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璧城。
孝昌二年夏末,王思政终于修好了柏璧城。
柏壁城北临汾河,南依峨嵋岭,居高临下,三面环沟,且周围的农田可以屯粮驻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顺汾水而下,从晋阳要前往关中或是洛阳,此地乃是必经之路。
在经历过夏州的胡乱之后,李爽更设了吐京、离石二镇的州兵,暂时解决了唐州西北面的威胁。
柏璧城的存在,可以让唐州之兵控扼河东,也能够防卫平阳郡的核心农业地区。
李爽带着部曲来到了这座城池之中,见到了王思政。
数月未见,他整个人变得有些消瘦,不过却更加干练了。
“刺史!”
王思政拱手一礼,带着李爽走上了城墙。
这座城池不是王思政建造的,早在北魏明帝时期,大约百多年前,便已经筑造完成。
当时建造这座城的目的,便是为了扼守要道,防止来自关中和河东南面的威胁。
李爽登高,看着城池周围的田地,如今田地里的粟已然成熟,快要到收割的时节,不由得有些欣慰。
在这乱世之中,粮食才是最为重要的。
“思政,你做得很不错!”
“此乃属下应尽之责。”
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看了一圈,回到了城中。
府邸之中,早已经有人在等候了。
薛修义、裴庆孙带着一大群人,一看李爽来了,便立刻站了起来。
“唐郡公!”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见我?”
“郡公,各县乱了。”
天下大乱,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意思,更是意味着北魏整个治理体系的失效。
一州一地的混乱,会向周围扩散,波及到其他地区。
最后,没有一片地方会再是净土!
比如萧宝夤在关中,和莫折念生、胡琛这些人打得有来有回的,却始终无法按住他们,平定乱局。
混乱则一直在扩大!
受此影响,河东地区其余几个郡也发生了骚乱。
不过,那几个郡的事情并不归李爽管。河东属于司州,其余的郡县属于朝廷直辖。
“那就派兵去平乱呗!”
李爽这么轻飘飘的一句,其余人都坐不住了。
在场的基本上是各郡各县的豪族族长。
河东郡望,汾阴薛氏、闻喜裴氏、解县柳氏为最。
这些大家族有条件在当地建造坞堡,招聚流亡,抵御乱兵,可一些小的豪族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他们不得不待在当地的县城中,才有足够的保护。
可这样一来,他们在县城外的田地,就管不了了。
这些豪族本身也是北魏治理体系下的受益者,可眼看朝廷的治理体系失效,他们急了。
尤其是快要到秋收时节了,到时候乱民哄抢,他们这一年可就白干了。
“朝廷要是有兵可派那就好了!”
薛修义忽然大声嚷嚷道。
他这么一起哄,众人的情绪被点燃了。
“薛将军说的是啊,朝廷要有兵早就派了。朝廷如今的兵都去了河北、关中,哪里还顾得上这里。”
李爽点了点头,安慰道:
“你们的忧虑我理解,可是我只是小小的唐州刺史外加河东郡守,能管的只有盐务和安邑周围的防务。”
如今整个河东地区,手里有最多的兵的就是李爽了。
眼看他打算撒手不管,众人当即心碎了。
“朝廷不管这河东百姓,难道郡公就忍见到河东百姓遭受兵害而置之不管么?”
李爽赶忙斥责了道:
“不可如此说话,若是传了出去,这可是谋逆之言啊!”
听到谋逆这两个字,在场一众人都沉默了。
显然,众人心中还是对洛阳朝廷有着忌惮的。
李爽叹息道:
“不瞒大家说,你们难,我也难啊!”
众人听了,忍不住问道:
“郡公何意?”
“河北和关中的战事久久不能平定,朝廷开支不足,又要加赋税了。”
“怎么又要加赋税了,这次加多少?”
“听说是要先行征收五年的赋税,将来可能还要再加!”
“这么多!”
朝廷虽然失去了河东等地的图籍,可是税收还是有标准的,找不到逃亡的百姓,还找不到这些有人有田的豪族么?
便在此时,薛修义又适时的说道:
“谋逆就谋逆,难道朝廷不管我们,我们自己不能想办法么?”
“对啊,我等愿听郡公的号令!”
“使不得使不得!”
李爽赶忙退却,可这些豪族的首领却站了起来,拱手道:
“郡公不答应我等,我等就撞死在这里!”
李爽仿佛失去了力气一半,一屁股坐了下来,捂着自己的脸。
“为了这河东百姓,为了尔等,我也就勉为其难给你们出出主意吧!”
“我等从今往后,但听白马城的号令。”
“首先,我们这不是谋逆,只是为了防止朝廷的乱命之下,河东出现更大的暴乱。”
“郡公说的是!”
“其次,如今朝廷失去了图籍,可各郡各县的官员还是在的。要阻止朝廷的乱命,就必须让这些官员都离开,换上我们河东本地的士人。”
“可如何让他们离开呢?”
“这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李爽说完之后,在场众人都是若有所思。
薛修义一笑,拱手道:
“郡公放心,我有九种方法让他们离开,九种!”
李爽听了,点了点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切断道路,占据龙门、蒲板津等渡口,扼守轵关陉。”
“我等明白了!”
李爽站了起来,看着众人,高声道:
“我要再次说一遍,我们所作的一切不是在谋逆,只是用朝廷不能理解的方式在为朝廷分忧,尔等可知?”
“我等明白!”
“谁要是敢扛起反旗,我定斩不饶!”
“诺!”
薛修义此时叹道:
“郡公真乃是这大魏一等一的忠臣啊,可惜朝廷之中,奸臣当道,不明忠奸。以郡公之才能与威望,如今还只是一个小小郡公,便是国公、王爵,又有何不可?”
“我等愿为大王麾下之臣!”
“不可如此啊!”
王思政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非但没有一丝的忧虑,还有隐隐的小期待。
李爽若是真的当了王,自己该是什么职位呢?
孝昌二年夏末,王思政终于修好了柏璧城。
柏壁城北临汾河,南依峨嵋岭,居高临下,三面环沟,且周围的农田可以屯粮驻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顺汾水而下,从晋阳要前往关中或是洛阳,此地乃是必经之路。
在经历过夏州的胡乱之后,李爽更设了吐京、离石二镇的州兵,暂时解决了唐州西北面的威胁。
柏璧城的存在,可以让唐州之兵控扼河东,也能够防卫平阳郡的核心农业地区。
李爽带着部曲来到了这座城池之中,见到了王思政。
数月未见,他整个人变得有些消瘦,不过却更加干练了。
“刺史!”
王思政拱手一礼,带着李爽走上了城墙。
这座城池不是王思政建造的,早在北魏明帝时期,大约百多年前,便已经筑造完成。
当时建造这座城的目的,便是为了扼守要道,防止来自关中和河东南面的威胁。
李爽登高,看着城池周围的田地,如今田地里的粟已然成熟,快要到收割的时节,不由得有些欣慰。
在这乱世之中,粮食才是最为重要的。
“思政,你做得很不错!”
“此乃属下应尽之责。”
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
看了一圈,回到了城中。
府邸之中,早已经有人在等候了。
薛修义、裴庆孙带着一大群人,一看李爽来了,便立刻站了起来。
“唐郡公!”
“什么事情这么着急见我?”
“郡公,各县乱了。”
天下大乱,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意思,更是意味着北魏整个治理体系的失效。
一州一地的混乱,会向周围扩散,波及到其他地区。
最后,没有一片地方会再是净土!
比如萧宝夤在关中,和莫折念生、胡琛这些人打得有来有回的,却始终无法按住他们,平定乱局。
混乱则一直在扩大!
受此影响,河东地区其余几个郡也发生了骚乱。
不过,那几个郡的事情并不归李爽管。河东属于司州,其余的郡县属于朝廷直辖。
“那就派兵去平乱呗!”
李爽这么轻飘飘的一句,其余人都坐不住了。
在场的基本上是各郡各县的豪族族长。
河东郡望,汾阴薛氏、闻喜裴氏、解县柳氏为最。
这些大家族有条件在当地建造坞堡,招聚流亡,抵御乱兵,可一些小的豪族就没有这个条件了,他们不得不待在当地的县城中,才有足够的保护。
可这样一来,他们在县城外的田地,就管不了了。
这些豪族本身也是北魏治理体系下的受益者,可眼看朝廷的治理体系失效,他们急了。
尤其是快要到秋收时节了,到时候乱民哄抢,他们这一年可就白干了。
“朝廷要是有兵可派那就好了!”
薛修义忽然大声嚷嚷道。
他这么一起哄,众人的情绪被点燃了。
“薛将军说的是啊,朝廷要有兵早就派了。朝廷如今的兵都去了河北、关中,哪里还顾得上这里。”
李爽点了点头,安慰道:
“你们的忧虑我理解,可是我只是小小的唐州刺史外加河东郡守,能管的只有盐务和安邑周围的防务。”
如今整个河东地区,手里有最多的兵的就是李爽了。
眼看他打算撒手不管,众人当即心碎了。
“朝廷不管这河东百姓,难道郡公就忍见到河东百姓遭受兵害而置之不管么?”
李爽赶忙斥责了道:
“不可如此说话,若是传了出去,这可是谋逆之言啊!”
听到谋逆这两个字,在场一众人都沉默了。
显然,众人心中还是对洛阳朝廷有着忌惮的。
李爽叹息道:
“不瞒大家说,你们难,我也难啊!”
众人听了,忍不住问道:
“郡公何意?”
“河北和关中的战事久久不能平定,朝廷开支不足,又要加赋税了。”
“怎么又要加赋税了,这次加多少?”
“听说是要先行征收五年的赋税,将来可能还要再加!”
“这么多!”
朝廷虽然失去了河东等地的图籍,可是税收还是有标准的,找不到逃亡的百姓,还找不到这些有人有田的豪族么?
便在此时,薛修义又适时的说道:
“谋逆就谋逆,难道朝廷不管我们,我们自己不能想办法么?”
“对啊,我等愿听郡公的号令!”
“使不得使不得!”
李爽赶忙退却,可这些豪族的首领却站了起来,拱手道:
“郡公不答应我等,我等就撞死在这里!”
李爽仿佛失去了力气一半,一屁股坐了下来,捂着自己的脸。
“为了这河东百姓,为了尔等,我也就勉为其难给你们出出主意吧!”
“我等从今往后,但听白马城的号令。”
“首先,我们这不是谋逆,只是为了防止朝廷的乱命之下,河东出现更大的暴乱。”
“郡公说的是!”
“其次,如今朝廷失去了图籍,可各郡各县的官员还是在的。要阻止朝廷的乱命,就必须让这些官员都离开,换上我们河东本地的士人。”
“可如何让他们离开呢?”
“这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
李爽说完之后,在场众人都是若有所思。
薛修义一笑,拱手道:
“郡公放心,我有九种方法让他们离开,九种!”
李爽听了,点了点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切断道路,占据龙门、蒲板津等渡口,扼守轵关陉。”
“我等明白了!”
李爽站了起来,看着众人,高声道:
“我要再次说一遍,我们所作的一切不是在谋逆,只是用朝廷不能理解的方式在为朝廷分忧,尔等可知?”
“我等明白!”
“谁要是敢扛起反旗,我定斩不饶!”
“诺!”
薛修义此时叹道:
“郡公真乃是这大魏一等一的忠臣啊,可惜朝廷之中,奸臣当道,不明忠奸。以郡公之才能与威望,如今还只是一个小小郡公,便是国公、王爵,又有何不可?”
“我等愿为大王麾下之臣!”
“不可如此啊!”
王思政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非但没有一丝的忧虑,还有隐隐的小期待。
李爽若是真的当了王,自己该是什么职位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可汗回忆录,天可汗回忆录最新章节,天可汗回忆录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天可汗回忆录,天可汗回忆录最新章节,天可汗回忆录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