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在下是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梅湘寒心中有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他和他父亲梅松涛知道。

  外人压根不知。

  四皇子墨灏察觉到梅湘寒的异样。

  今日还真的想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从而拿捏住梅湘寒的软肋。

  “湘寒,你不愿说便罢了,回去吧,小王这帮不上你的忙。”

  梅湘寒依旧跪在地上。

  本届恩科跟以往大不相同。

  由礼部出一百道题,然后在所有考生进入贡院之后,由陛下亲自选题,以防止科场舞弊。

  所以以往的“泄题”是几乎不存在的。

  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替考”。

  而寒门学子最近一段时间,成了香饽饽。

  如今盛京城有才华的寒门学子,几乎被各大豪门勋贵抢夺一空。

  唯独四皇子这里,还有那么一批人才。

  在所有人的印象当中,梅湘寒是最不需要“替考”的那个人。

  因为他的名声足够响亮。

  又是乡试解元。

  谁都会以为,这位梅公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见梅湘寒优柔寡断的模样,四皇子的耐心已经耗光了。

  你不走是吧,那我走!

  “小王乏了,先回屋歇息了,湘寒,你自便吧!”四皇子放下手中的书卷,伸了个懒腰之后起身。

  “殿下,留步!”

  梅湘寒上前扯着四皇子的鞋头。

  转而看向一旁的郭淳。

  意思是希望他能回避。

  可四皇子却说道:“无妨,郭淳是小王的贴身护卫,你有话直说便是。”

  “是!”

  梅湘寒用袖子擦拭一下额头上细细密密的汗珠。

  “殿下!在下这个解元,其实是家父运作而来。”

  “什么?”

  就连一向阴险狡诈的四皇子,听了这话都不免震惊。

  不过仔细想想,连会试都能舞弊替考,乡试就更别提了。

  四皇子回想起自己跟梅湘寒同窗多年,却从未见过他在书院有什么佳作名篇。

  现在想来,最著名的还是几年前那篇《家父梅尚书》。

  其中谄媚夸耀之辞,溢于言表。

  让人作呕。

  可无奈有几位大儒盛赞,于是在京中流传甚广。

  “原来如此,这么说,本次恩科你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梅湘寒手抖说道:

  “是!本来,在下在杏花楼找了一名柳州学子,叫做钱无忌。他答应帮在下考取会试,事成之后,答应给他五千两银子。可杏花楼替考事件泄露,三百余名学子都被杀了。钱无忌也死了。在下这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只能…”

  “所以你只能在女人的肚皮上麻痹自己?”

  “是!”

  四皇子听完,翻了个白眼,真想一脚给他踢开。

  四皇子缓缓起身,望着这寒风抚吹的湖面。

  梅湘寒虽然没有真才实学。

  可毕竟他在学子中的地位摆在那里。

  而且即便再废物,也比甄怀远那种蠢货要强上许多。

  最起码,梅湘寒看上去,可不就是状元之资嘛。

  “湘寒,起来说话!”

  “谢殿下!”

  交代出自己最大的秘密之后,梅湘寒如释重负,也终于敢站起来了。

  只要四皇子和太子一条心,自己的把柄即便抓在他们手中,将来也照样仕途亨通,位极人臣。

  梅湘寒虽无实才,但父亲打小就告诉他,以梅家和金氏一门的底蕴,他根本无需像其它学子一般,寒窗苦读十年,最后博那万分之一的几率,最后考中进士,当个小官小吏。

  他是梅家的独子。

  从他出生的时候起,梅家和金氏,已经把他往后的路给铺好了。

  “你随小王来吧!”

  “是!”

  梅湘寒原本以为准备跟着四皇子上船离开湖心亭。

  可四皇子并未登船。

  而是看向郭淳。

  “开门!”

  “是!”

  郭淳奋力催掌。

  将亭中的一张石桌,给缓缓转动了数圈。

  最后听见巨石轰隆作响的声音。

  一道石门从平地上开启。

  下面是一条灯火通明的暗道。

  梅湘寒张了张嘴。

  竟然还有这种地方。

  四皇子率先进入暗道,梅湘寒和郭淳紧随其后。

  三人沿着甬道往下走,这里开始变得阴暗潮湿。

  想来是已经到了湖底了。

  四周石壁上,还能看见渗出来的水珠。

  梅湘寒不停的调整呼吸。

  这里实在是鬼斧神工,竟然能够在湖底建造如此庞大的甬道。

  到底是先用甬道再有湖,还是先有湖,再开凿的甬道?

  这般奇思怪想一阵之后,三人已经来到一面石门之前。

  照样是郭淳上前转动一盏灯台。

  石门咿呀一声开启,里面呈现出的景象,再次让梅湘寒惊掉下巴。

  里面是如同学院一般,密密麻麻的书桌。

  而每一张书桌上,都有一名身穿青衫的学子,端坐在那里看书。

  每一名书生的身后,站着两名侍女,有的在给他们斟酒夹菜,有的在给他们研墨翻书。

  梅湘寒仔细数了一下,竟然有多大二十三名书生在这里。

  而放眼望去,竟然还有他熟悉的面孔。

  “董荃?”

  那个叫做董荃的学子,只是微微冲他拱拱手,就没再搭理他了,转而继续专心看书。

  梅湘寒咽了咽唾沫。

  董荃也是藏器书院,凤凰班的天之骄子。

  只不过他和杨成庸一样出身寒门。

  杨成庸机关算尽,凭借出色的才能,最终得到太子和四皇子的赏识。

  不过董荃,他向来是独来独往,心高气傲。

  在书院之中,从不与达官显贵之子交往。

  他这样的人,应该是一心冲刺金榜才对。

  为何会甘愿沦为替考呢?

  其余二十二名学子,梅湘寒都没见过,想来应该是其它书院的,又或者是外地的考生。

  四皇子见他目光惊异,上前解释道:

  “你一定无法理解,为何董荃会在这里。”

  “是!”

  四皇子解释道:“能来这里的,都是聪明人。我南楚科举,历届都是八成名次都被豪门勋贵占据,只有不足两成的名次,被南楚十万名学子争相抢夺。”

  梅湘寒听了这个悬殊的数据,非但没有同情那些可怜的学子,反而有种既得利益者的侥幸。

  进士名额本来就少,每一届恩科大约三百人。

  有八成被占据。

  十万举子,争夺剩余的六十个名额。

  四皇子继续说道:“而即便是争夺到了这六十个名额,想要平步青云,登顶仕途巅峰?呵呵,别做梦了!大多数没有背景的进士,即便有真才实学又怎样?穷其一生,也只能当个五品小官。”

  五品,是一道天堑。

  大多数寒门学子,为官数十年,也只能踩到这条线。

  顾志敬四十余岁,也才做到五品的光禄寺少卿。

  而这,还是在他老丈人,江南巡盐道宋子峰,还有徐家的财力,双双扶持之下的结果。

  顾志敬已经是整个顾氏家族最荣耀的子弟。

  在族谱当中都能单开一页的人物。

  “为官一途,基本上一眼看到头。小王给他们算了一笔账。一个五品知府,年奉不过二百两银子。即便是为官三十年,也不过区区六千两个银子。”

  四皇子看向梅湘寒。

  “而小王给他们的承诺是,只要考上进士,每人三万两银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完蛋!我抢的世子妃是穿越女魔头,完蛋!我抢的世子妃是穿越女魔头最新章节,完蛋!我抢的世子妃是穿越女魔头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