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小本本上,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很多个名字。
除了《微微》之外,还有类似《何以笙箫默》《亲爱的,热爱的》,以及某部分口碑爆炸的日、韩爆款作品。
但无一例外,待选择区的项目,都有几个共同点。
1,投资没有其他题材多——没钱,老佛爷个人小金库投了一轮,但搞完专辑,影视肯定还得继续投,不然根本不够。
2,赚得钱比其他题材多且口碑不错,不但能迅速积累财富,还能让池野自身迅速大爆——利益最大化+赚钱。
他现在是单干自己当老板,不能让工作室起步就亏,更不能把老佛爷辛苦攒的小钱钱都亏没呀。
有了钱,才能有资本,才能起飞,这是他的规划。
至于电影…他不是没考虑过。
但,一个是挤不进去,那个圈子是出了名的闭塞,没人脉寸步难行,二来是投资比电视剧更大,工作室刚成立,太小,现在根本玩不转。
所以,如果可以,池野是想利益最大化的,隔锅台上炕容易卡着档。
当然,项目名单很多,但工作室艺人现在就他一个。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循环》。
《循环》定在了明天开机。
拍摄地在海西市,部分取景还有江浙某影视城。
池野得到通知后,今天就要启程前往江浙。
上午十点钟。
池野交代好可可要办的事情,随即就孤身一人坐飞机前往影视城。
落地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在机场门口看到张导,两人打了个招呼,上车开往剧组。
“听说你跨年夜抢话筒啊?”
坐在车内,张导翘着二郎腿,烟是一根接着一根的抽,池野皱眉打开窗户:“这还是第一次坐仙界的车。”
随后才说:“别造谣,我那分明是拿。”
张导:“?”
“咳咳。”咳嗽两声,张导好奇:“你那个综艺…就最近热度挺高的那个《见你》,怎么样了?还回去吗?”
“解约了,《见你》的通告就没了。”
池野想了想,说:“昨天节目组倒是给我打过电话,说想让我续上,但剧组不是要开机了吗?暂时先忙这边吧。”
张导满意点头,又咳了两声,指着池野:“你小子行,打小就行,知道我们这个戏能火。”
池野:“?”
却没搭理张导,而是想着关于《见你》的事情。
他离开《见你》不久,节目组那边就官宣了新补位的两位嘉宾。
一个是早就知道的鹅太子江澄,另外一个则是四小三青中的三青之一,一线青衣温迢迢。
要说江澄和温迢迢,确实也很符合《见你》的选人标准。
俩人一个是知名星二代,年轻版扬子,拼了命的想爆想红,另一个则是出了名的较真。
在某档演技综艺中,她身为导师,竟然因为前后试戏时,两个苹果形状不一样,现场大发雷霆,摔东西,吓得学员们瑟瑟发抖。
都说我耍大牌,人家那个才是真耍!
但青衣就是青衣,自身实力过硬,所以也压根不在乎这些。
这次来《见你》,应该是团队想给她洗白。
不过她和江澄的#跳江CP#…咳咳,这个当然是池野自己给起的,似乎没碰撞出什么火花,还差点现场打起来…
原因是江澄在某项任务中,想去牵温迢迢的手,结果温迢迢哪里肯?条件反射,差点一个大逼斗抡过来。
指着江澄破口大骂,当天就上了热搜。
就是可怜了老佛爷。
自从池野离开,老佛爷在《见你》里也变蔫了,基本上干什么都不积极,坐在沙发上眼巴巴望着茶几果盘的时候,也再也没有人给她偷偷带辣条过来了…
没意思!
所以今夏这几天已经借着跑宣传的机会,暂离了《见你》小屋。
“要我说,《见你》这眼瞅着马上就要播了,没了你和今夏,感觉热度都不如原来了。”
张导也是《见你》这档极品抓马综艺的忠实观众,现在正主就在身边,难免吐槽。
“还好吧,至少前几期应该挺精彩的。”
池野想着《见你》前几天的内容,纵是当事人,也有点绷不住。
“咳咳…那个,待会儿你跟冉乔见个面,这男女主演开机前一天才见面,有点晚啊。”
张导语气遗憾。
《循环》虽然没多少感情戏…但也是有的啊。
而且他现在心里也有点泛起了嘀咕。
——之前因为受不了好故事的诱惑,“引狼入室”,现在开机开拍,池野演技过得了关吗?
冉乔是童星出道,少有的天赋型演员,正儿八经试镜上来的。
如果男主角接不住女主角的戏,那《循环》不就被毁了嘛!
池野瞥了他一眼,看到他又“咳咳”个不停的同时,点燃一支香烟。
“你QQ啊?怎么老消息提示。”池野忍不住:“体内癌细胞给你发的?”
张导:“……”
你这张嘴,小心进剧组被打死!
……
与此同时。
《循环》剧组,某房车内。
今年只有19岁的冉乔面色庄严,姿态松弛的坐在沙发上,手里盘着串儿,不时翻一页剧本,抿一口保温杯。
旁边四五十岁的亲大姨,也是她的助理,面色焦急:“冉冉呀,你怎么还坐得住!”
冉乔:“咩?”
疑惑抬起头,露出一张标志的精致小脸,一双眼睛如秋水剪瞳,清澈明亮:“怎么了大姨,为什么不能坐着?”
“难道要站着吗?长时间久站,不利于腿部血液循环。”
大姨:“……”
“傻孩子,池野呀!听说池野今天就要进组,你还跟个没事人一样,万一…万一他直接冲进车里蹭怎么办?”
冉乔:“……”
沉默半晌:“姨,你放心,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的。”
大姨惊讶:“为什么?”
“因为我没热度,他蹭我干什么?他要倒贴吗?”
大姨:“……”
若有所思:“你要这么说倒也是…但我们也不能不防,毕竟他“凶名在外”…不是我说,张导怎么就挑了他当男主角…你第一部女主戏呀!”
“就这么毁了。”
“大姨。”冉乔蹙眉,“苦口婆心”:“你这人就是太毛躁,你看我都没急,你急什么?池野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在你嘴里怎么就那么吓人呢?”
“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你在这个圈里的时间还短,多看,多学。”
大姨:“……是,姑娘你说得对,是姨太年轻了。”
冉乔叹了口气,刚要继续说话。
“诶,女主角在哪儿呢?出来让我蹭蹭啊。”
一个好听磁性的男声响起,冉乔懵逼。
紧接着,熟悉的张导声音响起:“咳咳…不是,你正常点行不行?别把人家小孩吓坏了!”
“成年了吧,什么小孩。”池野继续说:“我不蹭无名之辈,让她赶快红,不红不蹭。”
冉乔小脸上已经挂满了黑线。
大姨在旁边“幸灾乐祸”:“看到了吧?不听老人言…”
“开心一百年!”
冉乔堵住大姨的嘴,慢悠悠起身,端着个保温杯就走下车:“我们下去打个招呼吧。”
大姨:“……”
叹息,跟着一起走了下去。
池野这边则刚跟张导走过来,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衣帽衫,牛仔裤,看上去就青春靓丽的小姑娘走了下来。
冲他礼貌打招呼:“池老师,你好。”
“你好。”
池野目光落在对方手里盘着的串儿,奇道:“爱好挺独特啊。”
冉乔:“……”
点头:“我平时喜欢盘点儿东西。”
“还喜欢什么?”
“啊?”冉乔一怔:“研究点养生,钓鱼什么的算吗?”
“算啊。”池野失望:“这几个爱好真可以,挺好的。”
“是吗?”冉乔听得高兴,连带着对池野的印象都发生了改观。
也没外面说的那么“凶神恶煞”嘛。
“当然好了。”池野认可:“你这是少走了至少八十年弯路。”
冉乔:“……”
嗯,还是挺凶神恶煞的。
“那个,咱们进屋里谈吧。”
张导搓了搓手,示意大家进屋。
此刻,屋内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都是电视上的熟面孔。
例如在《循环》中饰演叔叔队长的刘老师,以及好几个大热影视剧中的配角。
听说,剧里局长的演员是某一线青衣友情客串,反派司机也是老戏骨。
这让池野不得不对张导和翰星娱乐刮目相看。
——可以啊,这人脉。
张导不语,只是为大家介绍了一下池野。
实际上也不用介绍。
因为池野这个名字只要是最近关注圈内动向的人,都知道。
就是吃软…就是解约的那个小流量嘛。
刘老师几人礼节性的跟池野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明显态度柔和的冲冉乔点点头,才谈论起了剧本。
《循环》主创第一次集合,当然要开一个剧本研读会。
池野很喜欢这种氛围,觉得比他想象中的剧组强多了。
“导演,新改的这版剧本是真好啊。”
刘老师作为《循环》剧组资历最老,咖位最大的大咖,表示对《循环》新剧本“爱不释手”:“之前我看这个剧本的时候,只是对题材感兴趣。”
“说实话,故事性其实差了一点,但没想到你新做出来的这一版,感觉故事精彩度提升了一个段位呀。”
刘老师是老戏骨,接戏要求其实挺高的,自然也会看剧本。
而圈内一直都有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剧好坏看剧本,电影好坏看导演。
意思是一部电视剧,最终的成品质量如何,成绩如何,绝大多数的时候都要看编剧水平。
因为电视剧够长,观众看电视剧看的是故事。
电影则完全相反。
两三个小时内的故事性有限,更多看的是导演的拍摄风格、技法、特效、视觉美术,甚至音乐等。
所以,电影圈一般都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电视剧圈却往往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少数有点权力的导演,也要跟制片人、出品方商量着来。
少部分爆款编剧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比如《循环》项目,就是导演自编自导,又有人脉关系,所以除了制片人,他最大。
“嗯…这个是跟另一位编剧老师请教的,我那版确实瑕疵太多,这版很完美。”
张导本来想说是池野改的,但看到坐在自己对面,正无聊刷手机的制片人,悻悻然的闭了嘴。
“针不戳,那位编剧老师今天没来吗?”
刘老师扫了一眼屋内众人,有点技痒:“我还想见见他呢。”
“嗯,编剧老师没时间,有机会会过来的…”
张导顿了顿,看向池野。
池野也眨了眨眼睛,说:“这编剧真是个天才!”
张导:“……”
“对,小池这句话说得对。”刘老师点头认可,对池野“刮目相看”:“你挑的剧本真不错啊小池,真的,这种题材拍好了很容易出成绩的。”
小池不语,只是一味夸赞:“对,刘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就觉得这编剧写得好,怎么会有这么有才华的编剧呢?”
冉乔坐在池野下面的位置,听得莫名有点怪异,但也点头,脆生生说:“确实不错…那我们讨论一下各自的角色?”
“可以。”
池野当仁不让,一点都没有初入剧组的生疏,侃侃而谈:“我认为肖鹤云这个人物,在全剧中,有三个明显的性格层级转变。”
“刚开始,他是初始的自我保护和谨慎,但随着循环次数增多,以及受女主角李诗情的影响,他的性格开始从最初的自我保护和谨慎,逐渐转变成心怀大善。”
“再到后期,他已经成长为了队伍的领导者,与李诗情一起制定各种计划,排查车上的乘客,试图找出炸弹的所在和爆炸的原因…”
“三个层级,从谨慎逃避,但逐渐被感化,再到最后的勇于承担。”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偏细腻的,不是脸谱化的偶像剧人设。”
池野简单说完,众人一脸懵逼。
你为什么了解的这么清楚?不是今天刚进组吗?
这新版的剧本,他们也才看没多久啊。
还有,这跟传闻中的池野不一样呀!
“怎么了?”池野诧异:“说的不对吗?”
“咳咳…”
张导看到制片人已经拿着手机走了出去,轻咳两声,凑近众人,小声指着池野:“他就是新版《循环》编剧。”
“嘘!我们几个知道就行,别告诉外人,不然我怕资方后续不给钱…”
众人:“?!”
除了《微微》之外,还有类似《何以笙箫默》《亲爱的,热爱的》,以及某部分口碑爆炸的日、韩爆款作品。
但无一例外,待选择区的项目,都有几个共同点。
1,投资没有其他题材多——没钱,老佛爷个人小金库投了一轮,但搞完专辑,影视肯定还得继续投,不然根本不够。
2,赚得钱比其他题材多且口碑不错,不但能迅速积累财富,还能让池野自身迅速大爆——利益最大化+赚钱。
他现在是单干自己当老板,不能让工作室起步就亏,更不能把老佛爷辛苦攒的小钱钱都亏没呀。
有了钱,才能有资本,才能起飞,这是他的规划。
至于电影…他不是没考虑过。
但,一个是挤不进去,那个圈子是出了名的闭塞,没人脉寸步难行,二来是投资比电视剧更大,工作室刚成立,太小,现在根本玩不转。
所以,如果可以,池野是想利益最大化的,隔锅台上炕容易卡着档。
当然,项目名单很多,但工作室艺人现在就他一个。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循环》。
《循环》定在了明天开机。
拍摄地在海西市,部分取景还有江浙某影视城。
池野得到通知后,今天就要启程前往江浙。
上午十点钟。
池野交代好可可要办的事情,随即就孤身一人坐飞机前往影视城。
落地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
在机场门口看到张导,两人打了个招呼,上车开往剧组。
“听说你跨年夜抢话筒啊?”
坐在车内,张导翘着二郎腿,烟是一根接着一根的抽,池野皱眉打开窗户:“这还是第一次坐仙界的车。”
随后才说:“别造谣,我那分明是拿。”
张导:“?”
“咳咳。”咳嗽两声,张导好奇:“你那个综艺…就最近热度挺高的那个《见你》,怎么样了?还回去吗?”
“解约了,《见你》的通告就没了。”
池野想了想,说:“昨天节目组倒是给我打过电话,说想让我续上,但剧组不是要开机了吗?暂时先忙这边吧。”
张导满意点头,又咳了两声,指着池野:“你小子行,打小就行,知道我们这个戏能火。”
池野:“?”
却没搭理张导,而是想着关于《见你》的事情。
他离开《见你》不久,节目组那边就官宣了新补位的两位嘉宾。
一个是早就知道的鹅太子江澄,另外一个则是四小三青中的三青之一,一线青衣温迢迢。
要说江澄和温迢迢,确实也很符合《见你》的选人标准。
俩人一个是知名星二代,年轻版扬子,拼了命的想爆想红,另一个则是出了名的较真。
在某档演技综艺中,她身为导师,竟然因为前后试戏时,两个苹果形状不一样,现场大发雷霆,摔东西,吓得学员们瑟瑟发抖。
都说我耍大牌,人家那个才是真耍!
但青衣就是青衣,自身实力过硬,所以也压根不在乎这些。
这次来《见你》,应该是团队想给她洗白。
不过她和江澄的#跳江CP#…咳咳,这个当然是池野自己给起的,似乎没碰撞出什么火花,还差点现场打起来…
原因是江澄在某项任务中,想去牵温迢迢的手,结果温迢迢哪里肯?条件反射,差点一个大逼斗抡过来。
指着江澄破口大骂,当天就上了热搜。
就是可怜了老佛爷。
自从池野离开,老佛爷在《见你》里也变蔫了,基本上干什么都不积极,坐在沙发上眼巴巴望着茶几果盘的时候,也再也没有人给她偷偷带辣条过来了…
没意思!
所以今夏这几天已经借着跑宣传的机会,暂离了《见你》小屋。
“要我说,《见你》这眼瞅着马上就要播了,没了你和今夏,感觉热度都不如原来了。”
张导也是《见你》这档极品抓马综艺的忠实观众,现在正主就在身边,难免吐槽。
“还好吧,至少前几期应该挺精彩的。”
池野想着《见你》前几天的内容,纵是当事人,也有点绷不住。
“咳咳…那个,待会儿你跟冉乔见个面,这男女主演开机前一天才见面,有点晚啊。”
张导语气遗憾。
《循环》虽然没多少感情戏…但也是有的啊。
而且他现在心里也有点泛起了嘀咕。
——之前因为受不了好故事的诱惑,“引狼入室”,现在开机开拍,池野演技过得了关吗?
冉乔是童星出道,少有的天赋型演员,正儿八经试镜上来的。
如果男主角接不住女主角的戏,那《循环》不就被毁了嘛!
池野瞥了他一眼,看到他又“咳咳”个不停的同时,点燃一支香烟。
“你QQ啊?怎么老消息提示。”池野忍不住:“体内癌细胞给你发的?”
张导:“……”
你这张嘴,小心进剧组被打死!
……
与此同时。
《循环》剧组,某房车内。
今年只有19岁的冉乔面色庄严,姿态松弛的坐在沙发上,手里盘着串儿,不时翻一页剧本,抿一口保温杯。
旁边四五十岁的亲大姨,也是她的助理,面色焦急:“冉冉呀,你怎么还坐得住!”
冉乔:“咩?”
疑惑抬起头,露出一张标志的精致小脸,一双眼睛如秋水剪瞳,清澈明亮:“怎么了大姨,为什么不能坐着?”
“难道要站着吗?长时间久站,不利于腿部血液循环。”
大姨:“……”
“傻孩子,池野呀!听说池野今天就要进组,你还跟个没事人一样,万一…万一他直接冲进车里蹭怎么办?”
冉乔:“……”
沉默半晌:“姨,你放心,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的。”
大姨惊讶:“为什么?”
“因为我没热度,他蹭我干什么?他要倒贴吗?”
大姨:“……”
若有所思:“你要这么说倒也是…但我们也不能不防,毕竟他“凶名在外”…不是我说,张导怎么就挑了他当男主角…你第一部女主戏呀!”
“就这么毁了。”
“大姨。”冉乔蹙眉,“苦口婆心”:“你这人就是太毛躁,你看我都没急,你急什么?池野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在你嘴里怎么就那么吓人呢?”
“我们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人,你在这个圈里的时间还短,多看,多学。”
大姨:“……是,姑娘你说得对,是姨太年轻了。”
冉乔叹了口气,刚要继续说话。
“诶,女主角在哪儿呢?出来让我蹭蹭啊。”
一个好听磁性的男声响起,冉乔懵逼。
紧接着,熟悉的张导声音响起:“咳咳…不是,你正常点行不行?别把人家小孩吓坏了!”
“成年了吧,什么小孩。”池野继续说:“我不蹭无名之辈,让她赶快红,不红不蹭。”
冉乔小脸上已经挂满了黑线。
大姨在旁边“幸灾乐祸”:“看到了吧?不听老人言…”
“开心一百年!”
冉乔堵住大姨的嘴,慢悠悠起身,端着个保温杯就走下车:“我们下去打个招呼吧。”
大姨:“……”
叹息,跟着一起走了下去。
池野这边则刚跟张导走过来,就看到一个穿着蓝色衣帽衫,牛仔裤,看上去就青春靓丽的小姑娘走了下来。
冲他礼貌打招呼:“池老师,你好。”
“你好。”
池野目光落在对方手里盘着的串儿,奇道:“爱好挺独特啊。”
冉乔:“……”
点头:“我平时喜欢盘点儿东西。”
“还喜欢什么?”
“啊?”冉乔一怔:“研究点养生,钓鱼什么的算吗?”
“算啊。”池野失望:“这几个爱好真可以,挺好的。”
“是吗?”冉乔听得高兴,连带着对池野的印象都发生了改观。
也没外面说的那么“凶神恶煞”嘛。
“当然好了。”池野认可:“你这是少走了至少八十年弯路。”
冉乔:“……”
嗯,还是挺凶神恶煞的。
“那个,咱们进屋里谈吧。”
张导搓了搓手,示意大家进屋。
此刻,屋内已经坐了好几个人,都是电视上的熟面孔。
例如在《循环》中饰演叔叔队长的刘老师,以及好几个大热影视剧中的配角。
听说,剧里局长的演员是某一线青衣友情客串,反派司机也是老戏骨。
这让池野不得不对张导和翰星娱乐刮目相看。
——可以啊,这人脉。
张导不语,只是为大家介绍了一下池野。
实际上也不用介绍。
因为池野这个名字只要是最近关注圈内动向的人,都知道。
就是吃软…就是解约的那个小流量嘛。
刘老师几人礼节性的跟池野打了个招呼,然后又明显态度柔和的冲冉乔点点头,才谈论起了剧本。
《循环》主创第一次集合,当然要开一个剧本研读会。
池野很喜欢这种氛围,觉得比他想象中的剧组强多了。
“导演,新改的这版剧本是真好啊。”
刘老师作为《循环》剧组资历最老,咖位最大的大咖,表示对《循环》新剧本“爱不释手”:“之前我看这个剧本的时候,只是对题材感兴趣。”
“说实话,故事性其实差了一点,但没想到你新做出来的这一版,感觉故事精彩度提升了一个段位呀。”
刘老师是老戏骨,接戏要求其实挺高的,自然也会看剧本。
而圈内一直都有个公认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剧好坏看剧本,电影好坏看导演。
意思是一部电视剧,最终的成品质量如何,成绩如何,绝大多数的时候都要看编剧水平。
因为电视剧够长,观众看电视剧看的是故事。
电影则完全相反。
两三个小时内的故事性有限,更多看的是导演的拍摄风格、技法、特效、视觉美术,甚至音乐等。
所以,电影圈一般都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而电视剧圈却往往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少数有点权力的导演,也要跟制片人、出品方商量着来。
少部分爆款编剧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比如《循环》项目,就是导演自编自导,又有人脉关系,所以除了制片人,他最大。
“嗯…这个是跟另一位编剧老师请教的,我那版确实瑕疵太多,这版很完美。”
张导本来想说是池野改的,但看到坐在自己对面,正无聊刷手机的制片人,悻悻然的闭了嘴。
“针不戳,那位编剧老师今天没来吗?”
刘老师扫了一眼屋内众人,有点技痒:“我还想见见他呢。”
“嗯,编剧老师没时间,有机会会过来的…”
张导顿了顿,看向池野。
池野也眨了眨眼睛,说:“这编剧真是个天才!”
张导:“……”
“对,小池这句话说得对。”刘老师点头认可,对池野“刮目相看”:“你挑的剧本真不错啊小池,真的,这种题材拍好了很容易出成绩的。”
小池不语,只是一味夸赞:“对,刘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就觉得这编剧写得好,怎么会有这么有才华的编剧呢?”
冉乔坐在池野下面的位置,听得莫名有点怪异,但也点头,脆生生说:“确实不错…那我们讨论一下各自的角色?”
“可以。”
池野当仁不让,一点都没有初入剧组的生疏,侃侃而谈:“我认为肖鹤云这个人物,在全剧中,有三个明显的性格层级转变。”
“刚开始,他是初始的自我保护和谨慎,但随着循环次数增多,以及受女主角李诗情的影响,他的性格开始从最初的自我保护和谨慎,逐渐转变成心怀大善。”
“再到后期,他已经成长为了队伍的领导者,与李诗情一起制定各种计划,排查车上的乘客,试图找出炸弹的所在和爆炸的原因…”
“三个层级,从谨慎逃避,但逐渐被感化,再到最后的勇于承担。”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偏细腻的,不是脸谱化的偶像剧人设。”
池野简单说完,众人一脸懵逼。
你为什么了解的这么清楚?不是今天刚进组吗?
这新版的剧本,他们也才看没多久啊。
还有,这跟传闻中的池野不一样呀!
“怎么了?”池野诧异:“说的不对吗?”
“咳咳…”
张导看到制片人已经拿着手机走了出去,轻咳两声,凑近众人,小声指着池野:“他就是新版《循环》编剧。”
“嘘!我们几个知道就行,别告诉外人,不然我怕资方后续不给钱…”
众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最新章节,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最新章节,谁说这顶流癫!这顶流太棒了!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