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记者采访,说会尽快见报主持公道,群情激愤的女工们才没有去上街。

  这会儿她们绝对敢干,霸服都迭满了。

  没准儿还有人以为这事儿就这么糊弄过去。

  这是真没见过媒体热度流量的威力。

  起码在八十年代资讯不发达时,感觉报纸、电视上的东西离我好远,不会烧到我头上。

  等发现烧过来时候已经晚了。

  让卫东都没想到这火头会如此之旺。

  第二天的阳光日报直接刷个头版。

  上面是惯例的各种国家级新闻内容。

  下半截整个三分之一版:《改革浪潮中,十问

  ……

  这年头可没什么某企业,某地某商家,甚至还用字母代替的玩法。

  要的就是点名道姓

  原文还带点文学艺术性:“八月下旬的山城骄阳似火,一台台设备被抬着上了驳船,上千名面临失业的员工悲愤的看着企业无奈远走他乡,四十度的高温都化解不了他们内心的冰凉,看着空荡荡的厂房,是什么让勤奋劳动的工人们失去饭碗,是什么让努力付出的企业失去庇护,是什么让艰难成长的……”

  用董老二的话来说,这一天邮电局的电话线路都打爆了!

  所以说让卫东要小姨子留在邮电局还是有点意义的。

  这句话不是文学修饰,是真的当天江州市市话、长途电话的数量都在暴增!

  有数据为证,前一年的全市场电话交换单,也就是无论打进打出都要算一单,约为三百万单。

  进入84年平均就是每天一万单左右,这一天硬生生的拔高到了约一万八千单!

  因为几乎没什么居民长途电话,所以这会儿的长途除了部门就是企业。

  这时各部门的上级单位都在打电话来问情况,怎么被卷进去的。

  然后又有无数电话打出去找解决办法。

  因为还有无数长途电话是外地媒体,省里面媒体得到消息来询问江州的通讯员社会关系做得怎么样,我们马上派人来跟进热点有没有搞头。

  这火头起来了哪里有那么容易就熄灭的。

  一切火灾只有在还是火星子的时候,有机会小成本扑灭。

  让卫东早就在火星子的时候提醒过了。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主动放弃灭火,甚至商社还头铁的到处隐瞒,这漫天大火烧起来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砖儿台当晚就飞过来。

  后世的什么震惊体,那都是小巫见大巫。

  靠标题吸引人算什么本事,这会儿都是靠内容吸引的。

  冯主编的笔杆子还是狠,尖锐的抓住了核心不是什么盗买设备、假冒伪劣生产,这是商业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事儿。

  关键在于出了这种事,当地怎么应对处理,这才是给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重要指标。

  很显然江州这次栽了个大跟斗。

  平京那边各家媒体,相关部门都在蛐蛐这不是故意立威吧。

  首先是这特么都在联播新闻后面打广告的企业,这看看都什么牌子的企业,居然在当地没有到顶的联络手段,没当地帮忙说句话?

  这不正常啊。这是专门提了个最醒目的仔出来打给全国看吗?

  自认为人脉广泛,到处都是熟人关系的商社全方位的坑了所有人。

  谁能想到这个年轻人,企业撤走就真的全部搬走。

  电视新闻也不含糊,先由阳光日报对着镜头叙述这次新闻的由来;

  接着供销总社讲述这款产品的价廉物美,是他们怎么从全国优秀商品中发掘出来,在全国受到的畅销,继承了关怀意志;

  这两家促成飞燕品牌的大户,肯定要在这时候刷脸证明立场,既然确认自家没任何问题,那就必须站台。

  最后在飞燕卫生巾厂采访了忙碌的大爷大妈,谴责了怎么能假冒伪劣生产我们飞燕牌产品呢,这个镜头就在办公室。

  让卫东回了商州,都被江州赶紧派人去找回来。

  可那江州是能呆的地方吗?

  让卫东不是被这报道吓跑的!

  他屁滚尿流的回老婆身边抱怨,哪里敢单独跟小姨子回家住,住在兵站招待所还下班带着小蝶来闹腾,沈老三再敲边鼓起哄。

  算了算了,一早还没看见报纸他就带着女儿跑路。

  小蝶还笑得嘻嘻哈哈。

  气得董老大打长途去单位骂妹妹:“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呀!”

  对让卫东只有狠狠的陪他去吹了好几回空调,方能解决心头郁闷之气。

  恰好下船才看见十问雄文的让卫东也心惊肉跳,郁闷得不行。

  老子不是要冯主编你搞出这么大场面,机关单位办事不都这样儿,哪里是我这种小虾米来肃清的?

  差不多就行了。

  结果搞这么大场面,咋办?

  正好棋逢对手,先大战放松再说。

  只能可怜了娃颠沛流离的睡副驾驶。

  鉴于江州到商州的水陆交通工具都在一天左右。

  所以等江州市辗转找到沈翠月,这姑娘很有火候意识的拖了下,知道这会儿多拖点时间就是让自家更有利。

  假装忙碌的守着一地狼藉的装配车间到处打电话找不到人。

  是刘太元和张经理都被挖掘出来找她,因为他们已经在递交关于和让卫东合作的重建地产项目,正好在跑市里面有关部门,主动请缨说卫东这小伙子很好打交道的。

  这时候谁能帮着解忧解决问题都是大功。

  沈翠月又得了平京那边打电话的叮嘱,更拖延下,这边派去找让卫东的人就只能第二天一早出发。

  这可不就把昨晚抵达的砖儿台记者等到同步了。

  电视台属于宣传部门,肯定都乐见自家在这次事件中发光彩。

  第二天一早就有宣传部门陪着砖儿台记者去了商州。

  商州跟江州现在还是平级的省内地级市,也就江州刚成为计划单列市高一筹,论面积、人口还没商州大。

  砖儿台记者当然要看看能让民营企业转去的地方是什么样。

  又得天黑才抵达商州。

  于是让卫东这天从早上身心舒畅的提了裤子去上班,恰好打理出来篇锦绣文章。

  拍着良心发誓,他真的没有算计。

  平京给沈翠月打电话的是金卓群强调这个火候,在江州接受采访的居然是尤启立!

  因为沈老三觉得这中年男人喊口号还行。

  最后说得留在江州采访的这一路记者都脑瓜子嗡嗡的,这尼玛理论基础太雄厚了。

  这对民营经济的伤害确实大得不得了。

  而晚间从轮船下来的宣传单位、砖儿台,以及专门来找让卫东回去的人,跟商州又没隶属关系,沈翠月故意跟董雪莹商量不要安排接待。

  那可不就只有下船问人,问市里面相关单位。

  结果都纷纷说知道让卫东,整个码头到处都有人在说我带你去。

  砖儿台的记者都震惊了,扛着的摄像机连忙拍摄这罕见画面。

  群众基础这么好吗?

  就不知不觉,让卫东是真的把商州经营得挺不错,尤其码头这块儿简直像他的粉丝群。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最新章节,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