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这么粗鲁的名字吗?”

  在舞台中央,柔和的灯从高达15米的天花板上打下来,照在林燃的脸上,珍妮说话的呼气打在林燃的脸上。

  “你是在和我开玩笑吗?”

  迪克,dick,林燃脑子转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珍妮该不会觉得我在和她开带颜色的玩笑吧

  林燃正经道:“不不不,珍妮,我是真的很好奇。

  他是加州的一位科幻作家,我看过他的一些作品,觉得很有意思。

  我是他的书迷,想和他聊聊,所以想问问看赫斯特家族旗下的出版社是否有做他的生意。”

  前面有提到赫斯特家族是传媒大亨。

  珍妮一点都不奇怪林燃知道赫斯特家族或者说不知道才奇怪呢,

  “没听过,应该没什么名气吧。

  而且我们负责出版的是赫斯特国际图书馆,专注于精装书的出版,没谁会想买一本精装的科幻。

  别说菲利普·迪克了,就算是艾萨克·阿西莫夫又或者是阿瑟·克拉克的精装出版都不好卖。

  读者们想买的精品书是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哪怕他是斯拉夫人。

  前两年好像才收购了Avon Books,走平装书路线,具体情况不太清楚,反正我印象里是没有听过菲利普·迪克这样一位作家的。

  不过既然林教授提到了,想必他一定有独特的才华在,我回华盛顿之后肯定好好把他的作品找出来看看。”

  菲利普·迪克,最著名的作品应该要到1968年出版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后来被改编成了《银翼杀手》。

  在当下只是活跃在加州寂寂无名的小作家。

  别说珍妮了,就算是当下的科幻爱好者,听说过的也仅限于旧金山范围内。

  林燃的随口一提,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的命运。

  加州马林县,一处远离城市的木质别墅里,菲利普·迪克和往常一样在10点钟起床,看了眼别墅里妻子安妮和女儿劳拉都已经出门了。

  他走到厨房泡一杯咖啡,准备就着带涂满果酱的面包一起作为早饭。

  菲利普·迪克咬着面包,端着咖啡,走到打字机前,没有开始动手,而是看着桌上的参考书发呆。

  他这次用来指导他创作作品的哲学名著,是来自华国的《易经》。

  没错,后来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抱怨,正是因为参考了《易经》,所以导致他的情节写的支离破碎。

  因为他在写这本新书的过程中,老是喜欢抛掷铜币,然后根据卦象来决定角色的命运或者情节的发展。

  把面包啃完后,他先拿起三枚铜币,每一枚抛掷六次,生成一个六爻的卦象:

  “—第1爻,阳。”

  还没等他把卦完全卜完,一阵电话声打破了房间里久违的安静。

  “叮叮叮~叮叮叮~”

  菲利普·迪克起身接起电话,电话那头安东尼·布彻的声音传来:

  “菲利普,好消息,约翰·米勒先生看上了你的作品,让你带上你最得意的作品,对方想要和你在纽约当面聊聊。

  如果你的作品能被约翰·米勒看上,也许你能走出加州,成为和阿西莫夫一样的著名科幻作家。”

  安东尼·布彻是《科幻奇幻杂志》的联合创始人,菲利普·迪克早期作品像《少数派报告》就是在其杂志上发表的。

  他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和菲利普·迪克依然是好友。

  菲利普·迪克问道:“约翰·米勒是谁?”

  作为一个离群索居的作家,他确实没听过这号人物。

  安东尼·布彻解释道:“他之前是赫斯特国际图书馆的高层,后来赫斯特集团收购Avon Books之后,他被调到Avon Books去当CEO了。

  他属于赫斯特家族的嫡系,要是你的作品能被他看上,利用赫斯特家族的传媒网络,你的作品完全有可能被推向整个阿美莉卡,而不是局限在加州这样的小地方。”

  菲利普·迪克接着问道:“具体时间?”

  安东尼·布彻说:“我把约翰·米勒先生的电话告诉你,你自己和他聊吧。”

  在电话簿记下约翰·米勒的电话后,菲利普·迪克没有立刻拨过去,而是先坐回打字机前,坚持着把卦给卜完:

  “—第1爻,阳

  ——

  第2爻,阴

  —*第3爻,老阳——

  第4爻,阴

  ——

  第5爻,阴

  —第6爻,阳”

  最后再拿起手边的易经,对照着试图算出这个卦象:

  “主卦为震卦,双雷迭加,象征震动、惊醒和突变。”

  菲利普·迪克慢慢念道,他心想“原来我今天算的不是弗兰克接下来的走向,而是我自己的吗?”他一时间默然。

  12月21日,圣诞假期的第二天,曼哈顿中城的57街西300号,赫斯特大厦,菲利普·迪克背着个书包,里面除了他此前的得意作品外,还包括了他差不多创作完的《高堡奇人》。

  在和约翰·米勒简单聊过之后,菲利普·迪克才知道,对他感兴趣的不是约翰·米勒,而是伦道夫·林和赫斯特家族的珍妮·赫斯特。

  前者才从挪威奥斯陆载誉归来,后者作为赫斯特家族成员,想必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让菲利普有点惴惴不安,不知道这二位找自己干嘛。

  但考虑到卦象算出来的是震卦,雷霆打破沉寂,带来觉醒和新生,在易经中它没有好坏之分,但在菲利普看来是个不错的卦象。

  菲利普选择赴约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个人事业、卦象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对林燃很感兴趣。

  不是因为白宫官僚、诺贝尔奖这些,而是因为在媒体描述中,作为霍克海默教授的关门弟子,加上林燃接受公开采访中表现出来的谈吐,都体现了不俗的哲学造诣。

  菲利普很好奇,林燃作为华人大数学家,又对哲学如此了解,对《易经》这一华国古代哲学集大成者的理解如何,从数学角度是否有更新鲜的解读。

  因此他非常期待和林燃的见面。

  赫斯特大厦的18楼,珍妮和林燃已经提前在会议室里等菲利普·迪克了。

  从和林燃走进Avon Books的那一刻起,珍妮皱起的眉头就没放下来过。

  虽然今天是假期,没有人办公,但办公室里残存的打字机油墨、香烟烟雾和咖啡的气味还是让她感到不适。

  加上狭窄的隔间更是让珍妮不习惯。

  不过好在会议室环境要好很多,但珍妮还是架不住和林燃抱怨道:“教授,你要是真对菲利普感兴趣,完全可以约他去华盛顿见面。

  而不是约在这里见面。”

  珍妮显然很少出现在这种场合,哪怕这是赫斯特家族的产业。

  毕竟她可是刚进入纽约时报工作,就有面朝曼哈顿的独立办公室。

  “这是对对方的尊重,你也看过菲利普的作品,难道不觉得很有意思吗?”林燃手上拿着《时间脱节》。

  林燃凑到珍妮耳边说道:“尊敬的赫斯特小姐,今天就麻烦由你作为前台把菲利普·迪克带过来。”

  珍妮白了林燃一眼后,把鹿皮手套摘下来放在桌子上,“遵命,我的教授。”

  林燃尴尬地笑了两声。

  “迪克先生,你好,我是伦道夫,伦道夫·林,你的忠实读者。”

  菲利普·迪克走进会议室后,就见到了一张在报纸、电视上反复出现过的脸,也是当下全球最著名的几位华人之一。

  对方的热情程度超出他的想象,看样子是一场书迷见面会没错了。

  菲利普·迪克客气的和林燃握手,然后说:“林教授,我的作品能够受到你的喜欢我感到非常荣幸。

  你接受采访的内容我也有看,我觉得讲的很好。”

  珍妮安静的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林燃招呼对方坐下后,给珍妮使了个眼色后,对方这才姗姗走到饮水机旁端了杯水放在菲利普的面前,然后道:

  “珍妮·赫斯特,不过今天主要是林教授和你聊。”

  没等菲利普震惊于赫斯特家族的成员居然负责前台接待外加端茶倒水,林燃已经跳过寒暄进入正题了:

  “迪克先生,我最近老是在做一个梦,我梦见的内容和你写的《时间脱节》很像。”

  林燃举起手上的《时间脱节》示意给对方看。

  菲利普甚至还要回忆一下,才能想起自己这本三年前出版的作品。

  “教授,你请说。”

  林燃说:“我梦见我是生活在一个小镇,过着看似幸福的生活,我是一名数学老师,有着一个温柔的妻子和一群朋友。

  然而实际上我的生活是一场全球直播的真人秀。从我出生那一刻起,我的每一个动作都被隐藏的摄像机记录下来,周围的所有人都是演员,整个小镇是一个巨大的摄影棚。

  让观众24小时观看我的生活。”

  林燃讲的其实是《楚门的世界》的剧情,他修改了一些细节。

  比如电影里楚门是销售,他改成了数学老师,和他实际身份更加符合。

  林燃接着说:“然后生活中出现了意外,灯具从天空坠落、已经去世的父母突然出现又被迅速带走、收音机中意外传出幕后工作人员的对话。

  在梦中我开始试着逃离海景镇,却发现每次尝试都被各种因素所阻挠,包括天气、交通,妻子、朋友的劝阻等等。

  最终,我发现了真相,发现了这个世界是存在边界的。

  蓝天白云原来是画出来的。

  制作人通过广播试图说服他留下,但我选择走出虚假的世界,迈向未知的真实生活。”

  菲利普·迪克有些摸不着头脑,“教授,很少有人能做这么完整的梦。

  不过你这个梦确实和我写的《时间脱节》挺像的。”

  《时间脱节》讲述了雷格尔,和楚门差不多,也是看似普通的男人,生活在50年代阿美莉卡一个平静的小镇上。

  雷格尔没有正式工作,靠着参加报纸上名为“下一站在哪里?”的竞赛为生。

  这项竞赛要求参赛者预测一个绿色小人每天会出现在地图上的哪个位置,而雷格尔凭借惊人的直觉和分析能力,连续多年赢得比赛,是小镇上的传奇人物。

  雷格尔与妹妹玛戈和妹夫维克住在一起。

  和《楚门的世界》类似,表面上,生活平淡无奇,但一些奇怪的现象开始困扰雷格尔。

  他偶尔会发现现实中的物品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写着物体名称的小纸条。

  比如收音机消失后,留下的纸条上写着“收音机”。

  这些异常让雷格尔感到困惑,他开始怀疑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是否真实。

  包括小镇居民对雷格尔的关注似乎超出了正常范围。他的邻居比尔·布莱克和其他人似乎在暗中监视他。

  最终雷格尔通过一系列线索,发现自己生活的1950年代小镇实际上是一个精心构建的假象。

  此时真正的年代是1990年代,地球正处于一场内战之中,而雷格尔并不是普通人,他曾是一名关键的军事战略家,拥有预测敌方导弹落点的非凡能力。

  过去雷格尔因为精神崩溃拒绝继续为政府工作,因此当局设计了这个虚假的1950年代小镇,将他困在一个时间脱节的环境中。

  这个小镇不仅是物理上的隔离,还通过药物和心理操控让雷格尔相信自己生活在过去。

  他的竞赛实际上是对导弹落点的预测,而报纸则是政府传递信息的工具。

  整个小镇的居民,包括他的家人,都是“演员”,目的是维持这个幻象,确保雷格尔继续无意识地为战争努力。

  最终他成功突破了控制,和楚门世界一样,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这两个故事在内核上非常类似。

  林燃说:“所以迪克先生,我希望能够麻烦你帮我把我的梦写成一本,短篇或者中篇都可以,我相信你的能力。

  另外我听说你正在写一个类似《时间脱节》的故事,不知道我是否有机会提前欣赏一番。”

  看似两个目的,实则一个目的。

  林燃只想从菲利普·迪克手上拿到《高堡奇人》的手稿,然后将这个故事自己进行改编。

  《高堡奇人》虚构的世界里出现树莓派电脑和使用指南很正常吧?

  《高堡奇人》里突然冒出来一个仿真软件和操作手册也很正常吧?

  甚至对未来做点预言,也能把他归功于菲利普·迪克。

  林燃打算给陈景润的就是这本林燃版《高堡奇人》。

  “当然,很荣幸教授能喜欢我的故事。”菲利普·迪克从书包里掏出复印的《高堡奇人》手稿递给林燃,并且答应将林燃的梦改编成短篇。

  而他过去的作品包括现在在写的《高堡奇人》都会由Avon Books负责出版。

  等菲利普·迪克约好圣诞假期结束后再来和约翰·米勒详谈出版事宜后,带着准备好的出版协议离开了会议室。

  他走之后,珍妮问道:“教授,你在梦里梦到的妻子叫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技入侵现代,科技入侵现代最新章节,科技入侵现代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