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山书院,自一千三百年前大魏立国时,便由儒圣谢谦在尧山建立。
分为戒律院、文华院、天工院、经世院四个部分组成。
尧山在江南,而不在中原,初衷是为了远离皇权和政治中心,求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净环境。
建立之初,书院弟子的心思还是很纯粹的,读书便是读书,若过多沾染到了世俗权力,这书自然也是读不进去了,满脑子只有功名利禄,又能看到书中几分真意?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是他们的追求。
但作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名头一日比一日响亮,威望自然也如平地起高楼,拦也拦不住。
在尧山周围,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只有山清水秀的幽雅景致,可如今,早已遍布了各种所谓的“名胜古迹”,各种楼、塔、碑,五步一处,目不暇接。
前来瞻仰之人络绎不绝,门前踏出的路更是数不胜数。
也只有最中心的书院周围百里山峦,还有一丝清净的意味。
可光是看书院本身,门前一座座御赐的高大牌坊,写满了这一千三百年间所出的状元名字,密密麻麻,足有百余座。
气象恢宏,文气如云,便知道如今的书院,早已没有了当初那般纯质,人心所图的清净也一去不复返了。
这当中,自然也有顾元道的名字在内。
不过,他中状元的时候,尚且还叫做“张元道”,所以那牌坊上面写的名字,也是“张元道”。
之前真假世子并未分明,上头没有旨意下来,书院也不能擅自去修改那御赐之物上面永安帝的亲笔题字。
如今嘛,顾芳尘又当回了世子,朝堂上情况莫测,更没人敢去改。
就这么不尴不尬地一个“张元道”晾在这里,倒显得有几分讽刺……
而书院会有此变化,和两件事脱不了干系。
其一,是千年以来,江南的众多世家子弟,都以进入尧山书院求学为荣。
久而久之,世家与书院彼此利益交错,难以分割。
甚至,如今书院之中的经世院首座,便姓独孤。
其二,是朝廷的主动靠近和拉拢,在世家介入之后,除了文华院当中的部分清高学子,书院本就不再排斥“货与帝王家”。
朝廷如此看重,他们自然更加卖力。
如今朝堂之上,得有大半都是书院弟子,也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书院也并非不懂得避嫌。
在朝为官的书院弟子,一般不会超过四品修为,五品就已经是极限了。
若是修为太高,当下又没有什么非常必要的政务,就会选择主动辞官,回书院教书了。
永安帝一般也就象征性地挽留一下。
正如现下,这石台之上几位大儒。
这石台位于书院后山之内,瀑布寒潭中心,其上刻有“明心明智、同心同德”八个字,乃是“书仙”步苍苔所写。
这步苍苔与李忘机齐名,两人再加上一个“画仙”贞名士,并称为书院的“诗书画”三绝。
乃是平日里几位书院大儒议事之处。
书院之中,能称为大儒的,共有八人,皆为三品修为。
此际,便聚集了三位。
戒律院首座,孟守正。
文华院首座,刘闻清。
经世院首座,独孤玉。
此外,还有“儒圣”闭关时的代院长——“心圣”陆鸣渊,乃是二品修为。
一座尧山,就有二圣坐镇,放眼所有的仙宗,也唯此一例。
再往上算,那就是大魏朝廷了。
原本,这石台上,应当还有一个位置,留给天工院首座。
但这位首座,刚刚因为勾结魔教,帮忙构建“龙蛇起陆”大阵,被谢谦一个脑瓜崩敲碎了天灵盖,只剩个神魂被关进了山河图,和顾元道坐一桌了。
孟守正率先开口,道:
“我已顺藤摸瓜,查明天工院与魔教勾结一事……”
他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工’道的人混入天工院中,只将‘龙蛇起陆’大阵的构思和一部分图纸带给了这帮傻子,他们就帮着全部完善了。”
孟守正调查的时候目瞪口呆,‘工’道的人真就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连进学院都是合理合规地通过考核进来的。
还在天工院的帮助下,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达成了一次“合作”。
可谓是真正地把“灯下黑”玩明白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首座失察,没能发现这大阵的用途和‘工’道之人的身份。
但天工院……本来就是一群痴迷工道、阵道、术数之道的,人情世故一窍不通,指望他们识人,实在是为难了。
这大概也是谢谦之所以对天工院首座小惩大诫的原因。
——到了他们这样的神道境界,肉身已经不再重要,就算肉身死亡,也可以直接随便拿一具身体就装进去,单纯就是交通工具,可有可无。
长时间存在的神魂也几乎不会消亡,若是还有信仰之力支撑,哪怕是打散了也照样能重聚。
谢谦把天工院首座关起来,其实也就是让他面壁思过罢了。
而真正和魔教勾结在一起的,则是文华院内的一批人。
与“义”道合作,为了夺取剑阁之下的一条龙脉,不惜将整个西南四道都弃之不顾,险些搅动起一场动乱。
现下这批人已经全部人头落地,算是给朝廷的一个交代。
刘闻清此刻闭着眼睛,手里拨动着一串檀木珠,闭口不言。
陆鸣渊长叹一声:
“叫经世院拨几个人,去天工院把关,此事做得不妥,实在是操之过急。”
而文华院首座,却忽然睁开眼睛,淡淡道:
“我倒是觉得,若是成功了,也不算操之过急。”
孟守正转头看向他,面色沉凝道:
“刘兄莫非也受魔教蛊惑?掀开洞龙湖,西南四道多少百姓将要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也不算操之过急么?”
独孤玉眯起眼睛,道:
“若有真有那大同之世,天地轮回从此停止,这些百姓也就不会死去了。”
“如果文华院此举成功,龙脉的收集进度将大大提前,说不定在这些百姓死亡之前,便可以进入大同世界。”
“刘兄此言不假。”
孟守正心里一惊,瞳孔紧缩,质问道:
“可如果失败了呢?”
独孤玉冷哼一声:
“夫子闭关,不就是为了防止失败,万古同天,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只是过程需要的时间长短而已。”
“倘若有办法可以缩短时间,何乐而不为?如果不是因为那顾芳尘坏事,如今我们手上,便有两条龙脉在手!”
他伸手一挥。
这石台之上霎时间幻化出一片壮丽山河,其间氤氲灵气,气息与【七十二峰参天剑】相似。
正是另外一条废弃的前朝龙脉。
孟守正沉声道:
“哪怕是与魔教为伍?你们就不怕是与虎谋皮?”
他作为戒律院首座,性格出了名的老古板,以礼法纲纪为道,自然觉得这种说法是自欺欺人,不顾百姓死活的方法更是邪道。
就算目的是对的,但如果这样去做了,人是会变质的。
到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魔教的蛊惑当中,反过来被魔教利用。
刘闻清淡淡道:
“所谓魔教,不过一群还在图谋皇位的宵小罢了,如何能够理解我等的伟大愿景,万古无边的大同世界?”
“站得位置高度不同,又何来与虎谋皮之说?不过是将他们视为一枚棋子,落在哪里,就起什么作用,仅此而已。”
孟守正面色愈发沉重,听到这种完全疯魔的话,更是感觉荒谬绝伦。
但他张了张嘴,看了看左边面色平淡的刘闻清,又看了看右边目光冰冷的独孤玉,忽地意识到不对劲!
孟守正猛地站了起来,脸色一变:
“你们……”
他话音未落,已经骤然飞身起来,朝着石台外面飞去。
但马上,他就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那幻化而出的地脉山河,猛地化作了巨大的囚笼,将他直接压了回去。
“嘭!”
孟守正遭受重创,落地猛地喷出一口血,就看到了石台上面闪烁着的灵纹。
很显然,这石台之上,也已经早早布置下了配合这地脉的阵法,为的就是将他囚禁于此。
孟守正抬起头来,看向了“心圣”陆鸣渊,不可思议地道:
“这件事,你们从一开始就知情?”
“就为了拿到地脉,你们直接和魔教合作?你们真是疯了!若是夫子知道了,你们如何自处?”
陆鸣渊负手而立,飘然悬于半空之中,目光并无变化,笑了笑,轻飘飘地道:
“孟守正,夫子已经来过了。”
孟守正霎时如遭雷击。
没错,夫子已经来过了。
他给出的结果,就是杀了文华院的一批人,然后将“被蛊惑”的天工院首座和顾元道拉进山河图之中面壁思过。
最多不过几个月时间,他们就会被放出来。
面前这些都是书院的中流砥柱,夫子岂会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但是很明显,夫子并没有惩罚他们的意思。
而是拿了一个结果作为交代给朝廷……其中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也就是说,夫子也是知情的,而且默许了他们的做法!
刘闻清摇了摇头,道:
“孟兄,我等同袍,是友非敌,并非是要与你做过一场,只是请你想想清楚,之后究竟该怎么做。”
独孤玉冷声道:
“何必多言?他行事太过迂腐,之前多次试探,不都没有结果?若非如此,怎么会到这一步。”
“要是他想不明白,难不成就这样一直用龙脉关着?”
按他的想法,哪怕是直接杀了孟守正,提拔一个自己人上位都不为过。
反正只要“万古同天”能够实现,那么孟守正和他们,就能够在大同世界再相见!
陆鸣渊摇了摇头,呵斥道:
“怀瑾这就偏激了!”
孟守正听着他们说的话,目光呆滞,只觉得自己这几个同僚都已经疯了,说的都不是人话。
但随后,陆鸣渊一挥手,这石台上的阵法禁制便隔绝了声音,让他什么都听不到了。
刘闻清皱眉道:
“那顾芳尘手上的剑,便是地脉祭炼,眼下,整条地脉都已经被抽取,变成了那把剑的一部分,若是不夺回来,五条龙脉便要缺失最关键的一条了。”
“但眼下,他是永安帝器重的新贵,在皇天城中,如何动手?”
独孤玉淡淡道:
“无需担忧,顾于野会帮我们的。”
“他已经从那马夫口中问出来,顾芳尘也不是马夫的儿子,但偏偏当时调换顾芳尘和顾元道的,正是魔教。”
“换而言之,顾芳尘要是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世,那么他便只能是魔教出身,我们再让舆论发发力,无论如何,总有嫌疑,不可重用。”
“而当初宁采庸正是在姑孰道生产,那马夫也是姑孰人,若他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就非要来姑孰一趟不可!”
刘闻清眉头舒展:
“他能镇压西南七宗,无非是逞了神剑之利,本身实力不过尔尔。”
“届时,夺了他的剑,地脉到手,自然也能杀了他的人。”
陆鸣渊点了点头:
“等他到了姑孰,夺剑,杀人。”
……
顾芳尘平淡的反应让萧盈好有些意外,眯起眼睛道:
“你好像早有预料?”
顾芳尘眨了眨眼睛,煞有介事地道:
“听说那马夫长得粗鄙丑陋,我一早就觉得,我不可能是那马夫的儿子了。”
萧盈好看他言之凿凿,站了起来,侧头打量灯光下顾芳尘的脸,哼了一声道:
“倒也是……”
顾芳尘对此将当做是夸奖了。
不过,要不是他长得好看,对于他这个冒充驸马的人,长公主估计也不会顺水推舟,而是直接把他砍了……
长公主方才又出了一身的汗,重新沐浴,穿上衣服从屏风后面出来。
便看见顾芳尘拿着张纸写写画画。
她眯起眼睛,疑惑道:
“你这是做什么?”
顾芳尘拿起那张纸吹了吹:
“多谢长公主为我通风报信,作为报答……送公主一个礼物。”
萧盈好将纸拿过来,瞳孔紧缩:
“青蛮军队的布防图?”
————
ps:头痛得要死,先二合一了,明天继续还更
分为戒律院、文华院、天工院、经世院四个部分组成。
尧山在江南,而不在中原,初衷是为了远离皇权和政治中心,求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清净环境。
建立之初,书院弟子的心思还是很纯粹的,读书便是读书,若过多沾染到了世俗权力,这书自然也是读不进去了,满脑子只有功名利禄,又能看到书中几分真意?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是他们的追求。
但作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地”,名头一日比一日响亮,威望自然也如平地起高楼,拦也拦不住。
在尧山周围,在一千三百年前,就只有山清水秀的幽雅景致,可如今,早已遍布了各种所谓的“名胜古迹”,各种楼、塔、碑,五步一处,目不暇接。
前来瞻仰之人络绎不绝,门前踏出的路更是数不胜数。
也只有最中心的书院周围百里山峦,还有一丝清净的意味。
可光是看书院本身,门前一座座御赐的高大牌坊,写满了这一千三百年间所出的状元名字,密密麻麻,足有百余座。
气象恢宏,文气如云,便知道如今的书院,早已没有了当初那般纯质,人心所图的清净也一去不复返了。
这当中,自然也有顾元道的名字在内。
不过,他中状元的时候,尚且还叫做“张元道”,所以那牌坊上面写的名字,也是“张元道”。
之前真假世子并未分明,上头没有旨意下来,书院也不能擅自去修改那御赐之物上面永安帝的亲笔题字。
如今嘛,顾芳尘又当回了世子,朝堂上情况莫测,更没人敢去改。
就这么不尴不尬地一个“张元道”晾在这里,倒显得有几分讽刺……
而书院会有此变化,和两件事脱不了干系。
其一,是千年以来,江南的众多世家子弟,都以进入尧山书院求学为荣。
久而久之,世家与书院彼此利益交错,难以分割。
甚至,如今书院之中的经世院首座,便姓独孤。
其二,是朝廷的主动靠近和拉拢,在世家介入之后,除了文华院当中的部分清高学子,书院本就不再排斥“货与帝王家”。
朝廷如此看重,他们自然更加卖力。
如今朝堂之上,得有大半都是书院弟子,也是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书院也并非不懂得避嫌。
在朝为官的书院弟子,一般不会超过四品修为,五品就已经是极限了。
若是修为太高,当下又没有什么非常必要的政务,就会选择主动辞官,回书院教书了。
永安帝一般也就象征性地挽留一下。
正如现下,这石台之上几位大儒。
这石台位于书院后山之内,瀑布寒潭中心,其上刻有“明心明智、同心同德”八个字,乃是“书仙”步苍苔所写。
这步苍苔与李忘机齐名,两人再加上一个“画仙”贞名士,并称为书院的“诗书画”三绝。
乃是平日里几位书院大儒议事之处。
书院之中,能称为大儒的,共有八人,皆为三品修为。
此际,便聚集了三位。
戒律院首座,孟守正。
文华院首座,刘闻清。
经世院首座,独孤玉。
此外,还有“儒圣”闭关时的代院长——“心圣”陆鸣渊,乃是二品修为。
一座尧山,就有二圣坐镇,放眼所有的仙宗,也唯此一例。
再往上算,那就是大魏朝廷了。
原本,这石台上,应当还有一个位置,留给天工院首座。
但这位首座,刚刚因为勾结魔教,帮忙构建“龙蛇起陆”大阵,被谢谦一个脑瓜崩敲碎了天灵盖,只剩个神魂被关进了山河图,和顾元道坐一桌了。
孟守正率先开口,道:
“我已顺藤摸瓜,查明天工院与魔教勾结一事……”
他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工’道的人混入天工院中,只将‘龙蛇起陆’大阵的构思和一部分图纸带给了这帮傻子,他们就帮着全部完善了。”
孟守正调查的时候目瞪口呆,‘工’道的人真就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连进学院都是合理合规地通过考核进来的。
还在天工院的帮助下,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达成了一次“合作”。
可谓是真正地把“灯下黑”玩明白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首座失察,没能发现这大阵的用途和‘工’道之人的身份。
但天工院……本来就是一群痴迷工道、阵道、术数之道的,人情世故一窍不通,指望他们识人,实在是为难了。
这大概也是谢谦之所以对天工院首座小惩大诫的原因。
——到了他们这样的神道境界,肉身已经不再重要,就算肉身死亡,也可以直接随便拿一具身体就装进去,单纯就是交通工具,可有可无。
长时间存在的神魂也几乎不会消亡,若是还有信仰之力支撑,哪怕是打散了也照样能重聚。
谢谦把天工院首座关起来,其实也就是让他面壁思过罢了。
而真正和魔教勾结在一起的,则是文华院内的一批人。
与“义”道合作,为了夺取剑阁之下的一条龙脉,不惜将整个西南四道都弃之不顾,险些搅动起一场动乱。
现下这批人已经全部人头落地,算是给朝廷的一个交代。
刘闻清此刻闭着眼睛,手里拨动着一串檀木珠,闭口不言。
陆鸣渊长叹一声:
“叫经世院拨几个人,去天工院把关,此事做得不妥,实在是操之过急。”
而文华院首座,却忽然睁开眼睛,淡淡道:
“我倒是觉得,若是成功了,也不算操之过急。”
孟守正转头看向他,面色沉凝道:
“刘兄莫非也受魔教蛊惑?掀开洞龙湖,西南四道多少百姓将要流离失所,死伤无数,也不算操之过急么?”
独孤玉眯起眼睛,道:
“若有真有那大同之世,天地轮回从此停止,这些百姓也就不会死去了。”
“如果文华院此举成功,龙脉的收集进度将大大提前,说不定在这些百姓死亡之前,便可以进入大同世界。”
“刘兄此言不假。”
孟守正心里一惊,瞳孔紧缩,质问道:
“可如果失败了呢?”
独孤玉冷哼一声:
“夫子闭关,不就是为了防止失败,万古同天,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只是过程需要的时间长短而已。”
“倘若有办法可以缩短时间,何乐而不为?如果不是因为那顾芳尘坏事,如今我们手上,便有两条龙脉在手!”
他伸手一挥。
这石台之上霎时间幻化出一片壮丽山河,其间氤氲灵气,气息与【七十二峰参天剑】相似。
正是另外一条废弃的前朝龙脉。
孟守正沉声道:
“哪怕是与魔教为伍?你们就不怕是与虎谋皮?”
他作为戒律院首座,性格出了名的老古板,以礼法纲纪为道,自然觉得这种说法是自欺欺人,不顾百姓死活的方法更是邪道。
就算目的是对的,但如果这样去做了,人是会变质的。
到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魔教的蛊惑当中,反过来被魔教利用。
刘闻清淡淡道:
“所谓魔教,不过一群还在图谋皇位的宵小罢了,如何能够理解我等的伟大愿景,万古无边的大同世界?”
“站得位置高度不同,又何来与虎谋皮之说?不过是将他们视为一枚棋子,落在哪里,就起什么作用,仅此而已。”
孟守正面色愈发沉重,听到这种完全疯魔的话,更是感觉荒谬绝伦。
但他张了张嘴,看了看左边面色平淡的刘闻清,又看了看右边目光冰冷的独孤玉,忽地意识到不对劲!
孟守正猛地站了起来,脸色一变:
“你们……”
他话音未落,已经骤然飞身起来,朝着石台外面飞去。
但马上,他就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那幻化而出的地脉山河,猛地化作了巨大的囚笼,将他直接压了回去。
“嘭!”
孟守正遭受重创,落地猛地喷出一口血,就看到了石台上面闪烁着的灵纹。
很显然,这石台之上,也已经早早布置下了配合这地脉的阵法,为的就是将他囚禁于此。
孟守正抬起头来,看向了“心圣”陆鸣渊,不可思议地道:
“这件事,你们从一开始就知情?”
“就为了拿到地脉,你们直接和魔教合作?你们真是疯了!若是夫子知道了,你们如何自处?”
陆鸣渊负手而立,飘然悬于半空之中,目光并无变化,笑了笑,轻飘飘地道:
“孟守正,夫子已经来过了。”
孟守正霎时如遭雷击。
没错,夫子已经来过了。
他给出的结果,就是杀了文华院的一批人,然后将“被蛊惑”的天工院首座和顾元道拉进山河图之中面壁思过。
最多不过几个月时间,他们就会被放出来。
面前这些都是书院的中流砥柱,夫子岂会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但是很明显,夫子并没有惩罚他们的意思。
而是拿了一个结果作为交代给朝廷……其中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公之于众而已。
也就是说,夫子也是知情的,而且默许了他们的做法!
刘闻清摇了摇头,道:
“孟兄,我等同袍,是友非敌,并非是要与你做过一场,只是请你想想清楚,之后究竟该怎么做。”
独孤玉冷声道:
“何必多言?他行事太过迂腐,之前多次试探,不都没有结果?若非如此,怎么会到这一步。”
“要是他想不明白,难不成就这样一直用龙脉关着?”
按他的想法,哪怕是直接杀了孟守正,提拔一个自己人上位都不为过。
反正只要“万古同天”能够实现,那么孟守正和他们,就能够在大同世界再相见!
陆鸣渊摇了摇头,呵斥道:
“怀瑾这就偏激了!”
孟守正听着他们说的话,目光呆滞,只觉得自己这几个同僚都已经疯了,说的都不是人话。
但随后,陆鸣渊一挥手,这石台上的阵法禁制便隔绝了声音,让他什么都听不到了。
刘闻清皱眉道:
“那顾芳尘手上的剑,便是地脉祭炼,眼下,整条地脉都已经被抽取,变成了那把剑的一部分,若是不夺回来,五条龙脉便要缺失最关键的一条了。”
“但眼下,他是永安帝器重的新贵,在皇天城中,如何动手?”
独孤玉淡淡道:
“无需担忧,顾于野会帮我们的。”
“他已经从那马夫口中问出来,顾芳尘也不是马夫的儿子,但偏偏当时调换顾芳尘和顾元道的,正是魔教。”
“换而言之,顾芳尘要是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世,那么他便只能是魔教出身,我们再让舆论发发力,无论如何,总有嫌疑,不可重用。”
“而当初宁采庸正是在姑孰道生产,那马夫也是姑孰人,若他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就非要来姑孰一趟不可!”
刘闻清眉头舒展:
“他能镇压西南七宗,无非是逞了神剑之利,本身实力不过尔尔。”
“届时,夺了他的剑,地脉到手,自然也能杀了他的人。”
陆鸣渊点了点头:
“等他到了姑孰,夺剑,杀人。”
……
顾芳尘平淡的反应让萧盈好有些意外,眯起眼睛道:
“你好像早有预料?”
顾芳尘眨了眨眼睛,煞有介事地道:
“听说那马夫长得粗鄙丑陋,我一早就觉得,我不可能是那马夫的儿子了。”
萧盈好看他言之凿凿,站了起来,侧头打量灯光下顾芳尘的脸,哼了一声道:
“倒也是……”
顾芳尘对此将当做是夸奖了。
不过,要不是他长得好看,对于他这个冒充驸马的人,长公主估计也不会顺水推舟,而是直接把他砍了……
长公主方才又出了一身的汗,重新沐浴,穿上衣服从屏风后面出来。
便看见顾芳尘拿着张纸写写画画。
她眯起眼睛,疑惑道:
“你这是做什么?”
顾芳尘拿起那张纸吹了吹:
“多谢长公主为我通风报信,作为报答……送公主一个礼物。”
萧盈好将纸拿过来,瞳孔紧缩:
“青蛮军队的布防图?”
————
ps:头痛得要死,先二合一了,明天继续还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最新章节,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最新章节,开局被曝假世子,我当场就职皇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