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80章:细微之处见功夫【2/2】

小说:汉官 作者:江汉 更新时间:2025-03-30 09:12:04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初平三年,春正月,朔日。

  鸡鸣时分,天还未亮左将军府侍从便忙活着布置帷帐、席位。

  至于幕府之外更是早早便有仪卫持戟、举幡分立两侧,威武异常。

  随着天边逐渐泛起了鱼肚白,街道上依旧透着刺骨的寒意,不过幕府之中却已然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幽州刺史国渊、瀛洲刺史氏仪、辽州刺史邴原、涿郡太守公孙昭、渔阳郡太守华歆、章武太守孙邵、高阳太守任峻、河间相管休、渤海太守沮授等等,除并州、青州外,魏哲治下诸郡太守几乎悉数到场。

  除此之外,戏志才、田丰、赵云、华佗、田畴等幕府僚属也都身着官服、腰佩印绶,打扮庄重的在议事厅外间院落等候着。

  由于眼下乃是正旦,所以众人都是笑脸盈盈相互寒暄着。

  只不过言语之下,不少人都在互相打量着。

  比如刚刚回到蓟县的沮授就看着不远处的田丰微笑颔首,主动释放善意。

  田丰见状也没有冷脸,亦是回之以礼。

  毕竟他只是性情刚直,又不是脑子有问题,正常的人际往来他还是懂的。

  与此同时,院落中的其他人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一番打量之后,沮授心中不由一阵暗自叹息。

  传闻果然不假,如今幕府治下确实是青州人一家独大。

  相比之下,军中这种情况反而要轻一些,主要将校多来自于天下各地。

  如果按照地域来划分团体的话,其实主要就是幽州人与青州人。

  至于像沮授、田丰这样的冀州人,如今还只能算是边角料,不足一提。

  然而沮授用心观察了片刻之后却发现,此间众人貌似并不以乡党论交。

  亦或者……乡党与否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立场。

  比如安东大都护元骏,本身也算是老幽州人,但却与上谷太守刘肃、右北平太守南竭等幽州乡党并不热络,反而与青州人谈笑甚欢。

  至于去岁被魏哲从幽州干吏中简拔的上谷太守刘肃、右北平太守南竭,也没有困于一隅之见,反而主动向任峻、沮授等外州人释放善意。

  倒不是他们想要窜连搞什么大阴谋,而是纯属出于政治生物的本能。

  当察觉到这一点之后,沮授本以为在幽州人内部可能还有辽东人一派。

  然而转念一想,沮授便主动否定了这个想法。

  相比于地域之分,恐怕辽东元从才是那些人身上最大的共性!

  所以刘肃、南竭等人其实与他、田丰、任峻等人一样,都是后来的新人。

  想到这里,沮授对幕府局势顿时明晰不少。

  至少在听他们寒暄的时候,多多少少已经能猜出一些言外之意了。

  然而沮授却不知道,如今幕府治下最大的一个团体其实是讲武堂一派。

  虽然从讲武堂出来的士子、将校如今大多还在中下层,但他们的人数却是最多。

  尤其是在屯田体系之中,几乎完全都是这一批人在掌控着。

  与之类似的还有辽东郡学、乐浪郡学出身的官吏,悄然间早已遍布幕府各处。

  魏哲从未光明正大的颁布什么“招贤令”,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践行唯才是举。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麾下文武的某些动静魏哲其实心知肚明。

  正所谓: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

  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随着身居高位日久,魏哲算是越来越理解这句话。

  作为幕府之主,他自然是希望手底下的人都不结党、不营私。

  但是圣人不好找,更不好做,大部分人其实都是俗人。

  所以魏哲渐渐学会用人性去看待问题,而不是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下属。

  毕竟人有爱憎好恶再正常不过了,只要魏哲保持均衡,幕府就不会出问题。

  甚至今日的正旦朝贺,本就是一个政治交流会议。

  ……

  须臾,吉时已至。

  在侯府丞孙炎的指挥下,议事厅外的文武属官顿时按照官职高低、年齿老幼列队,依次进入,经庭院至正堂阶下,静候魏哲升堂。巨室之中,依旧是持戟仪卫分立两侧,四下竖有诸多幡旗,威仪异常。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魏哲方才着皂色镶边的黑色深衣朝服,头戴进贤冠,腰佩金印紫绶的“左将军章”,龙行虎步登阶而上,升坐正堂主位。

  至此,戏志才方才作为属官代表,出列向魏哲祝贺道:——

  伏惟明公布政优优,德被州郡,百姓蒙泽,万民欢欣。

  值此正旦嘉辰,四时更始,伏愿明公寿比南山,德配日月,永绥福禄。

  ——

  随着戏志才话音落下,堂下众人当即俯首拜下,口呼“万岁”。

  如此两次,方才起身归位。

  身居高位的魏哲待众人起身之后方才宽慰道:

  “诸位辛苦,赐绢布五匹,羊羔两头,鲈鱼三尾。”

  下方众文武闻言又是一番拜谢,如此正旦朝贺乃成。

  在此过程之中,一切都保持着威严与肃穆。

  即便是两旁帷幕之后负责奏乐的乐师,面色亦是一丝不苟。

  毕竟正旦朝贺本来也是一个考核属官的场合,以往大汉各地太守便有不少人借此机会观察僚属仪态、言辞,若有失礼甚至会当场罢黜。

  当然,没有赶来参加正旦朝贺的属官也不是没事儿,他们同样需要准备“贺正月牍”在正旦日向上司呈递,内容大概和后世的“拜年短信”差不多。

  简而言之,你发了上司未必会看,但谁没发上司肯定会记住。

  不过魏哲倒不是这种人,他还不至于在这种场合抓人小辫子。

  待朝贺结束之后,魏哲更是主动设宴款待麾下众文武,宴上食物倒也没有多豪奢,无非就是肉脯、肉醢、鱼羊羹、果酒这类宴席常菜。

  但是众文武却都兴致勃勃的落座,尤其是对周边人十分好奇。

  毕竟国人吃饭总讲究一个位次,在当下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戏志才便居魏哲左列第一位,而国渊则居右列第一位。

  由于太史慈、钟扈等武将都有任命在外,故此堂上武将的存在感倒是不强。

  不过有一群人虽身处末席,但是却存在感十足,那便是来贺的蛮夷首领。

  比如扶余王子麻余、安东十四国夷酋,以及辽东鲜卑大人厥机、弥加。

  说来鲜卑分裂之后,素利、厥机、弥加三人成就同时自称东部鲜卑大人。

  只不过素利由于受高句丽王引诱入寇玄莬,导致最后身死荒野,部众离散。

  所以现在东部鲜卑基本上就是厥机和弥加两个部落联盟在争斗了。

  当然,在魏哲崛起之后东部鲜卑又多了一个山头,那就是高句丽鲜卑部落。

  这使得本来就鸡零狗碎的东部鲜卑,现在更是一团乱麻了。

  说实在的,魏哲倒是没有想到扶余人、鲜卑人都这么给面子。

  毕竟安东都护府只是例行公事照会诸部,并未要求他们必须赶来朝贺。

  相比之下,幽州乌桓诸部反而不如他们有诚意了。

  各部之中唯有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派了侄子蹋顿作为使节过来朝贺。

  虽然说不出哪里不对劲,但这种奇怪的情况还是让魏哲觉得很有意思……

  ——

  《张家山汉简·朝律》

  《长沙走马楼东汉简》

  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卷》

  【以及参考敦煌悬泉汉简中羌族首领贺正旦的相关记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官,汉官最新章节,汉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