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号和义安号的军官们对舰艇性能了如指掌。

  在面对可能的威胁时,他们主要依靠舰尾机库上方的远程监视雷达提供预警信息。

  制导导弹和舰炮的雷达则只能在最后关头发挥作用。

  编队指挥官杨良玉接到指示,在返航途中要参与一次海空对抗演习。

  根据演习方案,除了最终的打靶环节外,他们的任务似乎并不显眼。

  而且,由于缺乏数据链支持,即使同属红方的航空兵单位也无法进行直接沟通。

  “难道我们的角色只是陪衬?”

  杨良玉思考后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是这次演习的活靶子。”

  尽管感到无奈,杨良玉还是将指挥权交给了身旁的舰长,并着手准备防空措施。

  毕竟,能够参与实弹射击的机会并不多见,即便是在演习中。

  不久,舰上的两坐标雷达捕捉到了大约200公里外的一对目标——一架较大的飞机和一架较小的飞机。

  雷达操作员很快意识到,实际上有三个目标:两个靠近飞行的大型飞机被误认为是一个信号。

  虽然雷达精度有限,但经验丰富的团队还是迅速做出了准确判断。

  预警雷达在这个时期的主要作用是提前发现威胁,但它们还不足以承担引导防空火力这样复杂的任务。

  雷达员盯着屏幕上的目标,经过一番分析后说道:“根据飞行速度和高度判断,这应该是两架大型飞机,很可能是来自2师的轰6d轰炸机。”

  尽管双坐标雷达无法提供具体的高度数据,但从200公里外就能探测到的目标显然不是低空飞行的。

  “我们现在能做什么?”杨良玉看着屏幕上逐渐接近的空中目标问道。

  对于他这一代的老海军指挥官来说,舰载雷达防空系统还是个新奇事物,因此他选择让更熟悉这些技术的113舰舰长负责指挥。

  “我们将等待对方发射武器,然后先尝试用主动干扰手段阻止导弹锁定我们。如果不行,我们就准备进行硬杀伤拦截。”

  雷达长解释道,并没有提及击落敌机的计划,因为海红旗7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只有10公里,而现代反舰武器通常不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发射。

  “这感觉太被动了。”站在CIC中间的杨良玉感慨道。

  二十年前他在海军服役时,作战方式还比较直接,但现在战争变得更加复杂,即便士兵们的勇气不变,技术跟不上也难以应对现代战争。

  雷达长补充说:“我们的装备已经比过去好多了。

  我以前在519舰上,只有354型对海雷达可以勉强用于低空搜索,其他的都依赖观察手的眼睛。”

  “确实,想要在防空战中占据优势,我们需要像S-300或标准2那样的远程防空导弹。”

  雷达长继续说道,这样的评论由基层军官说出来倒也合适。

  “这需要时间。”杨良玉回应道。

  心情因想到漂亮国海军已有几十艘可发射远程防空导弹的军舰,甚至邻国岛国也有金刚级驱逐舰而变得沉重。

  华夏海军还需等待一到两年,才能迎来第一艘外购的现代化驱逐舰,其防空能力与预期仍有差距。

  指挥官虽未将忧虑形于色,内心却已在思考如何迅速提升海军的区域防空实力。

  “我们应已进入鹰击6导弹的射程。”CIC(战斗信息中心)内原本静谧无声,

  突然,雷达员报告:“但未见任何发射迹象。”

  按演习安排,轰6轰炸机应向他们发射改装的靶弹模拟攻击。

  如果反制前发射,蓝方胜;若提前被红方反制,则红方胜。

  即便如此,为了训练目的,两枚靶弹仍会发射,只是结果无关紧要。

  “是距离太远导致看不见吗?”

  “应该不是……等等,雷达上出现了新目标,在我们和蓝方三架战机之间移动。”

  众人视线再次聚焦到CIC中央屏幕,一个模糊信号正远离舰只飞去。

  “这是红方的增援吗?”

  “只有一架飞机吗?”

  “可能几架重叠在一起,所以显示不清楚。”

  “但360型雷达的分辨率不该这么差。”

  导演部仅透露了演习框架,具体兵力配置未知,因此CIC内议论纷纷。

  舰长洞察到了一些端倪:“先别管这个,枪炮长,准备拦截靶机。这次演习的结果可能与我们关系不大,但靶弹拦截一定要成功!”

  在岛城号和义安号备战时,一场无形的电磁较量已在空中悄然展开。

  运8J预警机上的搜水2000MS雷达早在250公里外就捕捉到了两舰的雷达信号。

  根据计划,沈强指示机组引导两架低空飞行的轰6D轰炸机前进,在约100公里处对目标实施攻击。

  这正是运8J预警机最初研发的功能——在敌舰防空范围之外,为低空飞行的反舰导弹载机提供导航。

  看起来这次演习进行得很顺利。

  如果攻击机不是老旧的轰6D,而是更先进的歼轰7,它可以在低空快速接近目标;

  水面舰艇可能只有在最后一刻才能察觉到正在爬升准备发射导弹的攻击机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一切似乎平静无波,几乎让人觉得这只是例行的模拟演练。

  然而,就在两架轰炸机快要进入攻击位置时,后舱的雷达操作员突然报告说失去了对两艘舰艇的追踪。

  “信号丢失了?”

  飞行员沈强惊讶地问:“雷达显示怎么样?”

  “我们接收到的是信号过载,即使切换到抗干扰模式也无济于事。”

  这显然是受到了对方电子战手段的干扰。

  沈强扫了一眼威胁告警系统,只见上面显示仅有来自两侧的米波和厘米波信号,他心里清楚;

  这些应该是来自敌方052型驱逐舰和053H2G型护卫舰的搜索雷达。

  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水面舰艇和飞机间无法直接通信,除非导演部作弊,否则红方要想发现他们只能依赖雷达。

  不过,考虑到歼轰7上的雷达对空探测距离有限,要在广阔的空域中找到三架飞机并非易事;

  而且,如果被X波段火控雷达捕捉到,警告装置理应会发出警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最新章节,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