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哲知道公孙瓒绝对能猜到他想干什么。
公孙瓒也知道魏哲知道他能猜到。
但即便如此,公孙瓒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攻打袁绍。
因为魏哲的战场优势,此刻公孙瓒也能享受到。
韩馥用性命为代价在袁绍的根基中扎下的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除的。
即便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袁绍本人亦是享誉天下的名士。
可当邺城兵变的消息在冀州传开之后,依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比如出身阴安审氏的审配虽接受了袁绍的征辟,但出身寒门的田丰却拒绝了。
毕竟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年轻时就被太尉府所辟,成年后更是顺利举茂才,最后更是留在洛阳担任待御史,交游广阔。若不是见阉宦擅朝,英贤被害,才弃官归家,田丰如今至少也是个两千石。
再加上他本就是小门小户,不像审配还要受宗族拖累。
于是在收到袁绍的征辟后毫不犹豫的将别驾印绶扔出门外,称恐污清白之家。
可见传言中田丰的刚烈秉性还真不带一点夸张的,甚至有所收敛。
而当袁绍得知此事之后气得当场便拔剑怒吼道:“老贼安敢辱我?”
说罢面红耳赤的袁绍便命麹义率兵前往巨鹿,准备屠田丰满门。
面对怒极而起的袁绍,即便是许攸都没敢阻拦。
毕竟田丰都这么决绝了,那么对他们来说也确实没什么用了。
然而当麹义率兵赶到巨鹿时,田丰却早已在乡党的掩护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麹义自幼在凉州长大,麾下也多是由凉州乡党组成的私兵部曲。
于是见田丰已然离开,大怒之下当即拷问左右邻居,追寻其下落。
因此之故,任县一日之间几有百余人破家身亡。
即便最后麹义经过拷问得知田丰已然潜藏在大陆泽之中,但也为时已晚。
无奈之下,麹义也只能空着手回邺城复命。
然而经过他这么一折腾,导致巨鹿士民对袁绍越发反感。
于是乎本来声名狼藉的公孙瓒在袁绍的衬托下竟然也享受了一把王师待遇。
无论是抵抗意志还是军队士气,巨鹿郡几乎都大大打了一个折扣。
虽然袁绍幕府不厌其烦的昭告冀州诸郡韩馥是暴病而亡,也依旧没什么用。
冀州本土势力依旧议论纷纷,对袁绍褒贬不一,一时间暗流汹涌。
而这种情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本来还在相互拉锯的安平国直接一溃千里。
先前还能勉强抵抗住公孙瓒大军的安平国,这次轻易就被公孙瓒拿下了。
这让决定孤注一掷的公孙瓒精神大振,当即一鼓作气攻入巨鹿郡。
……
巨鹿郡,任城县。
西门外,看着洞开的县城大门公孙瓒嘴角不由高高扬起。
说来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了。
尤其是前阵子失去幽州大本营之后,公孙瓒大军的士气几乎跌入了低谷。
这也是为什么本来势如破竹的公孙瓒会在安平国被韩馥拦住的原因。
不过高兴归高兴,公孙瓒到底还是没有得意忘形。
“入城,拿下武库、粮仓,速速征兵!”
随着公孙瓒命令一下,严纲等人顿时四散离去。
现如今公孙瓒的统治模式堪称是简陋至极,他所占领的冀州郡县基本上都是处于军管状态。
那些主动依附的城池还好,公孙瓒最多也就索要些粮草、骡马、苦力。
但若是被公孙瓒大军攻下来的城池,那基本上都会成为他的军费来源。
不过也正是靠着这种粗犷的手法,导致公孙瓒现在的势头甚猛。
毕竟以杂兵为前驱、精锐为后手的战术本就是边塞汉军的老手艺了。
当然,这种粗犷的模式时间一久肯定会出问题的。
但问题在于,公孙瓒现在压根就懒得考虑更加长久的事情。
若是不能渡过眼前这个难关,他还剩下多少时间都是个未知数。
于是在公孙瓒这种一往无前、不死不休的心态下,其麾下大军简直所向披靡。
此消彼长之下,没过多久巨鹿郡竟然也迅速陷落了。
当消息传到邺城,一直讲究名士风度的袁绍这回彻底慌了。
毕竟巨鹿一失,魏郡可就近在咫尺了。
……
魏郡,邺城。
州牧府大堂,只见袁绍一脸焦躁道:“大敌当前,诸位可有良策?”
此刻袁绍的眼神那叫一个诚恳,看向许攸等人谋士的眼神甚至带有一丝恳求。
然而面对公孙瓒如此迅猛的攻势,一时间许攸等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没办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他们只是谋士又不是武将。
至少他们不是那种能在战场之上力挽狂澜的惊世谋臣。
不过正当袁绍焦虑不安之际,却见刚刚进入幕府的审配缓缓出列。
见此情形,袁绍顿时大喜道:“正南计将安出?”
审配闻言也不客气,直接挺身而立道:“请明公屏退左右。”
此言一出,同处一室的许攸、郭图等人顿时脸色一黑,大为不满。
要知道论资历他们才是跟随袁绍最久的元从老臣。
审配这么一说,显然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袁绍闻言亦是面露犹豫之色道:“正南有话但说无妨,此间俱乃我心腹之臣,无需有什么顾虑。”
可审配却直接了当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我虽有良策,然却不可入六耳,否则效用难成。”
说实在的,审配还真不是故意挑衅许攸等人。
实在是当下这个社会风气所致,很多事情压根没办法保密。
要知道当年王芬谋刺先帝这种大事都能搞得沸沸扬扬,可见时人的保密意识。
故此许攸等人虽是袁绍元从、幕府老臣,但审配依旧不敢大意,谁知道许攸会不会突然跑到敌营反戈一击。
毕竟他这个计策说起来很简单,但只要传出去些许风声就不灵了。
而见审配如此坚持,焦虑难耐的袁绍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不过为了给许攸这些元从老臣留点面子,他并未选择将左右文武屏退,而是带着审配离开大堂,前往书房另叙。
可即便如此许攸等人的面色依旧瞬间黑了下来,那叫一个难看……
公孙瓒也知道魏哲知道他能猜到。
但即便如此,公孙瓒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攻打袁绍。
因为魏哲的战场优势,此刻公孙瓒也能享受到。
韩馥用性命为代价在袁绍的根基中扎下的刺,可不是那么容易就消除的。
即便汝南袁氏是四世三公,袁绍本人亦是享誉天下的名士。
可当邺城兵变的消息在冀州传开之后,依旧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比如出身阴安审氏的审配虽接受了袁绍的征辟,但出身寒门的田丰却拒绝了。
毕竟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年轻时就被太尉府所辟,成年后更是顺利举茂才,最后更是留在洛阳担任待御史,交游广阔。若不是见阉宦擅朝,英贤被害,才弃官归家,田丰如今至少也是个两千石。
再加上他本就是小门小户,不像审配还要受宗族拖累。
于是在收到袁绍的征辟后毫不犹豫的将别驾印绶扔出门外,称恐污清白之家。
可见传言中田丰的刚烈秉性还真不带一点夸张的,甚至有所收敛。
而当袁绍得知此事之后气得当场便拔剑怒吼道:“老贼安敢辱我?”
说罢面红耳赤的袁绍便命麹义率兵前往巨鹿,准备屠田丰满门。
面对怒极而起的袁绍,即便是许攸都没敢阻拦。
毕竟田丰都这么决绝了,那么对他们来说也确实没什么用了。
然而当麹义率兵赶到巨鹿时,田丰却早已在乡党的掩护下消失的无影无踪。
麹义自幼在凉州长大,麾下也多是由凉州乡党组成的私兵部曲。
于是见田丰已然离开,大怒之下当即拷问左右邻居,追寻其下落。
因此之故,任县一日之间几有百余人破家身亡。
即便最后麹义经过拷问得知田丰已然潜藏在大陆泽之中,但也为时已晚。
无奈之下,麹义也只能空着手回邺城复命。
然而经过他这么一折腾,导致巨鹿士民对袁绍越发反感。
于是乎本来声名狼藉的公孙瓒在袁绍的衬托下竟然也享受了一把王师待遇。
无论是抵抗意志还是军队士气,巨鹿郡几乎都大大打了一个折扣。
虽然袁绍幕府不厌其烦的昭告冀州诸郡韩馥是暴病而亡,也依旧没什么用。
冀州本土势力依旧议论纷纷,对袁绍褒贬不一,一时间暗流汹涌。
而这种情况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本来还在相互拉锯的安平国直接一溃千里。
先前还能勉强抵抗住公孙瓒大军的安平国,这次轻易就被公孙瓒拿下了。
这让决定孤注一掷的公孙瓒精神大振,当即一鼓作气攻入巨鹿郡。
……
巨鹿郡,任城县。
西门外,看着洞开的县城大门公孙瓒嘴角不由高高扬起。
说来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了。
尤其是前阵子失去幽州大本营之后,公孙瓒大军的士气几乎跌入了低谷。
这也是为什么本来势如破竹的公孙瓒会在安平国被韩馥拦住的原因。
不过高兴归高兴,公孙瓒到底还是没有得意忘形。
“入城,拿下武库、粮仓,速速征兵!”
随着公孙瓒命令一下,严纲等人顿时四散离去。
现如今公孙瓒的统治模式堪称是简陋至极,他所占领的冀州郡县基本上都是处于军管状态。
那些主动依附的城池还好,公孙瓒最多也就索要些粮草、骡马、苦力。
但若是被公孙瓒大军攻下来的城池,那基本上都会成为他的军费来源。
不过也正是靠着这种粗犷的手法,导致公孙瓒现在的势头甚猛。
毕竟以杂兵为前驱、精锐为后手的战术本就是边塞汉军的老手艺了。
当然,这种粗犷的模式时间一久肯定会出问题的。
但问题在于,公孙瓒现在压根就懒得考虑更加长久的事情。
若是不能渡过眼前这个难关,他还剩下多少时间都是个未知数。
于是在公孙瓒这种一往无前、不死不休的心态下,其麾下大军简直所向披靡。
此消彼长之下,没过多久巨鹿郡竟然也迅速陷落了。
当消息传到邺城,一直讲究名士风度的袁绍这回彻底慌了。
毕竟巨鹿一失,魏郡可就近在咫尺了。
……
魏郡,邺城。
州牧府大堂,只见袁绍一脸焦躁道:“大敌当前,诸位可有良策?”
此刻袁绍的眼神那叫一个诚恳,看向许攸等人谋士的眼神甚至带有一丝恳求。
然而面对公孙瓒如此迅猛的攻势,一时间许攸等人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没办法,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他们只是谋士又不是武将。
至少他们不是那种能在战场之上力挽狂澜的惊世谋臣。
不过正当袁绍焦虑不安之际,却见刚刚进入幕府的审配缓缓出列。
见此情形,袁绍顿时大喜道:“正南计将安出?”
审配闻言也不客气,直接挺身而立道:“请明公屏退左右。”
此言一出,同处一室的许攸、郭图等人顿时脸色一黑,大为不满。
要知道论资历他们才是跟随袁绍最久的元从老臣。
审配这么一说,显然是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袁绍闻言亦是面露犹豫之色道:“正南有话但说无妨,此间俱乃我心腹之臣,无需有什么顾虑。”
可审配却直接了当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我虽有良策,然却不可入六耳,否则效用难成。”
说实在的,审配还真不是故意挑衅许攸等人。
实在是当下这个社会风气所致,很多事情压根没办法保密。
要知道当年王芬谋刺先帝这种大事都能搞得沸沸扬扬,可见时人的保密意识。
故此许攸等人虽是袁绍元从、幕府老臣,但审配依旧不敢大意,谁知道许攸会不会突然跑到敌营反戈一击。
毕竟他这个计策说起来很简单,但只要传出去些许风声就不灵了。
而见审配如此坚持,焦虑难耐的袁绍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不过为了给许攸这些元从老臣留点面子,他并未选择将左右文武屏退,而是带着审配离开大堂,前往书房另叙。
可即便如此许攸等人的面色依旧瞬间黑了下来,那叫一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