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漠,仿若一片金色的荒芜之海,绵延至天际,不见尽头。
落日悬挂在西方天穹,肆无忌惮的倾洒着最后的光芒,虽壮美却也透着无尽的苍凉。
狂风呼啸而过,裹挟着漫天黄沙,发出“呜呜”的凄惨吼叫。
在这广袤无垠且单调的沙海之中,两道瘦弱的身影正骑着马,沿着丝绸之路前进。
他们身形消瘦,衣衫褴褛,破旧的衣物上满是补丁与沙尘,被汗水浸湿后又干结,紧紧地贴在他们瘦弱的身躯上。
“大哥,他们追上来了。”
一个面容略显稚嫩的少年,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目光向后望去,几百米外,有十几名党项骑兵正向他们慢慢逼来。
“再坚持一下,天快黑了,到时候我们躲进沙漠里面,他们找不到我们的。”
杨守正低沉的声音说道。
由于长期从事繁重苦役且食不果腹,他们的身体虚弱不堪,已经到达了极限。
更可怕的是,他们身下的战马经历了这一天的奔跑,也同样到达了极限。
两兄弟只能用匕首扎向马背,刺激战马快走。
弟弟杨守敬突然笑起来,干裂的嘴唇渗出血珠:“记得那年上元节吗?”
“爹带我们逛兴庆府,你在糖画摊前摔了个跟头”
杨守正当即呵斥道:“省点力气。”
他自然明白弟弟的意思,这是在做最后的道别。
此次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危机之时。
就算是能逃过后面追兵,可是夜晚的沙漠,温度极低,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扛到明天早上。
所以,弟弟想要留下来断后。
“大哥,我不行了,你快走,我挡住他们。”
杨守敬说道,手掌握紧刀柄,稚嫩的脸庞上满是狰狞。
“混账,大仇未报,我们谁都不能死。”杨守正愤怒咆哮。
这个时候,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甚至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样貌了。
“杨守正,你们逃不掉的。”一个党项将领大声喝道。
杨守正认得他,名叫乌密斤,是罪奴营的监督总司。
而且此人还是他父亲曾经的部下,只不过因其违反军规,被父亲严惩,便心生记恨。
之后,杨家论罪,父亲被杀,男丁全部流放敦煌。
杨家兄弟便落到了此人手中,一直被其拿捏。
可是不久前,他们的幼弟,一个十岁的孩童,却被活活的打死,理由竟然是偷盗东西。
两兄弟再也压抑不住愤怒,决心逃跑。
趁着此次来玉门关修补城墙的机会,杀死了看守,夺取了两匹战马,一路向西亡命奔逃,等日以后找机会再来报仇。
但是乌密斤却一直带人紧追不舍,势要杀死他们方可罢休。
“乌密斤,就算是死,老子也要拉你垫背。”杨守正趴在马背上,躲过了后面的箭矢,愤怒吼道。
“哈哈哈,杨守正,你和你那死鬼父亲一样,全身上下就嘴巴嘴硬了。”
“等我抓住你们之后,定要打烂你的嘴。”乌密斤大笑。
党项骑兵紧追不舍,他们都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所以速度很快。
而杨守正兄弟骑乘的马,却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已经体力不支了。
“老二,咱们怕是逃不掉了,这些狗娘养的追得太紧了。”杨守正苦笑。
杨守敬咬着牙,眼中满是决绝:“大哥,大不了跟他们拼了,绝不能就这么被抓回去。”
“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党项杂种垫背。”
杨家原本也是西夏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父亲也是一员猛将,为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
去年,吐蕃人北上劫掠,西夏军队仓促应战。
但主帅却在战场上昏招迭出,指挥严重失误,致使西夏军队损失惨重。
战后,为平息众怒,这位主帅凭借着与皇后的亲族关系,竟将战败的罪责一股脑地推到了副将,也就是杨家兄弟的父亲身上。
于是,他们父亲含冤被杀,全家入狱或者流放。
辉煌一时的西夏杨氏,以这种惨淡的方式收场。
让两兄弟对朝廷、对权贵、对党项人,如何能不生恨呢?
既然已经逃不掉了,那就与他们同归于尽。
“可惜,我杨家大仇没办法报了。”杨守正心中悲痛,随后面色狰狞。
勒住战马,手握长枪,准备与追兵决一死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杨守敬忽然说道:“大哥,你看。”
“那是什么?”
只见此时,杨守敬面色沉重的看向前方,杨守正随之看去。
在那如血残阳的映照下,远处沙丘之上赫然出现了十名骑兵。
距离太远,看不清他们的样貌,仅仅是能看到他们身上穿着一种白色的甲胄。
杨守正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愕,随后又迅速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花。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但肯定不是党项骑兵。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带着弟弟继续逃跑,向着白甲兵的方向奔去。
“他们过来了,什户~”
一名白甲兵皱眉说道,目光看向了旁边同样身穿白甲的少年。
他叫丁二蛋,是和李骁一起长大的河西堡少年。
但是白甲军不养闲人,每一个人都是从所有金州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所以,丁二蛋能成为白甲军中的什户,靠的还是他自己的本事。
这一次征讨西夏,丁二蛋的什户军被选中成为大军的探路骑兵。
主要侦查前方是否有埋伏,路况能否允许大军通过,何处有水源,何处适合扎营等等。
只不过恰好遇见了杨守敬兄弟罢了。
“看样子,是夏国人,正在被后面的人追杀。”又一名白甲兵说道。
“怎么办?什户!”
“要不要帮帮场子?”士兵笑道。
丁二蛋冷冷一笑,轻哼摇头:“又不认识,帮什么帮?”
“不过嘛!”
“正好都是夏国人,肯定知道敦煌的情况,把他们都抓来问清楚。”
对方只有十七、八个骑兵而已,但是自己这边却足足有十个白甲兵之多。
优势在我!
而正好这个时候,杨家兄弟已经跑到了跟前。
他们仰头望向沙丘,夕阳的余晖恰好从白甲兵背后直射而来,强烈的光线刺得他们眯起双眼。
只能看出十道黑漆漆的身影,根本分不清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但是,丁二蛋等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凛冽气势,却让杨家兄弟心中不禁一凛。
他们兄弟都是跟随父亲从小在军营中长大的,自然明白,这是一种久经沙场,用鲜血和敌人的尸体凝聚起来的煞气。
这十个人,很恐怖。
“前方的好汉们,我们兄弟二人遭党项恶徒追杀,冤屈缠身,恳请诸位出手相助!”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漠中回荡,带着几分沙哑与绝望。
杨守敬紧跟其后,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好汉们,我们杨家一门忠烈,却遭奸人陷害,家破人亡。”
“如今只求能活下去,为亲人报仇雪恨。”
“若诸位能施以援手,我兄弟二人必给予重谢。”
杨守敬年纪虽小,情商却更高一筹,知道空口白牙,人家没必要帮自己,还得用利益酬谢。
狡兔三窟的道理都懂得,杨家在敦煌也布置了后手,埋下了一些财宝,作为日后起家的资本。
白甲军们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山巅,看着兄弟二人,丁二蛋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
这两人是西夏囚徒?而且还是犯官之子?
那么对西夏国的了解,肯定比普通百姓更深。
倒是有一些利用价值。
至于后面那些党项追兵,本就是金州军要杀的人。
于是,丁二蛋慢慢拔出了骑兵刀,冷厉的声音说道:“杀!”
十名白甲军瞬间行动起来,犹如离弦之箭,从沙丘上迅猛冲下,白色的棉甲在夕阳余晖下,散发着冰冷的光泽。
宛如一道银色的洪流,瞬间越过了杨家兄弟,向着党项追兵席卷而去。
马蹄声如雷,踏破大漠的寂静,扬起的沙尘在夕阳中升腾而起。
杨家兄弟惊愕地看着这一幕,他们原本绝望的眼中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杨守正紧紧握住长枪,手背上青筋暴起,大喝一声:“杀~”
兄弟二人,紧随着白甲军向党项骑兵杀去。
而看到这一幕的乌密斤,脸色瞬间铁青。
一边咒骂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边冲着手下士兵大喊:“他们人数不如我们。”
“给我杀。”
乌密斤天真的以为,自己双倍于白甲军的人数,自然是占据优势。
弄死杨家兄弟是上边的要求,他不得不执行,否则自己就得完蛋。
“放箭。”
当双方对冲到五十步左右,丁二蛋和乌密斤几乎同时大喊道。
箭矢呼啸声音响起,紧接着便是听见了一些党项骑兵的惨叫,被箭矢射中跌落下马。
河西军械行使用河西钢锻造出来的箭头,轻而易举的射穿了党项人的皮甲。
但是当党项人的箭矢落在白甲兵身上的时候,却是全部被反弹了出去。
根本射不穿。
“什么?”
看到这一幕的乌密斤,眼睛瞬间睁大,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说道:“怎么可能?”
箭矢互射中,己方完全落入了下风,损失了六七个人,可是对方竟然毫发无损,这让乌密斤完全接受不了。
这是哪里来的骑兵?
高昌人?
下一秒,白甲军已经冲锋到了面前。
丁二蛋手握钩镰枪,锁定了一名党项骑兵,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朝着对方冲去。
那骑兵见状,心中一慌,连忙举枪反击。
但是,他的枪头却是根本没能刺透丁二蛋的棉甲,自己的胸膛却是被钩镰枪瞬间穿透。
“嗬嗬~”
伴随着骨头摩擦声音,二蛋抽出了钩镰枪,尸体重重的摔落下马。
钩镰枪的优势就在于此,前方的镰刀分叉,不仅仅能勾马腿、勾住敌人拽落下马。
更重要的还是防止枪头刺进敌人身体太深,关键时刻拔不出来。
短短的几个呼吸间,战斗已经结束了。
白甲兵一对一,甚至是一对二的情况下,凭借着棉甲的防御和兵器的锋利,完全不落下风。
杨家兄弟煞气腾腾的跟来,却是发现自己仅仅是慢了十几步而已,却已经没有出手的机会了。
大部分党项骑兵被杀,只有乌密斤等三人被打落下马。
惊恐的趴在地上求饶。
“这~”
杨家兄弟脸色骇然,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恐怖的骑兵。
他们到底来自何方?
而这个时候,丁二蛋慢慢的转过头来,冷厉的目光看向杨家兄弟和乌密斤等人。
低沉的声音问道:“你们,谁知道附近哪里有水源?”
“知道,便可免死。”
直到这个时候,杨守正才看清楚这些魔鬼骑兵的真正样子。
穿着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一种甲胄,连两侧的脸颊都被包裹了起来。
好在能辨认出来,他们都是汉人的面孔,尤其是说话的这个看似头领的人,竟然是一个少年,比自己还小呢。
这让杨守正心中大受震动。
而旁边的杨守敬反应更快,连忙的抢答道:“知道,知道。”
“我们刚刚路过的地方有一条小河。”
丁二蛋听到这话,才立马松了一口气。
在沙漠中行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
尤其是夜晚扎营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处靠近水源的地方。
这便是丁二蛋的任务。
“今晚的营地,有着落了。”
……
玉门关,矗立于大漠边缘,如同一座孤独的守望者,将河西走廊和西域,分割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
正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东,虽然也是一片茫茫隔壁,但好歹能供人生存。
可是出了玉门关,,那就是一片真正的死亡之海,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埋葬了不知道多少骸骨。
距离最近的哈密力还需要走三百多里。
而李骁大军,沿着沙漠中的丝绸之路,走了五天才抵达了玉门关外。
全员骑兵的金州军,带着三万多名回鹘步兵,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这一路上,渴死、累死、病死的回鹘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剩下的人都只能咬牙挺到了玉门关外。
这一日清晨,一轮血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将整片天空染成金红色。
玉门关的城门缓缓开启,商人们牵着骆驼、拉着货车陆续走出了城门,进入了茫茫的沙漠。
一队戍卒站在城门口,检查着商人的货物,是否有违禁物品。
直到队头的手里多了几枚散碎银子,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商人离去。
“头儿,都已经两天了,你说出去的那队党项人,咋还不回来?”
“不会死在沙漠里了吧?”
一个年轻的戍卒好奇问道。
队头摇头说道:“肯定是在沙漠里面找逃犯呢,或许今天就能回来了。”
说起这件事情来,戍卒们都来了兴趣。
“听说这次逃走的两人,是朝廷大官的儿子。”
“大官打了败仗,被抄了家,老惨了。”
“我就说嘛,要是普通的囚犯,哪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的抓捕?做做样子就行了。”
“听说这两人以前在军中有些名气,作战勇猛,也是响当当的汉子,还是咱们汉人呢,倒是可惜了。”有戍卒摇头叹息道。
只不过话音刚落,周围的戍卒都闭上了嘴巴,直勾勾的看着他。
此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的讪笑几声。
汉夷之分在西夏,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因为党项立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民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夏国内的人口数量,依旧是以汉人居多。
两百多万的人口中,汉人就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占据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他的三分之一,才是党项族、羌族、吐蕃、吐谷浑和回鹘等民族。
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人口差异,所以西夏当权者对汉人也是最为防备。
要是这名戍卒说的话,被城中党项官员听了去,此人不死也要脱层皮。
毕竟不仅仅是逃犯的问题,还有民族对立的问题,此事最为敏感。
“好了,现在是当值时间,都别瞎聊了,好好看守城门。”队头看到又来了一队商旅,便呵斥住了话题。
不久后,队头忽然耳朵轻轻一动,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城外。
漫天黄沙,一眼看不到尽头,但是他好像听见了奇怪的声音。
下一秒,队头的目光忽然一缩:“那是什么?”
只见沙漠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黑点。
“好像是一队骑兵,难道是那队党项人回来了?”一名视力较好的年轻戍卒说道。
但是队头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不对啊,那些党项骑兵没有这么多人啊。”
随着时间过去,那队骑兵的模样也是越发清晰起来。
霎那间,队头的神情变得无比惊恐,脸色苍白,大声喊道:“不好。”
“有敌人。”
“快关城门,去向将军禀报。”
戍卒们也反应了过来,慌手慌脚的将木制城门关上。
随后摇动了城墙上的铃铛。
“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铜铃声响起,让城门附近的人顿时愣住了。
玉门关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这里的人都快要忘记铜铃代表的意义了。
当队头等人喊声响起,这些人才恍然大悟。
“敌人,有敌人来了。”
“快,上城墙御敌。”
听见队头的大喊声,一些玉门关的当地居民只感觉荒谬。
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关隘,出去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谁会来攻打玉门关?
高昌王国?
可是西夏与高昌王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双方接壤的地区都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争夺的价值。
百姓们下意识的以为,队头说胡话呢。
可是直到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伴随着嘈杂的吼叫声响起,城中的百姓们才开始慌乱起来。
“怎么回事?”
“真的有敌人来了?”
“哪里来的敌人?是高昌人吗?”
百姓惊恐,而负责玉门关的守将这才慌慌张张的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
登上城头一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而惊恐。
金州铁骑如一条奔腾的钢铁巨龙,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浩荡前行。
铁骑轰鸣,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当先头骑兵靠近玉门关时,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仿若一场黄色风暴。
原本湛蓝的天空瞬间被沙尘吞噬,能见度急剧下降。
城墙上的戍卒们瞪大双眼,惊恐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生锈、残缺的兵器,身体却是止不住的颤抖。
那滚滚沙尘中,不断涌出的铁骑身影,让他们心生绝望。
“这,这,这是什么人?”
玉门关守将惊恐,眼前这一幕早已经将他吓得瑟瑟发抖。
玉门关虽然是长城最后一座关隘,但是因为常年没有发生过战争。
军事职能已经严重退化,变成了一座商旅通行的驿站,为商人提供住宿、歇脚的便利。
而且过往的商人,都要缴纳一笔过路费,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玉门关的守将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捞钱。
可是没人告诉过他,竟然还要打仗啊。
“快,快~”
“快去敦煌汇报,玉门关遭遇强敌围攻,请求支援!”
“人数,人数有,有十万~”守将颤抖的声音说道。
很快,大量的金州铁骑已将玉门关层层包围。
骑兵们整齐列阵,长枪林立,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壁垒。
战马嘶鸣声、士兵呼喝声、铠甲碰撞声此起彼伏,城墙上的戍卒们被这阵势吓得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恐惧与无助。
金戈争鸣,铁骑纵横。
大军之中,全副棉甲的李骁,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平静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这座玉门关。
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玉门关高达十米,但是城墙由厚重的黄土夯筑而成,历经风沙侵蚀,表面早已斑驳不堪。
因为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战争的缘故,玉门关也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修葺了。
关内关外,黄沙遍地,寸草不生,唯有几株顽强的胡杨树在风中摇曳,非常的凄凉而沧桑。
与高昌那种大城完全没得比,顶多只能算是一座西部小县城。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我李骁,今日必要一览关内的风景。”
大漠,仿若一片金色的荒芜之海,绵延至天际,不见尽头。
落日悬挂在西方天穹,肆无忌惮的倾洒着最后的光芒,虽壮美却也透着无尽的苍凉。
狂风呼啸而过,裹挟着漫天黄沙,发出“呜呜”的凄惨吼叫。
在这广袤无垠且单调的沙海之中,两道瘦弱的身影正骑着马,沿着丝绸之路前进。
他们身形消瘦,衣衫褴褛,破旧的衣物上满是补丁与沙尘,被汗水浸湿后又干结,紧紧地贴在他们瘦弱的身躯上。
“大哥,他们追上来了。”
一个面容略显稚嫩的少年,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目光向后望去,几百米外,有十几名党项骑兵正向他们慢慢逼来。
“再坚持一下,天快黑了,到时候我们躲进沙漠里面,他们找不到我们的。”
杨守正低沉的声音说道。
由于长期从事繁重苦役且食不果腹,他们的身体虚弱不堪,已经到达了极限。
更可怕的是,他们身下的战马经历了这一天的奔跑,也同样到达了极限。
两兄弟只能用匕首扎向马背,刺激战马快走。
弟弟杨守敬突然笑起来,干裂的嘴唇渗出血珠:“记得那年上元节吗?”
“爹带我们逛兴庆府,你在糖画摊前摔了个跟头”
杨守正当即呵斥道:“省点力气。”
他自然明白弟弟的意思,这是在做最后的道别。
此次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危机之时。
就算是能逃过后面追兵,可是夜晚的沙漠,温度极低,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能不能扛到明天早上。
所以,弟弟想要留下来断后。
“大哥,我不行了,你快走,我挡住他们。”
杨守敬说道,手掌握紧刀柄,稚嫩的脸庞上满是狰狞。
“混账,大仇未报,我们谁都不能死。”杨守正愤怒咆哮。
这个时候,后面的追兵越来越近,甚至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样貌了。
“杨守正,你们逃不掉的。”一个党项将领大声喝道。
杨守正认得他,名叫乌密斤,是罪奴营的监督总司。
而且此人还是他父亲曾经的部下,只不过因其违反军规,被父亲严惩,便心生记恨。
之后,杨家论罪,父亲被杀,男丁全部流放敦煌。
杨家兄弟便落到了此人手中,一直被其拿捏。
可是不久前,他们的幼弟,一个十岁的孩童,却被活活的打死,理由竟然是偷盗东西。
两兄弟再也压抑不住愤怒,决心逃跑。
趁着此次来玉门关修补城墙的机会,杀死了看守,夺取了两匹战马,一路向西亡命奔逃,等日以后找机会再来报仇。
但是乌密斤却一直带人紧追不舍,势要杀死他们方可罢休。
“乌密斤,就算是死,老子也要拉你垫背。”杨守正趴在马背上,躲过了后面的箭矢,愤怒吼道。
“哈哈哈,杨守正,你和你那死鬼父亲一样,全身上下就嘴巴嘴硬了。”
“等我抓住你们之后,定要打烂你的嘴。”乌密斤大笑。
党项骑兵紧追不舍,他们都是一人双马甚至是三马,所以速度很快。
而杨守正兄弟骑乘的马,却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已经体力不支了。
“老二,咱们怕是逃不掉了,这些狗娘养的追得太紧了。”杨守正苦笑。
杨守敬咬着牙,眼中满是决绝:“大哥,大不了跟他们拼了,绝不能就这么被抓回去。”
“就算是死,也要拉几个党项杂种垫背。”
杨家原本也是西夏的名门望族,他们的父亲也是一员猛将,为朝廷立下过赫赫战功。
去年,吐蕃人北上劫掠,西夏军队仓促应战。
但主帅却在战场上昏招迭出,指挥严重失误,致使西夏军队损失惨重。
战后,为平息众怒,这位主帅凭借着与皇后的亲族关系,竟将战败的罪责一股脑地推到了副将,也就是杨家兄弟的父亲身上。
于是,他们父亲含冤被杀,全家入狱或者流放。
辉煌一时的西夏杨氏,以这种惨淡的方式收场。
让两兄弟对朝廷、对权贵、对党项人,如何能不生恨呢?
既然已经逃不掉了,那就与他们同归于尽。
“可惜,我杨家大仇没办法报了。”杨守正心中悲痛,随后面色狰狞。
勒住战马,手握长枪,准备与追兵决一死战。
而就在这个时候,旁边的杨守敬忽然说道:“大哥,你看。”
“那是什么?”
只见此时,杨守敬面色沉重的看向前方,杨守正随之看去。
在那如血残阳的映照下,远处沙丘之上赫然出现了十名骑兵。
距离太远,看不清他们的样貌,仅仅是能看到他们身上穿着一种白色的甲胄。
杨守正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愕,随后又迅速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花。
虽然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但肯定不是党项骑兵。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带着弟弟继续逃跑,向着白甲兵的方向奔去。
“他们过来了,什户~”
一名白甲兵皱眉说道,目光看向了旁边同样身穿白甲的少年。
他叫丁二蛋,是和李骁一起长大的河西堡少年。
但是白甲军不养闲人,每一个人都是从所有金州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所以,丁二蛋能成为白甲军中的什户,靠的还是他自己的本事。
这一次征讨西夏,丁二蛋的什户军被选中成为大军的探路骑兵。
主要侦查前方是否有埋伏,路况能否允许大军通过,何处有水源,何处适合扎营等等。
只不过恰好遇见了杨守敬兄弟罢了。
“看样子,是夏国人,正在被后面的人追杀。”又一名白甲兵说道。
“怎么办?什户!”
“要不要帮帮场子?”士兵笑道。
丁二蛋冷冷一笑,轻哼摇头:“又不认识,帮什么帮?”
“不过嘛!”
“正好都是夏国人,肯定知道敦煌的情况,把他们都抓来问清楚。”
对方只有十七、八个骑兵而已,但是自己这边却足足有十个白甲兵之多。
优势在我!
而正好这个时候,杨家兄弟已经跑到了跟前。
他们仰头望向沙丘,夕阳的余晖恰好从白甲兵背后直射而来,强烈的光线刺得他们眯起双眼。
只能看出十道黑漆漆的身影,根本分不清对方究竟是什么人。
但是,丁二蛋等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凛冽气势,却让杨家兄弟心中不禁一凛。
他们兄弟都是跟随父亲从小在军营中长大的,自然明白,这是一种久经沙场,用鲜血和敌人的尸体凝聚起来的煞气。
这十个人,很恐怖。
“前方的好汉们,我们兄弟二人遭党项恶徒追杀,冤屈缠身,恳请诸位出手相助!”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漠中回荡,带着几分沙哑与绝望。
杨守敬紧跟其后,双手抱拳高高举起:“好汉们,我们杨家一门忠烈,却遭奸人陷害,家破人亡。”
“如今只求能活下去,为亲人报仇雪恨。”
“若诸位能施以援手,我兄弟二人必给予重谢。”
杨守敬年纪虽小,情商却更高一筹,知道空口白牙,人家没必要帮自己,还得用利益酬谢。
狡兔三窟的道理都懂得,杨家在敦煌也布置了后手,埋下了一些财宝,作为日后起家的资本。
白甲军们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山巅,看着兄弟二人,丁二蛋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
这两人是西夏囚徒?而且还是犯官之子?
那么对西夏国的了解,肯定比普通百姓更深。
倒是有一些利用价值。
至于后面那些党项追兵,本就是金州军要杀的人。
于是,丁二蛋慢慢拔出了骑兵刀,冷厉的声音说道:“杀!”
十名白甲军瞬间行动起来,犹如离弦之箭,从沙丘上迅猛冲下,白色的棉甲在夕阳余晖下,散发着冰冷的光泽。
宛如一道银色的洪流,瞬间越过了杨家兄弟,向着党项追兵席卷而去。
马蹄声如雷,踏破大漠的寂静,扬起的沙尘在夕阳中升腾而起。
杨家兄弟惊愕地看着这一幕,他们原本绝望的眼中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杨守正紧紧握住长枪,手背上青筋暴起,大喝一声:“杀~”
兄弟二人,紧随着白甲军向党项骑兵杀去。
而看到这一幕的乌密斤,脸色瞬间铁青。
一边咒骂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一边冲着手下士兵大喊:“他们人数不如我们。”
“给我杀。”
乌密斤天真的以为,自己双倍于白甲军的人数,自然是占据优势。
弄死杨家兄弟是上边的要求,他不得不执行,否则自己就得完蛋。
“放箭。”
当双方对冲到五十步左右,丁二蛋和乌密斤几乎同时大喊道。
箭矢呼啸声音响起,紧接着便是听见了一些党项骑兵的惨叫,被箭矢射中跌落下马。
河西军械行使用河西钢锻造出来的箭头,轻而易举的射穿了党项人的皮甲。
但是当党项人的箭矢落在白甲兵身上的时候,却是全部被反弹了出去。
根本射不穿。
“什么?”
看到这一幕的乌密斤,眼睛瞬间睁大,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说道:“怎么可能?”
箭矢互射中,己方完全落入了下风,损失了六七个人,可是对方竟然毫发无损,这让乌密斤完全接受不了。
这是哪里来的骑兵?
高昌人?
下一秒,白甲军已经冲锋到了面前。
丁二蛋手握钩镰枪,锁定了一名党项骑兵,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朝着对方冲去。
那骑兵见状,心中一慌,连忙举枪反击。
但是,他的枪头却是根本没能刺透丁二蛋的棉甲,自己的胸膛却是被钩镰枪瞬间穿透。
“嗬嗬~”
伴随着骨头摩擦声音,二蛋抽出了钩镰枪,尸体重重的摔落下马。
钩镰枪的优势就在于此,前方的镰刀分叉,不仅仅能勾马腿、勾住敌人拽落下马。
更重要的还是防止枪头刺进敌人身体太深,关键时刻拔不出来。
短短的几个呼吸间,战斗已经结束了。
白甲兵一对一,甚至是一对二的情况下,凭借着棉甲的防御和兵器的锋利,完全不落下风。
杨家兄弟煞气腾腾的跟来,却是发现自己仅仅是慢了十几步而已,却已经没有出手的机会了。
大部分党项骑兵被杀,只有乌密斤等三人被打落下马。
惊恐的趴在地上求饶。
“这~”
杨家兄弟脸色骇然,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恐怖的骑兵。
他们到底来自何方?
而这个时候,丁二蛋慢慢的转过头来,冷厉的目光看向杨家兄弟和乌密斤等人。
低沉的声音问道:“你们,谁知道附近哪里有水源?”
“知道,便可免死。”
直到这个时候,杨守正才看清楚这些魔鬼骑兵的真正样子。
穿着自己从来都没见过的一种甲胄,连两侧的脸颊都被包裹了起来。
好在能辨认出来,他们都是汉人的面孔,尤其是说话的这个看似头领的人,竟然是一个少年,比自己还小呢。
这让杨守正心中大受震动。
而旁边的杨守敬反应更快,连忙的抢答道:“知道,知道。”
“我们刚刚路过的地方有一条小河。”
丁二蛋听到这话,才立马松了一口气。
在沙漠中行军,最重要的就是水源。
尤其是夜晚扎营的时候,必须要选择一处靠近水源的地方。
这便是丁二蛋的任务。
“今晚的营地,有着落了。”
……
玉门关,矗立于大漠边缘,如同一座孤独的守望者,将河西走廊和西域,分割成为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
正所谓‘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东,虽然也是一片茫茫隔壁,但好歹能供人生存。
可是出了玉门关,,那就是一片真正的死亡之海,茫茫无际的大沙漠,埋葬了不知道多少骸骨。
距离最近的哈密力还需要走三百多里。
而李骁大军,沿着沙漠中的丝绸之路,走了五天才抵达了玉门关外。
全员骑兵的金州军,带着三万多名回鹘步兵,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这一路上,渴死、累死、病死的回鹘人不在少数,但是在死亡的威胁下,剩下的人都只能咬牙挺到了玉门关外。
这一日清晨,一轮血红的朝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将整片天空染成金红色。
玉门关的城门缓缓开启,商人们牵着骆驼、拉着货车陆续走出了城门,进入了茫茫的沙漠。
一队戍卒站在城门口,检查着商人的货物,是否有违禁物品。
直到队头的手里多了几枚散碎银子,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放商人离去。
“头儿,都已经两天了,你说出去的那队党项人,咋还不回来?”
“不会死在沙漠里了吧?”
一个年轻的戍卒好奇问道。
队头摇头说道:“肯定是在沙漠里面找逃犯呢,或许今天就能回来了。”
说起这件事情来,戍卒们都来了兴趣。
“听说这次逃走的两人,是朝廷大官的儿子。”
“大官打了败仗,被抄了家,老惨了。”
“我就说嘛,要是普通的囚犯,哪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的抓捕?做做样子就行了。”
“听说这两人以前在军中有些名气,作战勇猛,也是响当当的汉子,还是咱们汉人呢,倒是可惜了。”有戍卒摇头叹息道。
只不过话音刚落,周围的戍卒都闭上了嘴巴,直勾勾的看着他。
此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的讪笑几声。
汉夷之分在西夏,是一直都存在的问题。
因为党项立国的时候只是一个小民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西夏国内的人口数量,依旧是以汉人居多。
两百多万的人口中,汉人就有一百五十万左右,占据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其他的三分之一,才是党项族、羌族、吐蕃、吐谷浑和回鹘等民族。
也正是因为巨大的人口差异,所以西夏当权者对汉人也是最为防备。
要是这名戍卒说的话,被城中党项官员听了去,此人不死也要脱层皮。
毕竟不仅仅是逃犯的问题,还有民族对立的问题,此事最为敏感。
“好了,现在是当值时间,都别瞎聊了,好好看守城门。”队头看到又来了一队商旅,便呵斥住了话题。
不久后,队头忽然耳朵轻轻一动,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城外。
漫天黄沙,一眼看不到尽头,但是他好像听见了奇怪的声音。
下一秒,队头的目光忽然一缩:“那是什么?”
只见沙漠之中,忽然出现了一个黑点。
“好像是一队骑兵,难道是那队党项人回来了?”一名视力较好的年轻戍卒说道。
但是队头的眉头却是紧皱起来:“不对啊,那些党项骑兵没有这么多人啊。”
随着时间过去,那队骑兵的模样也是越发清晰起来。
霎那间,队头的神情变得无比惊恐,脸色苍白,大声喊道:“不好。”
“有敌人。”
“快关城门,去向将军禀报。”
戍卒们也反应了过来,慌手慌脚的将木制城门关上。
随后摇动了城墙上的铃铛。
“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铜铃声响起,让城门附近的人顿时愣住了。
玉门关已经好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这里的人都快要忘记铜铃代表的意义了。
当队头等人喊声响起,这些人才恍然大悟。
“敌人,有敌人来了。”
“快,上城墙御敌。”
听见队头的大喊声,一些玉门关的当地居民只感觉荒谬。
玉门关是通往西域的关隘,出去就是茫茫无际的大沙漠,谁会来攻打玉门关?
高昌王国?
可是西夏与高昌王国从来都没有发生过战争,双方接壤的地区都是一片荒芜,没有任何争夺的价值。
百姓们下意识的以为,队头说胡话呢。
可是直到一阵低沉的轰鸣声,伴随着嘈杂的吼叫声响起,城中的百姓们才开始慌乱起来。
“怎么回事?”
“真的有敌人来了?”
“哪里来的敌人?是高昌人吗?”
百姓惊恐,而负责玉门关的守将这才慌慌张张的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
登上城头一看,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而惊恐。
金州铁骑如一条奔腾的钢铁巨龙,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上浩荡前行。
铁骑轰鸣,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
当先头骑兵靠近玉门关时,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仿若一场黄色风暴。
原本湛蓝的天空瞬间被沙尘吞噬,能见度急剧下降。
城墙上的戍卒们瞪大双眼,惊恐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生锈、残缺的兵器,身体却是止不住的颤抖。
那滚滚沙尘中,不断涌出的铁骑身影,让他们心生绝望。
“这,这,这是什么人?”
玉门关守将惊恐,眼前这一幕早已经将他吓得瑟瑟发抖。
玉门关虽然是长城最后一座关隘,但是因为常年没有发生过战争。
军事职能已经严重退化,变成了一座商旅通行的驿站,为商人提供住宿、歇脚的便利。
而且过往的商人,都要缴纳一笔过路费,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玉门关的守将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捞钱。
可是没人告诉过他,竟然还要打仗啊。
“快,快~”
“快去敦煌汇报,玉门关遭遇强敌围攻,请求支援!”
“人数,人数有,有十万~”守将颤抖的声音说道。
很快,大量的金州铁骑已将玉门关层层包围。
骑兵们整齐列阵,长枪林立,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壁垒。
战马嘶鸣声、士兵呼喝声、铠甲碰撞声此起彼伏,城墙上的戍卒们被这阵势吓得瑟瑟发抖,脸上满是恐惧与无助。
金戈争鸣,铁骑纵横。
大军之中,全副棉甲的李骁,骑在高大的战马上,平静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这座玉门关。
与想象中的截然不同,玉门关高达十米,但是城墙由厚重的黄土夯筑而成,历经风沙侵蚀,表面早已斑驳不堪。
因为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战争的缘故,玉门关也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过修葺了。
关内关外,黄沙遍地,寸草不生,唯有几株顽强的胡杨树在风中摇曳,非常的凄凉而沧桑。
与高昌那种大城完全没得比,顶多只能算是一座西部小县城。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我李骁,今日必要一览关内的风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最新章节,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