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礼部之困与民间转机

  林诗雅的思绪在月色中渐渐明晰。

  她知道,要想女子科举得到真正的支持,必须先解决礼部的阻挠。

  因此,第二天一早,林诗雅便来到了礼部。

  礼部的建筑古朴庄严,门口的石狮威风凛凛。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踏进了这个充满权力与阴谋的地方。

  通往礼部正厅的走廊两侧,站满了面无表情的官员,他们的目光或冷淡或轻蔑,仿佛在无声地表达对林诗雅的不信任和敌意。

  张侍郎早已在正厅等候,他见到林诗雅,脸上浮现出一抹假意的笑意,拱手道:“林大人,有何贵干?”

  林诗雅没有被张侍郎的态度所迷惑,她的眼神冷静而坚毅,缓缓步入正厅,环视四周。

  礼部官员们的目光依旧冷淡,仿佛在无声地支持张侍郎,营造出一种冷漠和敌对的氛围。

  林诗雅的心中越发清晰,这场战斗注定不会轻松。

  她走到张侍郎面前,声音坚定而有力:“张侍郎,关于女子科举的筹备事宜,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侍郎的笑意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副为难的表情。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慢悠悠地说道:“林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资源有限,且无先例可循。再说,女子科举的推行需谨慎,不可草率行事。”

  林诗雅微微皱眉,心中的怒火渐渐升起,但她仍旧保持冷静:“张侍郎,资源有限和无先例都不是不可克服的难题。既然女子也能通过科举考试,证明她们的才学,为何要否认她们的机会?”

  张侍郎的女子乃细软之身,应专注于家事,而非外界纷争。

  更何况,民间对此多有反对,若强行推行,恐引民怨。

  ”

  林诗雅的目光变得锐利,她紧紧盯着张侍郎,声音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张侍郎,民怨并非无解。若能证明女子科举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百姓自会逐渐接受。然而,若因私心而刻意阻挠,那才是真正的民怨之源。”

  张侍郎的脸色阴晴不定,眼角的皱纹因愤怒而更加明显。

  他试图再找借口推脱,但林诗雅的眼神如同锋利的剑,刺破了他虚伪的外壳。

  礼部官员们也纷纷感受到了林诗雅的气势,悄悄交换着不安的眼神。

  就在此时,赵太监从门外匆匆走进来,低声对张侍郎耳语了几句。

  张侍郎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看向林诗雅。

  “林大人,”张侍郎的声音突然变得温和了许多,“有件重要的事情,恐怕需要您亲自去处理……”

  林诗雅的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但她并未退缩,而是坚定地走向门外,迎接新的挑战。

  林诗雅迎着张侍郎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心中警铃大作。

  她没有立刻追问,而是缓缓环视一周,将礼部官员们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

  他们的目光躲闪,窃窃私语,显然刚刚赵太监的耳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她嘴角微扬,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既然对方想耍花招,她就奉陪到底!

  她从袖中取出一份明黄色的卷轴,展开在众人面前,清亮的声音如珠落玉盘般响起:“张侍郎,我手中这份,是陛下御笔亲书,对女子科举的期望与支持。其中,‘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亦可为官’等字句,字字铿锵,掷地有声。”

  林诗雅的目光如炬,紧紧锁住张侍郎的眼睛:“张侍郎,你说资源有限,无先例可循,需谨慎而行。莫非,你认为陛下也过于草率,不顾大局吗?”

  张侍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同被人当面扇了一记耳光。

  他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惊慌。

  周围的礼部官员们也纷纷倒吸一口凉气,原本冷漠的目光中,也开始出现一丝动摇。

  他们没有想到,林诗雅竟然有皇帝的支持,而且是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摆在他们面前。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凝滞,空气仿佛都变得稀薄起来,只剩下众人此起彼伏的喘息声。

  林诗雅没有给张侍郎喘息的机会,她掷地有声地说:“张侍郎,你口口声声说为民着想,却处处阻挠女子科举,这难道不是阳奉阴违,对皇上不敬吗?还是说,你背后另有指使,想要借此打压陛下新政?”

  她的话如同惊雷,震得张侍郎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他结结巴巴地辩解道:“林……林大人,下官不敢!下官绝无此意!”

  就在此时,一个侍卫快步走进大殿,将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递到林诗雅手中。

  她接过信件,指尖感受到信纸的厚重和细腻,一股淡淡的龙涎香气息萦绕鼻尖。

  她小心地拆开信封,一行行熟悉而遒劲的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慕容复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洁而有力的鼓励:“诗雅,朕信你。放手去做,无须顾虑。” 寥寥数语,却字字饱含深意,仿佛一股暖流,瞬间涌入林诗雅的心田。

  她紧紧握着信纸,心中的感动如潮水般涌动。

  她知道,在背后,始终有一双坚实的手在默默支持着她。

  她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眼神中闪耀着坚毅的光芒,那是一种被爱意滋养的坚定,温暖又强大。

  她抬头,看向礼部众人,眼神锐利如剑。

  此时,站在一旁的赵太监见状,眯起了眼睛,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笑容:“林大人,请随我来,有件事,或许你应该知道。” 他说完,便转身向殿外走去,脚步匆匆,似乎迫不及待。

  赵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宫廷的回廊中回荡,如同毒蛇吐信,阴冷而刺耳。

  “林诗雅,不过一介女流,竟敢如此嚣张跋扈!她目无尊长,不将礼部官员放在眼里,如此行径,岂能容忍?”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周围官员的反应,眼中的狡黠一闪而过。

  这些话语,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开来,在官员之间发酵蔓延。

  原本一些支持林诗雅的官员,也开始动摇起来。

  他们窃窃私语,

  “赵公公所言当真?林大人真的如此嚣张?”一位年轻官员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惶恐。

  “千真万确!”赵太监信誓旦旦地说道,“咱家亲眼所见,林诗雅在礼部大殿上,对张侍郎大声斥责,毫无尊敬之意。如此目无尊长之人,怎能胜任朝廷重职?”

  他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官员们的神色各异,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则深信不疑。

  一时间,林诗雅的形象在他们心中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了争议。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宫廷中的沉闷气氛。

  “赵公公此言差矣!”周御史大步流星地走来,他身穿绯袍,腰悬玉带,目光如炬,浑身散发着一股凛然正气。

  他环视四周,声音铿锵有力:“林大人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何来嚣张跋扈之说?女子科举,利国利民,乃千秋大业,林大人力排众议,推动改革,实乃功臣!”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赵太监,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赵公公,你如此诋毁林大人,究竟有何居心?”

  赵太监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很快镇定下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周御史,咱家只是实话实说,你又何必如此激动?莫非,你和林诗雅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周御史冷笑一声:“赵公公,你休要血口喷人!林大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岂是你这种小人可以污蔑的?” 他从袖中取出一叠奏折,高举过头顶:“这些,都是林大人为了女子科举,呕心沥血写下的奏折!每一份,都饱含着对国家和百姓的深情厚谊!你们看看,这难道是嚣张跋扈之人的所为吗?”

  官员们纷纷围上前来,仔细翻阅着奏折,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钦佩的表情。

  林诗雅的字迹娟秀工整,每一份奏折都逻辑清晰,论证严密,充满了智慧和远见。

  赵太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没想到周御史竟然早有准备。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

  周御史看着赵太监,眼中充满了不屑:“赵公公,你还有什么话说?”

  赵太监咬了咬牙,狠狠地瞪了周御史一眼,拂袖而去,留下一个充满怨毒的背影。

  “林大人,宫里传来消息……”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林诗雅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诗雅的脸色微微一变,

  林诗雅谢过周御史,将御赐的信件妥帖收好,转身离开喧闹的宫廷。

  她知道,礼部的事情只是暂告一段落,真正的挑战还在民间。

  马车辘辘,载着林诗雅驶向城郊。

  微风拂面,夹杂着淡淡的泥土气息,远处传来孩童嬉闹的欢笑声,这让她原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

  林诗雅掀开车帘,看到路边田埂上,几个农妇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闲聊着。

  她让车夫停下,缓步走到她们身边。

  “各位大姐,你们在聊些什么呢?”林诗雅温和地问道,声音如春风般和煦。

  农妇们抬头,看到一位衣着朴素却气质不凡的公子,都有些惊讶。

  其中一位年长的妇人笑着答道:“公子,我们在聊女子科举的事情呢!”

  “哦?”林诗雅故作惊讶,“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我们都盼着能有个机会读书识字呢!”一位年轻的妇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要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那该多好啊!”

  “是啊!我们也想为国家做点贡献!”另一位妇人附和道,语气中充满了憧憬。

  林诗雅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民间的希望之火已经点燃,这是对抗李富商等反对者的有力武器。

  她鼓励道:“各位大姐,你们的想法很好!女子也能顶半边天!相信不久的将来,女子科举一定能够实现!”

  告别农妇们,林诗雅的她仿佛看到,无数女子像春日破土的嫩芽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然而,女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始终像一块巨石,压在林诗雅的心头。

  她想起孙先生那张充满无奈的脸,心中不禁升起一丝担忧。

  “驾!”林诗雅轻喝一声,马车再次启动,朝着城郊的女学驶去。

  马车停下,林诗雅走下车,映入眼帘的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最新章节,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