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帝业 第124章 回京

小说:红楼帝业 作者:挽铖 更新时间:2025-04-11 00:20:0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这个春天,姜念旧宅中,梨花如雪,纷纷洒洒,衬着青砖黛瓦,倒有几分清冷之态;姜家新宅内,牡丹吐艳,姹紫嫣红,显出一派新贵气象。

  而若论这春日花事之盛,却当属西郊畅春园。

  此园乃皇家御苑,也实乃当今大庆第一园林,集天下名花异卉于一地。

  单是春季,园中便有梨花、牡丹、玉兰、海棠、桃杏、芍药、丁香等二三十种绽放,既有南国芳菲、北地寒英,也有宫廷花匠精心培育的珍稀品种,争奇斗艳,锦绣成堆。若按花色、形态进一步细分,那品种就更多了,单单牡丹就有十多种。

  泰顺帝最近的心情也似春暖花开一般。

  主要原因在于,近日青海捷报传来,大庆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俘获罗卜藏丹津之母、妹及部众数万,罗卜藏丹津易服逃亡准噶尔。虽说这场战争是由景宁帝、泰顺帝共掌大局,泰顺帝却能借此立威,稳固帝位。

  泰顺帝的亲信武将岳琦,虽非这场战争的大将军,却是立下了不逊大将军的战功。泰顺帝已打算晋封岳琦为三等公爵,并打算尽快将岳琦提拔为川陕总督。

  而就在昨天,泰顺帝奏请景宁帝,将工部侍郎屈泰迁为左都御史,景宁帝应允了。

  此乃一着妙棋。

  屈泰乃泰顺帝的心腹重臣,虽工部侍郎与左都御史俱是正二品官职,然左都御史执掌都察院,专司风宪,监察百官,泰顺帝得此助力,朝堂之上,愈发如鱼得水。

  ……

  ……

  三月下旬的一天。

  春光正好。

  畅春园澹宁居里,泰顺帝坐在罗汉床上,手执一份加急奏折,正是身在山东莱州的姜念所呈。

  窗外花影婆娑,雀鸟啁啾,却掩不住帝王眉宇间渐凝的肃杀之气。

  奏折详述了姜念查办盐枭周三魁事的经过:

  先是昌邑县城外诛杀高胡子等悍匪,血染黄沙;继而调登州镇兵,亲率二百铁骑奔袭掖县城西龙王庙,如雷霆骤降。

  更将莱州知府程天锡、掖县知县章秉义、盐运判官及掖县盐课司大使、巡检司巡检等一干蠹虫拿下。

  审讯之际,又行安民善后之举——稳定莱州盐业,安置胁从盐民及民女。

  胁从盐民有近二百人,另有一群民女,或是被周三魁低价强买,或是被强掳,分散在周三魁各处房舍,这些民女要解救安置。

  姜念在奏折中提及,已握有登莱青道道员、山东盐运使司盐运同知、山东盐运使司盐运使的受贿罪证……

  泰顺帝览毕,一时心绪翻涌,喜怒交加。

  喜的是姜念此番雷厉风行,不仅将莱州盐枭周三魁事办得干净利落,比预想中要快要好,且揪出了幕后藏着的袁禟——此人乃泰顺帝的朝中异己,如今罪证在手,对泰顺帝有利。帝王心术,恰似春日园景,明处百花争艳,暗里盘根错节。

  怒的却是那周三魁恶贯满盈,贿赂账册竟将莱州官场以及山东盐运使司都几乎一网打尽。山东吏治败坏至此,岂非牧民者反成豺虎?

  “好一群蠹国害民的禄蠹!那周三魁必是要满门抄斩的!至于那群禄蠹,朕也要严惩,该杀的杀,该抄的抄!”

  泰顺帝指节叩在案上,震得茶盏轻响。

  “至于易儿,自当封爵,只是纵此番封了爵,宁国府也不便赐他的……”

  想到这里,泰顺帝忽忆起昨日一事。

  昨日太上皇景宁帝对他提到,要放贾家的贾珍回京。

  一年前,景宁帝出于愤慨,也出于相助泰顺帝、忠怡亲王清查亏空,革去了贾珍的世爵,杖八十,发往海疆效力赎罪,并收回敕造宁国府。

  这惩处虽合大庆律例,细究贾珍之罪,倒也不算大事——豪门子弟常有的纨绔勾当,偏撞在了景宁帝的刀口上。

  近日大庆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景宁帝圣心大悦,忽想到贾府及贾珍,念及自己与贾府情分匪浅,决定将贾珍从海疆放回来,不过,世爵不会还给贾珍,宁国府自然也不发还。

  ……

  ……

  荣国府。

  荣庆堂内,贾母正与王夫人、王熙凤闲话,忽见林之孝家的满脸堆笑进来禀道:“老太太大喜!方才二老爷命人传回了消息,说畅春园传出旨意,珍大爷要由海疆放回来了!”

  贾母闻言,手中慢慢捻动的奇楠香念珠一顿,先是一怔,继而叹道:“阿弥陀佛,总算圣人宽仁。本来,珍哥儿去岁所犯的并非大事。”忙向林之孝家的问道:“既是要放珍哥儿回来,世爵和东府想来也都要还给珍哥儿吧?”

  林之孝家的却道:“只说放珍大爷回来,倒是没说要还世爵和东府的。”

  贾母不禁失望了。

  呵,只把人放回来,不还世爵和宁国府,对荣国府也就没多大好处了。

  王熙凤笑着说道:“纵然不还世爵和东府,珍大哥哥既蒙天恩赦回,必是朝廷念及咱们家的功劳,念及国公爷与老太太的情面。”

  贾母一听这话儿就开心起来了。

  ……

  ……

  凤姐院。

  王熙凤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贾琏跟前,拍手道:“可了不得!圣人有了旨意,竟是要放珍大哥哥回来了!蓉儿怕是要被他老子活活打死了,他那些荒唐事,呵!”

  话音刚落,却见贾琏脸色煞白,额上渗出冷汗,竟比见了鬼还惊慌三分。

  王熙凤何等机敏,柳眉一挑:“你这是怎么了?珍大哥回来,你怎唬成这副模样了?”

  贾琏支吾道:“我……我忽然想起账房还有急事……”说罢竟不等王熙凤再问,转身就走,慌得连门槛都绊了一下。

  王熙凤盯着他踉跄背影,手中帕子不觉攥紧,心里已起了疑云。忽想起前日平儿提过,说琏二爷近来常往贾蓉那里去……

  贾琏呆愣地朝外宅走去,眼前浮现青莲的身影,耳边回响着她娇滴滴的“二爷”,心中则在忧虑着贾珍回京。

  “原想着珍大哥永无回京之日,我才与那青莲有染,如今可如何是好?”

  正想着,几片海棠花瓣被风吹到贾琏跟前。

  那花瓣嫣红如血,倒似预示着一场风波将至。

  偷香窃玉正逍遥,忽闻旧主返魂招。

  ……

  ……

  宁荣街附近的一所大宅,正是尤氏与贾蓉的住处。

  这宅子虽比不得昔日的宁国府气派,却也雕梁画栋,陈设精美。

  此时尤氏正在内室翻检账册,忽听外头婆子高声传报:“荣府的老太太打发人来了!”

  尤氏忙整衣相迎,只见林之孝家的满脸堆笑进来道:“给大奶奶道喜了!畅春园传出旨意,要放珍大爷回京了!”

  尤氏一时竟怔住了,两行清泪不知不觉滚下腮边,真如久旱逢甘霖一般。

  忽听得门口“咣当”一声响,却是贾蓉失手打翻了屏风,一副瞠目结舌、惊恐万状的样子。

  林之孝家的见状暗笑,她已听说了贾蓉的荒唐事,见贾蓉登时慌成这般,倒是想留下瞧瞧热闹,然尤氏忙给了她一笔赏银,打发她走了。

  待林之孝家的离开,尤氏冷眼瞧着贾蓉,心中既觉解恨又生忧虑。解恨的是,贾蓉在家中作威作福,荒淫无耻,与贾珍的好几个美妾美婢有染,也不将她这个继母放在眼里。如今见他要遭报应,岂不畅快?可转念一想,若贾珍知晓了儿子的勾当,只怕……

  “蓉儿这是怎么了?你父亲回来,倒像是要了你的命似的?”

  尤氏故意拿帕子掩着嘴角,话里藏着针。

  贾蓉强撑着笑道:“母亲说哪里话,儿子这是……这是欢喜过头了。”说着却觉两腿发软,险些跪倒在地。眼前闪过青莲等几个美妾美婢的俏脸,耳中仿佛已经听到父亲的咆哮,身上则仿佛已感受到了鞭笞棍打的痛苦。

  尤氏见他这副魂不附体的模样,心中暗叹:“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嘴上却道:“既如此,快去预备接风。你父亲在海疆受苦一年,回来后须得好好将养才是。”

  贾蓉诺诺连声退下,回到自己屋中便瘫软在了榻上,面如土色,额上冷汗涔涔,连嘴唇都泛了青紫,活似见了勾魂的无常鬼。

  尤氏则独坐窗前,望着窗外盛开的海棠出神。恰有一片花瓣飘到窗台,她轻轻拈起揉碎,红色汁液染在指尖,倒像极了血渍。

  而当贾珍的爱妾青莲得知了消息,正对镜梳妆的她,忽地折断了手中玉簪,望着镜中自己惊慌的眼睛,她忽然觉得,这春日的暖风里渗满了寒意。

  正是:

  昔日荒唐逞风流,今朝魂飞魄也丢。

  不是不报时候到,父子冤家要碰头。

  ……

  ……

  四月中旬。

  正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时节。

  这日神京东郊官道上,杨柳堆烟,杏花如雪,一队车马踏着满地落英迤逦而来。细看时,正是奉旨查办莱州盐枭周三魁的姜念一行。

  这行车马是由山东而来,自莱州府出发,经过昌邑县、青州、济南、德州,出了山东,然后经沧州、天津、通州,来到神京城东郊。

  想那两月前离京时,姜念只带着常业、齐剑羽、戴士蛟、蒙雄四人,为隐秘起见,俱是未着官服,悄然而去。

  而现在回京,姜念身边少了个常业,常业已在莱州担任新知府,却多了不少人,其中包括了李妍梅一家人、余兰萱一家人。

  李妍梅愿意嫁给蒙雄了,此事也得到了李芝益的同意。

  而余兰萱要做齐剑羽的妾室,此事也得到了余钟功的允许。齐剑羽乃是正五品的御前三等侍卫,且年仅二十多岁,前途不俗,长得又英武,且亲自救下了余钟功、余兰萱,得到了余兰萱的芳心,就连余钟功这位秀才和私塾先生,都愿让女儿做他的妾室。

  至于姜念,此番由胁从盐民中精心挑选了几个人品不坏、体能很好的带回来,可以培训成姜家护卫人员。

  “此番出京办差,蒙雄带回一个娇妻,齐剑羽带回一个美妾,我却带回几个壮汉,这一点都不像钦差男主角啊……嗯,下次再出京办差,我也得带美人回来了!”

  姜念心中好笑地想着。

  这时,姜念掀开车帘,望见了自家新宅的朱漆大门,那檐角飞甍在春日下泛着金光。

  姜念望着家门不由怔忡——虽近在咫尺,却因钦差身份,需得先面圣复命方能归家。

  “蒙雄,你先回家报讯,报完讯便再赶上来。”

  姜念说着解下一个香囊,这是元春的贴身香囊,两月前元春亲自系在他的腰间,内装平安符并一缕青丝。

  姜念将香囊递给了蒙雄,让蒙雄还给元春。

  蒙雄领命而去,马蹄踏碎一地柳絮。

  姜念则整了整官服,带着一行车马继续往神京城方向行去。

  此时,姜家新宅内。

  元春正与薛宝钗在东耳房里对弈,忽听外头一阵喧哗。

  抱琴提着裙角飞奔进来,喘着气道:“奶奶,蒙雄回来了!说大爷已经回京了!”

  元春手中的黑玉棋子一顿,双眸先是明光一闪,接着,眼圈却不禁红了。

  元春忙召唤蒙雄,薛宝钗则选择了回避。

  薛宝钗不比元春,元春已是有夫之妇,且是当家的主母,薛宝钗现在依然还是姑娘,还没有成为姜念的妾室,还不便轻易见外男的,纵然薛宝钗成了姜念的妾室,也不便轻易见外男。

  蒙雄将香囊呈给元春,道:“大爷适才从外头经过,因钦差身份,需得先面圣复命方能归家,请奶奶不必挂念。”

  元春接过香囊,从中取出了平安符并一缕青丝,看了又看……

  薛宝钗则站在了内院的牡丹池边,看着刚凋谢不久的牡丹池,蹲下身捡起两片残留的牡丹花瓣,成了皱巴巴的残红,心中暗叹:“元春姐姐与我等着大爷回来,这些牡丹却不等人的。好在,人平安回来才是要紧的,而花谢了明年仍会再开。”

  想到这里,薛宝钗仿佛发现,眼前的牡丹丛中,有新结的绿萼悄悄探头,似在期盼着姜念的归来,又似在期盼着来年的花开。

  正是:

  朱门深锁待归人,残红犹带旧时香。

  不是天公不惜花,只缘佳期未相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红楼帝业,红楼帝业最新章节,红楼帝业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