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当官,人事和财政是肯定要抓的。
周青峰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的副主席,由于无人掣肘,他屁股还没坐热,便雷厉风行地调整‘卫生部’的人事安排。
内部调整好说,把在岗人员通通提拔上来,确保要害职位都是听话的‘自己人’。
但外部么就不好说了。
他原本是打算把哈特教授调来“卫生部”助自己一臂之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既然自己当了副主席,也给哈特教授弄个主席当当——只要教授愿意来,凭其资历和能力,绝对可以上位。
可教授不肯,他直接回绝道:“哈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个国税局管‘税务稽查’能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
不就是那个职位相当麻烦,面临重重困境,谁干谁完蛋,没人愿意干么?!”
哈特教授对“卫生部”这个是非之地避之唯恐不及,只求能尽快脱离那暗无天日的地下医院。
周青峰没办法,但也让教授如愿了,以自己‘副主席代理主席’的职务便利,给教授调岗。
于是哈特教授转向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这所医学院在华盛顿特区享有盛誉,为无数公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着高质量的综合医疗服务。
特别是其护理专科,更是深受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青睐。
然而,随着X病毒的爆发,这所原本宁静祥和的医学院瞬间陷入了混乱。
哈特教授以为自己在临时的地下医院已经够苦了,到了‘GW’医学院才知道什么是人间炼狱。
米国的医生从来不会在一天内看上百个病人,突然出现的高强度工作让所有医护人员极为不适应。
无数患者如同潮水般涌入,原本宽敞明亮的病房变得拥挤不堪,走廊里、大厅里、甚至连楼梯间都挤满了痛苦呻吟的病患。
在经历连日的紧张工作之下,大学医学院的职员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他们不是决定加班加点的干活,而是决定
摆烂。
病人要死就死吧,病毒要传播就传播吧,反正‘学院派’的医护先顾了自己再说。
当教授来医学院报道,就被学院的艾略特院长叫去骂了一通:“哈特,你为什么要推荐一名门外汉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的副主席?”
——
只一瞬间,哈特教授就知道自己的‘小算盘’被看穿——学医的人都很聪明,常年跟病患和官僚打交道,更是历练的对时事了如指掌。
当艾力特院长怒气勃发的瞪直了眼睛,哈特教授就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应对——不能认错,不能松口,不能有丝毫示弱。
否则黑锅就要自己背了。
他定了定神,沉声道:“院长阁下,我推荐奥利弗.哈登,是为了拯救这个国家。”
“放屁!”艾力特院长也是一把年纪了,重重的一拍桌子,指着哈特的鼻子骂道:
“你真要拯救这个国家,就该自己去顶那个位置,而不是推了个不懂规则的蠢货上去。
偏偏那个蠢货真如你所愿,正在‘卫生部’发号施令。
他整合‘卫生部’的职员也就算了,可直接对整个华盛顿特区所有的医疗机构下令,要求优先抢救更有生存价值的病患,这就是蠢。
什么叫更有‘价值’?谁来定义‘价值’?这种涉及医学伦理的事,是他能下的决定吗?”
院长的唾沫星在乱飞,哈特教授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暗自得意——你们只想到我推了个蠢货上去,其实我推了个冒牌货上。
终究还是我更聪明些。
但在嘴上,教授依旧沉住气,“院长阁下,您太瞧不起我了。我绝不是胆怯或是回避。
我只是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责任。为了拯救更多的人,我不得不做出些变通。
哈登不是蠢货,是一名勇士。他不会像你我一样回避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艾略特院长不屑的瞥了教授一眼,心想:“你在我面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有屁用,我能信你?
什么勇士不勇士,刚上位的那家伙明显是被你当枪使,现在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哈特,你知不知道你推上去的那家伙现在承受巨大压力?”院长叹息一声,“‘白房子’那边发难,想撤他的职。”
教授脸色一变,厉声道:“这绝对不行。”
这么好的挡箭牌,怎么能说撤就撤?撤了他,谁来背锅抗骂?
院长阴着脸,双手撑着办公桌,同意的点点头,“是啊,这绝对不行。
那个蠢货的错误在于他不该公开下令,而是应该私下联系各家医疗机构。
可他太蠢了,还以为‘卫生部’是国税局呢,把税务稽查的那套照搬过来了。”
艾略特院长的语气变轻,显然并不是真责怪‘哈登’下达的命令,而是怪对方不该公开说。
哈特教授心里嗤笑暗想:“要不是‘哈登’在‘卫生部’里公开下令,谁敢私下执行命令?不怕被追责吗?
美利坚的法律可是讲究程序正义。就是公开下令了,大家才放心大胆的干,不用担心事后背锅。”
瞪了教授一眼,院长沉声道:“那个蠢货不能倒,至少现在不能倒,否则我们压力就大了。”
——
周青峰坐在‘副主席’的位置上,心中明镜似的——他摆明了就是个吸引火力的靶子。
重组‘卫生部’后,他掌握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汹涌,更清晰地意识到,米国的疫情远比之前预想的要严峻得多。
‘白房子’之前曾尝试过一次全国封控,结果仅仅维持了五天,便在各方势力的角力下土崩瓦解。
德州、加州、纽约州这些经济发达的‘刺头’,以各种借口拒绝执行‘白房子’发出的联邦命令。
难道这些地方的政客们不知道病毒的危害和严重性吗?不,他们是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心里清楚得很。
可严厉的管控措施会引发社会恐慌,导致经济崩溃,股市暴跌,进而引发政商界乃至普通民众的集体怨声载道。
对于以选票和支持率为生命线的政客来说,他们绝不能成为众矢之的,不能有负面舆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只能“顺应民意”,放任病毒蔓延——可病毒不在乎‘民意’。
于是前一天还生龙活虎的人,以为生病顶多是一场感冒,了不起有些呼吸道的炎症;
可第二天患者就可能因为脏器衰竭,不得不依赖“人工肺”等生命维持设备。
当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入医院,那些之前还对封控措施嗤之以鼻的人,立刻会转而高呼“为什么还不封控”?
一切都是民意,于是政策会反复横跳。
“太荒诞了。”周青峰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看着各州上报的患者和死亡人数,那是一条条呈指数级增长的曲线,触目惊心。
比如拥有八百万人口的纽约州,在解除封控后才几天就疫情迅速恶化,不得不向华盛顿特区发出求援,希望派遣专家指导。
不久前,那些官僚们还信誓旦旦地说,经济崩溃导致的死亡人数会超过病毒造成的损失,如今却集体变脸,乞求援助。
“纽约的封控措施简直就是儿戏,他们只是呼吁感染者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或者佩戴口罩外出。
他们还要求轻症患者不要去医院,自行在家中康复。
轻症患者如果得不到照顾和治疗,很容易转为重症。到那时,恐怕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周青峰对纽约州的封控措施嗤之以鼻,觉着那就是政客作秀。他倒是看到了‘东大’的疫情应对措施。
“国内已经开始建设方舱医院,将轻症患者集中起来进行治疗,未感染者则严格居家隔离。”
回想起曾经的‘末世’经历,他忽而意识到自己确实改变了一些事情。
原本,‘X’病毒是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当各国政府想防控时,感染者已经将医疗和政府冲垮,一切回天乏力。
而现在,至少‘东大’抓住了宝贵的窗口期,至少提前三个月获得了消息做准备。
只要封控措施足够严格,它或许真的能成为末世中的一片净土。
从本心来说,周青峰还真想在‘医疗效率委员会’的职位上发挥点作用,至少让他干个几天,推行一些能普惠大众的政策。
可没想到他上任才二十四小时,‘白宫’那边居然就急匆匆的想撤了他。
“切这活谁爱干谁干吧,我已经跟‘X’病毒融合,身体过几个月将完成进化,倒想看看这些渣渣怎么死?”
周青峰两条腿放在办公桌上,懒洋洋的公然摸鱼。
——
此刻,米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主任,‘白房子’的首席医疗顾问,福奇阁下也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甩锅。
周青峰公然对华盛顿特区的医疗机构下令,优先抢救更有生存价值的病患,直接把还活着的一大批老年官僚给激怒了。
什么叫‘更有生存价值’?这不是摆明了,一旦上年纪的人进医院就得死么?
要说穷困潦倒,老无可依的人死掉也就算了,但掌握权力的官僚却不肯放弃自己拥有的特殊待遇。
控诉‘奥利弗.哈登’的电话瞬间将‘卫生部’的交换机给打爆了,夏妮根本就不转接这些来电,因为实在太多。
骂不了‘混蛋哈登’,于是大批官僚把电话打给正在‘白房子’掌权的‘乡下人’副总统。
那位副总统也是滑头,把这事丢给福奇,让他进行‘评估’——谁让你是首席医疗顾问?总得发挥点作用吧。
福奇已经八十好几了,接到副总统电话时,他正在‘米国国家康复医学中心’视察,身边还跟着不少媒体记者进行拍摄。
当着记者的面,福奇不介意展现自己的强硬和果断,立马打电话给‘奥利弗.哈登’,训斥了一通,还威胁要将其撤职。
只是打完电话后,除了助理的掌声,以及跟随记者的赞美,福奇发现身边的其他医护和患者都脸色大变一个个显得极为冷漠。
刚刚这些人还面带微笑的。
其中一名护士当众将手里的药剂丢在推车上,不满的喊道:“我想我病了,我也需要被人照顾,需要休息。”
跟随的记者还有点政治敏感度,立马调转镜头,转向其他医护人员——这种消极怠工的画面可不能播。
可另一个年轻护士径直对着镜头喊道:“照顾一个体弱老人的资源是普通人的十倍,现在病人那么多,我们总得做个取舍。”
旁边的医生立马将年轻护士赶走,不让她在镜头面前继续说不够政治正确的言论。
年轻护士却在离开镜头前大声抱怨了一通。
“一名高级官员的医保账户是普通人的一百六十五倍,可以用最好的药,最先进的仪器,有行政命令保障他们继续活下去。
普通人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付不起的账单和打不通的急救电话。”
作为老官僚,福奇立刻打断道:“女士,我不认同你的观点。
这涉及到复杂的医疗伦理,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跟官职和医保账户更没什么关系。”
年轻护士却咆哮道:“骗子,你们今天可以一句话让哈登阁下滚蛋,逼着我去救那些高高在上的上位者。
那么等明天我生病了,谁来救我这个小护士?我是躺在家里等死,还是能进床位有限的ICU?”
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干沉默了,特别是那些医护——今天我在ICU照顾那些位高权重的老头老太。
可那些老头老太占着茅坑不拉屎,明天我病了可咋办?那不得整死几个‘老不死’的,腾个床位啊。
至于福奇放的臭屁,谁信谁傻!——
当福奇脚步沉重地走出‘国家康复医疗中心’,难以言喻的懊悔和不安如同藤蔓般在心头生长。他意识到,自己恐怕真的捅了个大篓子。
美国的医疗体系向来优渥,医护人员拥有令人艳羡的高收入、崇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他们习惯了被尊重和优待,从未真正体会过什么叫做艰苦,对底层更没啥同理心。
在当下的高压情况下,向他们宣扬什么‘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简直如同对牛弹琴,毫无意义。
‘哈登’下令对涌入医院的病患进行筛选,这无疑触动了官僚体系的敏感神经,引来了无数明里暗里的指责和不满。
但在那些疲惫不堪、超负荷运转的医护人员眼中,哈登的举动却让他们看到了些许希望和喘息的机会。
这自然在医护群体中赢得了不少暗地里的支持。
“不行,绝不能让事态继续扩大下去。”福奇紧紧地抿着嘴唇,眉头紧锁。他钻进自己的专车内,闭上眼睛,飞快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绝不会放弃自己长期以来享有的医疗特权。
无数上年纪的官僚也不可能容忍福奇向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哈登’低头认输。
“那个混蛋到底是怎么当上‘医疗效率委员会’副主席的?”
福奇忽然想到个主意。他猛地睁开眼睛,用车载电台联系在里德堡疗养的“卫生部”部长罗伯特。
电话接通后,福奇关切表示,“部长阁下,‘卫生部’下属的‘医疗效率委员会’似乎一直空缺着主席的职位。
目前掌控这个委员会的哈登阁下很有干劲,但缺乏专业能力。
我深感责任重大,愿意自荐担任这一职务,希望能为控制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在听到福奇的提议后,电话那头的部长阁下明显愣了几秒钟,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紧接着,听筒里传来一声抑制不住的欢呼,语气激动得近乎失态:“太好了,福奇阁下!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您才是美利坚的救星,是‘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啊!
我现在就批准您,立刻、马上、无条件的就任委员会主席一职,您快去上任吧。”
周青峰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的副主席,由于无人掣肘,他屁股还没坐热,便雷厉风行地调整‘卫生部’的人事安排。
内部调整好说,把在岗人员通通提拔上来,确保要害职位都是听话的‘自己人’。
但外部么就不好说了。
他原本是打算把哈特教授调来“卫生部”助自己一臂之力——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
既然自己当了副主席,也给哈特教授弄个主席当当——只要教授愿意来,凭其资历和能力,绝对可以上位。
可教授不肯,他直接回绝道:“哈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一个国税局管‘税务稽查’能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
不就是那个职位相当麻烦,面临重重困境,谁干谁完蛋,没人愿意干么?!”
哈特教授对“卫生部”这个是非之地避之唯恐不及,只求能尽快脱离那暗无天日的地下医院。
周青峰没办法,但也让教授如愿了,以自己‘副主席代理主席’的职务便利,给教授调岗。
于是哈特教授转向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这所医学院在华盛顿特区享有盛誉,为无数公务人员及其家属提供着高质量的综合医疗服务。
特别是其护理专科,更是深受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青睐。
然而,随着X病毒的爆发,这所原本宁静祥和的医学院瞬间陷入了混乱。
哈特教授以为自己在临时的地下医院已经够苦了,到了‘GW’医学院才知道什么是人间炼狱。
米国的医生从来不会在一天内看上百个病人,突然出现的高强度工作让所有医护人员极为不适应。
无数患者如同潮水般涌入,原本宽敞明亮的病房变得拥挤不堪,走廊里、大厅里、甚至连楼梯间都挤满了痛苦呻吟的病患。
在经历连日的紧张工作之下,大学医学院的职员无论如何也应付不了,他们不是决定加班加点的干活,而是决定
摆烂。
病人要死就死吧,病毒要传播就传播吧,反正‘学院派’的医护先顾了自己再说。
当教授来医学院报道,就被学院的艾略特院长叫去骂了一通:“哈特,你为什么要推荐一名门外汉就任医疗效率委员会的副主席?”
——
只一瞬间,哈特教授就知道自己的‘小算盘’被看穿——学医的人都很聪明,常年跟病患和官僚打交道,更是历练的对时事了如指掌。
当艾力特院长怒气勃发的瞪直了眼睛,哈特教授就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应对——不能认错,不能松口,不能有丝毫示弱。
否则黑锅就要自己背了。
他定了定神,沉声道:“院长阁下,我推荐奥利弗.哈登,是为了拯救这个国家。”
“放屁!”艾力特院长也是一把年纪了,重重的一拍桌子,指着哈特的鼻子骂道:
“你真要拯救这个国家,就该自己去顶那个位置,而不是推了个不懂规则的蠢货上去。
偏偏那个蠢货真如你所愿,正在‘卫生部’发号施令。
他整合‘卫生部’的职员也就算了,可直接对整个华盛顿特区所有的医疗机构下令,要求优先抢救更有生存价值的病患,这就是蠢。
什么叫更有‘价值’?谁来定义‘价值’?这种涉及医学伦理的事,是他能下的决定吗?”
院长的唾沫星在乱飞,哈特教授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有些暗自得意——你们只想到我推了个蠢货上去,其实我推了个冒牌货上。
终究还是我更聪明些。
但在嘴上,教授依旧沉住气,“院长阁下,您太瞧不起我了。我绝不是胆怯或是回避。
我只是深知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承担责任。为了拯救更多的人,我不得不做出些变通。
哈登不是蠢货,是一名勇士。他不会像你我一样回避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他。”
艾略特院长不屑的瞥了教授一眼,心想:“你在我面前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有屁用,我能信你?
什么勇士不勇士,刚上位的那家伙明显是被你当枪使,现在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他身上了。”
“哈特,你知不知道你推上去的那家伙现在承受巨大压力?”院长叹息一声,“‘白房子’那边发难,想撤他的职。”
教授脸色一变,厉声道:“这绝对不行。”
这么好的挡箭牌,怎么能说撤就撤?撤了他,谁来背锅抗骂?
院长阴着脸,双手撑着办公桌,同意的点点头,“是啊,这绝对不行。
那个蠢货的错误在于他不该公开下令,而是应该私下联系各家医疗机构。
可他太蠢了,还以为‘卫生部’是国税局呢,把税务稽查的那套照搬过来了。”
艾略特院长的语气变轻,显然并不是真责怪‘哈登’下达的命令,而是怪对方不该公开说。
哈特教授心里嗤笑暗想:“要不是‘哈登’在‘卫生部’里公开下令,谁敢私下执行命令?不怕被追责吗?
美利坚的法律可是讲究程序正义。就是公开下令了,大家才放心大胆的干,不用担心事后背锅。”
瞪了教授一眼,院长沉声道:“那个蠢货不能倒,至少现在不能倒,否则我们压力就大了。”
——
周青峰坐在‘副主席’的位置上,心中明镜似的——他摆明了就是个吸引火力的靶子。
重组‘卫生部’后,他掌握的信息如同潮水般汹涌,更清晰地意识到,米国的疫情远比之前预想的要严峻得多。
‘白房子’之前曾尝试过一次全国封控,结果仅仅维持了五天,便在各方势力的角力下土崩瓦解。
德州、加州、纽约州这些经济发达的‘刺头’,以各种借口拒绝执行‘白房子’发出的联邦命令。
难道这些地方的政客们不知道病毒的危害和严重性吗?不,他们是第一批接种疫苗的人,心里清楚得很。
可严厉的管控措施会引发社会恐慌,导致经济崩溃,股市暴跌,进而引发政商界乃至普通民众的集体怨声载道。
对于以选票和支持率为生命线的政客来说,他们绝不能成为众矢之的,不能有负面舆情。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们只能“顺应民意”,放任病毒蔓延——可病毒不在乎‘民意’。
于是前一天还生龙活虎的人,以为生病顶多是一场感冒,了不起有些呼吸道的炎症;
可第二天患者就可能因为脏器衰竭,不得不依赖“人工肺”等生命维持设备。
当越来越多的患者涌入医院,那些之前还对封控措施嗤之以鼻的人,立刻会转而高呼“为什么还不封控”?
一切都是民意,于是政策会反复横跳。
“太荒诞了。”周青峰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看着各州上报的患者和死亡人数,那是一条条呈指数级增长的曲线,触目惊心。
比如拥有八百万人口的纽约州,在解除封控后才几天就疫情迅速恶化,不得不向华盛顿特区发出求援,希望派遣专家指导。
不久前,那些官僚们还信誓旦旦地说,经济崩溃导致的死亡人数会超过病毒造成的损失,如今却集体变脸,乞求援助。
“纽约的封控措施简直就是儿戏,他们只是呼吁感染者待在家中,不要外出,或者佩戴口罩外出。
他们还要求轻症患者不要去医院,自行在家中康复。
轻症患者如果得不到照顾和治疗,很容易转为重症。到那时,恐怕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周青峰对纽约州的封控措施嗤之以鼻,觉着那就是政客作秀。他倒是看到了‘东大’的疫情应对措施。
“国内已经开始建设方舱医院,将轻症患者集中起来进行治疗,未感染者则严格居家隔离。”
回想起曾经的‘末世’经历,他忽而意识到自己确实改变了一些事情。
原本,‘X’病毒是在全球范围内突然爆发。当各国政府想防控时,感染者已经将医疗和政府冲垮,一切回天乏力。
而现在,至少‘东大’抓住了宝贵的窗口期,至少提前三个月获得了消息做准备。
只要封控措施足够严格,它或许真的能成为末世中的一片净土。
从本心来说,周青峰还真想在‘医疗效率委员会’的职位上发挥点作用,至少让他干个几天,推行一些能普惠大众的政策。
可没想到他上任才二十四小时,‘白宫’那边居然就急匆匆的想撤了他。
“切这活谁爱干谁干吧,我已经跟‘X’病毒融合,身体过几个月将完成进化,倒想看看这些渣渣怎么死?”
周青峰两条腿放在办公桌上,懒洋洋的公然摸鱼。
——
此刻,米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主任,‘白房子’的首席医疗顾问,福奇阁下也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甩锅。
周青峰公然对华盛顿特区的医疗机构下令,优先抢救更有生存价值的病患,直接把还活着的一大批老年官僚给激怒了。
什么叫‘更有生存价值’?这不是摆明了,一旦上年纪的人进医院就得死么?
要说穷困潦倒,老无可依的人死掉也就算了,但掌握权力的官僚却不肯放弃自己拥有的特殊待遇。
控诉‘奥利弗.哈登’的电话瞬间将‘卫生部’的交换机给打爆了,夏妮根本就不转接这些来电,因为实在太多。
骂不了‘混蛋哈登’,于是大批官僚把电话打给正在‘白房子’掌权的‘乡下人’副总统。
那位副总统也是滑头,把这事丢给福奇,让他进行‘评估’——谁让你是首席医疗顾问?总得发挥点作用吧。
福奇已经八十好几了,接到副总统电话时,他正在‘米国国家康复医学中心’视察,身边还跟着不少媒体记者进行拍摄。
当着记者的面,福奇不介意展现自己的强硬和果断,立马打电话给‘奥利弗.哈登’,训斥了一通,还威胁要将其撤职。
只是打完电话后,除了助理的掌声,以及跟随记者的赞美,福奇发现身边的其他医护和患者都脸色大变一个个显得极为冷漠。
刚刚这些人还面带微笑的。
其中一名护士当众将手里的药剂丢在推车上,不满的喊道:“我想我病了,我也需要被人照顾,需要休息。”
跟随的记者还有点政治敏感度,立马调转镜头,转向其他医护人员——这种消极怠工的画面可不能播。
可另一个年轻护士径直对着镜头喊道:“照顾一个体弱老人的资源是普通人的十倍,现在病人那么多,我们总得做个取舍。”
旁边的医生立马将年轻护士赶走,不让她在镜头面前继续说不够政治正确的言论。
年轻护士却在离开镜头前大声抱怨了一通。
“一名高级官员的医保账户是普通人的一百六十五倍,可以用最好的药,最先进的仪器,有行政命令保障他们继续活下去。
普通人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只有付不起的账单和打不通的急救电话。”
作为老官僚,福奇立刻打断道:“女士,我不认同你的观点。
这涉及到复杂的医疗伦理,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跟官职和医保账户更没什么关系。”
年轻护士却咆哮道:“骗子,你们今天可以一句话让哈登阁下滚蛋,逼着我去救那些高高在上的上位者。
那么等明天我生病了,谁来救我这个小护士?我是躺在家里等死,还是能进床位有限的ICU?”
一句话把在场所有人都干沉默了,特别是那些医护——今天我在ICU照顾那些位高权重的老头老太。
可那些老头老太占着茅坑不拉屎,明天我病了可咋办?那不得整死几个‘老不死’的,腾个床位啊。
至于福奇放的臭屁,谁信谁傻!——
当福奇脚步沉重地走出‘国家康复医疗中心’,难以言喻的懊悔和不安如同藤蔓般在心头生长。他意识到,自己恐怕真的捅了个大篓子。
美国的医疗体系向来优渥,医护人员拥有令人艳羡的高收入、崇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他们习惯了被尊重和优待,从未真正体会过什么叫做艰苦,对底层更没啥同理心。
在当下的高压情况下,向他们宣扬什么‘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简直如同对牛弹琴,毫无意义。
‘哈登’下令对涌入医院的病患进行筛选,这无疑触动了官僚体系的敏感神经,引来了无数明里暗里的指责和不满。
但在那些疲惫不堪、超负荷运转的医护人员眼中,哈登的举动却让他们看到了些许希望和喘息的机会。
这自然在医护群体中赢得了不少暗地里的支持。
“不行,绝不能让事态继续扩大下去。”福奇紧紧地抿着嘴唇,眉头紧锁。他钻进自己的专车内,闭上眼睛,飞快地思索着应对之策。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绝不会放弃自己长期以来享有的医疗特权。
无数上年纪的官僚也不可能容忍福奇向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哈登’低头认输。
“那个混蛋到底是怎么当上‘医疗效率委员会’副主席的?”
福奇忽然想到个主意。他猛地睁开眼睛,用车载电台联系在里德堡疗养的“卫生部”部长罗伯特。
电话接通后,福奇关切表示,“部长阁下,‘卫生部’下属的‘医疗效率委员会’似乎一直空缺着主席的职位。
目前掌控这个委员会的哈登阁下很有干劲,但缺乏专业能力。
我深感责任重大,愿意自荐担任这一职务,希望能为控制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在听到福奇的提议后,电话那头的部长阁下明显愣了几秒钟,似乎有些难以置信。
紧接着,听筒里传来一声抑制不住的欢呼,语气激动得近乎失态:“太好了,福奇阁下!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您才是美利坚的救星,是‘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个位置的最佳人选啊!
我现在就批准您,立刻、马上、无条件的就任委员会主席一职,您快去上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