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书屋,坐落于畅春园深处东北之隅,隐于一大片翠竹之间,恍若被碧色的云雾温柔相拥。
此处依山傍水,土山环抱,若屏障然。清溪潺潺,绕屋而行,汇入碧波小湖。湖中莲叶蓊郁,重重叠叠,若绿色之华盖。鱼儿在莲叶间穿梭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溅起圈圈涟漪。
书屋之前,几株松柏苍苍,枝干虬曲苍劲,宛如蛟龙腾跃,乃景宁帝多年前亲手所植。檐下悬着“清溪书屋”之匾,字迹遒劲,乃景宁帝御笔亲书。屋内陈设古朴,雅致非常。
景宁帝在位时,清溪书屋是他在畅春园的寝宫。
景宁帝做了太上皇后,清溪书屋除了是他的寝宫,他有时也会在此理政。
不过,虽说景宁帝做了太上皇依然大权在握,朝政上却轻松起来。因为有儿子泰顺帝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每常睡眠不过二三时辰,又对他孝顺顺从。他这位太上皇的生活竟是称得上悠闲,每日只须耗费二三时辰在朝政上,时间多用在了享乐上,筵宴听戏,作诗垂钓,抱子弄孙,同房之事……可比禅位前惬意多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景宁帝对泰顺帝甚是满意,自谓禅位之举无误,并无悔意。
今日,景宁帝与几个宗室老人在清溪书屋的碧波小湖边垂钓,还打算下午摆一台戏,一起饮酒听戏。
湖面平如镜,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微风徐来,波光粼粼,若无数碎金跃动。湖畔垂柳数株,以绿丝轻拂水面。
景致宜人。
景宁帝坐在湖畔,手持钓竿,目注浮漂,神情专注。
忽然,浮漂猛地一沉,景宁帝手腕微颤,钓竿弯如新月。
“鱼儿上钩了!”景宁帝目中闪过喜色,徐收钓线。
须臾,一尾银鳞赤尾的鲤鱼破水而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甩出串串晶莹的水珠。
几个宗室老人见状,亟弃钓竿,围拢献媚。
“这尾肥鲤怕是成了精的,偏生只认真龙饵料!”
“到底是真龙天子,连鱼儿都晓得讨封赏!”
“此鲤煲汤,必是极鲜美的!”
“……”
景宁帝眼角皱纹中盈满得意,朗声而笑,笑声在湖面上回荡。
景宁帝也不让他人动手,亲自将肥鲤投入篓中,惊得篓中其他几条小鱼噼啪乱跳。
正说笑间,忽见泰顺帝匆匆而至。
几个宗室老人连忙行礼请安,泰顺帝则连忙上前搀扶。
泰顺帝随即对景宁帝行了礼,恭声道:“父皇,有要事须独陈的。”
景宁帝意会,挥手令众人退远。
几个宗室老人及一群太监侍卫,都识趣地退避。
景宁帝重新坐在湖畔钓鱼,并让泰顺帝坐于其侧。
湖面如镜,父子的身影皆倒映其中。
景宁帝手持钓竿,目光落在浮漂上,耳边则是泰顺帝陈奏的声音。
泰顺帝讲述了姜念与薛家、王子腾的纠葛,简略了姜念与薛蟠在江宁城对峙的情节,因不想涉及他门下出身的江宁节度使唐吉纳。
景宁帝听完,斑白的双眉皱起,浮漂猛地一沉,他却浑然不觉。
不出泰顺帝所料,景宁帝转头盯着泰顺帝,问道:“那叫姜念的,与你十三弟有何干系?竟能请动你十三弟出面镇压王子腾?”
泰顺帝深吸一口气,面带愧色:“父皇,儿臣有罪。”
景宁帝诧异:“你有何罪?”
泰顺帝道:“那姜念……乃儿臣十数年前在江宁与一民间女子所生。”
此话一出,景宁帝手中的钓竿轻轻一颤,目光如炬。
当即,泰顺帝又详述了自己与姜雪莲、姜念的故事。也陈奏了,他当年因恐景宁帝不悦,才将姜雪莲母子安置在江宁,然未尝置之不理,保障了母子的物质之需,且秘遣了贺赟夫妇保护照顾监视。
泰顺帝本以为,当景宁帝听完此事会大发雷霆。然而,出乎预料,景宁帝虽神色惊奇,却无甚怒意。
这一刻,景宁帝不禁联想到了自己。他素来是个喜爱游玩的,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经常离开神京城,其中包括了六次下江南,他还为自己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离宫,摆脱宫中的束缚与枯燥。
而且,他这一生曾多次与民间女子有过私情,并不以为泰顺帝此事是多大的错儿。主要还是因为,他现在对泰顺帝这个皇帝很满意,况且泰顺帝已是大庆皇帝,他不便轻易惩处,甚至不便轻易对泰顺帝动怒。
不过,景宁帝还是故意斥责了一句:“你倒是善隐的,竟匿此事十数年,今日才陈奏于朕。”
泰顺帝忙道:“儿臣有罪。”
景宁帝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你已为我大庆皇帝,今日又亲向朕坦陈此事,此事便算不得多大的罪过了。”
泰顺帝心中惊喜,暗叹:“十三弟所料果然不差!”
景宁帝的目光落在湖面上,陷入了沉思,沉思着该如何处置王子腾。
湖面泛起涟漪,仿佛也在沉思似的。
既然那姜念是泰顺帝的儿子,也就是景宁帝的孙子,如此一来,王子腾此次的罪行就更重了……
景宁帝沉思了一会子,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处置王子腾为好,于是将目光落在了泰顺帝脸上,问道:“皇帝以为何以处此事?”
泰顺帝谨慎地回应:“儿臣窃以为,王子腾自不可任西征大将军,至于是否仍任京营节度使,儿臣不敢妄言,唯父皇裁之。”
他顿了顿,继续道:“薛家之皇商,自当撤之。至于推倒秦业致死之兵卒,念其奉王子腾之命行事,亦非故杀秦业,革职可也。此外,秦业清廉一世,家境贫寒,当令王子腾偿秦家抚恤之资。”
其实,泰顺帝眼下所说的,都是忠怡亲王的建议。
忠怡亲王故意保住了自己门下出身的马培澄,没有提出惩处马培澄。而他曾在军中带过兵,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虽认为那个推倒秦业致死的巡捕左营官兵可恨,却罪不至死,将其革职,已是对其不小的惩处,往后他再想食公禄,可不能了。
此处依山傍水,土山环抱,若屏障然。清溪潺潺,绕屋而行,汇入碧波小湖。湖中莲叶蓊郁,重重叠叠,若绿色之华盖。鱼儿在莲叶间穿梭游弋,时而跃出水面,溅起圈圈涟漪。
书屋之前,几株松柏苍苍,枝干虬曲苍劲,宛如蛟龙腾跃,乃景宁帝多年前亲手所植。檐下悬着“清溪书屋”之匾,字迹遒劲,乃景宁帝御笔亲书。屋内陈设古朴,雅致非常。
景宁帝在位时,清溪书屋是他在畅春园的寝宫。
景宁帝做了太上皇后,清溪书屋除了是他的寝宫,他有时也会在此理政。
不过,虽说景宁帝做了太上皇依然大权在握,朝政上却轻松起来。因为有儿子泰顺帝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每常睡眠不过二三时辰,又对他孝顺顺从。他这位太上皇的生活竟是称得上悠闲,每日只须耗费二三时辰在朝政上,时间多用在了享乐上,筵宴听戏,作诗垂钓,抱子弄孙,同房之事……可比禅位前惬意多了。
至少到目前为止,景宁帝对泰顺帝甚是满意,自谓禅位之举无误,并无悔意。
今日,景宁帝与几个宗室老人在清溪书屋的碧波小湖边垂钓,还打算下午摆一台戏,一起饮酒听戏。
湖面平如镜,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微风徐来,波光粼粼,若无数碎金跃动。湖畔垂柳数株,以绿丝轻拂水面。
景致宜人。
景宁帝坐在湖畔,手持钓竿,目注浮漂,神情专注。
忽然,浮漂猛地一沉,景宁帝手腕微颤,钓竿弯如新月。
“鱼儿上钩了!”景宁帝目中闪过喜色,徐收钓线。
须臾,一尾银鳞赤尾的鲤鱼破水而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甩出串串晶莹的水珠。
几个宗室老人见状,亟弃钓竿,围拢献媚。
“这尾肥鲤怕是成了精的,偏生只认真龙饵料!”
“到底是真龙天子,连鱼儿都晓得讨封赏!”
“此鲤煲汤,必是极鲜美的!”
“……”
景宁帝眼角皱纹中盈满得意,朗声而笑,笑声在湖面上回荡。
景宁帝也不让他人动手,亲自将肥鲤投入篓中,惊得篓中其他几条小鱼噼啪乱跳。
正说笑间,忽见泰顺帝匆匆而至。
几个宗室老人连忙行礼请安,泰顺帝则连忙上前搀扶。
泰顺帝随即对景宁帝行了礼,恭声道:“父皇,有要事须独陈的。”
景宁帝意会,挥手令众人退远。
几个宗室老人及一群太监侍卫,都识趣地退避。
景宁帝重新坐在湖畔钓鱼,并让泰顺帝坐于其侧。
湖面如镜,父子的身影皆倒映其中。
景宁帝手持钓竿,目光落在浮漂上,耳边则是泰顺帝陈奏的声音。
泰顺帝讲述了姜念与薛家、王子腾的纠葛,简略了姜念与薛蟠在江宁城对峙的情节,因不想涉及他门下出身的江宁节度使唐吉纳。
景宁帝听完,斑白的双眉皱起,浮漂猛地一沉,他却浑然不觉。
不出泰顺帝所料,景宁帝转头盯着泰顺帝,问道:“那叫姜念的,与你十三弟有何干系?竟能请动你十三弟出面镇压王子腾?”
泰顺帝深吸一口气,面带愧色:“父皇,儿臣有罪。”
景宁帝诧异:“你有何罪?”
泰顺帝道:“那姜念……乃儿臣十数年前在江宁与一民间女子所生。”
此话一出,景宁帝手中的钓竿轻轻一颤,目光如炬。
当即,泰顺帝又详述了自己与姜雪莲、姜念的故事。也陈奏了,他当年因恐景宁帝不悦,才将姜雪莲母子安置在江宁,然未尝置之不理,保障了母子的物质之需,且秘遣了贺赟夫妇保护照顾监视。
泰顺帝本以为,当景宁帝听完此事会大发雷霆。然而,出乎预料,景宁帝虽神色惊奇,却无甚怒意。
这一刻,景宁帝不禁联想到了自己。他素来是个喜爱游玩的,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经常离开神京城,其中包括了六次下江南,他还为自己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等离宫,摆脱宫中的束缚与枯燥。
而且,他这一生曾多次与民间女子有过私情,并不以为泰顺帝此事是多大的错儿。主要还是因为,他现在对泰顺帝这个皇帝很满意,况且泰顺帝已是大庆皇帝,他不便轻易惩处,甚至不便轻易对泰顺帝动怒。
不过,景宁帝还是故意斥责了一句:“你倒是善隐的,竟匿此事十数年,今日才陈奏于朕。”
泰顺帝忙道:“儿臣有罪。”
景宁帝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你已为我大庆皇帝,今日又亲向朕坦陈此事,此事便算不得多大的罪过了。”
泰顺帝心中惊喜,暗叹:“十三弟所料果然不差!”
景宁帝的目光落在湖面上,陷入了沉思,沉思着该如何处置王子腾。
湖面泛起涟漪,仿佛也在沉思似的。
既然那姜念是泰顺帝的儿子,也就是景宁帝的孙子,如此一来,王子腾此次的罪行就更重了……
景宁帝沉思了一会子,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不知如何处置王子腾为好,于是将目光落在了泰顺帝脸上,问道:“皇帝以为何以处此事?”
泰顺帝谨慎地回应:“儿臣窃以为,王子腾自不可任西征大将军,至于是否仍任京营节度使,儿臣不敢妄言,唯父皇裁之。”
他顿了顿,继续道:“薛家之皇商,自当撤之。至于推倒秦业致死之兵卒,念其奉王子腾之命行事,亦非故杀秦业,革职可也。此外,秦业清廉一世,家境贫寒,当令王子腾偿秦家抚恤之资。”
其实,泰顺帝眼下所说的,都是忠怡亲王的建议。
忠怡亲王故意保住了自己门下出身的马培澄,没有提出惩处马培澄。而他曾在军中带过兵,深知军令如山的道理,虽认为那个推倒秦业致死的巡捕左营官兵可恨,却罪不至死,将其革职,已是对其不小的惩处,往后他再想食公禄,可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