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238章 英睿明断

小说:虎贲郎 作者:中更 更新时间:2025-03-14 04:12:4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邺城,天空飘落稀疏雨珠。

  袁绍登高阁,眺望北半城,隔着漳水也能看到稀疏雨幕中的南半城大致轮廓。

  主簿耿苞递送军情,脚步轻微,生怕惹恼袁绍。

  见他这小心翼翼的样子,袁绍扭头看一眼:“又是何事?”

  “明公,泰山贼臧霸奉伪诏进犯青州,围长公子于北海。”

  耿苞低声回答,袁谭这里很不好受,袁谭的大本营是勃海与平原,今年也才攻入北海。

  袁谭对北海、济南、东莱各郡国的掌握很低,因早年青徐百万黄巾军过境的原因,出于自保,所以青州宗贼膨胀的很是凶猛。

  哪怕是正常衣冠人家,凝聚亲族、乡党自保之余,也会完成人口兼并。

  平时的话,这些人还能维持衣冠仪态;现在混乱起来,立刻就是宗贼嘴脸。

  想要这些人出兵救援袁谭,几乎不可能。

  论名望,袁谭跟孔融没法比。

  这些人早年能坐视黄巾军围攻孔融,之后又能看着袁谭围攻孔融……大概袁谭弄死孔融,这些人才会以故吏的身份,为旧主、名士孔融复仇,将袁谭驱逐,或有条件迎奉袁谭。

  总之,都不是什么好拿捏的人。

  袁绍拿过袁谭发来的求援信,皱着眉头,只觉得袁谭过于无能。

  虽说刚接管青州,可臧霸如入无人之境,这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了。

  看完袁谭的信,发现下面还有一道书信,是逢纪的。

  他前脚打发逢纪去协助袁谭治理青州,逢纪才到平原就得悉袁谭被围,逢纪已经开始调动平原人力。

  但平原也不是很稳定,从田楷、刘备手里夺来也就两年多。

  此前双方吏士还在战场厮杀,刘备走后,田楷败亡,平原的吏士被袁谭重新聚集、武装起来,虽说攻入了北海,但这是青州内战,平原军队并没有获得像样的赏赐。

  袁谭也没有主动给与什么特殊的赏赐,所以平原军队对于袁谭的安危,实际上并不怎么关心。

  现在肯用力的,也就剩下勃海兵。

  可调勃海兵去青州,谁来抵挡公孙瓒?

  公孙瓒若破南皮,调到青州的勃海兵立刻就会瓦解、哗变;除非再用一支更可靠的军队去镇压、牵制勃海兵,双方再一起压制、驱使平原兵。

  莫名的,袁绍生出一些懊悔情绪。

  如果答应杨彪的提议,他接受骠骑将军,再表任赵基为车骑将军,主动让出上党的话,现在形势也不会这么窘迫。

  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就被袁绍掐灭。

  就现在张燕、公孙瓒、臧霸做出的反应,说明那个时候赵彦、赵基已经着手布置。

  他就算是答应杨彪的提议,赵氏祖孙也会找茬撕毁协议,与他刀兵相见。

  事已至此,这也没什么好懊悔的。

  袁绍将这些书信放到盘子里,询问耿苞:“真定方面如何了?”

  “并无新的军情送来,只是仆听闻黑山贼一部不听张燕号令,已向南突入巨鹿,欲围廮陶。”

  当年张牛角就是进攻廮陶时战死,张燕才改姓,继承了这支武装。

  耿苞就是真定人,真定耿乡人。

  袁绍望着窗外雨丝:“不急,再等五日。”

  他不认为张燕能对黑山军各部保持强硬控制,机会难得,黑山军各部肯定会违抗张燕的节制,四处抄掠,导致真定这里聚集的黑山军数量减少。

  一拳将张燕打回山里去,这是此前袁绍议定的方案。

  也都不认为赵基会裹挟天子会来打邺城,所以救援高干之余,也是只派人在滏口陉出口附近修筑营垒,为可能的对峙、据守做准备。

  先打飞张燕,再挡住赵基,然后与公孙瓒再决战一场。

  公孙瓒肯离开易京,某种意义上来说,缩短了冀州兵的补给距离,也是一种好事。

  可现在已经有隐秘军情传来,赵基想要水攻邺城。

  正常人理解的水攻,就是决堤放水;再要么派兵挖壕沟以引水,然后筑坝聚水,使水冲刷、浸泡敌城。

  再高端一点的水攻,就很考验军队的综合素质。

  比如挖土垒坝,从城外地势较低处起土坝围住城邑,然后放水过来,这样不需要用多少水,就能长期浸泡城邑。

  城墙会被泡塌,柴草谷物会泡湿朽坏,男女军民会失去容身之所,只能躲在屋顶。

  绝大多数的生存物资会损毁,淹死的人漂在城内各处,疫疾滋生。

  等到水退,饥饿、疾病摧残下,城内军民也就死的七七八八了。

  而赵基这里泄露出来的水攻方式更为恶毒,甚至已经可以发动。

  在壶关这里就可以建坝蓄水,只要一个劲的增固坝体就行了。

  然后将一切交给秋日的山洪,山洪冲毁坝体,顺着漳水轰隆隆席卷而下,潞县会完蛋,淳于琼这支援军会完蛋。

  就算洪峰推下来,无法伤害两岸的邺城,但也会对两岸的水利灌溉设施、水田造成严重损害。

  还有对河北人心上的震慑……经历一次这样的打击后,没人愿意经受第二次。

  漳水两岸膏腴美田也将荒废,没人乐意精心养护、耕作。

  这种咽喉被赵基攥住的感觉,已经不是窒息那么简单。

  他一点都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贾诩就在对面,有贾诩支招,赵基肯定不介意试一试。

  或许建坝蓄水后不会有什么显著杀伤,可赵基可以浪费人力来赌,自己能赌么?

  哪怕今年秋季水攻不见效,可赵基只要在上党,就能反复水攻。

  只要成功一次,遭遇一场百年一遇的大雨,那邺城、袁氏基业就完了。

  被抓住咽喉已经很难受了,最难受的是对方以后可以随意卡你咽喉。

  谈判停战?

  撑过张燕、公孙瓒、臧霸的围攻之后,再想办法抢回上党,将赵基弄死。

  留着这么个祸害待在太行山西侧,袁绍寝食难安。

  有贾诩在,赵基不会轻易同意停战。

  因此必须与天子、公卿谈判!

  向朝廷请罪,把上党余下各城移交给朝廷,让朝廷去跟赵基掰扯!

  袁绍真没精力去应对四路战场,准确来说袁军即将要五线作战,南线袁军还在包围东武城。

  高干这里挡不住赵基,北边袁熙只占领了范阳几个县,怎么可能拖住公孙瓒?

  公孙瓒南下之际,袁熙缩在城里能保住命,就已经能算是超常发挥。

  青州战场也是一样的,青州宗贼观望、漠视之下,袁谭根本撑不住。

  北海的官仓早就打空了,勃海、平原兵要拿来与公孙瓒打。

  就现在袁谭、逢纪控制的那点兵力,根本不够用,被臧霸击破只是个时间问题。

  趁着上党还有一些城邑在手,赶紧与朝廷谈判,把赵基拖住,比什么都重要。

  当袁绍一个人思索、分析局势时,立刻就抓住了关键命脉与破局点。

  只有朝廷,才能帮他化解目前的危机。

  拿定主意,袁绍转身回到主位,开始给杨彪写信。

  先把上党高都、天井关送给朝廷,以示诚意。

  这样张杨、朝廷这一路军队就能快速抢占高都盆地,然后北上与赵基抢夺长治盆地。

  能通过谈判、协商拿到城邑,并迫使自己道歉……以袁绍对朝廷诸公的了解,这伙人一定会想办法哄住赵基。

  尽可能不动武,来解决各种纠纷、矛盾,朝廷的威望自会上涨。

  可朝廷能拿出什么让赵基满意的筹码?

  袁绍思索着,他不介意好心提醒杨彪。

  赶紧把赵基弄走,换一个中立、性格平和的人来当上党郡守。

  能做到这一点,主动与赵基签订停战协议也不是不行。

  巨大危机面前,袁绍格外清醒。

  他很清楚,再硬扛下去,当赵基溃坝发动水攻……哪怕他再次击败公孙瓒、张燕,也承受不起这种匪夷所思的水攻后果!

  水攻,往往是与灭国挂钩的。

  虽然还未立国,但性质一样。

  极限濒临死亡,袁绍哪里还顾得上什么面子不面子,他想要活命!

  其他的,统统可以往后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虎贲郎,虎贲郎最新章节,虎贲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