊背着手,眉头轻蹙,佯作为难道:
“先生之前来时,便求我广陵出兵丹徒。”
“当时我说我主射阳湖阅兵未归,我等不能做决定。”
“这只是其一罢了,我广陵不宜出兵还有其二之因。”
许劭微微一怔,只得问道:
“在下愿闻其详。”
李翊继续开口:
“徐州近年来,屡遭战祸,尤其曹操寇兵来时,更将彭城屠做白地。”
“焦土过半,流民四起。”
“我主宽厚仁善,不惜以军粮赈济灾民,节衣缩食,箪食瓢饮,方有今日下邳百姓怡乐。”
“但子将先生应该也知道,从年初开始,徐州便一直在用兵,未得半日休整。”
“远的不说,就单说这淮南袁公路,我等前不久才在广陵将张勋、桥蕤的大军击退。”
“似徐州这般情况,只可薄徭轻赋,偃革倒戈,与民生息,恢复生产,实在不宜再起战祸。”
“许先生也是天下名士,难道忍见我主救一人而杀一人耶?”
李翊发出灵魂拷问。
道德绑架谁不会啊真是。
陈登也咱起身来,帮腔道:
“子玉所言甚是,我等在广陵鏖兵血战袁术,已是为刘扬州分担了压力。”
“今刘扬州坐拥大半个江东,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小小的孙策吗?”
“徐州凋敝,钱粮俱缺,我主虽有心援助刘扬州,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现今我主决定在广陵屯田,待两年后粮食丰收,徐州生产得以恢复。”
“我当自当派军士南下,援助正礼公!”
陈登说的大义凛然,这也是他贯开的空头支票了。
当初劝刘备接领徐州时,就曾开过合步骑十万的空头支票。
“难道玄德公真打算见死不救吗?”
许劭听明白了徐州人的意思。
张口闭口就是没钱了,没粮了,没人了,打不了了。
可我看你们打袁术时不是打得挺欢的吗?
这摆明了是在索要报酬。
那许劭只能是选择继续劝说,看能不能尽量把价格压低。
“况那袁公路骄奢淫逸,自恃名门贵胄,更轻视玄德公。”
“其自领扬州事,兼称徐州伯,已是证明其有野心要吞并徐州。”
“今与我主联合,乃是共御强敌。”
“望玄德公顾及唇齿之寒,同宗情谊。”
“愿三思!”
许劭这是在偷换概念。
你们打孙策,关袁术什么事儿?
况且说起打袁术,我们徐州这边出力可大多了。
这时,鲁肃也开口说话了:
“子将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
“我徐州断无见死不救之理。”
“且待到明年秋收过后,我徐州上下筹集齐了钱粮。”
“一定发兵救援!”
秋收过后?
那特么黄菜都凉了,仗早打完分出胜负了。
许劭眉头紧皱,看来这帮徐州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啊。
不给点儿好处是不行了……
许劭沉吟片刻,再度开口:
“只要广陵肯出兵丹徒,我扬州愿出一千万钱,粮食八十万斛!”
这钱粮数目其实已经不少了。
刘备正要开言,李翊却抢先一步问道:
“未知这钱粮数目,几时可以交割呢?”
是呀,拿到手里才是关键。
先生真的反应好快,刘备如是想道。
许劭不假思索答:
“待我主击败孙策,收复曲阿、丹徒之后,定当如数交割!”
怎么的,想空手套白狼啊?
李翊差点儿没被这句话给气笑。
事成之后给?
现在徐州出不出兵,刘繇得看刘备的脸色。
可事成之后,扬州给不给钱粮,刘备就得看刘繇的脸色了。
你是不是当我傻啊?
这种空头许诺钱粮,最后不给的事儿,又不是没人干过。
隔壁骷髅王就经常干这事儿了。
就算刘繇下限没袁术那么低,但随便找个由头。
比如说府库吃紧,一次性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粮来,只能先给你一半儿等等。
到时候,还不就是他刘繇一句话的事?
只见在场的徐州众官员无不对此言嗤之以鼻,更有人脸上带着冷笑。
似看戏一般,笃定刘备不会下场掺和这场战事。
但刘备还是很礼貌地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刘扬州希望我出兵,不知希望我派出多少人呢?”
嘶……
许劭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问题问的很刁钻。
他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但又不好明着说出来。
“这孙伯符乃是昔日江东猛虎孙文台之子,继承其父骁猛勇烈,足以独当一面。”
“况其又得了庐江周家的资助,受领了其父旧部,实力不容小觑。”
“我主此前就因为过于大意,才招致兵败。”
“是以在下以为,若想彻底消灭孙策,贵州须出动至少一万人。”
什么!?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无不震惊。
刘备整个徐州全部能动员的,也才六七万人。
许劭竟提出要徐州出动七分之一的兵力,来对付孙策。
这不是能不能打赢孙策的问题,而是这笔军费谁来报销?
“未知贵州是否将承担我徐州军的军械、粮秣,人力开支?”
陈登开口询问。
许劭猛烈咳嗽起来,他之所以不想聊出兵多少的问题,就是怕被问这个。
一说到军费开支,那刘繇现在真的过得挺窘迫的。
之前他把大量的军械、粮秣都存在了牛渚。
结果没想到孙策出奇兵,把牛渚给攻陷了。
刘繇的钱包一下子便变得吃紧起来。
“实不相瞒,我扬州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粮来。”
许劭面色显得有些疲惫,“可我们的承诺一定是说到做到。”
“只要灭了孙策,以扬州之富,难道一年之内还凑不齐千万钱粮吗?”
“子将先生此言差矣。”
李翊站出出来反驳许劭。
……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