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圣人大教在为封神谋划之时,人间正值改朝换代之际。

  此时夏朝在位的正是最后一代君主夏桀。

  夏桀继位之后,毫无进取之心,整日沉迷于骄奢淫逸之中,他大兴土木,筑起倾宫、饰以瑶台,肆意挥霍民脂民膏,全然不顾百姓之疾苦。

  夏桀日夜与妹喜纵情饮酒作乐,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纷纷指着太阳咒骂夏桀。

  朝中大臣关龙逢,忠肝义胆,见夏桀如此无道,多次进谏。

  然而,夏桀非但不听,反而将关龙逢囚禁起来,最终残忍杀害。

  四方诸侯见夏桀如此昏庸残暴,纷纷背离,夏桀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而就在此时,夏朝的诸侯国商却在悄然崛起,特别是商族。

  汤在得知凤族会庇护商族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迅速吞并了周遭的一些小城,前后不过数年时间,商族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势力了。

  汤在得知了夏桀的暴虐行径,深知其已失去民心,汤胸怀大志,英明神武,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推翻夏桀,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然后建立属于商族的王朝。

  这日,汤与伊尹在殿中交谈。

  汤神色凝重道:“如今夏桀无道,百姓受苦,吾欲伐之,先生可有良策?”

  伊尹微微躬身,回道:“主公,夏桀虽势大,但失民心已久。主公当以仁德为本,广施恩泽,收揽民心。同时,可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汤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吾当以仁德治国,让百姓看到吾之诚意。”

  自此,汤以仁德治国,轻徭薄赋,关心百姓疾苦。

  汤之贤名很快便传扬开来,百姓们纷纷传颂商汤之仁德,民心逐渐归附于商。

  在汤的精心治理下,商族日益强大,时机逐渐成熟,汤决定兴兵伐夏。

  这日,汤站在军前,振臂高呼:“夏桀无道,今日吾等替天行道,推翻暴政!”

  众将士士气高昂,齐声高呼:“推翻暴政,拯救百姓!”

  一路上,商军势如破竹,夏军节节败退。夏桀见大势已去,仓皇逃窜。

  汤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夏桀,他朝士兵们说道:“夏桀无道,今日必擒之。”

  众将士奋勇追击,在追击过程中,有将士问道:“主公,夏桀作恶多端,我们为何还要如此费力追捕他?”

  汤回答道:“夏桀虽恶,但吾等当以正义之名行事。若不擒之,恐其日后再为祸百姓。”

  汤乘胜追击,终将夏桀擒获,自此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汤成为天下之主后,继续推行仁德之政,商朝百姓安居乐业,经历了战争的国家渐渐恢复元气,迎来繁荣昌盛的时期。

  且说这汤建立商朝,乃是顺应天命之举,在这过程中,冥冥之中似有天道之力推动。

  汤的仁德之名也是传遍四方,引得诸多仙人侧目。

  随着商朝的发展步入正轨,人道气运达至鼎盛,人道之力,浩浩荡荡,威势非凡,即便是天道圣人,面对此等强盛之人道气运,亦需避让三分。

  人道气运鼎盛,于修炼之人而言,利弊参半。好处在于,依靠人道王朝气运,修炼起来进展神速。

  人道气运如滋养之泉,可助感悟天地之妙,加速修行进程。

  然坏处亦显,一旦沾染人道气运,修炼之人便难以远离凡尘。

  此乃因果循环,有得必有失。

  此刻,商朝新立,人道气运蓬勃涌动。众多仙人纷纷降临商朝,欲借人道气运之力,提升自身修为。

  不知不觉,三百年时光匆匆而过。

  这日,金鳌岛金灵的道场中,她端坐云台之上,神色肃穆。

  闻仲恭敬立于下方,垂首听命。

  金灵内心十分纠结,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该不该放闻仲下山。

  数月前,修行不过300年的闻仲就突破至了金仙,此等资质,甚至都惊动了通天。

  本来金灵以为闻仲修炼到金仙之后,接下来应该是继续修行,早日证得大罗。

  然而闻仲还未曾稳固境界,就来到了金灵的道场,与金灵直言,他想要去商朝历练。

  自学艺以来,闻仲除了神通道法,还主动学习了不少治国之道,兵书谋略。

  闻仲是人族,从小就梦想除暴安良,救济苍生,后来接触仙道,一直修炼至今,其志不改。

  金灵亦知闻仲心中所想,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正是金灵欣赏闻仲的地方。

  此刻的闻仲现在仅仅只是金灵的亲传弟子,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重要的影响力,但其人格魅力却已经展现出来了。

  若是平常闻仲提出下山历练金灵自然不会拒绝,但现在是封神量劫将起,闻仲若是在此时下山,难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想到这儿,金灵下意识就要拒绝闻仲。

  而闻仲却仿佛是看出了金灵的想法,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语气严肃的说道:“师尊,弟子身为人族,如今人族新王朝初建,弟子理应为人族出一份力,求师尊应允。”

  金灵思索良久,长叹了一口气道:“闻仲,你自拜入门下,勤勉修行,不曾有一日懈怠,如今不过300年时间便达金仙之境,此等成就,实属不易。

  然此时封神大劫将至,三教门人皆难脱此劫,你此时下山历练,前路艰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死道消,即便如此,你还是要执意下山吗?”

  “弟子若是死在劫中,那便说明弟子命当如此,只要能为人族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弟子虽死亦无悔。”

  “罢了罢了!那你便去吧!”

  闻仲眼前一亮,再次郑重叩首,声音沉稳而有力:“弟子谨遵师命,定不负师尊厚望。”

  金灵微微颔首,玉手轻挥,一道璀璨光芒乍现。

  待到光芒散去,一面铜镜出现在了金灵手中,镜面上光芒流转,散发着冰冷的气息。

  “此乃寒铁护心镜,由混沌之中的寒铁铸就而成,坚硬无比,乃是圣莲教的云霄仙子为其妹妹碧霄炼制的护心宝镜,碧霄拿此镜与我换了百坛美酒。

  封神之劫,凶险万分,洪荒之中,不乏有苟且之辈行偷袭暗算之举,你为人正直,这寒铁护心镜可护心脉周全,一旦遇到危险,能抵挡致命的攻击。”

  闻仲双手接过法宝,内心满是感动:“谢过师尊厚爱,老师爱护之心,弟子无以为报。”

  金灵又道:“你是为师最器重的的弟子,下山之后,当以正道为本,匡扶天下。遇恶则除,遇善则助。”

  “弟子谨遵师命,绝不敢违。”

  随后,闻仲拜别金灵圣母,踏上下山之路。

  此去前路艰险,但为了心中理想抱负,纵是粉身碎骨,闻仲也绝不会退缩。

  看着闻仲离去,金灵长叹了一口气,封神之劫尽在眼前,此刻劫气将起,闻仲能否平安归来谁也说不准,此时天机紊乱,别说是自己,就算是圣人也算不明白。

  “只盼你此去能一切顺遂吧!”

  而与此同时,封神三商之期已至,紫霄宫中,三清,西方二圣再度齐聚紫霄宫。

  紫霄宫巍峨耸立,云雾缭绕,瑞气千条,宫中有一高台,上有蒲团,正是昔日道祖鸿钧讲道之处。

  此时,天道鸿钧显化身形,其威如浩渺苍穹,令人心生敬畏。

  天道鸿钧威严开口:“封神之事,乃天道所定。今三商之期已至,尔等当慎重签押封神榜。”

  三清和西方二圣闻言不约而同起身道:“弟子谨遵老师法旨。”

  天道鸿钧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身形隐去,消失不见了。

  老子看着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缓缓说道:“封神之事,延缓不得,我等开始吧。”

  言罢,老子挥笔在封神榜上写下几十个名字,皆为后天生灵中修行了金丹大道的散修。

  老子为道教教主,理论上凡是修炼金丹大道者,皆可视为他之弟子。

  这些后天散修,虽有一定修为,但根性不足,难以成就大道,老子将他们列入封神榜,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机会。

  有了老子带头,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亦不再推辞,元始天尊大手一挥,封神榜上便出现了十几个名字,皆是他最近新收的记名弟子与常年在昆仑听道之生灵。

  这些生灵虽有向道之心,但资质有限,难以在仙道上有大的成就。

  元始天尊将他们列入封神榜,同样是为了让他们有个归宿。

  当然了,昆仑十二金仙自然是一个未列其上,毕竟他们乃阐教核心,元始天尊岂愿他们上榜应劫?

  通天教主见此,也不计较,他挥手写下五十多个弟子之名,这些弟子都是金灵精心挑选的截教门墙中的记名弟子,他们对截教忠心耿耿,但此生注定大道无望,仙道难成。

  既如此,不如成全他们,送他们上榜,也好得个长生果位。

  通天教主看着封神榜,心中感慨万千。截教有教无类,弟子众多,但能成就大道者,寥寥无几。

  这些弟子,虽忠心耿耿,但命运多舛,上了封神榜,或许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完成签押后,又看向老子。

  老子望着封神榜,还有接近一半的空白处,不禁长叹一声道:“封神之事,艰难如此,人阐两教人手不足,而截教人手虽充足,却不为天道所允,吾等该如何是好?”

  老子话音刚落目光便看向了西方二圣。

  西方二圣连连摆手,准提更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师兄,老师可是说过的,吾西方教不在劫中。”

  老子无奈的叹了口气,人阐两教弟子相对较少,且多为精英,难以填满封神榜。

  而截教弟子众多,但其中不乏良莠不齐者,天道也不允许过多的截教弟子上榜。

  西方教又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如何能凑够三百六十五位有名有姓的正神之位?

  老子也不知如何是好了。

  老子沉思片刻后对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道:“封神榜距离要求之数太多,不如空白剩余之人,我等一个不填,待将来各凭机缘造化如何?”

  元始天尊思忖片刻道:“大兄所言极是,封神之战,变幻莫测,如今吾等也难以确定哪些人该上榜,不如留待日后,看各人机缘。

  封神大劫,此乃天道大势,顺则生,逆则亡,不顺应天道者,皆是榜上有缘之人。”

  通天教主也觉得大兄的提议不错。

  封神量劫乃是大势所趋,避无可避,如今他们截教与天庭气运相连,且早就弟子上天为神,光凭这点,保住核心弟子就没有什么问题。

  此时不填封神榜,对截教来说也是好事,通天自信他截教的核心弟子绝对比阐教的弟子要优秀,如此想来总比直接将自己门下弟子全填上要好。

  于是通天也点头答应了下来:“好!那就一个不填,三教弟子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

  老子见元始和通天同意,便对着天道鸿钧所在之处拱了拱手道:“老师,不知如此可否?”

  暗中的天道鸿钧见老子看破了他的所在,眼神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情绪。

  但祂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直接现身,扫了一眼天道圣人们后说道:“善!封神之事,当顺应天道,尔等既已决定,便依此而行,皆不可反悔。

  再有就是既然弟子各凭机缘,那尔等圣人不可出手干预,否则,有失公允。”

  天道圣人们对视一眼,还是老子先一步开口说道:“老师,我们不出手可以,但其他圣人呢?妖界有东皇太一,地界有平心,蓐收,地仙界有红云,人间界有女娲,神农,还有圣莲教的白璟,他们若是出手干预封神又当如何?”

  “尔等放心,吾已与地道,人道达成共识,封神量劫圣人皆不可出手。”天道鸿钧的这句话响彻整个洪荒天地。

  后土和女娲也随之表示封神量劫禁止圣人插手。

  天地人三道难得意见统一,洪荒天地的生灵虽不明白何为封神量劫,但量劫二字意味着什么他们却是明白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最新章节,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