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熙传 再谋

小说:三国袁熙传 作者:0历史的天空0 更新时间:2025-03-13 23:31:2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玩味地看着对面的郭嘉,袁熙轻笑道:“我与奉孝一见如故,这些日子结交后,更是有知己至交的感觉,你一定要在冀州多住段时日,让我尽尽这地主之谊。”

  哪里还看不出袁熙想法,郭嘉苦笑摇着头道:“嘉能不从公子意愿乎?只是望公子答应嘉一请求。”

  “奉孝,尽管说来就是。”袁熙此刻心情大好,不疑有他,示意郭嘉接着说。“你我两人,莫要生分。”

  郭嘉沉声道:“还请公子放过文若,不要伤他性命。”

  闻言,袁熙吃了一惊,手中酒杯一顿。略显尴尬后,他笑着说道:“我跟文若交好,怎会伤他,奉孝说笑了。”

  “公子休要诓骗于我,方才我从公子眼中,分明看出了杀意,如我执意跟文若去兖州,恐怕公子的刺客,就会等待在路上了吧?” 郭嘉直视袁熙认真地说道。

  袁熙哈哈一笑不再纠缠,而是举起右手说道:“我起誓,只要奉孝能留下,入幕我袁家,为我袁家办事,我决不会伤害荀文若分毫,日月昭昭,天地可鉴。”

  闻言。郭嘉点了点头,略微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如此,嘉愿意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郭嘉现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袁熙的做法,即使郭嘉不为他所用,也不能让郭嘉投奔曹操。

  。。。。。

  长安,十三朝古都,历时1000年。

  1,西周(275年)

  2,秦(14年)

  3,西汉(210年)

  4,新朝(15年)

  5. 东汉(献帝6年)

  6. 西晋(愍帝4年)

  7. 前赵(11年)

  8. 前秦(44年)

  9. 后秦(34年)

  10. 西魏(22年)

  11. 北周(24年)

  12. 隋(37年)

  13. 唐(273年)

  龙气最盛者,除北京外,就属长安,其中以汉唐为最,帝王之宅。

  为了摆脱世家束缚,宣武帝袁熙,听从帝师张纮建议,迁都长安。

  太宗宣武帝袁熙,以混一四海之威势,平定朝鲜之武功,力排众议,迁都长安,改元太康。

  袁熙:长安,王者之基。

  。。。。。

  几经周折,荀彧也终于投靠了曹操。

  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荀彧能投靠曹操,说明曹操也不见得有多坏。

  曹操大为高兴,“此吾之张良,真乃天佑我也!”

  于是,任命他为奋武司马。其实曹操这里把荀彧,当成自己的张良,其实用意自诩自己为高祖也。

  这和袁熙把许褚比作樊哙,贾复一样的道理,抬举别人也捧高自己不是吗。

  河北方面,公孙瓒派田楷与刘备去夺取青州,刘备被任命为平原太守兼国相。

  其实公孙瓒虽然呲牙必报,但是对朋友还是够意思的,不过,后来刘备却没。

  关中这边,董卓做了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他对尚书台、御史台、符节台发号施令,尚书以下的官员,都要到他的太师府,去汇报和请示。他已经放飞自我了。

  长安郊外西北的郿坞,也已经修建了好了,一个巨大的堡坞,墙高七丈,厚也有七丈,里面存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

  。。。。。

  有一次他对亲信说:“大事告成,可以雄据天下;如果不成,守住这里也足以终老,此生足矣。”

  乱天下的毒士李儒,最终还是错付了董卓,董卓的雄心自从见到帝京的繁华后,就不断开始消磨了,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所以成功容易,如何守住才难。

  所以,为何刘备能在三国出彩了,百战百败而不折其志,初衷不变,哪怕他虚伪,但是虚伪一生,始终如一,又有谁能做得到? 也就刘备一人而已。

  就在天下豪杰,各自勾心斗角发展势力时,袁熙也做了些筹谋。但当务之急是,增长威望抢夺地盘,还有就是解决长安的事情,但这急不来,还得一步步稳进。

  郭嘉在袁熙“暗卫”的,不分昼夜地监视下。无奈在军中做了他的主簿,兼理一些军中日常事物,袁熙帮他购置了一套宅院,并赏赐了郭嘉一些钱帛。

  。。。。。

  192年,邺城,州牧府。这天是照例的议事。

  袁绍让袁谭也开参议,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袁谭因为之前跟辛家联姻,娶了辛评一个侄女。这些日子他和辛评郭图的关系,渐渐密切起来,这就是嫡长子的优势。

  待到一众文武到场后,袁绍看着下面一众文武说道:“当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受宠,我也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冀州正是成大业之地,我等下一步该如何行进?”

  众人互相观望后,都因为各自的打算,而不愿第一个建言,毕竟袁绍手下党派众多,相互拆台,相互攻讦,也是常有的日常操作,生怕枪打出头鸟。

  沉默了一会儿后,耿直的田丰徐徐起身,分析说道:“主公近期所患不过有四,其一关中董卓,其二幽州公孙瓒,其三冀州东南面,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其四黑山贼张燕,其中又以公孙瓒对我冀州威胁最大,但董卓也不可小窥,他与主公既有家仇又有国恨,不报此仇,将军不能立威于天下,所以我军面临两大劲敌。”

  听到田丰的分析,座下的袁熙也不禁,暗暗点头不已,这老头分析的一点也不错,有点东西。

  。。。。。

  紧接着,沮授思量清楚后出列道:“主公年少入朝,扬名海内。废立之际,扬忠义出京城,常使董卓震恐。后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主公兴军东讨,可以定青州;还讨黑山,可以灭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公孙;震慑戎狄,降服匈奴。可拥有黄河以北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陛下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谁抵御得了呢?”

  沮授确实有文武干略。才能不下于隋文帝的宰相高颖,后来沮授辅佐袁家两代君王,忠心耿耿,不过因为沮授斩杀大乔一事,被太宗宣武帝袁熙给记恨上了。

  通过这些时日的观察,沮授可谓渐渐摸清了袁绍的脾性,知道他十分重声名和追捧,所以沮授提出的谋划,也不得不带上奉承的味道。他是一个相对务实主义者。

  只要谋略能被采纳,沮授相对能够变通,当然是和田丰比较,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人,比如说郭图和辛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熙传,三国袁熙传最新章节,三国袁熙传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