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的二公子,以及十几位走私店铺的掌柜,都在当地罗网的控制下留下了完整的供词,而且已经签字画押。

  罗网成员并没有暴露身份,而且将所有签字的供词带走存证。

  他们已经招供了,吐露了两位大人物的秘密,被杀人灭口都是轻的,全家被报复灭口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如果不能扳倒李承泽和李云睿,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除了崔二公子之外,罗网已经答应保护其他掌柜的家人,所以这些人就按计划去告发了。

  至于崔二公子,他心里明白,崔家要完了。

  他必须积极配合调查,可能还有活命的机会。

  对于这些人来说,自首、检举、揭发,还能减轻刑责。

  京都之中,内库走私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整个京都群议汹汹。

  京城中所有的一石居酒楼,都在这一天同时关门。

  一石居是崔家的产业,具体实施和北齐走私的正是崔家。

  愤怒的百姓们冲上街头,往一石居的门面扔石头。

  “真是想不到,崔家竟然是大庆最大的蛀虫!”

  “前线将士们和北齐生死相搏,这些大人物们却在背后走私!”

  “崔家真是该死!还有长公主、二皇子,私通敌国,损公肥私,简直是丧尽天良!”

  京都最热闹的茶馆,现在更是乱糟糟的,所有人都在讨论内库走私的事情。

  “好几个衙门都有人检举揭发,全部都是告二皇子和长公主的!”

  “每年几百万两白银啊,够灭北齐多少次啊!”

  “五年前和司理理一起告御状的袁梦,又告御状了!”

  “二皇子为了和范闲党争,竟然鼓动别人开青楼,逼良为娼!还差点弄出人命!”

  ……

  东宫。

  太子听到了这个消息,忍不住喜上眉梢。

  “老二完了!”

  “崔二公子直接找赖名成自首,那位可是个硬骨头,一定会追根究底!”

  “鉴查院、督察院、刑部、大理寺同时接到检举揭发,这件事根本压不下去!”

  太子之所以自信,是因为刑部大理寺,都有他的人身居要职。

  这么算下来,督察院、刑部、大理寺都会一查到底的。

  “老二啊老二,你这次算是彻底栽了!”

  “父皇应该不至于对姑姑动手,但是李承泽恐怕再也无法翻身了!”

  鉴查院。

  陈萍萍听完影子的话,陷入了沉思。

  “影子,李长安的影密卫,现在有多少人了?”

  影子答道,“护龙山庄已经建成,永王殿下不日就要搬过去。”

  “现在永王府有一百影密卫,护龙山庄中的影密卫也在二百上下。”

  陈萍萍说道,“三百个七品以上的高手,八品就有一百人上下吧。”

  “还有陛下允许他设在江湖中的暗桩,加起来也有一千多人了吧。”

  影子说道,“应该差不多,永王殿下每次出门都会招揽江湖高手。”

  陈萍萍敲着轮椅说道,“这次针对二皇子的事,是李长安的手笔。”

  “太子目前手中没有这么强大的势力,长公主倒是有,但她不会找人告自己。”

  “永王殿下,这是越来越锋芒毕露了啊!”

  影子沉声说道,“这么多人检举皇子,让皇室的丑闻闹得沸沸扬扬,恐怕触动了陛下的逆鳞。”

  陈萍萍笑着说道,“你没发现吗,永王的种种举动,显然是在试探陛下的底线。”

  “如果我没有猜错,他是想彻底扳倒李承泽,然后自己站上夺嫡的舞台啊。”

  “这位永王殿下,自认为比两个侄子强得多,对陛下的御座发生了兴趣!”

  影子接着说道,“但是永王毕竟不是皇子,还要娶北齐公主为侧妃,想要觊觎帝位,恐怕可能性不大!”

  陈萍萍冷笑了一声说道,“但是他有实力啊,而且各方面的实力正在慢慢显现出来。”

  “现在这件事闹下去,永王和二皇子之间,必须有一个彻底倒台。”

  “如果你是陛下,伱会让谁倒下?”

  影子几乎毫不犹豫,“当然是二皇子,让永王倒下的代价太大了。”

  相比李长安的声望和地位,二皇子除了是庆帝亲生的之外,目前没有任何亮眼之处。

  陈萍萍回头看了影子一眼,“对啊,你一个外人都能看得懂,陛下能不懂?”

  “在咱们陛下眼里啊,太子绝对不能倒下。

  另一位竞争者无论是二皇子,还是永王,不过是一块磨刀石罢了。”

  “永王越强势,势力越大,不正好和太子、长公主平衡吗?”

  影子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但是,放任永王做大,万一事情的发展超出陛下控制了怎么办?”

  陈萍萍淡然一笑道,“不会的,陛下有自信,庆国的事情无法脱落他的掌控!”

  御书房。

  这个世界上,只有在洪四庠面前,庆帝可以吐露一些心声。

  “四庠,朕从始至终都没想过换太子,李承泽不过是磨砺太子的磨刀石。”

  “当年,他醉心诗文,是朕一步步将他扶植起来,足以和太子抗衡这么多年。”

  “这次针对李承泽的风波,是李长安在向朕展示他的力量和能力。”

  “他是在告诉朕,他已经比李承泽强太多,而且不再满足于当一个闲散王爷了!”

  洪四庠躬身说道,“永王的三百影密卫,包括在江湖上的暗桩密探,天脉者的威望,同样是陛下一步步给他的。”

  “无论是李长安还是李承泽,只要陛下一句话,就能从人上人的亲王,变成任人宰割的阶下囚。”

  庆帝端详着范闲送入的复合弓图纸,漫不经心的说道,“这也不尽然,李长安的文才天赋不是朕给的,那是老天赏饭吃。”

  “他知道自己在文坛上无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哪怕只是朕的弟弟,也敢跳出来争一争这储君之位!”

  庆帝默许李长安影密卫做大,本来就有制衡鉴查院的意图。他和老伙伴陈萍萍,早就各怀鬼胎了。而且,李长安各方面的影响力和势力,正好和长公主、太子的组合形成新的均势。

  现在的李承泽对上李长安,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磨刀石的价值已经几乎没有了,是时候换一块磨刀石了。

  一个继承帝位希望渺茫,但是实力却超乎寻常强大的亲王,简直就是最好的磨刀石。

  如果实力过于强大,但是继位希望同样大,那么太子会惧怕,会失去信心。

  如果实力不强,继位希望渺茫,太子又没有危机感。

  挑磨刀石,也是一门学问。

  洪四庠低声说道,“陛下,老奴总觉得永王殿下有一种谜一般的自信。”

  “那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无所顾忌,他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倚仗。”

  听到洪四庠这么说,庆帝突然笑了起来,“你多虑了,他的倚仗能比得过朕的倚仗吗?”

  言下之意,朕是大宗师,所以才会放心的换磨刀石玩,不担心玩坏了局面。

  他李长安再有倚仗,身边还能有大宗师不成!

  “不过万事小心为上,你还是定期去巡视护龙山庄和永王府。”

  “朕会让他赶紧搬出京都城,住在城外的护龙山庄,也算是对他的一点惩戒!”

  洪四庠领命道,“老奴遵旨。”

  几日后,李长安完成了搬迁,家眷和影密卫全部搬去了城外护龙山庄。

  不少人都在解读这件事,说李长安最近太跳脱,庆帝给他的小小惩戒。

  毕竟,对于一个亲王来说,不住在京都城中就意味着消息不灵通。

  但是,对大宗师李长安来说,有罗网和影密卫在,这点距离根本算不上什么。

  住在城外,远离的各路人马的眼线,反而让李长安的行动自由了不少。

  搬出京都城对其他亲王可能是惩戒,但是对于李长安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李长安现在的易筋经已经大成,只剩下第七周天黑级浮屠没有修炼。

  练满前面六级浮屠,已经达到了其他人类大宗师的实力。

  现在的李长安伤势已经大好,同时也在修炼黑级浮屠。

  一般武者只能经脉存储真气,修炼白级浮屠可以穴窍储气,继续修炼黑级浮屠初步阶段,就可以全身储存真气。

  因为不像庆帝那样全身经脉尽数毁去,所以李长安达到全身储存真气的状态之后,就比庆帝体内真气还充裕。

  所以,只要李长安炼成黑级浮屠的初级阶段,就能在战力上碾压庆帝和戴眼罩的五竹!

  也就是说,只需要炼成黑级浮屠初级阶段,就能当世无敌了!

  如果想和摘掉眼罩的五竹镭射眼一较高下,就需要黑级浮屠的中阶或者圆满阶段了。

  针对李承泽的行动已经好几天了,李长安听惊鲵报告情况,王启年、邢育森、藤紫荆在侧待命。

  “殿下,鉴查院、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都受理了案件,也都向庆帝上书说明了情况。”

  “但是,庆帝对于他们的上书,全部没有明确下达旨意。”

  对于庆帝的态度,李长安并不奇怪,“不给旨意,就是不反对继续审理,现在进展如何了。”

  惊鲵继续说道,“进展非常顺利,各个店铺的掌柜手里的账目都非常详细。”

  “各衙门还向鉴查院核对了锦衣卫的情报,基本都做成了铁证。”

  影密卫手中关于走私的锦衣卫情报,已经全部抄录给了鉴查院一份。

  “而且刑部和大理寺的主官,都是太子门下,所以案件审理非常顺利。”

  “至于崔家二公子,已经被督察院重点保护,赖名成已经拿到了崔家走私的铁证。”

  现在看来,事情的发展都在按计划进行,“老王,二皇子有没有对这些原告下手?”

  王启年说道,“根据范无救的情报,目前应该是没有。”

  “因为刑部和大理寺有太子的人在,想灭口几乎不可能。”

  “而且鉴查院已经在各衙门附近埋了大量暗桩,就等着李承泽派人来灭口。”

  李长安轻笑一声道,“范闲这是和李承泽杠上了,绝不给他翻身的机会。”

  惊鲵接着说到了范闲的消息,“因为各衙门调查李承泽的事被庆帝默许,范闲也启动了对李承泽门下贪官的调查。”

  李承泽门下的贪官不少,在原剧中陈萍萍担忧牵扯太广,就和范闲做局,利用赖名成的正直,将调查这些贪官的差事推给了督察院。

  但是现在李承泽墙倒众人推,陈萍萍和范闲自然要痛打落水狗了。

  李长安又问道,“对了,本王密令范无救探查史家镇剩余人员和货物,有没有查到隐匿地点?”

  王启年答道,“已经查到了,殿下是否要安排人前去取证。”

  李长安摇了摇头,“不,墙倒众人推,我们只需要开个头就行了。”

  “你将线索同时偷偷泄露给鉴查院和太子,让他们自己去抢吧。”

  “袁梦怎么样了,这次三法司会审应该不会草草结案了吧?”

  王启年答道,“这次有走私案的背景在,赖名成非常重视袁梦的检举。”

  “十几位被逼迫的姑娘人证物证具在,范思辙和李承平也被叫去问话。”

  李长安不禁感慨道,“赖名成还真是不怕死,这种人本王倒是不想让他死。”

  原剧中,赖名成因抱月楼事件参了范闲,参了李承泽,然后参了鉴查院,最后还参了庆帝。

  最终,庆帝直接将赖名成廷杖至死。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赖名成和庆帝点名的孤臣范闲有了一点私交。

  但是这次赖名成亲自查了李承泽,要是还参鉴查院,参陛下,那恐怕还是要落得惨死的下场。

  李长安都可以想象,赖名成一定会说庆帝纵容二皇子夺嫡,才导致内库走私。

  说不定还要来一句,内库走私大案,陛下乃是首犯!

  虽然赖名成说的都是事实,但却也是在庆帝的忍耐边缘行走。

  “藤梓荆,赖名成这些年举荐的官员中,有没有卷入走私或者贪腐的?”

  藤梓荆答道,“有,有两位正好就是二皇子门下,应该已经被调查了。”

  李长安对惊鲵说道,“你拿着令牌去找林若甫,准备好参赖名成的折子,写的越严重越好。”

  “如果老赖还要头铁,关键时刻参他一本!”

  李长安搞垮李承泽,是为了拯救他磨刀石的悲惨命运。

  李长安参倒赖名成,是为了使他免于被杖死的悲惨命运。

  “诸位,本王虽然整天算计别人,却都是为了他们好,本王真是不容易啊。”

  惊鲵和王启年等人心悦诚服的一齐说道,“殿下仁慈!”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诸天:从庆余年到大奉打更人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