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还是不签?”
福奇手里捏着几份薄薄的‘疫情应急方案’,眉头紧皱。
头一份方案的封面上就写着‘医疗物资及设备紧缺’几个字,是应急管理办公室送来的‘见面礼’,像一枚枚冰冷的钉子,扎在他眼睛里。
病毒如同无形的幽灵般肆虐,不仅将无数医护人员推向精疲力竭的边缘,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医疗物资和设备。
口罩、防护服,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往常的数十乃至上百倍。
而呼吸机、“人工肺”、透析机等昂贵设备,也是告急连连。
目前最紧缺的是“人工肺”。当患者丧失呼吸功能时,它能替代着衰竭的心肺,为免疫系统争取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人工肺”不仅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和平时期鲜有医院会大量储备。
一旦遭遇大规模呼吸道传染病,其需求会像决堤洪水般爆发。
此刻,华盛顿特区的“人工肺”数量早已捉襟见肘,各家医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觅着备用设备的踪影。
——
福奇的目光瞥向身边正悠哉悠哉的奥利弗·哈登,难以抑制的怒火心底滋长,恨得他牙根紧咬。
今天是“卫生部”的日常例会,也是福奇上任后的第一个例会。
各个部门的主管,以及各大医院的负责人,或亲临现场,或在线等候。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新上任的主席阁下,期待他能解决问题。
但第一个难题就把福奇架在火上烤——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医疗物资和设备的极度短缺?
报告中列出了三个看似可行的方案。
第一条便是动用“卫生部”为应对紧急状态而储备的物资——福奇直接在心底将其否决。
疫情爆发至今已有半个月,如果储备充足,早就投入使用了。现在物资告急,症结在于“不够”!
福奇来‘卫生部’是想代表老年官僚群体来‘捂盖子’的。但作为八十好几的老官僚,他能嗅出物资紧缺背后的蹊跷。
‘卫生部’的库存很可能早已被人暗中替换,甚至根本就是空空如也。
就拿最普通的口罩来说,这玩意儿有保质期,一旦过期就只能报废。
在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情况下,“卫生部”的库存往往只是例行清点,极少真正动用。
而疫情爆发是小概率事件,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低——彩票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中奖,而疫情则可能数十年都未必发生一次。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必然滋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报告上,奥利弗·哈登提议彻查“卫生部”遍布全国数百个大大小小的仓库,清点所有物资,然后统一调配使用。
福奇看到这一行字,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眼中射出两道寒光,将对面的‘哈登’生生洞穿——查库存?万一查出问题,可怎么办?
甚至可以说,这肯定会查出问题的。
至于‘统一调配’,福奇想都不敢想——病毒在全米爆发,联邦各州宁愿看着其他州的人死绝,也不会把本州库存送出去。
那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不出去抢就不错了。
“混蛋哈登,他怎么可以出这种馊主意?”福奇觉着‘奥利弗.哈登’一点也不专业,更是恨不能尽快把这家伙赶出‘卫生部’。
所以,查库存是不可能查的,只能看第二个对策——找军队借?!
看到这条,福奇都能气得头顶冒烟——这是正常人能想出的主意吗?
把五角大楼拖下水,信不信军队的将军们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拒绝!
报告上还写着——希望通过‘白房子’对五角大楼施加压力?‘白房子’若有这本事,就不会让国防部连续七年无法通过财务审计。
军队可比‘卫生部’还封闭,越是‘一言堂’,越是黑幕多。五角大楼只怕自己都搞不清自家库房里到底有些啥?
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上策不能用,中策也不能用,就只能用下策了——花钱采购,花大价钱尽快采购,花超级大价钱从‘东大’采购并尽快空运来。
中米之间人员往来已经停了,但贸易货运依旧繁忙。现在疫情紧急,显然等不了要一个月的海运,只能是空运。
唉.福奇心里长叹一声,看着急需物资的各家医院负责人,在采购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签就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合同。就在众人松口气的同时,旁边的‘哈登’还阴阳了一句,“我们得庆幸。
‘东大’的工业体系没被病毒打垮,产能充足的同时还愿意卖东西给我们,否则就麻烦大了。”
线上线下,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
周青峰阴阳怪气时,心里挺爽的。
米国‘卫生部’的年度预算非常庞大,是联邦政府中支出最高的部门之一,大概在一点八万亿美元左右。
占联邦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
这仅仅是预算,如果将其消耗的各项资源折算,总金额将超过二点六万亿美元。
周青峰有时也会恍惚,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了一个“巨无霸”部门的掌控者之一?
仅仅是动动手指,签署几份文件,就能从那永不枯竭的资金洪流中攫取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这种近乎于掌控国家命脉的力量感,让他既感到兴奋,又带着些许微妙的、近乎傲娇的满足。
当那份标注着“物资紧缺”的报告递给福奇时,他就如同一个经验老道的猎人,早已预判了猎物的下一步动作。
面对如此巨大的缺口和迫切的需求,那位老官僚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采购”这条看似最直接,实则最容易被操控的道路。
整个美利坚,乃至全球,都笼罩在“X”病毒带来的巨大社会动荡之中,无数普通人在恐慌和绝望中挣扎。
但在权贵眼中,这却是一场千载难逢的财富盛宴,一个绝佳的权力变现的机会。
08年的“次贷”危机,那场几乎摧毁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最终不过是一场财富乾坤大挪移的游戏。
无数大型金融机构轰然倒塌,无数人倾家荡产,但账面上的巨大财富并没有消失,只是像潮水般涌向了少数早已布局的“聪明人”的口袋。
而现在,“X”病毒的肆虐,底层民众的悲鸣哀嚎,在上位者听来也不过是一首昂扬的财富序曲。
周青峰手中的笔只需轻轻地划过几行数字,就能将“卫生部”用于救灾的巨额资金,如同涓涓细流般汇入他精心构筑的私人金库。
他甚至还算得上“守规矩”了——他没有直接挪用公款,而是指示“卫生部”的首席采购官将巨额订单下发给他指定的企业。
当然,货物还是要交付的,质量也要过得去。毕竟,做得太过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至于价格嘛,翻个四五倍简直是合情合理。
货期紧急,工人需要加班加点;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各种理由信手拈来,足以堵住所有质疑的嘴。
周青峰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施舍的“仁慈”想到,这还别嫌贵,他可没在货价后面直接加个“零”。
这已经是看在美利坚人民遭受苦难的份上,做出的“巨大让步”了。
此刻,待在‘东大’的凯莉应该正在忙着注册新的医药公司,或者收购一家‘空壳’贸易公司。
此刻,还没谁知道周青峰能从‘卫生部’的紧急订单上分走多少利益——连他自己都无法估量。
——
米国‘卫生部’物资和设备的问题还好解决,花钱买就是了。后头的麻烦更大。
‘哈登’签了个给所有疫情期间在岗医护发津贴的草案。
等福奇成为‘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份草案已经成型,送上来确认。
福奇看到这份草案,真是要谢谢‘哈登’八辈祖宗——混蛋,你想笼络人心,要签就签嘛,为什么就签了个没法律效用的草案?
因为这份草案存在巨大的漏洞,一旦实施必然引发轩然大波,却偏偏在这个时间点送过来,摆明了是要拉他福奇一起背这口沉重的黑锅!
草案的内容很简单,旨在给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
这听起来无可厚非,可这份草案的适用范围,竟然仅仅局限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万多名医护人员!
全美可是有六百多万医护人员啊!
那些同样在生死线上奋战,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各州医护,难道就不配得到这份应有的补偿吗?
这份看似慷慨的方案,在福奇眼中就是一颗精心包装的毒药,一个暗藏隐患的陷阱。
签,还是不签?
若是签字批准,那么“卫生部”将动用联邦政府收缴的税款,仅仅为华盛顿特区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
可以想象,当其他各州的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有何等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各州政府为了安抚人心,也必然会向联邦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
可若是不签……“卫生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或许能够承受住一时的舆论压力,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了各种指责和批评。
但那些已经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苦苦支撑了半个月的华盛顿特区医护人员呢?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本以为能得到一份迟来的慰藉,如果希望落空,他们也一定会“造反”!
福奇在“国家康复医疗中心”已经见识过了,他试图宣布撤销哈登副主席职务时,那些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爆发出何等的愤怒。
他们声嘶力竭地控诉着政府的无能,表达着对哈登的支持,甚至扬言要集体罢工。
那场面至今想来都让福奇感到一阵后怕。
这也是‘哈登’为什么依旧是‘副主席’的原因——反对他的人很多,可支持他的人同样多。
若是给全米所有医护都发钱呢?医护们当然是都高兴了,可米国财政部就要不高兴了。
‘哈登’开的价码是每人每天一千美元,乘以‘百万’级别的人数,这可不是小数字。
除了发钱的破事,还有‘招人’的事同样叫人为难。
目前维护华盛顿特区秩序的是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可这两个州也出现疫情,早就想把自家人手撤回去。
‘哈登’提出搞医疗志愿者,来填补军警人手不足的空缺,维持当前‘特区’秩序,两个州肯定答应,但‘白房子’那边只怕不会答应。
唉.福奇长叹一声。
作为老官僚,他瞥了身边的‘哈登’一眼,唾面自干般放低姿态,仿佛之前的冲突不存在般,低声道:“哈登,我要跟你私下谈谈。”
——
部长会议室里,在场众人无需过多指示,纷纷心照不宣地起身,如同退潮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议室。
待到厚重的会议室大门缓缓合拢,福奇这才微微低下头,以妥协的语气说道:“哈登,我要向你道歉。之前我对你的态度……可能不太好。”
可能?!
周青峰懒洋洋地嗤笑两声,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两条腿搭上了光洁的会议桌边缘,随意又挑衅地反问道:“您想要什么?”
福奇强忍住心头涌起的怒气,努力平静的说道:“你签署的那些医护津贴提案,根本不可能在现有的框架下通过。”
“那就不通过呗。”周青峰随意地挥了挥手,玩世不恭的笑道:“这世界本来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们的总统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胡说八道,我们这些事务官偶尔搞些不着调、不成熟的提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福奇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可你这些提案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医护人员的期望很高,完全不实行也不行。”
‘哈登’的背后已经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民意,一旦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
周青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面的老官僚:“主席阁下,我不相信您会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
他顿了顿,戏谑道:“无非是先‘凑合凑合’,象征性地‘修改修改’,再随便‘糊弄糊弄’,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说。”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给全美在岗的医护人员发放特殊津贴,这是必须要做的,但可以限定在疫情期间。
然后,想办法尽快宣布疫情结束,至少宣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一来,需要支出的资金就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庞大。”
接着,周青峰的目光转向窗外,“至于华盛顿特区的封锁,早就如同虚设,与其继续维持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不如干脆解除。
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
允许那些已经产生抗体的人在城市里自由活动,但同时建议体弱多病的人继续留在家中休养。”
“至于‘特区’的居民是否会因此感到恐慌,是否会立刻逃离这座城市去寻找他们认为更安全的避难所,那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
最后,他抛出了解除封锁的“完美”理由,“‘全民免疫’已经基本达成,没有必要再维持严格的封锁措施了。”
福奇听完周青峰这一番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充满了政治算计的言论,脸色愈发沉重。他忧虑的摇摇头:
“我是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这次的‘X’病毒不同以往。疫情不会如此轻易结束的,现在就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周青峰也跟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又薄凉,“那是以后的事了,跟以后的你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福奇盯着周青峰的脸,暗想:“这家伙倒是天生的官僚,处处是算计。但眼下也只有按他的办法来解决难题了。
至于将来这家伙行事毫无顾忌,还是要把他尽快从‘卫生部’弄走才好,否则要惹出更大麻烦。”
——
此刻,远在太洋对岸的‘东大’,凯莉正在‘魔都’的‘电力飞行’总部顶层,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眺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城市景象。
与窗外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她心里如同翻腾的海浪,为美利坚越发失控的疫情形势而忧心忡忡。
‘东大’这边虽然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但街道上并非一片死寂,反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忙碌景象。
一辆辆无人配送车不知疲倦穿梭于空旷的街道之间,精准地将生活物资送往各个封闭管理的社区。
一架架无人机像蜂群般在楼宇间起降,把个人所需逐一送达客户手中。
凯莉依然可以便捷地订购外卖,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无人机便会嗡鸣着将食物送到总部大楼的楼顶平台,再由工作人员上去取回。
整个过程高效而无接触,尽可能的减少传染机会。
至于病患,已经有成熟而严谨的处置流程,无非就是将轻症和重症患者严格分离开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病毒再厉害,也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
至于‘电力飞行’的生产线,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反而面临着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城市内部的‘低空’物流需求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政府在寻求更安全、更高效的运输方式,“电力飞行”不得不提前启动扩大产能的计划。
在疫情爆发初期,凯莉的父亲,杰夫·康纳利想尽办法来到了“东大”。
与凯莉的忧虑不同,这位老父亲没啥烦恼,反而对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涌现的一连串新订单,发出了充满疑惑的灵魂拷问:
“维克多到底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医疗物资的新订单?这动辄就上亿美元的采购金额,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人或某个小型机构的需求啊!
凯莉,那混小子到底在搞什么?
我还能继续向‘圣光’集团加大投资吗?
从华尔街流出的避险资金实在是太多了,你们‘电力飞行’的企业债要不要再发行一批?
现在米国的银行利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热钱就像白捡的一样,再发个一百亿美元的债务吧!
一百亿,就一百亿!”
福奇手里捏着几份薄薄的‘疫情应急方案’,眉头紧皱。
头一份方案的封面上就写着‘医疗物资及设备紧缺’几个字,是应急管理办公室送来的‘见面礼’,像一枚枚冰冷的钉子,扎在他眼睛里。
病毒如同无形的幽灵般肆虐,不仅将无数医护人员推向精疲力竭的边缘,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医疗物资和设备。
口罩、防护服,这些平日里毫不起眼的消耗品,如今的需求量已是往常的数十乃至上百倍。
而呼吸机、“人工肺”、透析机等昂贵设备,也是告急连连。
目前最紧缺的是“人工肺”。当患者丧失呼吸功能时,它能替代着衰竭的心肺,为免疫系统争取宝贵的喘息之机。
然而,“人工肺”不仅价格昂贵,生产周期长,和平时期鲜有医院会大量储备。
一旦遭遇大规模呼吸道传染病,其需求会像决堤洪水般爆发。
此刻,华盛顿特区的“人工肺”数量早已捉襟见肘,各家医院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寻觅着备用设备的踪影。
——
福奇的目光瞥向身边正悠哉悠哉的奥利弗·哈登,难以抑制的怒火心底滋长,恨得他牙根紧咬。
今天是“卫生部”的日常例会,也是福奇上任后的第一个例会。
各个部门的主管,以及各大医院的负责人,或亲临现场,或在线等候。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新上任的主席阁下,期待他能解决问题。
但第一个难题就把福奇架在火上烤——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医疗物资和设备的极度短缺?
报告中列出了三个看似可行的方案。
第一条便是动用“卫生部”为应对紧急状态而储备的物资——福奇直接在心底将其否决。
疫情爆发至今已有半个月,如果储备充足,早就投入使用了。现在物资告急,症结在于“不够”!
福奇来‘卫生部’是想代表老年官僚群体来‘捂盖子’的。但作为八十好几的老官僚,他能嗅出物资紧缺背后的蹊跷。
‘卫生部’的库存很可能早已被人暗中替换,甚至根本就是空空如也。
就拿最普通的口罩来说,这玩意儿有保质期,一旦过期就只能报废。
在没有大规模疫情的情况下,“卫生部”的库存往往只是例行清点,极少真正动用。
而疫情爆发是小概率事件,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低——彩票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人中奖,而疫情则可能数十年都未必发生一次。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必然滋生出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报告上,奥利弗·哈登提议彻查“卫生部”遍布全国数百个大大小小的仓库,清点所有物资,然后统一调配使用。
福奇看到这一行字,太阳穴突突直跳,恨不得眼中射出两道寒光,将对面的‘哈登’生生洞穿——查库存?万一查出问题,可怎么办?
甚至可以说,这肯定会查出问题的。
至于‘统一调配’,福奇想都不敢想——病毒在全米爆发,联邦各州宁愿看着其他州的人死绝,也不会把本州库存送出去。
那些自私自利的家伙不出去抢就不错了。
“混蛋哈登,他怎么可以出这种馊主意?”福奇觉着‘奥利弗.哈登’一点也不专业,更是恨不能尽快把这家伙赶出‘卫生部’。
所以,查库存是不可能查的,只能看第二个对策——找军队借?!
看到这条,福奇都能气得头顶冒烟——这是正常人能想出的主意吗?
把五角大楼拖下水,信不信军队的将军们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拒绝!
报告上还写着——希望通过‘白房子’对五角大楼施加压力?‘白房子’若有这本事,就不会让国防部连续七年无法通过财务审计。
军队可比‘卫生部’还封闭,越是‘一言堂’,越是黑幕多。五角大楼只怕自己都搞不清自家库房里到底有些啥?
这是不能碰的话题。
上策不能用,中策也不能用,就只能用下策了——花钱采购,花大价钱尽快采购,花超级大价钱从‘东大’采购并尽快空运来。
中米之间人员往来已经停了,但贸易货运依旧繁忙。现在疫情紧急,显然等不了要一个月的海运,只能是空运。
唉.福奇心里长叹一声,看着急需物资的各家医院负责人,在采购报告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这一签就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合同。就在众人松口气的同时,旁边的‘哈登’还阴阳了一句,“我们得庆幸。
‘东大’的工业体系没被病毒打垮,产能充足的同时还愿意卖东西给我们,否则就麻烦大了。”
线上线下,所有人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
——
周青峰阴阳怪气时,心里挺爽的。
米国‘卫生部’的年度预算非常庞大,是联邦政府中支出最高的部门之一,大概在一点八万亿美元左右。
占联邦政府支出的四分之一。
这仅仅是预算,如果将其消耗的各项资源折算,总金额将超过二点六万亿美元。
周青峰有时也会恍惚,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了一个“巨无霸”部门的掌控者之一?
仅仅是动动手指,签署几份文件,就能从那永不枯竭的资金洪流中攫取令人瞠目结舌的财富。
这种近乎于掌控国家命脉的力量感,让他既感到兴奋,又带着些许微妙的、近乎傲娇的满足。
当那份标注着“物资紧缺”的报告递给福奇时,他就如同一个经验老道的猎人,早已预判了猎物的下一步动作。
面对如此巨大的缺口和迫切的需求,那位老官僚几乎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选择“采购”这条看似最直接,实则最容易被操控的道路。
整个美利坚,乃至全球,都笼罩在“X”病毒带来的巨大社会动荡之中,无数普通人在恐慌和绝望中挣扎。
但在权贵眼中,这却是一场千载难逢的财富盛宴,一个绝佳的权力变现的机会。
08年的“次贷”危机,那场几乎摧毁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最终不过是一场财富乾坤大挪移的游戏。
无数大型金融机构轰然倒塌,无数人倾家荡产,但账面上的巨大财富并没有消失,只是像潮水般涌向了少数早已布局的“聪明人”的口袋。
而现在,“X”病毒的肆虐,底层民众的悲鸣哀嚎,在上位者听来也不过是一首昂扬的财富序曲。
周青峰手中的笔只需轻轻地划过几行数字,就能将“卫生部”用于救灾的巨额资金,如同涓涓细流般汇入他精心构筑的私人金库。
他甚至还算得上“守规矩”了——他没有直接挪用公款,而是指示“卫生部”的首席采购官将巨额订单下发给他指定的企业。
当然,货物还是要交付的,质量也要过得去。毕竟,做得太过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至于价格嘛,翻个四五倍简直是合情合理。
货期紧急,工人需要加班加点;全球供应链紧张,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自然水涨船高。
各种理由信手拈来,足以堵住所有质疑的嘴。
周青峰甚至带着一种近乎施舍的“仁慈”想到,这还别嫌贵,他可没在货价后面直接加个“零”。
这已经是看在美利坚人民遭受苦难的份上,做出的“巨大让步”了。
此刻,待在‘东大’的凯莉应该正在忙着注册新的医药公司,或者收购一家‘空壳’贸易公司。
此刻,还没谁知道周青峰能从‘卫生部’的紧急订单上分走多少利益——连他自己都无法估量。
——
米国‘卫生部’物资和设备的问题还好解决,花钱买就是了。后头的麻烦更大。
‘哈登’签了个给所有疫情期间在岗医护发津贴的草案。
等福奇成为‘医疗效率委员会’主席,这份草案已经成型,送上来确认。
福奇看到这份草案,真是要谢谢‘哈登’八辈祖宗——混蛋,你想笼络人心,要签就签嘛,为什么就签了个没法律效用的草案?
因为这份草案存在巨大的漏洞,一旦实施必然引发轩然大波,却偏偏在这个时间点送过来,摆明了是要拉他福奇一起背这口沉重的黑锅!
草案的内容很简单,旨在给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以表彰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巨大牺牲。
这听起来无可厚非,可这份草案的适用范围,竟然仅仅局限于华盛顿特区的一万多名医护人员!
全美可是有六百多万医护人员啊!
那些同样在生死线上奋战,同样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各州医护,难道就不配得到这份应有的补偿吗?
这份看似慷慨的方案,在福奇眼中就是一颗精心包装的毒药,一个暗藏隐患的陷阱。
签,还是不签?
若是签字批准,那么“卫生部”将动用联邦政府收缴的税款,仅仅为华盛顿特区的医护人员发放津贴。
可以想象,当其他各州的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有何等强烈的愤怒和不满。
各州政府为了安抚人心,也必然会向联邦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
可若是不签……“卫生部”这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或许能够承受住一时的舆论压力,毕竟他们早已习惯了各种指责和批评。
但那些已经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苦苦支撑了半个月的华盛顿特区医护人员呢?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本以为能得到一份迟来的慰藉,如果希望落空,他们也一定会“造反”!
福奇在“国家康复医疗中心”已经见识过了,他试图宣布撤销哈登副主席职务时,那些疲惫不堪的医护人员爆发出何等的愤怒。
他们声嘶力竭地控诉着政府的无能,表达着对哈登的支持,甚至扬言要集体罢工。
那场面至今想来都让福奇感到一阵后怕。
这也是‘哈登’为什么依旧是‘副主席’的原因——反对他的人很多,可支持他的人同样多。
若是给全米所有医护都发钱呢?医护们当然是都高兴了,可米国财政部就要不高兴了。
‘哈登’开的价码是每人每天一千美元,乘以‘百万’级别的人数,这可不是小数字。
除了发钱的破事,还有‘招人’的事同样叫人为难。
目前维护华盛顿特区秩序的是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国民警卫队,可这两个州也出现疫情,早就想把自家人手撤回去。
‘哈登’提出搞医疗志愿者,来填补军警人手不足的空缺,维持当前‘特区’秩序,两个州肯定答应,但‘白房子’那边只怕不会答应。
唉.福奇长叹一声。
作为老官僚,他瞥了身边的‘哈登’一眼,唾面自干般放低姿态,仿佛之前的冲突不存在般,低声道:“哈登,我要跟你私下谈谈。”
——
部长会议室里,在场众人无需过多指示,纷纷心照不宣地起身,如同退潮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会议室。
待到厚重的会议室大门缓缓合拢,福奇这才微微低下头,以妥协的语气说道:“哈登,我要向你道歉。之前我对你的态度……可能不太好。”
可能?!
周青峰懒洋洋地嗤笑两声,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两条腿搭上了光洁的会议桌边缘,随意又挑衅地反问道:“您想要什么?”
福奇强忍住心头涌起的怒气,努力平静的说道:“你签署的那些医护津贴提案,根本不可能在现有的框架下通过。”
“那就不通过呗。”周青峰随意地挥了挥手,玩世不恭的笑道:“这世界本来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我们的总统天天在社交媒体上胡说八道,我们这些事务官偶尔搞些不着调、不成熟的提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
福奇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可你这些提案已经引发了不小的社会反响,医护人员的期望很高,完全不实行也不行。”
‘哈登’的背后已经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民意,一旦处理不当,将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动荡。
周青峰爆发出爽朗的笑声,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面的老官僚:“主席阁下,我不相信您会没有应对这种局面的办法。”
他顿了顿,戏谑道:“无非是先‘凑合凑合’,象征性地‘修改修改’,再随便‘糊弄糊弄’,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说。”
他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了几下,“给全美在岗的医护人员发放特殊津贴,这是必须要做的,但可以限定在疫情期间。
然后,想办法尽快宣布疫情结束,至少宣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这样一来,需要支出的资金就不会像想象中那么庞大。”
接着,周青峰的目光转向窗外,“至于华盛顿特区的封锁,早就如同虚设,与其继续维持一个毫无意义的形式,不如干脆解除。
反对的声音应该不会太大。
允许那些已经产生抗体的人在城市里自由活动,但同时建议体弱多病的人继续留在家中休养。”
“至于‘特区’的居民是否会因此感到恐慌,是否会立刻逃离这座城市去寻找他们认为更安全的避难所,那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了。”
最后,他抛出了解除封锁的“完美”理由,“‘全民免疫’已经基本达成,没有必要再维持严格的封锁措施了。”
福奇听完周青峰这一番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充满了政治算计的言论,脸色愈发沉重。他忧虑的摇摇头:
“我是传染病方面的专家,这次的‘X’病毒不同以往。疫情不会如此轻易结束的,现在就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周青峰也跟着摇了摇头,语气轻松又薄凉,“那是以后的事了,跟以后的你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福奇盯着周青峰的脸,暗想:“这家伙倒是天生的官僚,处处是算计。但眼下也只有按他的办法来解决难题了。
至于将来这家伙行事毫无顾忌,还是要把他尽快从‘卫生部’弄走才好,否则要惹出更大麻烦。”
——
此刻,远在太洋对岸的‘东大’,凯莉正在‘魔都’的‘电力飞行’总部顶层,透过巨大的落地窗,眺望着下方井然有序的城市景象。
与窗外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她心里如同翻腾的海浪,为美利坚越发失控的疫情形势而忧心忡忡。
‘东大’这边虽然实施了严格的封控措施,但街道上并非一片死寂,反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忙碌景象。
一辆辆无人配送车不知疲倦穿梭于空旷的街道之间,精准地将生活物资送往各个封闭管理的社区。
一架架无人机像蜂群般在楼宇间起降,把个人所需逐一送达客户手中。
凯莉依然可以便捷地订购外卖,只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无人机便会嗡鸣着将食物送到总部大楼的楼顶平台,再由工作人员上去取回。
整个过程高效而无接触,尽可能的减少传染机会。
至于病患,已经有成熟而严谨的处置流程,无非就是将轻症和重症患者严格分离开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切断病毒的传播链。
病毒再厉害,也是要遵循科学规律的。
至于‘电力飞行’的生产线,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中断,反而面临着雪片般涌来的订单。
城市内部的‘低空’物流需求在疫情期间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
政府在寻求更安全、更高效的运输方式,“电力飞行”不得不提前启动扩大产能的计划。
在疫情爆发初期,凯莉的父亲,杰夫·康纳利想尽办法来到了“东大”。
与凯莉的忧虑不同,这位老父亲没啥烦恼,反而对着电脑屏幕上不断涌现的一连串新订单,发出了充满疑惑的灵魂拷问:
“维克多到底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医疗物资的新订单?这动辄就上亿美元的采购金额,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人或某个小型机构的需求啊!
凯莉,那混小子到底在搞什么?
我还能继续向‘圣光’集团加大投资吗?
从华尔街流出的避险资金实在是太多了,你们‘电力飞行’的企业债要不要再发行一批?
现在米国的银行利率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热钱就像白捡的一样,再发个一百亿美元的债务吧!
一百亿,就一百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