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侵现代 第18章 战略构想

小说:科技入侵现代 作者:鸦的碎碎念 更新时间:2025-03-22 16:14:2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我的任务是帮助阿美莉卡在太空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接受采访得在不影响这个任务的前提下。

  另外我这次见科罗廖夫,他对我的空间站计划表示赞赏,我认为苏俄也会推进自己的空间站计划,我建议在登月和空间站之间我们需要有一个取舍。”

  林燃没有直接回答肯尼迪关于他多接受采访的提议,而是转而提起太空竞赛。

  这是因为林燃很清楚当下自己的基本盘还是NASA。

  没有NASA,其他都是空谈。

  阿美莉卡能够因为太空竞赛的压力容忍NASA连续的失败,能够给德意志科学家地位、金钱和荣誉,同样也能给他。

  所以极端保守派的媒体再怎么给林燃泼脏水,象党的议员们再怎么在国会上叨叨,也无法对林燃造成实质性的困扰。

  甚至这些微辞都不会传到他耳朵里。

  “林教授,我们有没有可能两条线一起推进呢?

  在这两方面都超过苏俄?”林登·约翰逊问道。

  林燃说:“预算不够,他们之间一些技术可以共用,比如太空航天器对接,但更多的是差异。

  比如在太空中维持生命的系统,保证宇航员在太空中依然能存活,空间站和登月的要求就不一样。

  登月大致也就需要保证一周时间,空间站要久得多。

  甚至就连太空的航天器对接,空间站都要更复杂,因为它可能会是好几个模块像拼积木一样拼在一起。

  需要做模块化的设计。

  在太空中,空间站需要考虑组合体和单体的对接,登月只需要考虑单体和单体的对接,二者的难度也不一样。

  另外登月的对接系统是为短期的月球任务设计的,通常在几天到两周内完成。对接接口不需要考虑长期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的耐久性问题。

  而空间站的对接系统需要支持模块化组装和长期运行。对接端口必须能够承受多次使用,在太空环境中需要能够保持功能完整。

  空间站的系统设计甚至还需要考虑了航天器的补给和紧急撤离需求。

  它要复杂得多。

  所以想要同时推进不太现实。”

  在座各位听完后感觉头有点晕,大家隐约感觉到不对劲。

  因为他们读出了增加预算的意思来。

  “如果要一起推进的话,那得增加预算,现在计划的18亿美元还不够。”林燃说:“起码要增加到30亿美元。”

  之前NASA提出的是要把预算增加到20亿美元,被国会砍了点,18亿美元也很高了。

  比原本的12亿美元要足足多出50%。

  现在林燃还要加,大家下意识就怕了:

  “林教授,够了够了,不可能加到这么多。

  30亿太夸张了。”

  “没错,30亿不现实,联邦总预算也才不过120亿左右,你这一下就要了联邦总预算的25%,就算我们同意国会也过不了。”

  林燃接着说:“我知道不可能,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有一个侧重点。

  空间站和登月需要有一个优先级顺序。

  在近三年时间里,我们的资源要投入到哪方面。”

  肯尼迪定调道:“还是以登月为主。”

  毕竟他无论是演讲、接受采访还是在国会都放出话了,要在这个十年内实现登月。

  空间站再香,也得以登月为主。

  而且对这场太空竞赛的观众们来说,登月无疑才是最牛逼的。

  就算空间站更有实际效益,大家也只看结果。

  “好,NASA一定全力以赴。

  我们明年会实现阶段性的成果,水手计划会发射探测器飞跃火星,并传回火星的照片。

  这将会是我们在航天领域第一次超越苏俄。”

  先锋号探测器固然第一次传回了月球天空的照片,但苏俄的月球3号同样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

  先锋号探测器的超越,更多是定语层面的超越。

  在阿美莉卡和其盟友的媒体上传播的比较广泛,但在对方阵营里,压根就不认。

  而如果他们能够带回火星照片,那就是无可辩驳的超越。

  “好的,伦道夫,有你在,我放心。

  另外我们都想听听你关于热线的设计,我们都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肯尼迪接着问道。

  这才是今天最大的重点。

  “热线”这个概念获得了广泛认可,绝大部分民众都认为两个核大国之间应该有个这玩意,避免人类走向毁灭。

  所以才经历了猪湾惨痛失败的白宫,自然想要在国际上搬回一程。

  热线是白宫官僚提的,这是白宫的功劳。

  而找林燃来白宫讨论这件事,也是希望能够把整个计划讨论的更加清晰,对方可是这一概念概念的提出方。

  “当然,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大家应该都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我觉得这能够降低紧张关系,避免人类毁灭的最后一道防火线。

  我仍然持有这个态度。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无论是苏俄继续开始核试验,还是说我们也打算开始核试验。

  其实本质上都是在构建一种核威慑,对对方形成威慑,告诉对方我有毁灭你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提到过核武器的作用是威胁而非实际使用。”

  也不是,还是使用过。

  唯二的两枚核武器都用在了霓虹。

  炸之前霓虹民众对美友好度1%,炸之后霓虹民众对美友好度99%。

  反思霓虹为什么对华国不友好的,可以参考一下阿美莉卡做了什么。

  “我这次去欧洲参观之后,我认为可以把这个概念往前再推进一步,叫做核平衡。

  我们和对方都拥有大量的核武器,包括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使得双方都有能力对对方进行毁灭性打击。

  我们应该确保双方都接受相互确保毁灭的理念,也就是说双方都有能力在遭受核攻击后进行毁灭性反击,从而威慑对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当大家都知道对方具备这样的能力,核平衡的概念被建立起来后,人类爆发核战争的风险才会大幅度降低。

  而热线就是核平衡的最后一环,

  大家可以把核平衡看做是一个天平,天平保持一个静止的状态,天平无论倒向哪边,都有可能造成局势失控。

  它在中间静止才是最好的。

  但现实世界,我们和苏俄的实力不可能完全一致,就像在沙滩上你不可能捡到两颗重量一模一样的鹅卵石一样。

  更何况我们两边的核威慑能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在这种时候,要让天平保持平衡,最好需要两个人用手对天平施加力,让它保持住平衡。

  热线就是起到这个作用,让总统先生和对方的领导人把手共同放在天平上。”

  林燃的“热线”概念又进一步完善了。

  这回他把核威慑概念进一步往前推进到相互确保毁灭(MAD)的地步了,这也是六十年代中期核平衡概念的核心理念了。

  原本一直要到1965年提出MAD理念的现任guofang部长麦克纳马拉听完后觉得这个想法太精妙了,在繁复错综的现实情况下找到了一条难得的和平之路:

  “总统先生,我认为林教授的提议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

  这也有助于让全球民众认识到,阿美莉卡追求和平,希望在和平的基础上和苏俄竞争的决心。”

  这话有点太假了。

  前脚才搞出猪湾事件,后脚就说我们追求和平。

  不过也不奇怪,能在白宫混的高级官僚,谁又没有唾面自干的本事呢。

  观察官僚们的履历会发现,真正上过一线的反而比较希望和平,没上过战场一线的则会比较好战。

  麦克纳马拉就是最好的案例,他在白宫任职的时候,他之前的履历只在陆军服役过,做的还是统计学工作。

  所以后来他一手推动了越战,甚至还搞出麦纳马拉谬误这种典故出来。

  麦纳马拉谬误,一种非形式谬误,系描述过度使用数据评估事情的现象。

  他相信可透过量化研究了解阿美莉卡在越战中失利的原因,他用量化数据,例如击毙敌军的尸体数量,来衡量战术是否成功。

  老美也是麻了,在百越丛林里哪怕打个1比2的战损比,在麦纳马拉看来也是赢麻了。

  他信奉“在抽象意义上,一个士兵和其他的士兵多少是等同的,因此透过正确的训练和优越的装备,任何士兵都可以在战争的数学中变成一项加分的因素”这种抽象到极点的理念。

  有个这么抽象的主在白宫当部长,也难怪后期的反对越战声音会那么大。

  更抽象的在于,打过之后他开始反战,在晚年回忆录里才说我们错了,错的离谱。

  现在他会同意林燃的观点,一方面是因为林燃的观点很有道理,对白宫很有用,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崇拜林燃。

  是打心底的那种崇拜。

  个人情感很多时候能起决定因素。

  在座白宫官僚里如果说大家对林燃友好,是因为他的名誉、声望以及能够帮助阿美莉卡赢得太空竞赛的话,只有麦克纳马拉是折服于对方的大脑。

  他在知道肯尼迪要任命林燃担任白宫事务特别助理的时候,和妻子玛格丽特说要好好庆祝一下,搞得他老婆不知所措,还以为他要当副总统了呢。

  包括象党内部很多反对声音,都是麦克纳马拉去摆平的,他是象党成员。

  没办法,信奉数据的数据分析师,在纯数大师面前,属于是首陀罗遇到婆罗门了。

  在听完林燃的建议后,麦克纳马拉内心的崇拜之情更甚,

  “总统先生,各位同僚,林教授提出的概念是建立在‘理性行为者’假说上,但我们能够做到这种理性,对方是否能够做到这种理性,这是未知数。”

  麦克纳马拉崇拜林燃都到了去研究霍克海默教授的哲学思想的地步了,这里提到的理性行为者概念就源自霍克海默的《启蒙辩证法》。

  “我赞同林教授的方案,但我们也需要通过演讲、宣传、试验来反复强调:

  我们具备高可靠的能力来实现核平衡,这种能力可以在战略核交换的任何时间,即使在遭受突然袭击后,也能对任何单一侵略者或侵略者组合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

  我们的确保毁灭能力需要让对方充分理解到。

  没错,重要的是要理解,确保毁灭是整个威慑概念的本质。

  我们必须拥有实际的确保毁灭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也必须是可信的。

  并且要让他们相信我们使用它进行报复的意愿是坚定不移的。”

  讨论结束后,肯尼迪总结道:“我会尽快推动这件事的。

  先由我对外放出风声,表示希望和对方建立一种直接的往来。

  另外让查尔斯·C·斯特尔在日内瓦作为代表私下先和苏俄方面沟通。

  来推动这件事。

  肯尼思,你记一下,记得和白宫新闻秘书还有外面的媒体强调,这是白宫的功劳。

  这是白宫为追求和平做出的努力。

  这不是让步。

  阿美莉卡的媒体一定要在这点上保持一致。

  另外伦道夫,你的建议太棒了。

  泰晤士报说的没错,你值得诺贝尔和平奖。

  白宫会和瑞典的诺贝尔委员会那边提议为明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林燃没拒绝,倒不是说这个奖有多难得,或者他有多想要这个奖。

  2020年的华国人早就对诺贝尔和平奖祛魅了,甚至文学奖也祛魅了。

  林燃想要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没有数学家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伯特兰·罗素拿的文学奖,约翰·纳什拿的经济学奖,约瑟夫·罗特布拉特倒是因为反核努力拿了和平奖,但他是物理学家而不是数学家。

  “林教授,我想请你共进午餐,你这边有空吗?”会议结束后,麦克纳马拉悄悄凑到在收拾笔记本的林燃身边小声问道。

  林燃感觉莫名其妙,从对方眼神中感到一股热切,他心想自己和这位部长也没啥私交啊。

  不过他知道对方绝对是位高权重。

  林燃入职白宫后就仔细收集过当下这个时间点所有白宫官僚的资料,知道眼前这位是阿美莉卡史上任期最久的gf部长,离开白宫后去世界银行做了足足13年的行长,背后有着极强的网络。

  “有空。”林燃没拒绝,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入侵现代,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科技入侵现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