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移民总共五万人,其中河北人两万五千,山东人两万五千。
蒙古攻入金国前,金国全国总人口在六千万左右。其中东北地区有三百多万,剩下的五千六百多万人口集中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部分地区。
河北地区总人口,本来是不如山东地区的。
不过,山东经过长期的红袄军之乱,损失了大量人口,致使两个地区人口差不多,都在八百万左右。
后来蒙古第一次攻入金国,因为采用了赵朔的策略,这两个地区损失的人口并不多。蒙古第二次入侵金国,由赵朔亲自攻略两省,损失的人口就更少了。
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后,这两个地区的总人口又恢复到八百万左右。
这五年来,有耶律楚材坐镇中都打理内政,官府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西征将士的见闻和收获,大大开拓了这些山东、河北人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血性。
赵朔的《移民令》发出,短短一个月内,就有四十余万人报名。
官府并不急功近利,第一批移民的总人数是五万人,从四十余万人优中选优。毕竟,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待第一批移民安顿好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大批的移民。
所有报名之人分为五等。
第一等,家中兄弟众多,有人奉养双亲,只是自己愿意移民,想要在异域他乡拼出一番基业的青壮。
第二等,虽然有父母,但家贫难以娶妻的青壮。这些人留在山东、河北,如果不加入官府体系的话,就是重大不稳定因素。但进行移民,就是敢打敢拼,为汉人开枝散叶的重要力量了。
第三等,家中未成年男孩较多的家庭。等着移民在新的定居地开枝散叶,孩子成长为合格兵员,赵朔是等不及的。但是,这些未成年的男孩过几年长大后,就可以用手中的刀枪和弓箭,为汉人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了。
第四等,府兵家庭。第一批移民,是最需要武力保护自身的安全的。府兵进行了一定的军事训练,可以充当移民的骨干力量。
第五等,才是普通家庭。
事实上,第一批这五万移民由前四等组成,第五等只能等后面几批移民了。
整个移民队伍,由原汉军镶黑旗千户张荣负责。
张荣在历史记载中,也是汉军世侯的牛逼人物之一。
元代人评汉军世侯,将济南张氏(张荣)、真定史氏(史天倪)、东平严氏(严实)、顺天张氏(张柔),并称“四大诸侯”。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上,张荣一直坚持与蒙古军作战,直到1226年,实在独木难支,才投降了蒙古。铁木真知道后,亲自召见,问他为什么归顺的那么晚。
结果,张荣回答说:“山东地广人稠,悉归于您了。我不能独自维持,如果尚有依靠,就不会款服。”
铁木真最喜欢有种的男人,摸他的背说:“真赛巴特尔也。”
那意思是说,你比“巴特尔”还要勇猛。
果然,张荣归顺蒙古之后,杀伐骁勇,屡立战功,成为数得着的汉军世侯之一。
而且,此人不但擅于征伐,而且擅于屯田。
当时河南的流民北徙到济南,张荣下令分配房屋土地给流民们居住,让他们养殖牲畜、耕种土地,并考课他们的收获高低,将原来的无人旷野开辟成了人间乐土。
中书省进行考绩时,张荣被评为天下第一。
张荣做蒙古人的官做到了六十岁,请求致仕,都不被朝廷允许。直到了八十岁,实在是干不动了,才以“济南路万户、济南公”的官爵退休。
如此能文能武、刚直不阿的人才,简直是赵朔移民官的首选。
赵朔改变了历史,山东被赵朔迅速平定,张荣也就成了汉军镶黑旗的一个千户。
现在赵朔要移民异域了,正好将张荣的这个千户从镶黑旗中调出,并且任命张荣为“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负责向自己的封国内移民之事。
张荣能文能武,当然知道,这个“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有多大的含金量。
别看现在才五万人,以后恐怕五十万人都远远不止,这个职司简直比一个汉军八旗万户都牛逼。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岁,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于是乎,张荣全力把这件事做好。
他把这五万人分为十队,每队五千人,由他麾下一个汉军百户护卫。五千人里面,又各自由府兵、武艺高强或者当地有威望的人,担任了十户、百户和千户。
换言之,就是整支队伍虽然主要由百姓组成,但行的是军法。
他们从河北出发,经蒙古草原,原西辽地区,最后抵达呼罗珊地区,一路行进的距离达到九千里以上。这个近万里迁徙的行程,也就是锻炼这些百姓组织性和纪律性乃至意志的过程。
因为有大量老人和孩子的存在,即便赵朔提供了大量的骡马,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都不算快,一天也就走三十里左右,大概一年才能抵达。
经过一年的磨炼,等他们到了呼罗珊地区之时,整支移民队伍也就磨炼的差不多了。
随着一个个汉人移民点的建立,赵朔的封国也会越来越稳固。
当然了,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就在第一批移民出发三个月后,赵朔、华筝、赵赫,在五百名亲兵的护卫下,前往和林城,参加忽里勒台大会。
铁木真之所以召开这场忽里勒台大会,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铁木真回军之后,金国、东真国、西夏国、高丽国乃至于吐蕃的萨迦派都送了很多礼物,其中甚至有西夏国献出的七个公主。铁木真决定,将这些礼物给蒙古的权贵们分一分。
其二,此次西征,虽然大部分蒙古贵人参加了,但还有一部分蒙古贵人没参加,他们也应该分享一部分收获。
其三,术赤、察合台要回他们的封国了。
窝阔台是铁木真暂定的继承人,拖雷幼子守灶,肯定要留在铁木真的身边。
但术赤和察合台一直留在和林城就不大妥当了。
再说了,他们的封国内也不太平,需要他们回去坐镇。
如此遥远的距离,以后再见一面可不容易。所以,铁木真召集蒙古诸权贵,给他们送行。
当然了,还有一个铁木真没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他年纪大了,今年都六十了,谁知道还有多少年好活?老兄弟们能见一见就尽可能见一见,能聚一聚就尽可能的聚一聚。
这次赵朔到和林,铁木真当然不会亲自出迎。
不过,术赤、拖雷、哲别、速不台、术赤台等和赵朔亲近的蒙古权贵二十多号人,还是在城门口相迎。
赵朔甚至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豁尔赤!
当初因为豁尔赤的胆大妄为,造成了秃马惕部反叛,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阵亡。
在赵朔的提议下,铁木真打发豁尔赤去北极找企鹅了。
在现代社会,北极当然是没有企鹅的。但在这个时代,北极的确有和企鹅有类似的物种,叫“大企鹅”或者“大海雀”。
没想到,他也回来参加忽里勒台大会了。
如今的豁尔赤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十余年的辛苦,不但让他原本肥胖的身形变得瘦了不少,而且脸上多了许多皱纹。不过,他的精神却是相当健旺。
“阿朔!快去我那看看那几只企鹅!它们只喜欢冰天雪地,受不得热。虽然现在是冬天,都死了十几只了。剩下的那几只还能活多久可不好说。”
一阵寒暄过后,豁尔赤扯着赵朔的袖子表功。
赵朔眼前一亮,道:“这么说,你还真找着企鹅了?”
“当然。”豁尔赤颇为骄傲地说道:“除了企鹅之外,我还带回来一种白色的大熊。这种大熊,比我们平常见到的黑熊大得多。我费了好大的辛苦,才布置陷阱,活捉了两只。”
“我刚到和林城时,成吉思汗正接见长春真人丘处机呢。我把那企鹅和白色的大熊给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看。丘处机那么大学问,都不知道,这企鹅和白色的大熊的来历。”
“这也就罢了。阿朔你在十四年前,就知道极北之地一年只有一天,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还知道,极北的地方有企鹅。丘处机得知之后,简直惊掉了下巴。说什么,也要见你一面。“
“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说我向北进发,到达极北之地,算是为蒙古开疆拓土了。不但当场就在和林城里赏了我一处宅子,还赏了我三万两黄金。三万两黄金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这都是拜阿朔你所赐。”
这是豁尔赤的心里话。
当初他受了铁木真的嘱托,向极北之地进发之时,只是抱着赎罪的心态。
不过,随着收服越来越多的野人部落,将蒙古人的疆土向着北方扩展,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豁尔赤当初只想要三十个美女享受富贵,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废物,这辈子能做到蒙古万户就已经超出能力的极限了。
但是,好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
豁尔赤也想建功立业,只是没能力而已。
这次赵朔真是给他找了个合适的岗位,那些野人连铁箭头都没有,非常容易征服。
在这个过程中,豁尔赤经历了种种磨炼,也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废物。
当成功捕获到企鹅、北极熊后,他更是心中豪情万丈,感觉人生真是太精彩了,这辈子真是没白活。
感谢驸马!
术赤打趣道:“也不是全是好事。豁尔赤你不是还有三十个美人老婆吗?这些年,都没来得及用吧?那些美人,恐怕都老了。”
“不耽误!不耽误!”豁尔赤摆了摆手,道:“向北方进发,我就带着那三十个美人老婆,还生了七个儿子,八个女儿呢!”
赵朔眼见豁尔赤这副模样,也露出了笑容。
当初他打发豁尔赤去北极,只是想给他找些事做。免得豁尔赤闲得久了,又无事生非,弄出类似秃马惕部反叛类似的破事儿。
没想到,废物利用,豁尔赤还真到了北极,把企鹅和北极熊都抓来了。
那后世子孙就可以宣称北极“自古以来”了。
赵朔问道:“那你最远到了哪里?有没有立块碑什么的?”
豁尔赤挠了挠脑袋,道:“最远到了哪里,我也说不好。那地方全是冰天雪地,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志。”
“不过,碑我确实是立了,上面用蒙古文写着‘大蒙古国万户长豁尔赤至极北之地,立碑以记其事’。我怕后来人找不着,总共在方圆百里内立了九块碑。阿朔,汉人有句话,叫名留青史。我立这几块碑,算不算名留青史?”
“当然算了。”赵朔正色道:“以后,后人说起第一个踏上极北之地的人,就是蒙古万户豁尔赤!”
“那就太好了。走走走,大家一起去我家看企鹅和大白熊。今天我请客,大家不醉不归!”
于是乎,赵朔和这二十多名蒙古权贵,一起去了铁木真赏豁尔赤的那处宅子里。
华筝和赵赫等人就不必去了,铁木真自然早就在和林城里,给赵朔赐了宅子。他们直接回自己的宅子即可。
在迎接赵朔的队伍里,有术赤的儿子拔都。
他自幼就和赵赫交好,二人还拜了安答。拔都见到赵赫后非常高兴,小哥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也跟着赵赫回去了。
术赤等人已经看过北极熊和企鹅了,已经不再稀奇。
赵朔其实也不稀奇,不过在这个时代在蒙古草原上看到北极熊和企鹅,还真是难得的体验,又夸了豁尔赤几句。
然后,豁尔赤命人摆下酒宴,宴请赵朔、术赤等人。
酒席宴间,豁尔赤提起北极绚烂的极光,陆地上的北极狐、北极兔,海里的海象、海狮等动物,令术赤等人心生向往。
赵朔、术赤等人,也提起一些西征趣事,什么黑海、里海、高加索山,沙漠中繁华的绿洲、撒马尔罕城外可长两个人头大小的大瓜,也让豁尔赤大感兴趣。
忽地,赵朔心中一动,道:“说到远征,我还有一样大收获。术赤你马上就要回钦察草原了,我就把这大收获,作为临别之礼送给你。”
“什么大收获?”
术赤、豁尔赤、速不台等人,齐刷刷地向赵朔看来。
蒙古攻入金国前,金国全国总人口在六千万左右。其中东北地区有三百多万,剩下的五千六百多万人口集中在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部分地区。
河北地区总人口,本来是不如山东地区的。
不过,山东经过长期的红袄军之乱,损失了大量人口,致使两个地区人口差不多,都在八百万左右。
后来蒙古第一次攻入金国,因为采用了赵朔的策略,这两个地区损失的人口并不多。蒙古第二次入侵金国,由赵朔亲自攻略两省,损失的人口就更少了。
经过五年的休养生息后,这两个地区的总人口又恢复到八百万左右。
这五年来,有耶律楚材坐镇中都打理内政,官府建立了良好的信誉。西征将士的见闻和收获,大大开拓了这些山东、河北人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血性。
赵朔的《移民令》发出,短短一个月内,就有四十余万人报名。
官府并不急功近利,第一批移民的总人数是五万人,从四十余万人优中选优。毕竟,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待第一批移民安顿好之后,总结经验教训,再进行大批的移民。
所有报名之人分为五等。
第一等,家中兄弟众多,有人奉养双亲,只是自己愿意移民,想要在异域他乡拼出一番基业的青壮。
第二等,虽然有父母,但家贫难以娶妻的青壮。这些人留在山东、河北,如果不加入官府体系的话,就是重大不稳定因素。但进行移民,就是敢打敢拼,为汉人开枝散叶的重要力量了。
第三等,家中未成年男孩较多的家庭。等着移民在新的定居地开枝散叶,孩子成长为合格兵员,赵朔是等不及的。但是,这些未成年的男孩过几年长大后,就可以用手中的刀枪和弓箭,为汉人拓展更大的生存空间了。
第四等,府兵家庭。第一批移民,是最需要武力保护自身的安全的。府兵进行了一定的军事训练,可以充当移民的骨干力量。
第五等,才是普通家庭。
事实上,第一批这五万移民由前四等组成,第五等只能等后面几批移民了。
整个移民队伍,由原汉军镶黑旗千户张荣负责。
张荣在历史记载中,也是汉军世侯的牛逼人物之一。
元代人评汉军世侯,将济南张氏(张荣)、真定史氏(史天倪)、东平严氏(严实)、顺天张氏(张柔),并称“四大诸侯”。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上,张荣一直坚持与蒙古军作战,直到1226年,实在独木难支,才投降了蒙古。铁木真知道后,亲自召见,问他为什么归顺的那么晚。
结果,张荣回答说:“山东地广人稠,悉归于您了。我不能独自维持,如果尚有依靠,就不会款服。”
铁木真最喜欢有种的男人,摸他的背说:“真赛巴特尔也。”
那意思是说,你比“巴特尔”还要勇猛。
果然,张荣归顺蒙古之后,杀伐骁勇,屡立战功,成为数得着的汉军世侯之一。
而且,此人不但擅于征伐,而且擅于屯田。
当时河南的流民北徙到济南,张荣下令分配房屋土地给流民们居住,让他们养殖牲畜、耕种土地,并考课他们的收获高低,将原来的无人旷野开辟成了人间乐土。
中书省进行考绩时,张荣被评为天下第一。
张荣做蒙古人的官做到了六十岁,请求致仕,都不被朝廷允许。直到了八十岁,实在是干不动了,才以“济南路万户、济南公”的官爵退休。
如此能文能武、刚直不阿的人才,简直是赵朔移民官的首选。
赵朔改变了历史,山东被赵朔迅速平定,张荣也就成了汉军镶黑旗的一个千户。
现在赵朔要移民异域了,正好将张荣的这个千户从镶黑旗中调出,并且任命张荣为“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负责向自己的封国内移民之事。
张荣能文能武,当然知道,这个“呼罗珊、吐火罗与南天竺屯田大使”,有多大的含金量。
别看现在才五万人,以后恐怕五十万人都远远不止,这个职司简直比一个汉军八旗万户都牛逼。
而且,他今年才四十岁,正是好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于是乎,张荣全力把这件事做好。
他把这五万人分为十队,每队五千人,由他麾下一个汉军百户护卫。五千人里面,又各自由府兵、武艺高强或者当地有威望的人,担任了十户、百户和千户。
换言之,就是整支队伍虽然主要由百姓组成,但行的是军法。
他们从河北出发,经蒙古草原,原西辽地区,最后抵达呼罗珊地区,一路行进的距离达到九千里以上。这个近万里迁徙的行程,也就是锻炼这些百姓组织性和纪律性乃至意志的过程。
因为有大量老人和孩子的存在,即便赵朔提供了大量的骡马,整支队伍行进的速度都不算快,一天也就走三十里左右,大概一年才能抵达。
经过一年的磨炼,等他们到了呼罗珊地区之时,整支移民队伍也就磨炼的差不多了。
随着一个个汉人移民点的建立,赵朔的封国也会越来越稳固。
当然了,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就在第一批移民出发三个月后,赵朔、华筝、赵赫,在五百名亲兵的护卫下,前往和林城,参加忽里勒台大会。
铁木真之所以召开这场忽里勒台大会,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铁木真回军之后,金国、东真国、西夏国、高丽国乃至于吐蕃的萨迦派都送了很多礼物,其中甚至有西夏国献出的七个公主。铁木真决定,将这些礼物给蒙古的权贵们分一分。
其二,此次西征,虽然大部分蒙古贵人参加了,但还有一部分蒙古贵人没参加,他们也应该分享一部分收获。
其三,术赤、察合台要回他们的封国了。
窝阔台是铁木真暂定的继承人,拖雷幼子守灶,肯定要留在铁木真的身边。
但术赤和察合台一直留在和林城就不大妥当了。
再说了,他们的封国内也不太平,需要他们回去坐镇。
如此遥远的距离,以后再见一面可不容易。所以,铁木真召集蒙古诸权贵,给他们送行。
当然了,还有一个铁木真没说出口的原因,那就是他年纪大了,今年都六十了,谁知道还有多少年好活?老兄弟们能见一见就尽可能见一见,能聚一聚就尽可能的聚一聚。
这次赵朔到和林,铁木真当然不会亲自出迎。
不过,术赤、拖雷、哲别、速不台、术赤台等和赵朔亲近的蒙古权贵二十多号人,还是在城门口相迎。
赵朔甚至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身影。
豁尔赤!
当初因为豁尔赤的胆大妄为,造成了秃马惕部反叛,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阵亡。
在赵朔的提议下,铁木真打发豁尔赤去北极找企鹅了。
在现代社会,北极当然是没有企鹅的。但在这个时代,北极的确有和企鹅有类似的物种,叫“大企鹅”或者“大海雀”。
没想到,他也回来参加忽里勒台大会了。
如今的豁尔赤已经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十余年的辛苦,不但让他原本肥胖的身形变得瘦了不少,而且脸上多了许多皱纹。不过,他的精神却是相当健旺。
“阿朔!快去我那看看那几只企鹅!它们只喜欢冰天雪地,受不得热。虽然现在是冬天,都死了十几只了。剩下的那几只还能活多久可不好说。”
一阵寒暄过后,豁尔赤扯着赵朔的袖子表功。
赵朔眼前一亮,道:“这么说,你还真找着企鹅了?”
“当然。”豁尔赤颇为骄傲地说道:“除了企鹅之外,我还带回来一种白色的大熊。这种大熊,比我们平常见到的黑熊大得多。我费了好大的辛苦,才布置陷阱,活捉了两只。”
“我刚到和林城时,成吉思汗正接见长春真人丘处机呢。我把那企鹅和白色的大熊给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看。丘处机那么大学问,都不知道,这企鹅和白色的大熊的来历。”
“这也就罢了。阿朔你在十四年前,就知道极北之地一年只有一天,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还知道,极北的地方有企鹅。丘处机得知之后,简直惊掉了下巴。说什么,也要见你一面。“
“成吉思汗非常高兴,说我向北进发,到达极北之地,算是为蒙古开疆拓土了。不但当场就在和林城里赏了我一处宅子,还赏了我三万两黄金。三万两黄金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这都是拜阿朔你所赐。”
这是豁尔赤的心里话。
当初他受了铁木真的嘱托,向极北之地进发之时,只是抱着赎罪的心态。
不过,随着收服越来越多的野人部落,将蒙古人的疆土向着北方扩展,他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
豁尔赤当初只想要三十个美女享受富贵,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废物,这辈子能做到蒙古万户就已经超出能力的极限了。
但是,好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
豁尔赤也想建功立业,只是没能力而已。
这次赵朔真是给他找了个合适的岗位,那些野人连铁箭头都没有,非常容易征服。
在这个过程中,豁尔赤经历了种种磨炼,也发现自己不是那么废物。
当成功捕获到企鹅、北极熊后,他更是心中豪情万丈,感觉人生真是太精彩了,这辈子真是没白活。
感谢驸马!
术赤打趣道:“也不是全是好事。豁尔赤你不是还有三十个美人老婆吗?这些年,都没来得及用吧?那些美人,恐怕都老了。”
“不耽误!不耽误!”豁尔赤摆了摆手,道:“向北方进发,我就带着那三十个美人老婆,还生了七个儿子,八个女儿呢!”
赵朔眼见豁尔赤这副模样,也露出了笑容。
当初他打发豁尔赤去北极,只是想给他找些事做。免得豁尔赤闲得久了,又无事生非,弄出类似秃马惕部反叛类似的破事儿。
没想到,废物利用,豁尔赤还真到了北极,把企鹅和北极熊都抓来了。
那后世子孙就可以宣称北极“自古以来”了。
赵朔问道:“那你最远到了哪里?有没有立块碑什么的?”
豁尔赤挠了挠脑袋,道:“最远到了哪里,我也说不好。那地方全是冰天雪地,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志。”
“不过,碑我确实是立了,上面用蒙古文写着‘大蒙古国万户长豁尔赤至极北之地,立碑以记其事’。我怕后来人找不着,总共在方圆百里内立了九块碑。阿朔,汉人有句话,叫名留青史。我立这几块碑,算不算名留青史?”
“当然算了。”赵朔正色道:“以后,后人说起第一个踏上极北之地的人,就是蒙古万户豁尔赤!”
“那就太好了。走走走,大家一起去我家看企鹅和大白熊。今天我请客,大家不醉不归!”
于是乎,赵朔和这二十多名蒙古权贵,一起去了铁木真赏豁尔赤的那处宅子里。
华筝和赵赫等人就不必去了,铁木真自然早就在和林城里,给赵朔赐了宅子。他们直接回自己的宅子即可。
在迎接赵朔的队伍里,有术赤的儿子拔都。
他自幼就和赵赫交好,二人还拜了安答。拔都见到赵赫后非常高兴,小哥俩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也跟着赵赫回去了。
术赤等人已经看过北极熊和企鹅了,已经不再稀奇。
赵朔其实也不稀奇,不过在这个时代在蒙古草原上看到北极熊和企鹅,还真是难得的体验,又夸了豁尔赤几句。
然后,豁尔赤命人摆下酒宴,宴请赵朔、术赤等人。
酒席宴间,豁尔赤提起北极绚烂的极光,陆地上的北极狐、北极兔,海里的海象、海狮等动物,令术赤等人心生向往。
赵朔、术赤等人,也提起一些西征趣事,什么黑海、里海、高加索山,沙漠中繁华的绿洲、撒马尔罕城外可长两个人头大小的大瓜,也让豁尔赤大感兴趣。
忽地,赵朔心中一动,道:“说到远征,我还有一样大收获。术赤你马上就要回钦察草原了,我就把这大收获,作为临别之礼送给你。”
“什么大收获?”
术赤、豁尔赤、速不台等人,齐刷刷地向赵朔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最新章节,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