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鹤雁与爷爷离开寂照庵,一路向西,准备绕回青㟰山,以避开官兵的追捕。顾长世一路走走停停,见病就治,走得很慢,这让孤鹤雁很担心。但他也知道,爷爷因为奶奶突然离世,心中无处遣怀,也不便催促,于是二人就这样一路行到汴阳。
且说这一日,二人行至汴阳城外,见城墙根下歪倒着一名乞丐,两只喜鹊正围在他手旁,啄食他压在手下的一点吃的。
顾长生医者仁心,便走过去查看,孤鹤雁也跟过去看,这一看不要紧,看得孤鹤雁心头一惊:那个乞丐脚上穿着一双与他身材极不相称,大得出奇的鞋子!
孤鹤雁心头一震,急忙蹲下身子,扒开遮掩在乞丐脸上的发丝,定睛一看,不禁叫出声:“小诗丐!”
顾爷爷闻听惊问:“怎么,你们认识?”
孤鹤雁点点头,随即便把他与小诗丐在灵云寺相识,赠送他金银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好奇怪,他怎么会沦落至这里?”
“爷爷,他情况怎么样?”
顾长世闻听摇摇头:“这孩子应该是饿得,看样子是很长时间没有进食了。”
孤鹤雁闻听,差点没绷住,掉下眼泪。他去到街市,买来热乎乎的豆浆和包子。小诗丐一碗豆浆灌下肚,很快苏醒过来,醒来一眼便看见眼前诱人的包子,小诗丐也来不及多想,一把便抓过两个,狼吞虎咽起来。
顾爷爷轻拍他的后背,心疼道:“孩子,慢点吃,别噎着。”
孤鹤雁心疼的看着小诗丐,诧异的问:“小诗丐,你还认得我吗?你怎么会流浪到这里?”
小诗丐闻听那声音熟悉又亲切,细眼一看,不禁放声大哭。
原来,小诗丐在灵云寺得了孤鹤雁的赠金,没有能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倒给自己引来一场不曾料想的遭遇。小诗丐没有拿来给自己添置衣服,而是高兴地跑到街市,大吃了一顿。填饱了肚子,小诗丐又到街市买了一些酒食、香烛和冥纸,准备拿去母亲坟前祭拜。
谁料,他一身破衣烂衫,结账时,却不慎从怀中掏出金瓜子,这一切正好被一旁的贩马掮客看到。那名掮客看到一脸的吃惊,他料知小诗丐一定是得了意外之财,于是便起了贼心,就此一直尾随小诗丐,跟至他母亲坟前,在那里将小诗丐抢劫一空!
小诗丐跑到衙门府击鼓报案,可是,衙门府的官员如何会相信一个叫花子。再说了,小诗丐也不能将那金瓜子的来源说清楚,衙门府的人实在无法相信,一个小乞丐见到皇子又遇到仙人,还被他们赠金又赠银这样“荒诞又神仙的故事”,于是便以扰乱公堂之名,把小诗丐打将了出来。
小诗丐一气之下,便在衙门府门墙上挥毫泼墨,题下一首诗。这首诗是这样的:“尸旁点户马,位失人日儿。素见此类不?餐饱尔曹倒。”
这是一首藏头诗,意在讽刺衙门府的官员“尸位素餐”,懒政怠政。细琢磨此诗,此诗前两句皆是字谜,拆开了看,就是“驴竟”两个字,四句诗合在一起看,竟是前后两句话,痛骂官府:“尸位素餐,驴竟不倒”。
小诗丐的“壮举”因此激怒官府,他报案不成,反因一首讽刺诗被捕入狱,最后被官府定以“诽谤朝廷”罪,发送边疆流放。
也该着是小诗丐命中造化,押送途中,队伍突遇一场山洪,小诗丐便趁机逃脱,跑了出来。然而,人生地不熟,又不辩方向,他就此一路跑到了汴阳。
路上缺吃少喝,忍饥挨饿,小诗丐终于体力不支,昏倒在城墙跟下。也真是他命大福大,天意造化。恰巧,又被顾长世和孤鹤雁撞倒,就此捡回一条命!
三人结伴正往回走,突见后面山路尘土飞扬,打马扬鞭追来两人三马,马上两人皆是官兵装束,小诗丐和顾爷爷见了面露惊色,孤鹤雁轻声安慰:“莫要怕,有我在。”
来兵追至身前,为首一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孤鹤雁面前:“仙人追得我好苦,在下给孤仙人请安!”
孤鹤雁闻听来人声音十分熟悉,但看装扮却不认识,便问:“阁下何人?”
来人闻听,脱下官帽,仰起脸道:“孤仙人,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年终至啊!”
孤鹤雁这才发现,眼前之人,正是他从混沌山带下来的炼丹术士,因为他剃了满脸的蓬须,又一身官兵装扮,外加头上还戴着帽子,孤鹤雁竟一下没能认出他。
孤鹤雁诧异的问:“年终至,你怎么这身打扮?追我有何事?”
年终至起身道:“哎,孤仙人,说来话长,我且回头路上慢慢给你讲。”
原来,年终至从四皇子那儿得了密令,要不惜一切代价赶到茶溪镇,抢到《百官行秽录》。年终至生平第一次执行这么重要的差事,他自不敢怠慢,于是星夜兼程,带着五百名羽林兵赶往茶溪镇。
到了茶溪镇,拿下靳孝安,但他却无法取到《百官行秽录》。因为那册《百官行秽录》,被靳孝安和刘家女存放在一个山库里。那个山库,设计精巧,内藏机关,只能由内往外开启,强攻不得。更让人头疼的是,里面还有一个狼人守卫。
那个狼人,狼首人身,浑身毛发,看着就十分凶悍骇人。更让人无奈的是,狼人电眼如炬,幽现灵光,暗夜看人,摄人心魄。年终至带人抬着横木,准备把那个山门撞开。可是,那个狼人却发出怵人心魄的狼嚎之音,令进攻的士兵腿软发颤,不能前行,更不能举木。库门因此始终无法打开。
年终至投鼠忌器,又不能用火攻,于是他便想到了孤鹤雁。掐指一算,他觉得孤鹤雁应该还没有走远,于是便带人策马扬鞭,一路追赶,没想到,还真被他追上。
孤鹤雁闻听还是十分惊讶:“来此的路有千条,你怎么就知道追到这里?”
年终至闻听得意一笑:“孤仙人杀了刘家女和萨尔汗·帢彡,我料知你们一定会避开官道,因此,一路追来,遇见道有分岔,我便差三路人分头去追,如此追来,便被我追上。”
孤鹤雁闻听,赞叹的点点头。
回到茶溪镇,孤鹤雁让官兵再次尝试撞门,官兵未到近前,便被狼人的狼嚎之音吓得腿软发颤,再不能进。孤鹤雁随即摆摆手,让官兵们退下。随后,但见他口中默念有词,一时间,四下和天空顿时出现很多狼嚎之音,此起彼伏,怵人心魄。
听者无不惊栗,可那狼人闻听,却是与狼群遥相呼应,发出久违的悦声,最后竟主动的打开山门,似在恭迎。众官兵见状一拥而上,想要斩了那狼人,却被孤鹤雁大喝一声喝阻:“住手!不要加害于他,他不过一看守。”
“毕生囚禁于此,想必也不是他本意!”
年终至闻听便问:“那仙人打算我们怎么处置?”
孤鹤雁闻听,思忖一下道:“你们自取所需便是,我带他走。”
年终至闻听大喜,他抱拳一揖道:“感谢孤仙人出手相助,小可毕生不忘仙人大恩!”
孤鹤雁闻听道:“不必言谢。回去,还请替我向四皇子带好,请他照顾好容姑娘。”
年终至闻听,立时回道:“仙人这个尽可放心!四爷和容姑娘现在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我看不用多久,容姑娘可能就要摇身一变,变成王妃啦。”
孤鹤雁闻听,却不禁心中一凉,他随即感伤道:“嗯,那便好。如此,我便不必揪心了。”
言罢,孤鹤雁冲年终至要了一辆马车,载着狼人告别而去。
再说年终至,《百官行秽录》到手,他自知从此立下大功,四皇子日后必将倚重他为心腹。他野心大起,见财起意,遂将山库里的几万两黄金与白银掳掠一空。随后便下令,将茶溪镇内城的老幼妇孺尽数驱赶至山库内,随后,付之一炬。
当夜,有人说,茶溪镇上空半边天彤红,数里外都能闻到人的恸哭声,那哭声彻天,几月不绝!
且说这一日,二人行至汴阳城外,见城墙根下歪倒着一名乞丐,两只喜鹊正围在他手旁,啄食他压在手下的一点吃的。
顾长生医者仁心,便走过去查看,孤鹤雁也跟过去看,这一看不要紧,看得孤鹤雁心头一惊:那个乞丐脚上穿着一双与他身材极不相称,大得出奇的鞋子!
孤鹤雁心头一震,急忙蹲下身子,扒开遮掩在乞丐脸上的发丝,定睛一看,不禁叫出声:“小诗丐!”
顾爷爷闻听惊问:“怎么,你们认识?”
孤鹤雁点点头,随即便把他与小诗丐在灵云寺相识,赠送他金银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好奇怪,他怎么会沦落至这里?”
“爷爷,他情况怎么样?”
顾长世闻听摇摇头:“这孩子应该是饿得,看样子是很长时间没有进食了。”
孤鹤雁闻听,差点没绷住,掉下眼泪。他去到街市,买来热乎乎的豆浆和包子。小诗丐一碗豆浆灌下肚,很快苏醒过来,醒来一眼便看见眼前诱人的包子,小诗丐也来不及多想,一把便抓过两个,狼吞虎咽起来。
顾爷爷轻拍他的后背,心疼道:“孩子,慢点吃,别噎着。”
孤鹤雁心疼的看着小诗丐,诧异的问:“小诗丐,你还认得我吗?你怎么会流浪到这里?”
小诗丐闻听那声音熟悉又亲切,细眼一看,不禁放声大哭。
原来,小诗丐在灵云寺得了孤鹤雁的赠金,没有能就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倒给自己引来一场不曾料想的遭遇。小诗丐没有拿来给自己添置衣服,而是高兴地跑到街市,大吃了一顿。填饱了肚子,小诗丐又到街市买了一些酒食、香烛和冥纸,准备拿去母亲坟前祭拜。
谁料,他一身破衣烂衫,结账时,却不慎从怀中掏出金瓜子,这一切正好被一旁的贩马掮客看到。那名掮客看到一脸的吃惊,他料知小诗丐一定是得了意外之财,于是便起了贼心,就此一直尾随小诗丐,跟至他母亲坟前,在那里将小诗丐抢劫一空!
小诗丐跑到衙门府击鼓报案,可是,衙门府的官员如何会相信一个叫花子。再说了,小诗丐也不能将那金瓜子的来源说清楚,衙门府的人实在无法相信,一个小乞丐见到皇子又遇到仙人,还被他们赠金又赠银这样“荒诞又神仙的故事”,于是便以扰乱公堂之名,把小诗丐打将了出来。
小诗丐一气之下,便在衙门府门墙上挥毫泼墨,题下一首诗。这首诗是这样的:“尸旁点户马,位失人日儿。素见此类不?餐饱尔曹倒。”
这是一首藏头诗,意在讽刺衙门府的官员“尸位素餐”,懒政怠政。细琢磨此诗,此诗前两句皆是字谜,拆开了看,就是“驴竟”两个字,四句诗合在一起看,竟是前后两句话,痛骂官府:“尸位素餐,驴竟不倒”。
小诗丐的“壮举”因此激怒官府,他报案不成,反因一首讽刺诗被捕入狱,最后被官府定以“诽谤朝廷”罪,发送边疆流放。
也该着是小诗丐命中造化,押送途中,队伍突遇一场山洪,小诗丐便趁机逃脱,跑了出来。然而,人生地不熟,又不辩方向,他就此一路跑到了汴阳。
路上缺吃少喝,忍饥挨饿,小诗丐终于体力不支,昏倒在城墙跟下。也真是他命大福大,天意造化。恰巧,又被顾长世和孤鹤雁撞倒,就此捡回一条命!
三人结伴正往回走,突见后面山路尘土飞扬,打马扬鞭追来两人三马,马上两人皆是官兵装束,小诗丐和顾爷爷见了面露惊色,孤鹤雁轻声安慰:“莫要怕,有我在。”
来兵追至身前,为首一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孤鹤雁面前:“仙人追得我好苦,在下给孤仙人请安!”
孤鹤雁闻听来人声音十分熟悉,但看装扮却不认识,便问:“阁下何人?”
来人闻听,脱下官帽,仰起脸道:“孤仙人,你不认得我了吗?我是年终至啊!”
孤鹤雁这才发现,眼前之人,正是他从混沌山带下来的炼丹术士,因为他剃了满脸的蓬须,又一身官兵装扮,外加头上还戴着帽子,孤鹤雁竟一下没能认出他。
孤鹤雁诧异的问:“年终至,你怎么这身打扮?追我有何事?”
年终至起身道:“哎,孤仙人,说来话长,我且回头路上慢慢给你讲。”
原来,年终至从四皇子那儿得了密令,要不惜一切代价赶到茶溪镇,抢到《百官行秽录》。年终至生平第一次执行这么重要的差事,他自不敢怠慢,于是星夜兼程,带着五百名羽林兵赶往茶溪镇。
到了茶溪镇,拿下靳孝安,但他却无法取到《百官行秽录》。因为那册《百官行秽录》,被靳孝安和刘家女存放在一个山库里。那个山库,设计精巧,内藏机关,只能由内往外开启,强攻不得。更让人头疼的是,里面还有一个狼人守卫。
那个狼人,狼首人身,浑身毛发,看着就十分凶悍骇人。更让人无奈的是,狼人电眼如炬,幽现灵光,暗夜看人,摄人心魄。年终至带人抬着横木,准备把那个山门撞开。可是,那个狼人却发出怵人心魄的狼嚎之音,令进攻的士兵腿软发颤,不能前行,更不能举木。库门因此始终无法打开。
年终至投鼠忌器,又不能用火攻,于是他便想到了孤鹤雁。掐指一算,他觉得孤鹤雁应该还没有走远,于是便带人策马扬鞭,一路追赶,没想到,还真被他追上。
孤鹤雁闻听还是十分惊讶:“来此的路有千条,你怎么就知道追到这里?”
年终至闻听得意一笑:“孤仙人杀了刘家女和萨尔汗·帢彡,我料知你们一定会避开官道,因此,一路追来,遇见道有分岔,我便差三路人分头去追,如此追来,便被我追上。”
孤鹤雁闻听,赞叹的点点头。
回到茶溪镇,孤鹤雁让官兵再次尝试撞门,官兵未到近前,便被狼人的狼嚎之音吓得腿软发颤,再不能进。孤鹤雁随即摆摆手,让官兵们退下。随后,但见他口中默念有词,一时间,四下和天空顿时出现很多狼嚎之音,此起彼伏,怵人心魄。
听者无不惊栗,可那狼人闻听,却是与狼群遥相呼应,发出久违的悦声,最后竟主动的打开山门,似在恭迎。众官兵见状一拥而上,想要斩了那狼人,却被孤鹤雁大喝一声喝阻:“住手!不要加害于他,他不过一看守。”
“毕生囚禁于此,想必也不是他本意!”
年终至闻听便问:“那仙人打算我们怎么处置?”
孤鹤雁闻听,思忖一下道:“你们自取所需便是,我带他走。”
年终至闻听大喜,他抱拳一揖道:“感谢孤仙人出手相助,小可毕生不忘仙人大恩!”
孤鹤雁闻听道:“不必言谢。回去,还请替我向四皇子带好,请他照顾好容姑娘。”
年终至闻听,立时回道:“仙人这个尽可放心!四爷和容姑娘现在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我看不用多久,容姑娘可能就要摇身一变,变成王妃啦。”
孤鹤雁闻听,却不禁心中一凉,他随即感伤道:“嗯,那便好。如此,我便不必揪心了。”
言罢,孤鹤雁冲年终至要了一辆马车,载着狼人告别而去。
再说年终至,《百官行秽录》到手,他自知从此立下大功,四皇子日后必将倚重他为心腹。他野心大起,见财起意,遂将山库里的几万两黄金与白银掳掠一空。随后便下令,将茶溪镇内城的老幼妇孺尽数驱赶至山库内,随后,付之一炬。
当夜,有人说,茶溪镇上空半边天彤红,数里外都能闻到人的恸哭声,那哭声彻天,几月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