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点,阳光斜斜地洒在华盛顿特区的街道上,托马斯拎着公文包,脚步轻快地走出白宫附近的艾森豪威尔大楼。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最近几天,他的心情格外愉悦,连呼吸的空气都感觉变得清新了几分。
他钻进自己的黑色轿车,发动引擎,驶向阿灵顿方向。
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仅隔着一条波托马克河,不仅是“阿灵顿公墓”所在地,还聚集了‘雷神’‘波音’以及五角大楼等重量级机构。
托马斯的家就在这片繁华与肃穆交织的区域。
最近,他掌握了一个极其得力的“线人”,这个线人提供的消息让他在部门里大出风头。
隐藏在计算机报表背后的秘密——某个州官员的贪腐行为、某个地方政府的财政乱象、某个部门规章制度的漏洞——被他一一挖了出来。
这些信息是技术手段无法捕捉的,必须深入基层才能窥见一二。
而效率部的其他探员们,大多只会摆弄技术、分析报表,缺乏基层经验。
托马斯的“线人”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他在上级面前屡屡受到表扬。
“开心,真是开心!”托马斯哼着小曲,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打。他今天提前下班,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与妻子分享这份喜悦。
然而,当他推开家门,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的漂亮妻子正站在客厅里,神情有些尴尬。而沙发上,坐着一个陌生的男人。
“嗨,托马斯。不介意我没预约就来你家做客吧?”
周青峰捧着一杯咖啡,神情自若地坐在那里。他抬头看向托马斯,微微一笑,抬手打了个招呼。
托马斯的脑子“嗡”地一声,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击中,下意识地低喝道:“混蛋,你跑我家来干嘛?”
——
“亲爱的,麻烦你去接一下孩子,好吗?”托马斯朝妻子使了个眼色。
他的妻子微微一愣,目光在周青峰和托马斯之间游移,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色。
“这位维克多先生……有什么问题吗?”她低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试图越过丈夫的肩膀,再看坐在沙发上的周青峰一眼。
“没问题,但我们有些涉及公务的秘密要谈。”托马斯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轻轻给妻子一个拥抱,试图让她放心。
他的妻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拿起车钥匙,匆匆离开了家。
门关上的瞬间,托马斯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转过身,恶狠狠的盯着周青峰:“混蛋,你越界了!你不应该来我家里!”
周青峰却依旧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那杯咖啡,“不来你家,去哪里找你?
难道去政府效率部办公的艾森豪威尔大楼?那地方可是华盛顿特区的中心,倒是个不错的旅游景点。”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咖啡,顺带赞叹道:“您太太泡咖啡的本事不错,我喜欢这种加奶加糖,又分外醇香的口感。”
托马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你到底有什么事?”
周青峰放下咖啡杯,“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告诉你,我能找到你家,见到你年轻漂亮的妻子。顺带找你帮忙查些数据。”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托马斯却无可奈何。
随着“电力飞行”项目的业绩越发亮眼,周青峰的影响力也在水涨船高,让人不得不忍耐他的无礼和缺陷。
“你要查什么?”托马斯咬着牙问道。
“查一下米国各州今年以来人口死亡数量,尤其是六十岁和八十岁以上老人的死亡数量。
你们的卫生和公共服务部最近不怎么公布相关数据了,我在网上查不到,于是来问你。”
托马斯皱了皱眉,一脸疑惑:“为什么查死亡数量?”
周青峰轻笑一声,“我给你提供全米各州基层情况,让效率部每隔两三天就能爆出个大新闻,始终处在舆论热点上。
我就从来不问‘为什么’,你为什么要问?”
托马斯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没好气地摸出手机,拨通了下属的电话,要求查相关数据。
米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占人口比例通常在千分之八点几,除非爆发特别的疫情,否则一直非常稳定。
托马斯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但当下属回答说查不到相关数据时,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查不到?怎么可能?”托马斯的语气变得严肃,“去查各州乃至各县提交的数据,或者直接查米国各大养老机构的数据库。
最准确的数据应该来自养老基金的支付记录,每多死一个老人,管理基金的机构就可以省一笔钱。他们绝对不会在这事上马虎。”
几分钟后,一连串数据发到了托马斯的手机上。他快速浏览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甚至忍不住骂了一句:“Fuck!”
“怎么了?”周青峰挑了挑眉,对托马斯的反应早有预料。
“最近三个月,多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出现明显减少,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三跳到百分之五,上个月居然少了百分之十。”
托马斯的语气中带着震惊和愤怒,“养老金的支付在减少,说明有一部分老人超额死亡。
每个月增加好几个百分点,说明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要是累积一年,全米会多死亡几十上百万老年人。”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周青峰:“上帝啊,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托马斯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矛盾。如果他把这个消息报上去,绝对能引发轰动,升职加薪不在话下。
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老年人死亡数量的增加,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这死亡数量的增加,背后涉及的利益太大,绝对是值得深挖的线索。”托马斯喃喃自语,“维克多,你怎么知道要查这个?”
周青峰摊了摊手,没有回答具体原因。
托马斯也没追问,脑海里已经发起思维风暴,“米国的记者向来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报道。
像这种超额死亡是瞒不住的,或早或晚都会被发现。光是探究其原因就绝对能引发一波舆论海啸。”
想到激动处,他已然按捺不住,抓起外套,匆匆朝门口走去:“维克多,谢谢你。我要马上回办公室,这个消息必须由我来上报。”
托马斯匆匆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门外。
周青峰依旧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目光低垂,仿佛在凝视着地板上的某一点。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倒数着什么。
他的耳边挂着一枚小巧的通讯耳机,始终保持着通讯状态。里头传来“灰鲨”的声音,“维克多,是末世要来了吗?”
周青峰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依旧低垂,仿佛在逃避什么,又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灰鲨”的声音更加不安和焦虑:“是X病毒吗?它专门攻击老年人?那我母亲怎么办?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并不好。”
周青峰的喉咙动了动,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又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住。
直到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进避难所吧,保证空气过滤,包括你自己也是如此。”
“灰鲨”沉默了几秒,随即追问道:“要在避难所里待多久?”
“很久。”
“没有疫苗吗?”
“有,但X病毒很特别,变异的很快很频繁,疫苗的作用有限。”
“灰鲨”在努力消化这个残酷的消息,带着些许颤抖的语调问道:“所以未来……人类在未来还有希望吗?”
周青峰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不知道,我没看到那天。”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挂钟的“滴答”声依旧在继续。
周青峰缓缓站起身,走出托马斯家,望着外面依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像个被命运抛弃的旅人,站在末日边缘,凝视恐怖的未来。
——
一天后,凯莉的父亲,‘先锋控股’的董事长杰夫·康纳利,乘坐私人飞机从纽约飞往华盛顿特区。
与他同行的还有为周青峰提供法律服务的贝克·休斯。两人,一个六十多岁,一个七十多岁,都算得上是老家伙。
飞机降落在杜勒斯国际机场,周青峰在机场外一辆‘林肯’内和他们见面,并递上一份文件。
文件由托马斯的‘狗狗’探员整理,首页赫然印着米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标志,内容则是关于最近三个月超额死亡的数据报告。
“卫生部企图隐瞒最近三个月的超额死亡,或者说,他们正在‘调查此事’,并准备‘尽快处理’。”
杰夫的目光在报告上快速扫过,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可以在股市上做空老年产品,对一些健康保险类的股票采取持有和买进。”
贝克·休斯听到这话,气得提高了音量,“杰夫!你现在还想着赚钱?现在是要命的时候!这X病毒已经扩散了,我们正是易感人群!”
两个老头齐齐看向周青峰。后者耸了耸肩,“我告诉你们这事,一来是跟你们有些交情,提醒你们注意这种可怕病毒正在快速传播。
二来也是希望你们能发挥些影响力,看能不能说动某些政客,调动米国的国家机器,遏制事态发展。
毕竟这病毒是米军搞出来的,而国会里六十以上的老家伙比比皆是。”
杰夫的目光重新回到报告上,被黑体字加粗的一段文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在过去三个月里,前任国会议员死了十七个,现任死了四个。
这个数字本身就很不正常。
更让他心惊的是,米国的亿万富豪也死了六个,这些人本可以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但在病毒面前,他们和普通人完全平等了。
两个老头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原本以为这只是涉及底层穷人的苦难,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怎么办?”有了切身威胁后,杰夫没有了刚才的精明算计。
周青峰也没好主意,“要么去问问米军有没有疫苗,我想大概是没有,否则卫生部不至于急得想先掩盖几个月。
要么回家搞个避难所躲着,确保有疫苗之前不接触X病毒。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别自欺欺人,让该负责的人站出来负责。”
老贝克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太了解华盛顿的官僚了,想让人站出来负责,这是不可能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们认错?”
杰夫更是急了眼,愠怒道:“维克多,你不该把我们叫到华盛顿来。
这鬼地方人流量极大,每天都有几千上万的人员前来或离开。已经有议员死亡,说明这里是天然的病毒温床!”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开口:“调头!我们不去市区了!”
开车的陈瑞愣了一下,随即在周青峰的示意下,将车调转方向。
杰夫和贝克显然已经打定了主意,死活不肯再前往华盛顿市区,而是要求先找个高档医疗场所,预定完全隔离的看护病房。
“所以……你们不打算去见见国会的议员,发挥点影响力?”周青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讽刺。
老贝克直接笑出了声,“维克多,这事连你都知道了,国会的议员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想担责,直到瞒不住的那天。”
杰夫更是生气地埋怨道:“下次遇到这种事,你发个邮件就好,没必要喊我们过来。”
周青峰对此只能仰头叹气了,“你们真是没救了。”
——
两个老家伙真的就在机场外兜了一圈,随即坐上私人飞机又返回迈阿密。
周青峰只好乘车返回在华盛顿特区附近的安全屋。一进屋,汉默老头在客厅看电视,露西在厨房做家务。
“嘿维克多,有客人来看你。”汉默指了指餐厅方向。
许久未见的萧金浪坐在餐厅的桌前,喝着露西泡的咖啡。见到周青峰,他缓缓抬起头,说道:“小周,找你可真难,我要采你的血。”
周青峰绷着脸问道:“你要回国吗?”
老萧摇摇头,“你和我只怕是回不去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最近几天,他的心情格外愉悦,连呼吸的空气都感觉变得清新了几分。
他钻进自己的黑色轿车,发动引擎,驶向阿灵顿方向。
阿灵顿与华盛顿特区仅隔着一条波托马克河,不仅是“阿灵顿公墓”所在地,还聚集了‘雷神’‘波音’以及五角大楼等重量级机构。
托马斯的家就在这片繁华与肃穆交织的区域。
最近,他掌握了一个极其得力的“线人”,这个线人提供的消息让他在部门里大出风头。
隐藏在计算机报表背后的秘密——某个州官员的贪腐行为、某个地方政府的财政乱象、某个部门规章制度的漏洞——被他一一挖了出来。
这些信息是技术手段无法捕捉的,必须深入基层才能窥见一二。
而效率部的其他探员们,大多只会摆弄技术、分析报表,缺乏基层经验。
托马斯的“线人”完美地弥补了这一缺陷,让他在上级面前屡屡受到表扬。
“开心,真是开心!”托马斯哼着小曲,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打。他今天提前下班,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与妻子分享这份喜悦。
然而,当他推开家门,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的漂亮妻子正站在客厅里,神情有些尴尬。而沙发上,坐着一个陌生的男人。
“嗨,托马斯。不介意我没预约就来你家做客吧?”
周青峰捧着一杯咖啡,神情自若地坐在那里。他抬头看向托马斯,微微一笑,抬手打了个招呼。
托马斯的脑子“嗡”地一声,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击中,下意识地低喝道:“混蛋,你跑我家来干嘛?”
——
“亲爱的,麻烦你去接一下孩子,好吗?”托马斯朝妻子使了个眼色。
他的妻子微微一愣,目光在周青峰和托马斯之间游移,脸上浮现出一抹忧色。
“这位维克多先生……有什么问题吗?”她低声问道,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试图越过丈夫的肩膀,再看坐在沙发上的周青峰一眼。
“没问题,但我们有些涉及公务的秘密要谈。”托马斯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轻轻给妻子一个拥抱,试图让她放心。
他的妻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拿起车钥匙,匆匆离开了家。
门关上的瞬间,托马斯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转过身,恶狠狠的盯着周青峰:“混蛋,你越界了!你不应该来我家里!”
周青峰却依旧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着那杯咖啡,“不来你家,去哪里找你?
难道去政府效率部办公的艾森豪威尔大楼?那地方可是华盛顿特区的中心,倒是个不错的旅游景点。”
他说完,又喝了一口咖啡,顺带赞叹道:“您太太泡咖啡的本事不错,我喜欢这种加奶加糖,又分外醇香的口感。”
托马斯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你到底有什么事?”
周青峰放下咖啡杯,“没什么大事,就是想告诉你,我能找到你家,见到你年轻漂亮的妻子。顺带找你帮忙查些数据。”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托马斯却无可奈何。
随着“电力飞行”项目的业绩越发亮眼,周青峰的影响力也在水涨船高,让人不得不忍耐他的无礼和缺陷。
“你要查什么?”托马斯咬着牙问道。
“查一下米国各州今年以来人口死亡数量,尤其是六十岁和八十岁以上老人的死亡数量。
你们的卫生和公共服务部最近不怎么公布相关数据了,我在网上查不到,于是来问你。”
托马斯皱了皱眉,一脸疑惑:“为什么查死亡数量?”
周青峰轻笑一声,“我给你提供全米各州基层情况,让效率部每隔两三天就能爆出个大新闻,始终处在舆论热点上。
我就从来不问‘为什么’,你为什么要问?”
托马斯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没好气地摸出手机,拨通了下属的电话,要求查相关数据。
米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占人口比例通常在千分之八点几,除非爆发特别的疫情,否则一直非常稳定。
托马斯起初并没有太在意,但当下属回答说查不到相关数据时,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查不到?怎么可能?”托马斯的语气变得严肃,“去查各州乃至各县提交的数据,或者直接查米国各大养老机构的数据库。
最准确的数据应该来自养老基金的支付记录,每多死一个老人,管理基金的机构就可以省一笔钱。他们绝对不会在这事上马虎。”
几分钟后,一连串数据发到了托马斯的手机上。他快速浏览着,脸色逐渐变得凝重,甚至忍不住骂了一句:“Fuck!”
“怎么了?”周青峰挑了挑眉,对托马斯的反应早有预料。
“最近三个月,多家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出现明显减少,从一开始的百分之三跳到百分之五,上个月居然少了百分之十。”
托马斯的语气中带着震惊和愤怒,“养老金的支付在减少,说明有一部分老人超额死亡。
每个月增加好几个百分点,说明死亡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要是累积一年,全米会多死亡几十上百万老年人。”
他抬起头,目光复杂地看着周青峰:“上帝啊,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托马斯的内心此刻充满了矛盾。如果他把这个消息报上去,绝对能引发轰动,升职加薪不在话下。
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老年人死亡数量的增加,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这死亡数量的增加,背后涉及的利益太大,绝对是值得深挖的线索。”托马斯喃喃自语,“维克多,你怎么知道要查这个?”
周青峰摊了摊手,没有回答具体原因。
托马斯也没追问,脑海里已经发起思维风暴,“米国的记者向来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报道。
像这种超额死亡是瞒不住的,或早或晚都会被发现。光是探究其原因就绝对能引发一波舆论海啸。”
想到激动处,他已然按捺不住,抓起外套,匆匆朝门口走去:“维克多,谢谢你。我要马上回办公室,这个消息必须由我来上报。”
托马斯匆匆离开,脚步声在走廊里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门外。
周青峰依旧坐在沙发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目光低垂,仿佛在凝视着地板上的某一点。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在倒数着什么。
他的耳边挂着一枚小巧的通讯耳机,始终保持着通讯状态。里头传来“灰鲨”的声音,“维克多,是末世要来了吗?”
周青峰没有立刻回答,目光依旧低垂,仿佛在逃避什么,又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灰鲨”的声音更加不安和焦虑:“是X病毒吗?它专门攻击老年人?那我母亲怎么办?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并不好。”
周青峰的喉咙动了动,像是想要说些什么,又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制住。
直到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开口,“进避难所吧,保证空气过滤,包括你自己也是如此。”
“灰鲨”沉默了几秒,随即追问道:“要在避难所里待多久?”
“很久。”
“没有疫苗吗?”
“有,但X病毒很特别,变异的很快很频繁,疫苗的作用有限。”
“灰鲨”在努力消化这个残酷的消息,带着些许颤抖的语调问道:“所以未来……人类在未来还有希望吗?”
周青峰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我不知道,我没看到那天。”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挂钟的“滴答”声依旧在继续。
周青峰缓缓站起身,走出托马斯家,望着外面依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像个被命运抛弃的旅人,站在末日边缘,凝视恐怖的未来。
——
一天后,凯莉的父亲,‘先锋控股’的董事长杰夫·康纳利,乘坐私人飞机从纽约飞往华盛顿特区。
与他同行的还有为周青峰提供法律服务的贝克·休斯。两人,一个六十多岁,一个七十多岁,都算得上是老家伙。
飞机降落在杜勒斯国际机场,周青峰在机场外一辆‘林肯’内和他们见面,并递上一份文件。
文件由托马斯的‘狗狗’探员整理,首页赫然印着米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标志,内容则是关于最近三个月超额死亡的数据报告。
“卫生部企图隐瞒最近三个月的超额死亡,或者说,他们正在‘调查此事’,并准备‘尽快处理’。”
杰夫的目光在报告上快速扫过,第一反应竟然是:“我们可以在股市上做空老年产品,对一些健康保险类的股票采取持有和买进。”
贝克·休斯听到这话,气得提高了音量,“杰夫!你现在还想着赚钱?现在是要命的时候!这X病毒已经扩散了,我们正是易感人群!”
两个老头齐齐看向周青峰。后者耸了耸肩,“我告诉你们这事,一来是跟你们有些交情,提醒你们注意这种可怕病毒正在快速传播。
二来也是希望你们能发挥些影响力,看能不能说动某些政客,调动米国的国家机器,遏制事态发展。
毕竟这病毒是米军搞出来的,而国会里六十以上的老家伙比比皆是。”
杰夫的目光重新回到报告上,被黑体字加粗的一段文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在过去三个月里,前任国会议员死了十七个,现任死了四个。
这个数字本身就很不正常。
更让他心惊的是,米国的亿万富豪也死了六个,这些人本可以享受最好的医疗服务,但在病毒面前,他们和普通人完全平等了。
两个老头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至极。原本以为这只是涉及底层穷人的苦难,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怎么办?”有了切身威胁后,杰夫没有了刚才的精明算计。
周青峰也没好主意,“要么去问问米军有没有疫苗,我想大概是没有,否则卫生部不至于急得想先掩盖几个月。
要么回家搞个避难所躲着,确保有疫苗之前不接触X病毒。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别自欺欺人,让该负责的人站出来负责。”
老贝克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太了解华盛顿的官僚了,想让人站出来负责,这是不可能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们认错?”
杰夫更是急了眼,愠怒道:“维克多,你不该把我们叫到华盛顿来。
这鬼地方人流量极大,每天都有几千上万的人员前来或离开。已经有议员死亡,说明这里是天然的病毒温床!”
两个老头对视一眼,几乎是同时开口:“调头!我们不去市区了!”
开车的陈瑞愣了一下,随即在周青峰的示意下,将车调转方向。
杰夫和贝克显然已经打定了主意,死活不肯再前往华盛顿市区,而是要求先找个高档医疗场所,预定完全隔离的看护病房。
“所以……你们不打算去见见国会的议员,发挥点影响力?”周青峰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讽刺。
老贝克直接笑出了声,“维克多,这事连你都知道了,国会的议员不可能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想担责,直到瞒不住的那天。”
杰夫更是生气地埋怨道:“下次遇到这种事,你发个邮件就好,没必要喊我们过来。”
周青峰对此只能仰头叹气了,“你们真是没救了。”
——
两个老家伙真的就在机场外兜了一圈,随即坐上私人飞机又返回迈阿密。
周青峰只好乘车返回在华盛顿特区附近的安全屋。一进屋,汉默老头在客厅看电视,露西在厨房做家务。
“嘿维克多,有客人来看你。”汉默指了指餐厅方向。
许久未见的萧金浪坐在餐厅的桌前,喝着露西泡的咖啡。见到周青峰,他缓缓抬起头,说道:“小周,找你可真难,我要采你的血。”
周青峰绷着脸问道:“你要回国吗?”
老萧摇摇头,“你和我只怕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