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这是下相城中,有人倒戈投诚,暗中向他们泄露魏军机密啊。

  而且所泄的机密,相当的有爆炸性,着实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由海入淮,偷袭盱眙,还借助了公孙氏的海船!

  不得不承认,这着实是一条天马行空的绝妙之计。

  盱眙扼泗水入淮之口,若为魏军袭破,则六万大军便被堵在了下相与盱眙之间。

  粮道退路皆断,就算是虎狼般的北府兵,也要不战自溃啊!

  大帐内,哗议顿起。

  刘备也神色大震,忙起身接过了那帛书,一个字一个字的细细审读。

  “伯温,士元,你们说此书乃是何人手笔?”

  “若曹操当真用此计,倘若我们疏于防备,为魏军由海入淮袭破盱眙,后果不堪设想啊!”

  刘备倒吸凉气,狐疑又心有余悸的目光,看向了二人。

  萧和接过帛书翻看数遍后,冷笑道:

  “楚公,若臣推测不错,此书必是杨修手笔。”

  杨修?

  刘备眼眸一动,便问萧和如何断定。

  “杨修乃曹植谋主,今曹操已几次三番公开宣布,南征若胜,则曹冲为首功之臣,将立其为伪魏世子。”

  “将来曹冲继位,谁敢保证他不会秋后算账,清算杨修和弘农杨氏?”

  “杨修不为自己,也当为家族前途计,自然不择手段也要阻止曹冲献计得逞。”

  “那么向楚公你暗中泄密,让我们早有防备,令曹冲偷袭盱眙之计功亏一篑,便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萧和不紧不慢一番分析,道出了推测理由。

  刘备若有所悟,微微点头。

  毕竟先前还有杨修为救曹植,不惜出卖曹仁,助他们拿下寿春的前科。

  “再者,淮南一役,泗水一战,杨修是亲眼见识了楚公之威,见证了我军之所向披靡。”

  “以杨修的聪明,未必就不能看出来,曹操有可能被赶过黄河以北,河南诸州将为楚公所夺。”

  “杨氏一族根植于弘农一郡,一旦河南易手弘农为楚公所有,杨氏一族的生死便将决于楚公一念之间。”

  “杨氏绝不可能随曹操逃往河北,那就只能向楚公伏首称臣,弃魏归楚。”

  “那么杨修借着泄密之计,为自己捞取一笔功劳,亦可算作是为杨氏谋一个退路。”

  萧和将杨修那几颗算盘珠子,扒拉了个清清楚楚。

  这时,庞统跟着冷笑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臣还要补充一点。”

  “这封书信虽未署名,可臣于书法之道略有些造诣,认得出此书正是杨修的笔迹。”

  “他亲笔修书是为将来有证据向楚公邀功,不署名则是怕此书不能顺利送到楚公手中,有泄露给伪魏耳目的可能,进而为曹操所知,要了他的性命。”

  “不得不说,这个杨修确实是有些小聪明。”

  听得萧和庞统所言,刘备遂再无质疑,便深信此书出自于杨修手笔。

  “既然孤已知曹操诡计,是否当即刻增兵盱眙,以防备那孙观由海入淮偷袭?”

  萧和一笑,却道:

  “楚公的胃口也太小了,既然咱们已知曹操的诡计,又岂能只满足于守住盱眙?”

  刘备从萧和话中听出了玄机,立时兴奋起来。

  萧和指着地图,别有意味一笑:

  “曹操不是邯郸学步,想学咱们先前的由海入淮之策么,其实臣原本也想故伎重施一次…”

  当下萧和不紧不慢,将计策徐徐展开。

  刘备恍然明悟,遂是笑道:

  “原来伯温你早就胸有成算,纵然没有杨修泄密,孙观公孙恭也会撞在我们的枪口上。”

  “好好好,伯温你这一计,胃口确实够大,孤就依你之计行事!”

  刘备是豪意狂燃,当即喝道:

  “来人啊,速速令兴霸下船登岸,前来听令。”

  …

  十日后。

  东海郡以东海面上。

  一支七十余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沿着海岸线向南航行。

  旗舰船首处。

  孙观与公孙恭二人,正并肩远望前方。

  “此间应该已过海西,再往南百里,应该就是淮口了。”

  公孙恭遥指着前方说道。

  孙观张望半天也看不出个名堂,只得道:

  “公孙兄,能否令船队远离海岸线,以免为楚国的耳目发现我们的行踪?”

  公孙恭一声苦笑,叹道:

  “孙老弟,你不常出海,不知海上的凶险。”

  “我告诉你吧,越是离海岸线远,就越有可能遇上大风大浪,到时候撞上个暴风雨天气,船被掀翻了,咱们都得掉海里边去喂鱼。”

  “所以啊,出海行船,必须得贴着海岸线,这已经是最远的距离了,不能再远。”

  孙观也不懂航海的门道,听得公孙恭说的有理,只得“哦”了一声。

  公孙恭见他仍心有不安,便一指头顶上的“公孙”旗帜,笑着宽慰道:

  “孙老弟,你放心吧,我公孙家虽远踞辽东,却常与你们青徐和江东有海上生意往来。”

  “就算岸上有楚国耳目发现了我们,只要看到我们‘公孙’家的旗号,便不会怀疑。”

  “你莫要杞人忧天,只管安心便是。”

  孙观心中顾虑这才打消,紧皱的眉头方才松展。

  公孙恭却干咳几声,话锋一转:

  “只是我公孙家此番助魏公袭盱眙,便等于是与那楚公为敌,这江东与我辽东间的生意,此战之后怕是别想做了。”

  “我公孙家不惜如此大的损失,也要助魏公奇袭盱眙,魏公应该会言而有信吧?“

  公孙恭眼神语气间,透出一丝隐忧。

  孙观听出他话外弦音,便是一拍胸膛:

  “公孙兄,我家魏公乃一代雄主,自然是一言九鼎。”

  “他既承诺再划东莱二县,归你们公孙家管辖,便必不会食言而肥。”

  公孙恭眉开眼笑,便呵呵笑道:

  “魏公何等雄主,我们怎么会不相信魏公的承诺呢,我也就是随口问问了。”

  “兄弟你尽管放心,老哥我必把你和这八千人马,安安稳稳的送到盱眙,保你在魏公面前立下一桩盖世奇功!”

  孙观得意的目光向南望去。

  他已经在幻想着,自己八千大军入淮,神兵天降般攻破那座淮南锁钥时的威风。

  盱眙一破,六万楚军被锁死在泗水之间,曹操便能一战全歼楚军主力,甚至是斩杀生擒刘备,一战定乾坤…

  到那时,自己就是取淮南首功,甚至是灭楚第一功臣!

  如此巨功,以曹操的气度,封他个万户侯不过份吧…

  孙观是越想越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公孙恭则幻想着公孙家再得二县,加起来在东莱便有四县,将来再软磨硬泡奏请曹操重新设置个营州,自己便请兄长公孙康,封他做这个营州刺史…

  公孙恭是越想越兴奋,跟着也大笑起来。

  “前方有大批战船出现!”

  “是楚军旗号!”

  身后咱起瞭望卒的尖声示警。

  二人笑声戛然而目,急是凝目急看。

  果然。

  一支百余艘战船组成舰队,突然间从海湾中驶出,堵住了他们南下去路。

  舰队高挂“楚”字旗,正借着顺风之势,满帆向北疾驶而来。

  “楚军的水军怎会出现在这里?”

  孙观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大变,急道:

  “我这八千人皆是旱卒,哪里懂水战,公孙兄,速速下令调转船头北撤啊!”

  公孙恭却眉头一皱,颤声道:

  “楚军是顺风,又是从附近海湾中突然冲出来,我们来不及转向加速,就会被他们追上来。”

  “你现下掉头北逃,反而是作贼心虚,倒不如以不变应万变,楚军看到我们公孙家旗号,以为我们是南下江东做生意的商船,未必就会理会我们。”

  孙观一想也在理,只得强作镇定,喝令八千士卒尽皆躲入船舱,敢有露头者斩无赦。

  于是数十艘海船,便不动声色,继续向南航行。

  前方海域,楚军旗舰。

  甘宁远望着迎面而来的公孙氏船队,嘴角已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十日前,他奉刘备之命,以押解粮草为名,率八千余水军南下入淮,夜行昼伏出淮水入海,于魏军南下必经之路上设伏。

  等了足足四天,今日终于等到了打着公孙氏旗号的所谓商队。

  冷笑收起,甘宁拔剑在手,厉喝一声:

  “传令下去,各船加速冲上去,将全部敌船拿下,不许给我放跑一艘!”

  令旗摇动,号角声升起。

  百余艘楚军战船,满帆满桨,借着顺风之势,如一只只海上巨鲨鱼,向着迎面而来的公孙氏船队袭卷而上。

  船首上。

  公孙恭和孙观二人,眼见楚军战船驶来,手心还在捏着一把汗,盼着楚军没看出什么破绽,从他们身边掠过。

  两支船队,相距不三十余步时,楚船之上,无数支利箭,陡然间铺天盖地袭来。

  孙观和公孙恭二公心头咯噔一下,脸色骇然大变。

  一场毫无悬念的海上截杀,就此开始。

  …

  五日后,下相城。

  “孙将军的八千精锐,乃是十日之前,于朐县会合公孙恭所部船队出海。”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晚前日他们应该已于盱眙登岸,发起了突袭。”

  荀攸指着地图推演道。

  曹操目不转睛的盯着地图,微微点了点头:

  “盱眙城楚军的数量,当真可靠否?”

  荀攸面色笃定,拱手道:

  “我们细作再三确认过,盱眙守军不过两千余人,只要我们的计策没有泄露,孙将军奇袭盱眙得手,当不在话下。”

  曹操方才安心,神色变得轻松起来,目光笑看向了曹冲:

  “仓舒,看来你这一计功成,应是毫无悬念了。”

  “你说说看,孤拿下盱眙后,下一步当如何用兵?”

  曹冲凑上前来,指着地图从容说道:

  “刘备若得知盱眙失陷,必会乘船走水路火速南撤,若孙将军能及时以铁锁截断泗水入淮之口,就能逼得刘备弃船登岸,走陆路沿淮水北岸向西逃往寿春。”

  “儿臣以为,父亲当率我步军主力,尾随刘备追击南下,另遣张将军率我剩余骑兵,即刻斜趋淮水,截断刘备陆上西撤之路。”

  “如此前后夹击,必能全歼刘备麾下这六万北府兵。”

  曹操不住的点头,嘴角弧度压也压不住。

  曹冲话音方落,曹操忍不住啧啧赞叹:

  “仓舒啊仓舒,孤当真是没料到,自你病愈之后,兵法谋略竟能精进到如此地步。”

  “以你现下的智计,纵然是奉孝再生,恐怕也得甘拜下风!”

  尔后话锋一变,一脸讽刺的冷笑道:

  “萧和,你千算万算,此番却绝计算不到,吾家麒麟儿,会以汝之道还施汝身,以你当年由海入淮…”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虎卫手捧一道战报,匆匆而入,打断了曹操的讽刺。

  “启禀魏公,东海郡急报!”

  “楚将甘宁,于三日前假扮公孙氏船队,突然率三万楚军于海上登岸,袭破我朐县!”

  “楚军随后挥师向西,正直扑我郡治郯县而去!”

  曹操骤然变色,脸上的讽刺挖苦,瞬息间变为震惊错愕。

  曹冲脸上的从容淡然,亦是顷刻间为惊异取代。

  府堂之内炸开了锅,一片哗然惊议。

  “楚军怎会突然袭破我朐县?”

  “这不可能!”

  曹操一声嘶吼,几步上前将急报夺过。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

  楚军是以公孙氏船队开路,出其不意杀入港口,尔后火速攻破朐县。

  情报中还宣称,甘宁在攻陷朐县后,还将孙观的首级悬挂在了城头上,以震慑人心。

  “怎么会这样?”

  “孤不是令孙观他们去袭盱眙?孙观怎会死在那锦帆贼的手上?公孙氏的船队,又怎会为楚军所用?”

  “孤那八千精锐,又哪里去了?”

  曹操喃喃自语,无尽的疑问在脑海中嗡嗡回响,手中帛书脱手飘落。

  左右众臣急是一拥而上,将那帛书捡起争相围看。

  “仲台,仲台啊~~”

  帐中最先响起了臧霸悲愤的大叫声。

  同为泰山寇出身,他与孙观情同兄弟,视彼此为手足。

  如今见自家兄弟,竟死于甘宁之手,臧霸自然是悲愤欲绝。

  “怎么会这样,这,这……”

  曹冲眼珠爆睁如铜铃,那份神童与生俱来的自信从容,此刻也化为了愕然惊异。

  众臣亦是一片骇然惊愕。

  唯有杨修,嘴角却扬起一抹微妙之色。

  荀攸眼眸一聚蓦然省悟,急叫道:

  “魏公,这必是刘备推算出了仓舒公子之计,便将计就计,令那锦帆贼率军于海上截击了孙观公孙恭。”

  “尔后那锦帆贼趁势继续北上,反是突袭了我们朐县,随后长驱西进杀入我徐州腹地,欲一举攻破郯县,接着沿沂水南下,从北面攻取我下邳啊!”

  曹操和曹冲身形剧烈一震。

  父子二人猛然对视,脑海中不约而同的迸出了同一个名字:

  “萧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